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式饭菜保温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576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热式饭菜保温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厨房用具。
在本实用新型作出之前,特别在冬季,要对做好的饭菜保温,通常采用放入蒸笼或碗扣、盆盖等方法。前者影响到菜肴的色、香、味,后者保温时间不长,而且均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方便的装置,以获得对饭菜较长时间最佳的保温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由吹塑成形的双层半球形薄膜,分别热压在环形底座的内、外圈圆周上,并向双层薄膜间充进空气,使其鼓成罩状空间,形成保温罩。在保温罩底部内侧装有可接通220伏电源的电热丝,以此加温升高罩内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为该装置俯视图3沿A-A线的剖视图。
图2为图1沿C-C线的剖视图。
图3为该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图1沿B-B线的剖面图。
图中(1)外半球形薄膜;(2)内半球形薄膜;(3)环形上底座;(4)溢气孔;(5)自攻螺丝;(6)玻璃丝布;(7)电热丝;(8)接线柱;(9)气嘴;(10)环形下底座。
该装置包括一个环形上底座(3)和环形下底座(10),两者均由塑料注射成形。高约20毫米,环壁厚约18毫米,直径大小按规格不同而异。(3)的内、外圈圆周分别与半球形薄膜(2)和(1)热压为一体。图1中,(3)的左侧中央有一个直径约3毫米的进气孔,在相应位置的下方,再热压上气嘴(9)。(9)由软塑料注射成形,其头部带有一个锥形堵孔塞,空气从(9)吹入,把锥形堵孔塞推入气嘴口,不让空气外泄。
为使充气后(1)和(2)形成薄夹层半球形罩,每隔30°~45°把(1)和(2)对压为一体。对压宽度1~2毫米,如附视图中箭头
所指的放射形线纹。
为避免温升过高,选用小功率(如25瓦)高绝缘电热丝(7),并均匀地绕成疏松的螺旋弹簧状。外包玻璃丝布(6),放入内侧有环形槽的环形下底座(10)内,槽深从上面起8毫米。电热丝(7)两端分别和一对铜接线柱(8)相连,当电流从(8)引入时,电热丝通电加温(图中插头未画出)。为使热量向罩内幅射,(10)的内壁,见图4箭头所指的
处,每隔15°开一个透气缺口,与放电热丝的槽相通。三个自攻螺丝(5)把(3)和(10)连为一体。为使罩内水蒸气能跑出,在(1)和(2)对压的线纹处,再热压上5~7个由塑料注射成形的薄膜溢气孔(4)。
短时间保温,可不通电源直接使用本发明提出的电热式保温罩。
权利要求
1.一种由塑料球形薄膜(1)、和塑料球形薄膜(2),上环形底座(3),下环形底座(10)和电热丝(7)组成的饭菜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a、塑料球形薄膜(1)和塑料球形薄膜(2)热压在上环形底座(3)的外、内圈圆周面上。b、塑料球形薄膜(1)和塑料球形薄膜(2)间可以充气形成薄夹层密封空间。c、电热丝均匀地绕成疏松的螺旋弹簧状,放入开槽的下环形底座(10)内。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a、有一个塑料气嘴(9),该气嘴处于上环形底座(3)的通气孔处。b、塑料球形薄膜(1)和塑料球形薄膜(2)每隔30°~45°对压为一体,压线宽1~2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下环形底座(10)的内侧壁,每隔15°开一个透气缺口,与放电热丝的槽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
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塑料球形薄膜(1)和塑料球形薄膜(2)对压的线纹处,再热上5~7个塑料薄膜溢气孔(3)。
5.根据权利要求
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上环形底座(1)和下环形底座(10)均由塑料注射成形,并最后由自攻螺丝(5)连为一体。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较长时间保温饭菜的厨房用新装置。该装置的特点是在半球形的双层塑料薄膜间充进空气,使其鼓成罩状空间,并在环形底座内侧装有电热丝,通电升高罩内的温度,解决饭菜的热散失问题。
文档编号A47J39/02GK86204341SQ86204341
公开日1987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1986年6月20日
发明者邱承贤 申请人:邱承贤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