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进出栅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7383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顺序进出栅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行护栏装置,特别是一种顺序进出栅栏。
为维护如车站售票窗口等需顺序进出公共场所的秩序,现在都是采用在进口处设置护栏的办法。这样虽可维持进口处的秩序,但在护栏出口处仍难以阻止抢先插队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防止进、出口处抢先插队现象的顺序进出栅栏。
本实用新型的顺序进出栅栏包括边挡板、弧面挡板和L面挡板,其特征是在出口处有一个栅形转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现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详细说明。
由边挡板1和L面挡板2的长板面构成进口通道,L面挡板2的短板面向外;由弧面挡板3的内弧面和L面挡板2的内面构成出口通道,在L面挡板2短板面外边向内连接有防护框或板4;在各挡板的上、下端边上用连接条5将它们固定连接成一整体。栅形转门包括棘轮6、棘轮止动销7、底盘8、底盘轴承9、连接杆或板10和栅杆11,棘轮6中心活动连接在出口处挡板上端边的相应连接条5下面,在连接条5上对应棘轮6的齿口处固定连接二只棘轮止动销7,在对应棘轮6的挡板下端边的连接条5上通过底盘轴承9活动安装底盘8,棘轮6和底盘8之间由连接杆或板10连接,在连接杆或板10上相间固定有垂直面相互垂直的水平栅杆11,并与固定在L面挡板2的短板面上的栅杆交错分布。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设计,因为棘轮6的作用,在出口处只能由内向外出,而在栅形转门外,不能推开转门,且有防护框或板4的防护作用,无法进入门内,从而可防止抢先插队现象的发生,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车站等需顺序进出公共场所的理想设施。
权利要求1.一种顺序进出栅栏,包括边挡板(1)、弧面挡板(3)和L面挡板(2),由边挡板(1)和L面挡板(2)的长板面构成进口通道,L面挡板(2)的短板面向外,由弧面挡板(3)的内弧面和L面挡板(2)的内面构成出口通道,在L面挡板(2)短板面外边向内连接有防护框或板(4),在各挡板的上、下端边上用连接条(5)将它们固定连接成一整体,其特征是在出口处有一个栅形转门,栅形转门包括棘轮(6)、棘轮止动销(7)、底盘(8)、底盘轴承(9)、连接杆或板(10)和栅杆(11),棘轮(6)中心活动连接在出口处挡板上端边的相应连接条(5)下面,在连接条(5)上对应棘轮(6)的齿口处固定连接棘轮止动销(7),在对应棘轮(6)的挡板下端边的连接条(5)上通过底盘轴承(9)活动安装底盘(8),棘轮(6)和底盘(8)之间由连接杆或板(10)连接,在连接杆或板(10)上相间固定有水平栅杆(11),并与固定在L面挡板(2)的短板面上的栅杆交错分布。
专利摘要一个顺序进出栅栏,包括用连接条连接成一体的边挡板、弧面挡板和L面挡板,其特征是在由弧面挡板内弧面和L面挡板内面构成的出口通道处有一个栅形转门,栅形转门上、下端分别有活动连接在连接条上的棘轮和底盘,棘轮和底盘之间的连接杆或板上相间固定有水平栅杆,与固定在L面挡板上的栅杆交错分布。由于棘轮的作用,在出口处只能由内向外出,无法推门进入门内,从而可防止抢先插队现象的发生,是车站等需顺序进出公共场所的理想设施。
文档编号E06B11/00GK2166212SQ9323435
公开日1994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1993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1993年7月16日
发明者曾高岐 申请人:曾高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