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可使用多把相互制约的钥匙的锁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国际专利分类EO5B,制锁行业,是一种在同一锁芯上,且在不改变锁芯结构的情况下,使用一把两面带齿的钥匙,还可连续使用多把相互制约钥匙的弹子锁芯。
经查阅专利文献,可知目前各行业使用的弹子锁芯,在同一锁芯上都是只能用一把钥匙开启锁,四、五十年代金融行业曾使用过一种在不同方位有两个锁芯的挂锁分别用两把不同齿形的钥匙开锁。这种结构有利、有弊、有利的一方面它的保险系数高,也符合金融行业的使用要求,不利的一面,这种结构,难于应用到暗锁或其它形状用途的锁上。因此应用面很小,近年出现了一种数字编码储存式电子锁,这种锁每次储存一条编码。(编码可自己任编)开锁时重复一下储存的编码即可开锁这种锁保险系数很高,(可产生1百亿条不同的编码)但这种锁的成本也很高,是普通弹子锁的几十倍,因此限制了应用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可满足各种用途使用的双排弹子锁芯。本锁芯把普通锁芯转动体分几截,并在外园加有偏心套。可产生多把钥匙相互制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锁芯的结构、原理可用附图加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锁芯的正面图。图2是
图1A-A剖面右视图。图3、图4、图5、图6是本实用新型钥匙Ⅰ、Ⅱ、Ⅲ、Ⅳ的示意图。图7是使用钥匙Ⅱ后,锁芯结构位置示意图图8是使用钥匙Ⅲ后,锁芯结构位置示意图图9是使用钥匙Ⅳ后,锁芯结构位置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两面齿钥匙Ⅰ、Ⅱ、Ⅲ、Ⅳ的B-B剖面图。
1、2、3锁芯转动体、4、5偏心套、6偏心套导向、定位销、7锁芯本体、8弹子、9弹簧、10铅塞、A、B表示锁芯转动体1、2、3、和偏心套4、5的上下面及相应的两排弹子。H是偏心套4、5的偏心距,Q本体7轴心线,Q1偏心套内园轴心。
从图2看到本实用新型,把锁芯转动体分为1、2、3叁截。锁芯转动体3的轴线与本体7的轴线有偏心距H,当偏心套4、5A在上时锁芯转动体1、2、3在同一轴线上,当偏心套4、5转到A在下时(看图7)锁芯转动体1、2与3的轴线分离,分离量等于2倍H。H等于偏心套4、5的偏心量。本体7有A、B两排弹子,在锁芯转动体1、2和偏心套4、5的位置内,每排弹子有叁截,转动偏心套4或5时一截留在本体7里、一截留在偏心套4或5内,并随之转动。转动锁芯转动体1或2时一截弹子留在锁芯转动体1或2内,并随之转动。偏心套4、5可与本体7作0-360度相对转动,锁芯转动体1或2可与偏心套4或5作0-360度相对转动。锁芯转动体1、2、3开有钥匙槽。锁芯转动体3可与本体7作0-360度相对转动。锁芯转动体3直接与本体7接触(锁芯转动体3外也可加偏心套)。锁芯转动体3与本体7的位置上A、B两排弹子每孔有两截弹子。由于在锁芯转动体1、2和偏心套4、5的位置内A、B两排弹子每孔有叁截弹子,当锁芯转动体1或2与偏心套4或5相对转动180度时,把锁芯转动体1或2的A面转到偏心套4或5的B面上,这时由于A、B两面弹子的长度不一样,又由于偏心套的A、B两面厚度不一样,使弹子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的钥匙齿形,上述是多把钥匙相互制约的原理。
下面用附图近一步说明开、关锁的顺序及原理。
从图2看到,锁芯转动体1、2、3处在一条轴线上,偏心套4、5的A面都在上锁芯转动体1、2、3和偏心套4、5都是A在上,B在下。这时可用图3示意的钥匙Ⅰ,使锁芯转动体1、2、3同时转动180度或360度关锁。使用钥匙Ⅰ对于一般保险用途的家用锁,保险系数就足够了。但特殊情况如家里几天没人,或特殊用途的锁,如金融行业,重要库房,及有保密制度要求的用锁,还可连续使用几把相互制约的钥匙,注意钥匙Ⅰ只能使锁芯转动体1、2、3转动。不能使偏心套4、5随之转动。
图7是钥匙Ⅰ关锁之后再用图4所示意的钥匙Ⅱ。使锁芯转动体1、2和偏心套4、5一起转动180度之后的位置示意图。这时由于偏心套4、5的偏心作用,使锁芯转动体1、2和3的轴线分离了2倍H。锁芯转动体1、2和偏心套4、5的A面都转到下面,B都转到上面。这时由于锁芯转动体1、2和3的轴线分离2倍H,钥匙Ⅰ不能插到锁芯转动体3里面,钥匙Ⅰ又不能转动偏心套4、5,所以这时钥匙Ⅰ受到了钥匙Ⅱ的制约。注意钥匙Ⅱ只能使锁芯转动体1、2和偏心套4、5一起转动,这样才能保证钥匙Ⅰ和Ⅱ的齿形不一样。
图8是使用钥匙Ⅰ和Ⅱ后,用图5所示意的钥匙Ⅲ,使锁芯转动体1和偏心套4一起转动180度之后的位置示意图。这时锁芯转动体1和偏心套4的A面又转到上面,B面转到下面。使锁芯转动体1和2不处在一条轴线上,这时钥匙Ⅰ、Ⅱ、都受到制约。但钥匙Ⅱ后半部的齿形与钥匙Ⅲ的齿形一样,存在用钥匙Ⅱ后半部配制钥匙Ⅲ的可能,这时可连续使用Ⅳ以制约钥匙Ⅱ、Ⅲ。
图9是使用钥匙Ⅰ、Ⅱ、Ⅲ之后,用图6所示的钥匙Ⅳ,把锁芯转动体1转到180度后的位置示意图。这时锁芯转动体1与偏心套4发生了相对转动即锁芯转动体1的A弹子转到偏心套4的B弹子位置上,由于锁芯转动体1和偏心套4A、B弹子的长度不一样,A与B弹子结合组成了新的钥匙齿形,这时的钥匙Ⅲ就不能使锁芯转动体1和偏心套4一起转了。只有用钥匙Ⅳ把锁芯转动体1的A弹子转回到偏心套4的A弹子位置上,钥匙Ⅲ才能使锁芯转动体1和偏心套4一起转动。这样钥匙Ⅰ、Ⅱ、Ⅲ、Ⅳ达到了相互制约的目的。以上叙述的是使用四把钥匙关锁的顺序及原理,开锁反之。
本实用新型与有两个锁芯的挂锁比较;从图2看出,本锁芯只是把锁芯转动体分为几截并加了几截偏心套,结构简单、紧凑,使用也很方便,基本没增加材料用量,因此成本不高,可同时满足各行业的使用。本锁芯的保险系数与两个锁芯的锁和数字编码储存式电子锁比较可作一下粗略计算,假设每个锁芯有五颗弹子,每个弹子的长度可有四次变化(实际不止四次)。两个锁芯的弹子锁可连续产生(4×4×4×4×4)2即1048576次变化。数字编码储存式电子锁用0、1、2、3、4、5、6、7、8、9、十个数字编码。每个数的位置可变化十次即1010等于可产生壹百亿条不重复的编码。本锁芯用同样方法计算,有三十二个弹子可产生长变变化,每个弹子的长度变化四次(就是每个弹子相对的钥匙齿形有四次变化)即432=18446744073709551616(不包括弹子孔距变化产生的连续变化数)可连续产生千万亿亿次变化。也就是说生产千万亿亿个锁芯无一重复,就盲目开锁的概率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保险系数比数字编码电子锁高18亿倍。与有两个锁芯的锁更是无法相比,就成本而言,本锁芯比上述的两种锁都低,比电子锁低几倍。就可靠性而言,弹子锁比电子装置的锁高的多。就应用面而言,本实用新型锁芯可与任何形式的锁配套。就锁的实施难易程度而言,本锁芯可在不增加设备的前提下实施。
图2、图7、图8、图9只是叙述了本实用新型使用四把钥匙的最佳方案,根据本设计原理,可制成各种开、锁顺序,各种形式的、少于四把钥匙的,多于四把钥匙的锁芯,偏心套的截数和层数,可根据用途增减。
权利要求一种可使用多把相互制约的钥匙的锁芯,包括锁芯本体7,锁芯转动体1、2、3,偏心套4、5,偏心导向定位销6、弹子8、弹簧9、铅塞10,其特征在于,偏心套4、5中每孔有叁截弹子、锁芯转动体3中每孔只有两截弹子。
专利摘要一种可使用多把相互制约的钥匙的锁芯。是在不改变锁芯结构的前提下,可以使用一把两面带齿的钥匙开启锁。还可连续使用几把两面带齿的相互制约的钥匙开启的锁芯。特点是把锁芯转动体分为几截,并加有几截可与本体作0-360度转动的偏心套,通过用钥匙转动偏心套时产生的调节机制,产生几把钥匙相互制约的效果,本锁芯结构紧凑,使用方便,成本低,保险系数特别高。
文档编号E05B35/08GK2077472SQ9020794
公开日1991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1990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1990年5月29日
发明者李广义 申请人:李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