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栓保险车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000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栓保险车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车用锁,适用于电动车,摩托车,特别是自行车上。属于锁具制品。
现有的车锁大多是由锁壳,锁芯,锁栓等组成,但这种常规的车锁其防盗性能很差,用重物砸击锁栓上的扳手也能将锁打开,用细硬棒也能撬开锁壳从而拨动锁栓将车锁打开,这种锁本身其结构不合理固然是个原因,但单栓设置也增加了其被撬开的可能性。目前的车锁都是单栓式的,所以车锁不牢靠,容易被盗,而且一旦被盗也无人知道,因为车锁内也没有设置报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存在的缺点,而提供一种双栓结构的保险车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即锁栓为左右两根分别安置在锁壳内,锁栓的截面为半圆状,两者之间用隔板隔开,锁栓上的卡槽同与锁芯相连的卡扣相配合。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共同完成,在两锁栓的中间设置有反向传动齿轮,两栓上对应有齿牙,使一栓移动可带动另一栓反相移动,而在其中一栓中固连有扳手。上面所述的卡扣是通过弹簧安置在锁壳体中部,其形状为冂型,形成双卡,它分别与两栓上的卡槽相配合,锁芯则通过端部的偏心轴与卡扣相连。本实用新型还在锁壳内设置有报警装置,其触发开关分别安置在锁芯弹子边缘,卡扣两端边以及锁栓两边处。


如下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示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下面将通过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介绍在锁壳1的上部一边处安设有弹子锁芯2,锁芯2的端部设置有偏心轴3,它与通过弹簧4安置在锁壳1中部的冂型卡扣5相连,卡扣5是利用锁壳1相应位置上的长槽翻边6作导向,而偏心轴3是套在卡扣的升降槽内而与卡扣5相连接的;这里卡扣5也可以是单卡。锁栓7为左右两根分别安置在锁壳内,其截面为半圆状,它们分别通过各自的弹簧8而连接在锁壳1内,两栓之间用一隔板9隔开,两者之中间部位用一反向传动齿轮10连接,使得一栓受力作移动时,另一栓则通过反向传动齿轮10而作相反方向移动,在一锁栓上固定有扳手11。两锁栓7上对应于卡扣5而开设有卡槽12,该卡槽既可以在一根锁栓上设置,也可同时在两根锁栓上设置,甚至可以在每根锁栓上各设一个卡槽,使得在闭锁状态时,卡扣5落入卡槽12内而锁住。在锁芯弹子13边缘、卡扣5端部边缘以及锁栓7的两上端部位各安设有触发开关14,它们均并联接入在报警电路上。在锁壳1的上部安置有印刷板15和蜂呜器16。报警电路主要由IL集成块,蜂呜器16,电源17等组成。使用时,将钥匙18插入锁芯2内,旋转钥匙18使锁芯2转动,由于偏心轴3套入在卡扣的升降槽内,因而偏心轴3转动同时带动卡扣5上提并退出卡槽12,这时两锁栓17在弹簧8的作用下复位,车锁便被打开。闭锁时,将锁栓7上的扳手11下推,当卡槽12移到卡扣5位置时,卡扣5在弹簧4的作用下伸入到卡槽12内,车锁便被锁住。如别人用其它钥匙伸入锁芯2时,一旦锁芯2内的弹子13伸出碰到触发开关14,即接通电路报警,同样如有人用细硬棒撬车锁时,一旦接触到锁栓7两边的触发开关14,或用重物砸锁,使卡扣5变形,碰到触发开关14,也将接通电路而报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安全牢固等特点。
权利要求1.一种双栓保险车锁,它由锁壳,锁芯,锁栓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栓7为左右两根并分别安置在锁壳1内,锁栓7的截面为半圆状,两栓之间设置有隔板9,锁栓7上的卡槽12同与锁芯2相连的卡扣5相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栓保险车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壳1中间,左右两栓中间设置有反向传动齿轮10,两栓上对应开设有齿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栓保险车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壳1中部通过弹簧4而设置有冂型双卡扣5,它的两端部分别与两栓上的卡槽12相配合,该双卡扣5与锁芯2端部固连的偏心轴3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栓保险车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芯弹子13边缘,卡扣5两端边处,以及锁栓7两上部各安置有触发开关14,它们并联接入在锁壳1内的报警电路上。
专利摘要一种双栓保险车锁,属弹子锁具类。现有的都是单栓结构形式,因而更容易被撬开而车子被盗。本实用新型则在锁壳内采用左右两根双栓设置,中间用隔板隔开,而栓的截面为半圆状,锁栓上的卡槽同与锁芯相连的卡扣相配合。另外还在两栓之间设置有反向传动齿轮,在锁壳内设置有报警装置,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安全牢固等特点。
文档编号E05B71/00GK2061587SQ9020112
公开日1990年9月5日 申请日期1990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1990年1月24日
发明者何亦龙 申请人:何亦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