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叶窗帘的滑轮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5379阅读:6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百叶窗帘的滑轮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关于一种利用操作绳支持叶片并用以卷收或放松叶片拉绳的叶片升降用滑轮传动装置。
百叶窗帘系由多个相互平行的横向或直向叶片所组成,不但可调节室内光线并能兼顾隐私性,而被广泛地使用于办公室及一般家庭之中。目前使用中的已知横式百叶窗具有可调节叶片倾斜角度及收放各叶片的功能,其主要构造包括有成矩形断面且无法转动的上轨及下轨;由上轨延伸至下轨的至少二组用以垂吊各个叶片的梯带,每组梯带系由一外侧梯带、一内侧梯带以及数条介于外侧梯带与内侧梯带间并用以分别支持一叶片的水平连接带所组成;设置于上轨内部供调整各个叶片倾斜角度的一调频装置,以及一也被设置于上轨内部并用以收放各叶片的升降装置;该升降装置包括有一供使用者拉动的操作绳,至少两条由上轨延伸至下轨并与该操作绳连成一体的拉绳,以及一滑轮组;当使用者向上拉动该操作绳时,可经由滑轮组而带动各条系结于下轨上的拉绳同步向上线性移动,藉以向上拉起该下轨以及部分或全部叶片,进而使下方叶片以几乎共线的方式紧靠叠置于其上方叶片的下方。
上述已知百叶窗升降装置在构造上相当复杂,不但徒然使百叶窗的制造成本居高不下,也难以达到自动化装配的生产规模;而且,在实用性上也发现仍存在有下列多项缺点(1)构造复杂的传统升降装置必须由工厂完成组装,且在完成组装之后,即无法配合使用者操作习惯或室内环境的实际需求而任意变换其安装位置,造成制造及使用上的不便性。
(2)一般百叶窗的传统升降装置并不容许其上轨直接转动,因此在使用调频装置驱动各叶片倾斜时,即须设置例如蜗轮组、长距离传动轴及齿轮组传动构件,藉以带动各个支持梯带的梯带圆筒旋转,而使百叶窗的构造变得相当复杂且重量也随之增加,使百叶窗的制造成本居高不下。
(3)传统升降装置在与调频装置配合使用时,因其构件复杂且传动距离长,而经常造成操作绳无法被顺利拉动而失效以及靠近底端的叶片呈一端高于另一端的不当倾斜卡死情形,导致操作上的不便性。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缺点,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许上轨直接转动的百叶窗升降控制装置,其无须设置传动轴而可减少零件数、简化构造、降低制造成本并易于自动化装配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系在于提供上述型式的百叶窗升降装置,其可充份适应使用者的操作习惯或室内环境的实际需求,而被任意地安装于上轨的任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系在于提供上述型式的百叶窗升降装置,它以较省力且迅速的方式调整各叶片的卷收或展开状态,不但操作方便经久耐用,而且故障率低于传统升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系在于提供上述型式的百叶窗升降装置,其容许一般消费者以DIY的方式自行组装该百叶窗升降装置。
本实用新型系提供一种构造简单实用、操作方便且误动比率小的百叶窗升降装置。该升降装置容许百叶窗中的上轨直接转动,而能有效简化百叶窗中调频及升降装置的各项零组件。该升降装置包括有可被固定于窗框或门框上的一圆筒形外壳及与之配合的端盖;一可嵌合于其圆筒形外壳内的滑轮座,一枢设于该滑轮座上的滑轮,一可在该滑轮座的一导槽内作线性上下位移运动的制动轮以及一可由使用者用手操作的一升降用软质操作绳;该升降用软质操作绳的两端分别交叉穿过该制动轮及滑轮后,再分别穿过位于圆形上轨两端的两个圆筒形外壳的拉绳出口后并向下延伸而终止于靠近圆形下轨两端处的拉绳固持器;其中拉绳固持器的形式与梯带固持器并无二致,而可相互换用;使用者可经由该升降用软质操作绳施行各叶片的升降工作,藉以向上拉起部分或全部叶片以及圆形下轨,进而使一方叶片以几乎共线的方式紧靠叠置于其上方叶片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百叶窗升降控制装置,容许上轨直接转动,而无须设置例如蜗轮组、长距离传动轴及齿轮组等复杂传动构件,而能有效减少零件数、简化构造、降低制造成本并易于自动化装配生产;同时可适应使用者的操作习惯或室内环境的实际需求,而被任意地安装于上轨的任一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及其附图,将可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其目的功效;有关该实施例的附图为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可转动圆形上轨的横式百叶窗总成立体视图;图2为该百叶窗安装于一窗框时的正面视图;图3为该百叶窗的侧面放大视图;图4系沿图3中的4-4线所绘成的剖面视图;图5为该百叶窗中滑轮传动装置的立体分解视图,为清楚揭示各构件的形状,其中拉绳被省略且各构件均被旋转45°后绘出;图6为该叶片升降装置的径向剖面视图;图7系沿图6中的7-7线所绘成的剖面视图;以及图8相似于图7,惟圆7中的制动轮系位于一放松位置,而图8中的制动轮则系位于一制动位置。
请同时参阅
图1至图4,安装有本实用新型滑轮传动装置20的横式百叶窗10主要包括有内部中空且成圆形断面的一可转动上轨11及下轨12;由上轨11延伸至下轨12的二组用以悬吊支撑多个相互平行横向叶片90的梯带组13,每一梯带组13系由一外侧梯带14、一内侧梯带15以及多条位于叶片90下方而用以分别支持一叶片90的水平连接带16所组成;该梯带组13系被直接固定于上轨11与下轨12前后两侧之间,或是利用梯带固持器(图未示出)间接固定于上下轨之间,当该上轨11转动时即可带动分别被固定于上轨11两侧的两侧梯带14及15分别以相反的方向作线性上下移动,进而促使支撑各叶片90的各水平连接带16带动各叶片90随之倾斜一相同的角度。该圆形上轨11的两端分别套接有可相互对调位置的一用以调整叶片倾斜角度的调频装置19以及一用以收放叶片的本实用新型滑轮传动装置20。
本实用新型滑轮传动装置20具有可任意套接于圆形上轨11的任一端部并容许该上轨11自由转动的特性。因此,安装有本实用新型滑轮传动装置20的横式百叶窗10可直接利用图4中所示的一调频装置19驱动该上轨11旋转,且在该上轨11旋转时带动该内侧梯带14与外侧梯带15分别作一反向的垂直线性移动,藉以使所有叶片90随之转动至一相同的倾斜角度;无须设置例如蜗轮组、长距离传动轴及齿轮组等复杂传动构件,能有效简化百叶窗10的整体结构。该调频装置19及滑轮传动装置20分别包括有形式上完全相同并被锁固于一窗框93上的一圆筒形中空外壳21及22以及一可紧密盖合于该圆筒形外壳21及22上的端盖23及24;各圆筒形外壳21及22上设有一组向上延伸的卡扣凸缘25及26,而各端盖23及24上则开设有一十字形凹槽27及28;使用者可利用该卡扣凸缘25及26或该十字形凹槽27及28并配合两组常用的锁扣装置29及30而将两个圆筒形外壳21及22分别锁固于一窗框93的两侧。一配合该窗框93宽度的圆形上轨11即系以可自由转动的方式悬空架设于该两个圆筒形外壳21及22之间。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滑轮传动装置20包括有由上轨11延伸至下轨12的二条升降用拉绳17a和17b,二条拉绳17a和17b实质上系与一可被使用者由百叶窗10外部拉动的升降操作绳18连接成一体,当使用者拉动该升降操作绳18时,即得以卷收或放松该两端拉绳17a和17b,并藉由两条拉绳17a和17b同步向上拉高或向下放低该下轨12,而使各叶片90得由下向上依序紧靠叠置成几乎共线的收合状态或完全向下悬垂成等距离展开的开状态。
请参阅图5,用以收放叶片的滑轮传动装置20除包括有与上述调频装置19的圆筒形中空外壳21及其端盖23完全相同的一圆筒形中空外壳22及其端盖24之外;还包括有一可嵌合于该圆筒形外壳22内的滑轮座48;一枢设于该滑轮座48上的滑轮49;一可在该滑轮座48的一垂直导槽50内作线性上下位移运动且表面刻有如齿纹般压花纹路的制动轮51以及一组紧邻于垂直导槽50上方的两侧位置对称设置的L形固定片54及55,L形固定片54及55在各转折处均为圆滑的导角设计,藉以避免摩损操作绳18及其两端拉绳17a及17b。
由于该圆筒形外壳22具有可左右互换安装位置的功能,因此,该圆筒形外壳22除设有一位于底端中央处的拉绳出口41之外,另外也设有两个位于左右对称位置上的第一及第二操作绳出口42及43。如
图1所示,该升降用软质操作绳18系由一位于内侧的操作绳出口42或43伸出圆筒形外壳22之外,以供一位于室内的使用者拉动该操作绳18,藉以施行叶片的升降作业。
圆筒形外壳22在靠近圆形上轨11的一端系由数个成环形等距排列的弹性嵌合片44所构成的嵌合端45,各弹性嵌合片44在其端缘均具有一向外突起的楔形凸缘46。当圆筒形外壳的嵌合端45被套入圆形上轨11内部时,各弹性嵌合片的楔形凸缘46恰可嵌入该圆形上轨11内部的一嵌合槽47内(如图7所示),而使该圆筒形外壳22与圆形上轨11间具有一可相对转动且不担心脱落的连结关系。
如图6所示者,该圆筒形外壳22内壁开设有两组左右对称的滑槽组52有53,以供该滑轮座48选择其中一组滑槽组52或53并以向内倾斜约45°的方式滑入嵌合于所选择的滑槽组52或53内,并使该滑轮座48与一位于内侧的操作绳出口42或43成同一直线排列。
请同时参阅图7及图8,该升降用软质操作绳18分别交叉穿过该制动轮51及滑轮49或L形固定片54后,其两端拉绳17a和17b即分别向位于圆形上轨11两端的两个圆筒形外壳延伸,并在穿过该两个圆筒形外壳的中央拉绳出口之后,再分别向下延伸而系止固定于圆形下轨的两端处。
如图7所示,当该升降用软质操作绳18以自然方式向下悬垂时,该制动轮51因本身重量而向下位移至导槽50底端的一放松位置上。此时,使用者可任意向下拉动该升降用软质操作绳18,藉以使两端拉绳17a扩17b随之以同步移动的方式向上拉高该圆形下轨12,而使各叶片90由下向上依序紧靠叠置成几乎共线的收合状态。当使用者放松其拉动升降用软质操作绳18的向下作用力时,该两端拉绳17a及17b以及圆形下轨12即因各叶片90与圆形下轨12的重力而向下移回至各叶片90等距隔开的完全展开状态。
如图8所示,当使用者希望百叶窗10停留于该完全收合状态或部份展开状态时,则可在施加一向下作用力藉以拉高叶片90之后,再沿该图中箭头A方向向外拉扯该升降用软质操作绳18,藉以迫使制动轮51因承受一向上分力而向上位移至该导槽50顶端的一制动位置上;位于制动位置上的制动轮51与两个对称设置的L形固定片54及55配合而共同夹紧该升降用软质操作绳18,使之得以抵抗各叶片90与圆形下轨12的重力,进而使各叶片90无法移回至完全展开的位置并停留于该完全收合状态或部分展开状态。由于制动轮51表面刻有如齿纹般的压花纹路,且升降用软质操作绳18也系由数条芯线相互绞接而成,其表面也属于一粗糙表面;因此,在制动轮51进入与操作绳18紧密啮合的制动位置时,使用者即可移开其所施加的向外拉扯作用力,而制动轮51与操作绳18则可藉由两者间的强大摩擦阻力,藉以持续保持在该制动位置上,不必担心松脱。使用者如希望解除此一制动状态时,仅需施加一向内拉扯的作用力,即可促使制动轮51与操作绳18相互分离,而使制动轮51以其本身重力向下移回至该放松位置上。
权利要求1.一种百叶窗帘的滑轮传动装置,该百叶窗帘包括可自由转动的中空圆形上轨及下轨,至少两组被固定于该上轨与该下轨间的梯带组,各梯带组包括相互平行的一内侧梯带与一外侧梯带以及数条连接于该内侧梯带与外侧梯带间且相互平行并等距隔开的水平连接带,以及数个被分别放置于该水平连接带上方的叶片;其特征在于一与该上轨相互套接而容许该上轨自由转动但本身被固定不动的圆筒形中空外壳;一与该圆筒形中空外壳相互紧密套合的端盖;该端盖与圆筒形中空外壳间共同界定出位于对称位置上的两侧操作绳出口以及一中央拉绳出口;一可嵌合于该圆筒形外壳内的滑轮座,该滑轮座上设置有一组相对的垂直导槽以及紧邻于该导槽上方的两个对称设置的L形固定片;一枢设于该滑轮座上并位于该导槽正上方的滑轮;一表面刻有压花纹路并沿着该导槽而在一制动位置与一放松位置间往复运动的制动轮;以及交叉绕过该制动轮及滑轮的一升降用软质操作绳,其具有沿着该上轨向两端延伸并在穿过该中央拉绳出口后转折向下延伸而被系止固定于该下轨处的两端拉绳;当该升降用操作绳被斜向拉动时,可驱动该制动轮在该制动位置与该放松位置间往复运动;位于该制动位置的制动轮与该两个L形固定片配合而共同夹紧制动该升降用操作绳,位于该放松位置的制动轮则容许该升降用操作绳被自由拉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圆筒形外壳内壁开设有两组左右对称的滑槽组,该滑轮座系以向内倾斜约45°的方式滑入嵌合于任一滑槽组内,而使该滑轮座系与该两侧操作绳出口中位于内侧的一操作绳出口成同一直线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圆筒形外壳具有一由数个成环形等距排列的弹性嵌合片所构成的嵌合端;而该上轨则具有一与该嵌合端配合的嵌合槽,而使该圆筒形外壳与上轨间以可相对转动的方式相互套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圆筒形外壳可被固定于一窗框上。
专利摘要一种用以驱动百叶窗帘中下轨及各叶片升降的滑轮传动装置,其包括有一被固定于窗框或门框上的圆筒形外壳及其端盖;一可嵌合于圆筒形外壳内的滑轮座,一枢设于滑轮座上的滑轮,一可沿滑轮座的一导槽而在一制动位置与一放松位置间往复运动的制动轮以及一可由使用者用手操作的一升降用软质操作绳;升降用软质操作绳的两端分别交叉穿过制动轮及滑轮后,再分别穿过位于圆形上轨两端的两个圆筒形外壳的拉绳出口后并向下延伸而终止于圆形下轨两端。使用者可拉动升降用软质操作绳,藉以向上拉起部分或全部的叶片以及圆形下轨,进而使下方叶片以几乎共线的方式紧靠叠置于上方叶片的下方。
文档编号E06B9/28GK2145253SQ9224405
公开日1993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1992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1992年12月7日
发明者威廉H·拉普, 埃拉·加伯, 库珀·库利奇·伍德林 申请人:亿丰窗帘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