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直径门锁锁头及钥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785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小直径门锁锁头及钥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五金产品,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小型门锁锁头。
现得到广泛应用的弹子门锁是一种结构简单、用小型钥匙且保险性高的锁具,但它也有插钥匙时匙齿与弹子磨损大,影响精度;弹子机构不能方便的调整,不便自由更换钥匙;以及锁头直径大等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径小和暗码机构磨损小以及配用小扁平钥匙的新结构锁头,并且,用户可方便的更换锁头适用的钥匙。
发明是这样实现的锁头由套筒、插在套筒中的锁芯及钥匙构成。锁芯外表有六条带缺口的滑棒,缺口位置受用户预先调定并受钥匙推动。套筒内壁上环绕分布六个凸体,锁在锁闭时滑棒与凸体间隔排列,锁芯中插入钥匙后使滑棒缺口是否恰对着套筒凸体决定锁芯能否转动即开锁。钥匙由不同长度的可装卸的薄钢齿片装于匙柄上构成。
本发明优点是在插钥匙时无强摩擦及磨损,锁的暗码机构精度高、寿命长;锁开启后用户可方便的更换钥匙的齿片并相应调整锁中暗码机构,这样,旅馆使用此锁,新到旅客可重新调定钥匙以确保锁的保险性,且一个人的多把锁可共用一把钥匙免去携带大串钥匙及开锁时辨认钥匙的不便;锁头直径小、省材料;用小扁平便携钥匙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结构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的

图1、图2是套筒的纵切面图和有凸体处截面图,图4是锁芯结构图,图9是钥匙图,其余各图是个别零件或局部的详图。
套筒外径21毫米,长35毫米,长度的前7毫米内径17毫米,这之后至22毫米处内径15毫米,再往后内径12毫米。套筒前端外翻〔1〕和顶内壁上有一匙销槽〔2〕可容半截匙销,内壁16至18毫米处圆周均分12等份后隔份制出高1.5毫米的凸体〔3〕。套筒后端壁中钻一深12毫米的孔〔4〕,簧丝如图3装入孔中并用螺钉〔5〕封口,顺孔一侧开出深1.5毫米长13毫米宽40弧度的竖槽〔6〕,孔与竖槽间的连通缝恰能漏出簧丝一端头〔7〕使其斜越竖槽。竖槽另一侧连着套筒后端上一深4毫米宽30度的缺口〔8〕。簧丝高10毫米,由钢丝绕一小环并留两端头如图3。套筒后端另有三个孔可拧进螺钉。套筒要装于门上,类似装弹子门锁锁头门板上钻一直径21毫米的孔,套筒插入,用螺钉穿过直径28毫米的中部有孔的夹片〔9〕后拧入套筒后端螺钉孔。锁芯由主体〔19〕和装于其上的零件构成见图4。加固螺母〔10〕长5毫米,前3毫米外径17毫米,其后逐渐变细〔12〕,内径12毫米并上有方牙螺纹。主体〔19〕前11毫米纵向锯出导匙缝〔17〕,导匙缝的后部分为三条并穿过滑棒槽见截面6,前部即匙孔〔15〕处逐渐融合,钥匙的三片齿片能插入此三条导匙缝中。主体前端有方牙螺纹〔16〕和恰容纳加固螺母后部〔12〕的环槽,此端恰旋拧入加固螺母见锁芯前端纵切面5,拧入后在两者接触表面〔14〕焊接几点以防松动,再在匙孔上方的加固螺母外径上钻一深3.7毫米长2毫米宽40度的匙销孔〔11〕,一枚匙销〔13〕填满其中,匙销下端向着匙孔方向有斜面。主体拧上加固螺母后前7毫米直径17毫米,往后7至26毫米一段在直径15毫米的圆柱表面圆周均分12等份后隔份制出外宽内窄的条形滑棒槽见截面6〔18〕,接着,主体16至26毫米段直径削为12毫米,滑棒槽中装入如图7的滑棒。主体26至28毫米一段直径8毫米并上有螺纹,后部螺纹上有孔〔20〕贯通直径,主体28毫米以后在7毫米直径基础上制出各段。厚2毫米直径12毫米的阻挡螺母〔23〕拧入主体的26至28毫米处挤住滑棒上弹簧端头以固定并阻挡滑棒。阻挡螺母一面是环形纹糙面,另一面上顺直径开一窄槽,螺旋形弱簧〔24〕一端头顺此槽穿过孔〔20〕后弯折被固定。弱簧蓬松地套在主体23至31毫处,弱簧的硬度是用小于压缩套筒上簧丝的力就可旋转压缩。主体31至33毫米段制成凸轮状见图3〔21〕是此段截面,此段套上定位轮〔25〕,其后主体上有环槽供卡上卡环〔26〕阻挡定位轮脱落。主体末端是用以拨动锁舌的扁尾柄〔22〕。滑棒如图7由棒体〔23〕和拧在其前端的螺钉〔27〕及装在后端的弹簧〔29〕构成,总长填满滑棒槽。棒体长8毫米,其前后各留2毫米,在中部4毫米范围内不同的棒体间前后有差别的开出深1.5毫米长2毫米的缺口。棒体无缺口处、螺钉帽截面与主体8至16毫米段滑棒槽截面同。定位轮〔25〕详图见图8厚2毫米,直径12毫米,上有恰能通过套筒上两凸体间空隙的边凸〔32〕,还有一孔〔30〕供弱簧另一端头穿入弯折固定在此,此轮内径仅能容纳主体的凸轮段在其中转160度〔31〕。本锁头的钥匙如图9。匙柄〔33〕上有槽〔36〕供三片齿片〔34〕重叠插入,匙柄中部有螺丝孔供螺帽〔38〕拧进并压紧齿片。螺帽内侧有同心圆纹与齿片下部弧纹扣合,同心圆纹与匙柄接触面有V型槽〔37〕可插入V形弹簧丝以阻止螺帽松动,用锐器挑出此簧丝则可松动螺帽以便抽出齿片调整或更换。齿片宽12毫米,厚0.5毫米,前端是阶梯形,下部有稍凸出的弧纹,一侧有深1.2毫米的匙销缺口〔35〕。锁在锁闭时套筒上的匙销槽对着匙销,此时钥匙可抽出匙孔,锁开启后匙销远离匙销槽并其下端进入匙销缺口〔35〕使钥匙不能抽出匙孔。本锁头调试使用情况是钥匙插入匙孔并旋转,因主体凸轮段可在定位轮内径中转160度(此时弱簧〔24〕受压缩),故这之后继续旋转则带动定位轮使轮的边凸压缩簧丝〔7〕,此时锁芯可从套筒中抽出,然后,用户可任选一钥匙插入锁芯并调整锁芯上滑棒的螺钉使棒体上的缺口停在锁芯的16至18毫米处,这样,此钥匙便可开启这一锁头。将锁芯插入套筒,插时定位轮的边凸对着套筒上的竖槽,边凸会最终停止在缺口〔8〕上。锁头即可正常工作,本锁头以铜材为主制成。钥匙露出匙柄外的齿片长度(两侧分别测量)应在插入锁芯后可推动滑棒向后移动0至3毫米之间。
权利要求
1.由套筒及插在其中的锁芯和配套钥匙构成的门锁锁头,本发明的特征是钥匙上的齿片及锁芯中的暗码机构可调换与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锁芯由主体〔19〕和装于其上的零件构成,主体前端拧入加固螺母〔10〕,主体前11毫米纵向锯出导匙缝〔17〕,主体中部表面分布六条滑棒槽〔18〕及其中装有如图7的滑棒,后部主体上依次是螺纹段〔20〕、凸轮段〔21〕、卡环槽及尾柄〔22〕等各段,前三段相应按装阻挡螺母〔23〕、定位轮〔25〕、卡环〔2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套筒前端外翻,后端有孔可拧入螺钉,内壁前部有匙销槽〔2〕,中部有六个凸体〔3〕,后部有孔〔4〕、竖槽〔6〕、缺口〔8〕及孔中装簧丝〔7〕。
4.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加固螺母后部逐渐变细〔12〕,内径上有方牙螺纹,上部钻出匙销孔〔11〕。
5.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滑棒由带缺口的棒体〔28〕和拧在其前端的螺钉及装于其后端的弹簧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定位轮上有边凸〔32〕和小孔,内径〔31〕能容主体凸轮段在其中转160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钥匙由三片长短不同的齿片重叠插入匙柄〔33〕并被一螺帽〔33〕压紧固定,松动螺帽则齿片可抽出调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新结构门锁锁头及其钥匙,属建筑五金产品。它由套筒、锁芯及特殊结构的扁平小型钥匙构成。特征是用一组带有缺口并缺口位置受调定和钥匙推动的滑棒相对套筒上一组凸体运动作暗码机构,钥匙由可更换的齿片装于匙柄上而成。本锁头优点是暗码机构磨损小,精度高,锁的保险性高;齿片可更换,锁中暗码机构随之调整,很适合旅馆使用,并且一个人的多把锁可共用一把钥匙免去携带大串钥匙的不便;锁头直径小。
文档编号E05B63/00GK1064517SQ9110130
公开日1992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1991年3月2日 优先权日1991年3月2日
发明者冯延超 申请人:冯延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