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推式旋转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843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推式旋转童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用于婴幼儿的手推式童车的改进。该童车有带轮的底架和带坐垫、靠背、俯桌、踏板的车座及其推把与筐蓝。
众所周知,用于婴幼儿的手推式童车是一种公知的技术,目前生产和销售的三轮或四轮手推式童车都是采用一种底架与车座钢性固定联接的单一向前运动结构。这种结构的童车,对大脑和四肢刚处于迅速发育阶段的婴幼儿来说,坐入后只能目视前方、视觉范围小狭,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具有新鲜感、好奇心和注意力易于转移特点的婴幼儿大脑对外部世界的思维训练和智力发育。我国专利CN85200173U的《变形多功能童车》和CN86207775U的《多功能童车》即属于这类也适于婴幼儿坐、睡的单一向前运动结构的装置。《变形多功能童车》由于对车座采用了四连杆结构和其底架上的六个车轮位置可以变化,因此该童车具有功能变换灵活简便、适于五岁以下儿童使用的优点;《多功能童车》由于在底架上可以升降的车轮位置配有一对弧形脚,因此该童车具有作摇蓝床易于使小孩入眠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底架与车座之间采用活动支承联接的、能在向前运动过程中使车座旋转的复合运动结构的手推式旋转童车。它能有效地解决婴幼儿坐入童车后外出不能最大限度涉猎周围事物的视野狭小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这样实现的该童车的底架通过长方型架框与居中的套管轴固定支承着空心立柱的平板,并通过固联的叉架杆和前支架分别安装驱动后轮和转向前轮而组成;车座则由坐垫固接穿空心立柱内孔后经空心立柱上端面的滚动轴承支承的空心轴、并经坐垫两边围栏设俯桌、后面铰链安靠背、前面联为一体的扇形铰接板装斜板和踏板而组成;与此同时,车座的空心轴下方固接的齿轮、与底架的驱动后轮轴上经调节插销传递动力的蜗杆啮合而形成一驱动旋转装置。
按照上述方案制造的手推式旋转童车,因为着眼点放在适当加长空心立柱限定空心轴和它们之间采用滚珠轴承联接,所以车座通过齿轮蜗杆传动旋转平稳灵活;同时采用圆管与平板材料,所以结构紧凑简单;另外靠背、踏板和斜板采用铰接,所以变形成婴幼儿睡床只需手动调节零部件的相对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部改进是在底架的首尾空档处设有放筐蓝的端框,并通过尾端固定的“∩”型推把设置悬臂式遮阳蓬。这样就能进一步增加与延长婴幼儿坐车外出遛览的时间、随车携带物品也较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手推式旋转童车的剖视结构图。
附图2是该童车的蜗杆(8)用调节插销(9)与驱动后轮轴(7)间的结构视图。

图1、2所示,该童车由底架(3)部份、车座(1)部份、驱动旋转装置(10)、含遮阳蓬〔37〕的推把〔38〕和筐蓝〔41〕共同构成。底架(3)部份通过管材形成一个长方形架框(5)后在中间位置固定两根管材的套管轴〔4、17〕,并在套管轴〔4、17〕与架框(5)形成的中间位置固定一块具有强度的平板〔18〕并进一部在平板〔18〕中心支承一根穿过平板〔18〕后垂直固定在平板〔18〕上的空心立柱〔16〕;驱动后轮〔11〕采用大的橡胶轮、通过叉架杆(6)装配在架框(5)后位,转向前轮〔13〕采用能自由摆动变换角度的双滚式小塑料轮、通过前支架〔14〕装配在架框(5)前位。车座(1)部份穿过空心立柱〔16〕内孔限位后经空心立柱〔16〕上端面的滚珠轴承(2)支承受力的空心轴〔15〕、其空心轴〔15〕的上端面法兰盘〔25〕与坐垫〔29〕固接;坐垫〔29〕的左右两侧围栏〔32〕上设有俯桌〔31〕、坐垫〔29〕前面联为一体的两件扇形铰接板〔22、27〕分别装配斜板〔23〕和踏板〔20〕。两件扇形铰接板〔22、27〕可分别通过自身的弧形槽〔21、26〕在带碟形螺母的螺栓〔24、28〕上限位滑动到上止位或下止位;当顺时针拨动扇形铰接板〔22、27〕时,斜板〔23〕和踏板〔20〕就顺时针移动;当反时针拨动扇形铰接板〔22、27〕时,斜板〔23〕和踏板〔20〕就反时针移动。通过这种装置可根据需要移动斜板〔23〕和踏板〔20〕,直至移到与坐垫〔29〕成一条线的略向上倾斜位置。坐垫〔29〕后面的靠背〔33〕通过铰接〔30〕与坐垫〔29〕的下端铰接,靠背〔33〕两侧筋板〔34〕中部带有活动的插销〔35〕,通过围栏〔32〕中部设定的定位销孔而锁定靠背〔33〕,当从围栏〔32〕的定位销孔内退出插销〔35〕后,靠背〔33〕便可旋转到与坐垫〔29〕成一略向上倾斜的水平位置。驱动旋转装置〔10〕车座(1)的空心轴〔15〕下端面固接有一通过铆接齿形成的齿轮〔12〕,并与底架(3)的驱动后轮轴(7)上动配合套装的单头蜗杆(8)啮合。齿轮〔12〕与蜗杆(8)的模数相同、其传动比为114,当驱动后轮〔11〕向前滚动14圈的轨迹时,车座(1)部份则随其童车的前进作一圈圆周方向的旋转复合运动。在其蜗杆(8)的两端均设置有调节插销〔9a、9b〕、调节插销〔9a、9b〕由锁定销〔42〕、锁定弹簧〔45〕、退位止动卡〔44〕和支承凹形板〔43〕组成。当需要驱动后轮〔11〕传递扭矩给蜗杆(8)时,将锁定销〔42〕插入驱动后轮轴(7)设置的配合销孔内,通过锁定弹簧〔45〕固定;当蜗杆(8)不需要驱动力时,将锁定销〔42〕从驱动后轮轴(7)的销孔内退出,并限制在退位止动卡〔44〕上。为了增加和延长婴幼儿坐车外出的需要,在底架(3)尾端固定了管材的“∩”型推把〔38〕,中间部位固定有一根管材的支承横杆〔39〕,当靠背〔33〕旋转到与坐垫〔29〕成一水平位置时,靠背〔33〕上的U型卡〔36〕便卡在支承横杆〔39〕上受力;这时,便与坐垫〔29〕成一水平位置的斜板〔23〕和踏板〔20〕形成一张完整的宽敞平面睡床。通过推把〔38〕上端部位同时设置三角形支撑的悬臂式遮阳蓬〔37〕。根据底架(3)首尾空档处进一步设置便于放塑料筐蓝〔41〕的端框〔19、40〕,可根据需要进行利用。该童车可采用各种金属材料或者玻璃钢与塑料材料制造。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婴幼儿的手推式童车,有带车轮的底架和带坐垫、靠背、俯桌、踏板的车座及其推把与筐蓝,其特征在于该童车的底架(3)通过长方形架框(5)与居中的套管轴[4、17]固定支承着空心立柱[16]的平板[18]、并通过固联的叉架杆(6)和前支架[14]分别安装驱动后轮[11]和转向前轮[13]而组成;车座(1)则由坐垫[29]固接穿空心立柱[16]内孔后经空心立柱[16]上端面的滚动轴承(2)支承的空心轴[15]、并经坐垫[29]两边围栏[32]设俯桌[31]、后面铰链[30]安靠背[33]、前面联为一体的扇形铰接板[22、27]装斜板[23]和踏板[20]而组成;与此同时,车座(1)的空心轴[15]下方固接的齿轮[12]、与底架(3)的驱动后轮轴(7)上经调节插销(9)传递动力的蜗杆(8)啮合而形成一驱动旋转装置(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底架(3)的首尾空档处设有放筐蓝〔41〕的端框〔19、40〕,并通过尾端固定“∩”型推把〔38〕设置悬臂式遮阳蓬〔3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蜗杆(8)两端设置的调节插销〔9a、9b〕由锁定销〔42〕、锁定弹簧〔45〕、退位止动卡〔44〕和支承凹形板〔43〕组成。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婴幼儿的手推式旋转童车,具有底架车轮滚动前进时带动车座水平旋转的独特功能;由驱动旋转装置10、底架3、车座1、带遮阳篷37的推把38和筐篮41组成;该童车结构紧凑简单、旋转平稳灵活、变形成婴幼儿睡床只需手动调节部件的相对位置、随车携带物品也较方便。
文档编号A47D13/00GK2067935SQ9021271
公开日1990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1990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1990年5月31日
发明者冯银富 申请人:重庆无线电十一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