一种婴儿荡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733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婴儿荡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婴儿的用具。
现有的婴儿用床是沿用了多年的摇篮,解决婴儿哭闹、帮助催眠主要靠不停地摇晃摇篮或大人抱起来走、拍、晃、抖等,因此很累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秋千式的婴儿用床,它能有效地减轻带婴儿的劳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荡床上部为一摆荡旋转器,它上与屋顶适当物体或专门支架连接固定,下接两根秋千绳,秋千绳下端连接床身。当婴儿哭闹时,大人只要间隔一段时间给秋千绳或床身稍加力,婴儿便随床身不停地作相应的摇摆、旋转等运动。
本实用新型因为上部为一摆荡旋转器,故能模拟多种运动,给秋千绳或床身稍加力,床身便相应运动,且幅度大、时间长、运动平稳。使用该荡床可使婴儿得到有益的锻炼,对婴儿身体未来的适应性有良好影响。按需使用,既可减少婴儿哭闹,易利于催眠、睡眠,又能减轻带婴儿的劳累,并伴有娱乐感。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在附图中


图1是摆荡旋转器的剖视图;图2是摆荡旋转器的A向视图;图3是摆荡旋转器拆去零件12、13、14的B向视图;图4是B向视图的N-N旋转剖视图;图5、6、7是床身的三向视图。

图1中下列标号表示4--螺钉;5--轴承盖;7--挡圈;13--止退垫片;14--园螺母;17--紧定螺钉。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细节。
本荡床由摆荡旋转器、两根秋千绳、床身组成。摆荡旋转器上两吊环(1)与屋顶适当物体或专门支架连接固定,摆体(3)与摆荡轴承(8)通过轴(6)固定在支架(2)上,托盘(11)通过平键(16)与摆体(3)连接,托盘(11)上部装有滚珠(10)支撑转盘(9),托盘(11)上K1孔为摆荡定位孔,转盘(9)上K2、K3两孔分别为床身纵向、横向摆荡孔,定位杆(15)可插入孔K1、K2或K1、K3内,用于固定托盘(11)、转盘(9)的相对位置,两根秋千绳均为倒Y形(未作图),其上端分别与转盘(9)上两挂钩(12)连接,两根秋千绳四下端分别与床身上四孔连接。
本荡床的操作很简便,只要给秋千绳或床身稍加推力、旋转力等,即可实现床身的摆荡、旋转等运动。
本荡床的动态结构为(Ⅰ).当秋千绳或床身受到推力作用后,摆体(3)通过摆荡轴承(8)在轴(6)上摆荡,床身亦随之相应运动;(Ⅱ).插上定位杆(15),当秋千绳或床身受到旋转力作用后,由于秋千绳的柔性作用,使荡床交替作正反方向的旋转运动,(Ⅲ).卸去定位杆(15),当秋千绳或床身受到旋转力作用后,转盘(9)通过滚珠(10)在托盘(11)上作单向旋转运动,床身亦随之作旋转运动;(Ⅳ).轻拍秋千绳,由于秋千绳的柔性作用,床身亦相应的产生抖动;(Ⅴ).以上各动态的相对组合,可以使荡床作多种复合运动,如摆荡旋转运动,旋转抖动运动,摆荡抖动运动等。
权利要求1.一种婴儿荡床,该荡床两根秋千绳的下端连接床身,其特征在于荡床的上部有一摆荡旋转器,它下接两根秋千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荡床,其特征是摆荡旋转器的主要结构为摆体(3)与摆荡轴承(8)通过轴(6)固定在支架(2)上,托盘(11)通过平键(16)与摆体(3)连接,托盘(11)上部装有滚珠(10)支撑转盘(9),托盘上K1孔为摆荡定位孔,转盘(9)上K2、K3两孔分别为床身纵向、横向摆荡孔,定位杆(15)可插入孔K1、K2或K1、K3内。
专利摘要一种婴儿荡床,它能有效的减轻带婴儿的劳累。该荡床的两根秋千绳的下端连接床身,其特征在于荡床的上部有一摆荡旋转器,它下接两根秋千绳。摆荡旋转器的主要结构为摆体(3)与摆荡轴承(8)通过轴(6)固定在支架(2)上,托盘(11)通过平键(16)与摆体(3)连接,托盘(11)上部装有滚珠(10)支撑转盘(9),托盘(11)上K1孔为摆荡定位孔,转盘(9)上K2、K3两孔分别为床身纵向、横向摆荡孔,定位杆(15)可插入孔K1、K2或K1、K3内。
文档编号A47D13/00GK2076358SQ8921917
公开日1991年5月8日 申请日期1989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1989年11月11日
发明者孙阜中, 韦宁 申请人:孙阜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