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桌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7717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变形桌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具,特别涉及一种既可当茶几用、又可当方台或椭圆台用的变形桌子。
通常,房间里总有一张与沙发配套使用的茶几,但目前各种结构的茶几大多数只有单一的功能,而不具有用来就餐或娱乐的方台的功能,也不具有用来宴客的大椭圆台的功能。而对于一个家庭或某些场所来说,没有方台或大椭圆台有时会很不方便,但买来了不常使用又太挤占地方,这种感觉对于空间较小的场所来说更强烈。目前市面上也有一种由两个半圆台面铰接而成的大圆台面,但当不用而被折起来时就成了一件多余的累赘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形桌子,它既能折叠起来当茶几用,又能上翻当方台或椭圆台用,其结构紧凑,支撑稳定,操作方便,且造型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变形桌子,包括台面板和撑脚,所述台面板包括一块矩形的中央台面板,四块小矩形台面拼板和/或四块椭圆形台面拼板;所述撑脚包括两根相对布置、互相固定的第一撑脚,其下部的斜套管内分别安装着既可在其中伸缩又可相对固定的斜伸缩管,其上部的水平套管内分别安装着可在其中移动的、并与两块椭圆形台面拼板可转动连接的第一水平伸缩结构,
两组分别包括两根斜撑杆的撑杆结构,两根斜撑杆(4的各一端互相可转动地连接,它们的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水平伸缩结构和第一撑脚可转动地连接,两根相对布置、互相固定的第二撑脚,它们还与两根第一撑脚互相固定,且它们的上部的水平套管设在同一平面上并互成90度角地延伸,其下部的斜套管内分别安装着既可在其中伸缩又可相对固定的斜伸缩管,其上部水平套管内分别安装着可在其中移动的、并与两块小矩形台面拼板可转动连接的第二水平伸缩结构,两组分别包括两根斜撑杆的撑杆结构,两根斜撑杆的各一端互相可转动地连接,它们的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水平伸缩结构和第二撑脚可转动地连接,一根固定安装在四根撑脚中间位置处的回转销轴,通过与固定安装在中央台面板下表面中间位置处的销轴孔板配合,中央台面板与其上端可转动地连接。
以及四个或八个分别安装在各活动台面拼板的可与中央台面板靠接、远离与各水平伸缩结构连接处的边沿上的、以及对应的中央台面板边沿上的、由插销、插销导向块和插销孔板组成的插销件。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包括所述第一水平伸缩结构包括一安装在第一撑脚上部水平套管内的滑块,其中间部分直径大于两端部分直径,中间部分外周壁与第一撑脚上部水平套管内壁滑配;一安装在第一撑脚上部水平套管端部内壁处的衬套;一一端固定套接在滑块一端上的伸缩管,其外周壁可与衬套内壁滑配;其伸出第一撑脚上部水平套管外的外侧下部固定着一连接片,斜撑杆的另一端与连接片可转动地连接;两个后铰链,它们的扁平端分别与一块椭圆台面拼板固定连接,它们的环形端均套接在滑块的另一端上;
以及两个前铰链,它们的扁平端分别与一块椭圆台面拼板固定连接,它们的环形端均套接在伸缩管伸出第一撑脚上部水平套管外的端部上;此外,第一撑脚上部水平套管上还有在两块椭圆台面拼板处于折叠状态时供后铰链滑行通过的两条槽孔,及在各槽孔端部处的、当两块椭圆台面拼板上翻时置放后铰链的扩孔。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包括所述第二水平伸缩结构还包括一安装在第二撑脚上部水平套管内的滑块,其一部分直径大于另一部分直径,大直径部分的外周壁与第二撑脚上部水平套管内壁滑配;一固定安装在第二撑脚上部水平套管端部内壁处的第一衬套,其内径小于滑块大直径部分的外径;一一端固定套接在滑块小直径部分上的伸缩管,其外周壁可与第一衬套内壁滑配,其长度使其可完全进入第二撑脚上部水平套管内;一固定安装在伸缩管另一端内壁处的第二衬套;一外周壁可与第二衬套的内壁滑配的伸缩轴,其位于第二衬套内的一端直径缩小,其伸出第二撑脚上部水平套管外的外侧下部固定着一连接片,斜撑杆的另一端与连接片可转动地连接;一安装在伸缩轴小直径端上的滑套,其外周壁可与伸缩管的内壁滑配,但其外径小于第二衬套的内径;两个后铰链,它们的扁平端分别与一块小矩形台面拼板固定连接,它们的环形端均套接在伸缩轴的小直径端上;以及两个前铰链,它们的扁平端分别与一块小矩形台面拼板固定连接,它们的环形端均套接在伸缩轴伸出第二撑脚上部水平套管外的端部上;此外,第二撑脚上部水平套管和伸缩管上还各有在两块小矩形台面拼板处于折叠状态时供后铰链滑行通过的一条槽孔,及在伸缩管槽孔端部两侧处的、当两块小矩形台面拼板上翻时置放后铰链的两个扩孔。
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改进是,在伸缩管伸出第一撑脚上部水平套管外的端部外侧和两个前铰链的环形端内壁之间有一个固定安装在伸缩管端部外侧上的固定套,其轴向端部有一个直径小于伸缩管内径的小孔;伸缩管的该端内还安装着一滑块,其大直径部分外周壁与伸缩管的内壁滑配,其小直径部分可穿过固定套的轴向端部小孔;一L型定位钩固定安装在滑块的小直径部分的端头上;此外,在中央台面板的对应侧边上固定安装着可与L型定位钩配合定位的定位孔板。
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改进是,在第一撑脚和第二撑脚的各下部斜套管内分别安装着一滑块,其大直径部分的外周壁可与斜套管的内壁滑配,其小直径部分与斜伸缩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斜套管的端部内侧固定安装一滑套,其内周壁可与斜伸缩管的外周壁滑配,但其内径小于滑块的大直径部分的外径;在斜伸缩管的侧壁上有一槽孔,在靠近该槽孔的斜伸缩管内可转动地安装一多边形定位块,该定位块可全部收入斜伸缩管内,也可局部伸出斜伸缩管外并自我单向锁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这种变形桌子的使用功能多,它既能折叠起来当茶几用,又能翻转开来当方台或椭圆台用,并能进行其它的组合安装。由于它具有一物多用的功能,因此可大大提高居室空间利用率。此外,它精致的外形,也适宜与其它现代家俱配套使用。而且这种桌子结构紧凑,支撑稳定和操作方便。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作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折叠状态图;图2是表示椭圆台在折叠状态时、并带有局部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部位“A”的剖视放大图;图4是图2的B向视图;图5是沿图4中的F-F线的剖视图;图6是沿图5中的G-G线的剖视图;图7是椭圆台上翻后状态图;图8是沿图7中的E-E线的剖视图;图9是沿图8中的K-K线的剖视图;
图10是图9的B向视图;
图11是表示方台在折叠状态时、并带有局部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沿图7中的D-D线的剖视图;
图13是沿
图12中的H-H线的剖视图;
图14是沿
图12中的I-I线的剖视图;
图15是沿
图14中的J-J线的剖视图;
图16是方台上翻后状态图;
图17是沿图2中的C-C线的剖视图。
参看
图1,这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茶几状态图,矩形的中央台面板1由撑脚支撑着,而四块椭圆台面拼板2和四块小矩形台面拼板6均处于折叠状态,并均位于中央台面板1的俯视投影范围内。
参看图2和图3,两根相对布置的第一撑脚3和两根相对布置的第二撑脚7通过螺钉连接件48和49而相互固定,它们的上部之水平套管设在同一平面上且互成90度角地延伸。由四根撑脚3和7所围的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着一根回转销轴10,而在中央台面板1下表面的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着一销轴孔板11,通过回转销轴10和销轴孔板11如图3所示的互相配合安装,使台面板1可转动地与回转销轴10连接,也即与四根撑脚3和7可转动地连接。
在四根撑脚3和7的各下部的斜套管里分别安装着既可在其中伸缩又可相对固定的斜伸缩管19(具体结构见后面介绍)。
为使四根撑脚3和7更稳定地相互固定,可在它们的下部斜套管之间固定安装拉杆15。
参看图4至图6,它们具体显示了第一水平伸缩结构,各第一撑脚3的上部水平套管里安装着一滑块24,其中间部分直径大于两端部分直径,且中间部分的外周壁与第一撑脚3的上部之水平套管的内壁滑配。衬套37安装在第一撑脚3之上部的水平套管端部内壁处。伸缩管25的一端与滑块24的一直径较小端固定套接,而其外周壁可与衬套37的内壁滑配。伸缩管25伸出第一撑脚3之上部的水平套管外的外侧下部固定着一连接片38,斜撑杆4和5的一端可相对转动地连接,而斜撑杆5的另一端与连接片38可转动地连接,斜撑杆4的另一端与第一撑脚3的下部之斜套管可转动地连接。两个后铰链30的扁平端分别与一块椭圆台面拼板2固定连接,而它们的环形端均套接在滑块24的另一端上。从图5中可见,后铰链30环形端的宽度只有扁平端宽度的一半,这种结构可保证一对后铰链30可相互对齐安装(以后描述的成对铰链均呈此结构,不再另行介绍了)。还有两个前铰链23的扁平端也分别与一块椭圆台面拼板固定连接,而它们的环形端均套接在伸缩管25伸出第一撑脚3之上部的水平套管外的端部上。
此外,从图2和图6中还可看到,第一撑脚3之上部的水平套管上还有两条轴向延伸的槽孔39,以便在两块椭圆台面拼板2处于折叠状态而被向外拉动时供后铰链30滑行通过。另外,在各槽孔39的端部处还有一扩孔40,以便当两块椭圆台面拼板2向上翻转时置放后铰链30。
从上述结构可知,中央台面板1通过回转销轴10与四个撑脚3和7之间呈可转动连接关系,为使中央台面板1与四个撑脚3和7之间可相对固定,可安装一定位结构。参看图4和图5,固定套27固定安装在伸缩管25伸出第一撑脚3之上部的水平套管外的端部外侧上,它的外侧表面上套接着一对前铰链23的环形端,它的轴向端部有一个直径小于伸缩管25内径的小孔。滑块26安装在伸缩管25的该端内,其大直径部分外周壁可与伸缩管25的内壁滑配,其小直径部分可穿过固定套27的轴向端部小孔。一位于固定套27外侧的L型定位钩29通过一螺钉50与滑块26的小直径部分的端头固定连接。而在台面板1的对应侧边上(可同时参看
图1)则固定安装着一定位孔板28,它可与可伸缩的L型定位钩29嵌合,从而使台面板1与各撑脚相对固定。
从上述结构可知,这样组装的椭圆台面拼板2既可置于中央台面板1的下方,又可拉出向上翻转成如图7所示的状态。通常,中央台面板1一侧边在长度上与相邻的两椭圆台面拼板2的两侧边之和是相等的。另外,仅依靠伸缩管25和斜撑杆4和5,各椭圆台面拼板2还不能在上翻后被稳定支撑,为此,各椭圆台面拼板2还需如图8至
图10所示的插销件,该插销件分别安装在各椭圆台面拼板2(也可称活动台面拼板2)远离与它活动连接的伸缩管25的、可与中央台面板1靠接的一侧边沿上,以及对应的中央台面板1边沿上(如图7的E-E线处)。它的具体结构包括,一固定安装在一块椭圆台面拼板6上的插销导向块14,一可在导向块14内定向移动的插销13,以及一固定安装中央台面板1边沿处的插销孔板12。插销孔板12可与插销13配合嵌接,以便各椭圆台面拼板2与中央台面板1相对固定并获得支撑。
参看
图11,这是小矩形台面拼板6在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它清楚地显示了两根第二撑脚7,以及两根斜撑杆8和9。两根斜撑杆8和9的一端可相对转动地连接,斜撑杆8的另一端与第二撑脚7下部的斜套管可转动地连接,而斜撑杆9的另一端与第二水平伸缩结构可转动地连接。
参看
图13至
图15,它们具体显示了第二水平伸缩结构,各第二撑脚7上部的水平套管里安装着一滑块41,其一部分直径大而另一部分直径小,大直径部分的外周壁与第二撑脚7上部水平套管内壁滑配。第一衬套42固定安装在第二撑脚7上部的水平套管端部内壁处,其内径小于滑块41大直径部分的外径。伸缩管33的一端固定套接在滑块41的小直径部分上,其外周壁可与第一衬套42内壁滑配,而其长度可使其完全进入第二撑脚7上部的水平套管内。第二衬套32固定安装在伸缩管33另一端内壁处。伸缩轴35的一部分位于伸缩管33内,且其端部的直径小于其余部分的直径,其伸出第二撑脚7上部的水平套管外的外侧下部固定着一连接片43,它与斜撑杆9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滑套34安装在伸缩轴35的小直径端部上,且靠近伸缩轴35的较大直径部分,其外周壁可与伸缩管33的内壁滑配,但其外径却小于第二衬套32的内径。两个后铰链36的扁平端分别与一块小矩形台面拼板6固定连接,它们的环形端均套接在伸缩轴35的小直径端部上。在伸缩轴35伸出第二撑脚7上部的水平套管外的端部上固定安装着一固定套31,一对前铰链23的扁平端分别与一块小矩形台面拼板6固定连接,而它们的环形端均套接在固定套31的外周上。加装固定套31是为了使上翻后的小矩形台面拼板6与中央台面板1平齐,但如果不安装固定套31,而使前铰链23的扁平端也具有后铰链36扁平端的结构,则也可实现平齐的目的。
此外,从
图14和15中还可看到,在第二撑脚7上部的水平套管的下侧有一条轴向延伸的槽孔45,在伸缩管33下侧也有一条轴向延伸的槽孔46,以便在两块小矩形台面拼板6处于折叠状态而被向外拉动时供后铰链36滑行通过。另外,在伸缩管33下侧槽孔46一端部的两侧处还有两个扩孔44,以供小矩形台面拼板6上翻时置放后铰链36。
参看
图16,这是小矩形台面拼板6上翻后成一方台的示意图。通常,两小矩形台面拼板6的两侧边长度之和与相邻的中央台面板1的一侧边的长度是相等的,而中央台面板1的该侧边也是与椭圆台面拼板2相邻的一侧边。此外各小矩形台面拼板6和对应的中央台面板1边沿上也安装着上述的插销件,以使各小矩形台面拼板6在上翻后获得稳定支撑。
参看
图17,在第一撑脚3和第二撑脚7的各下部斜套管内分别安装着一滑块17,其大直径部分的外周壁可与斜套管的内壁滑配,其小直径部分与斜伸缩管19的一端通过销钉18固定连接。滑套20固定安装在斜套管的端部内侧,其内周壁可与斜伸缩管19的外周壁滑配,但其内径小于滑块17的大直径部分的外径。在斜伸缩管19的侧壁上有一槽孔47,在靠近槽孔47的斜伸缩管19内通过销轴22可转动地安装着一多边形定位块21。该定位块21可通过手推而全部进入斜伸缩管19内(如
图17所示状态),当斜伸缩管19向下拉动,而使槽孔47全部露出于斜套管端口时,定位块21由于自重而逆时针旋转,从而局部伸出斜伸缩管19的槽孔47外,并通过其上的斜面51紧靠斜伸缩管19的内壁而使其停止转动。这时,斜伸缩管19的向上运动会由于定位块21伸出槽孔47的部分紧抵着斜套管的端边而自我锁定,从而使斜伸缩管19伸出斜套管外并锁定(如图2和
图11的双点划线所示)。只有将定位块21推入斜伸缩管19内,斜伸缩管19才会全部进入斜套管内(如图2和
图11的实线所示)。通常,在各斜伸缩管19的下端安装一可锁定的滚轮16。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如果当茶几用,则四块椭圆台面拼板2和四块小矩形台面拼板6均处于收折状态,即如
图1所示,此时,中央台面板1的长度方向与两根第一撑脚3上部的水平套管的延伸方向对齐,并完全覆盖着它们;中央台面板1的宽度方向与两根第二撑脚7上部的水平套管的延伸方向对齐,并完全覆盖着它们。并通过第一撑脚3上部的水平套管里的伸缩管25端部处的定位结构而使中央台面板1与各撑脚保持相对固定。
如欲当方台使用,则需在茶几状态的基础上将成对的小矩形台面拼板6拉出、上翻,然后利用插销件使其与中央台面板1较长的侧边相对固定即可。这时,呈矮方台的状态,如果将各斜伸缩管19拉出并使其自锁,则呈常用方台状态,如
图16所示。
如欲当椭圆台使用,则需在
图1所示茶几状态基础上,操纵定位结构,使中央台面板1与各撑脚解除相对固定关系,并将中央台面板1水平旋转90度,然后将成对的椭圆台面拼板2拉出、上翻,并利用插销件使其与中央台面板1的较长侧边相对固定即可。这时,呈矮椭圆台状态,如果将各斜伸缩管19拉出并使其自锁,则呈常用椭圆台状态,如图7所示。
对本技术领域的熟练人员来说,在不超出本实用新型构思的范围内,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许多改变,例如,第一水平伸缩结构与第二水平伸缩结构之间的互换,各活动台面板形状的变化,只安装椭圆台面拼板或只安装小矩形台面拼板等等。
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结构和部件。
权利要求1.一种变形桌子,包括台面板和撑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面板包括一块矩形的中央台面板(1),四块小矩形台面拼板(6)和/或四块椭圆形台面拼板(2);所述撑脚包括两根相对布置、互相固定的第一撑脚(3),其下部的斜套管内分别安装着既可在其中伸缩又可相对固定的斜伸缩管(19),其上部的水平套管内分别安装着可在其中移动、并与两块椭圆形台面拼板(2)可转动连接的第一水平伸缩结构,两组分别包括两根斜撑杆(4,5)的撑杆结构,两根斜撑杆(4,5)的各一端互相可转动地连接,它们的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水平伸缩结构和第一撑脚(3)可转动地连接,两根相对布置、互相固定的第二撑脚(7),它们还与两根第一撑脚(3)互相固定,且它们的上部的水平套管设在同一平面上并互成90度角地延伸,其下部的斜套管内分别安装着既可在其中伸缩又可相对固定的斜伸缩管(19),其上部水平套管内分别安装着可在其中移动的、并与两块小矩形台面拼板(6)可转动连接的第二水平伸缩结构,两组分别包括两根斜撑杆(8,9)的撑杆结构,两根斜撑杆(8,9)的各一端互相可转动地连接,它们的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水平伸缩结构和第二撑脚(7)可转动地连接,一根固定安装在四根撑脚(7,3)中间位置处的回转销轴(10),通过与固定安装在中央台面板(1)下表面中间位置处的销轴孔板(11)配合,中央台面板(1)与其上端可转动地连接,以及四个或八个分别安装在各活动台面拼板(2和/或6)可与中央台面板(1)靠接、远离与它相连的各水平伸缩结构的边沿上的、以及对应的中央台面板(1)边沿上的、由插销(13)、插销导向块(14)和插销孔板(12)组成的插销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桌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伸缩结构包括一安装在第一撑脚(3)上部水平套管内的滑块(24),其中间部分直径大于两端部分直径,中间部分外周壁与第一撑脚(3)上部水平套管内壁滑配;一安装在第一撑脚(3)上部水平套管端部内壁处的衬套(37);一一端固定套接在滑块(24)一端上的伸缩管(25),其外周壁可与衬套(37)内壁滑配;其伸出第一撑脚(3)上部水平套管外的外侧下部固定着一连接片(38),斜撑杆(5)的另一端与连接片(38)可转动地连接;两个后铰链(30),它们的扁平端分别与一块椭圆台面拼板(2)固定连接,它们的环形端均套接在滑块(24)的另一端上;以及两个前铰链(23),它们的扁平端分别与一块椭圆台面拼板(2)固定连接,它们的环形端均套接在伸缩管(25)伸出第一撑脚(3)上部水平套管外的端部上;此外,第一撑脚(3)上部水平套管上还有在两块椭圆台面拼板(2)处于折叠状态时供后铰链(30)滑行通过的两条槽孔(39),及在各槽孔(39)端部处的、当两块椭圆台面拼板(2)上翻时置放后铰链(30)的扩孔(4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形桌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平伸缩结构包括一安装在第二撑脚(7)上部水平套管内的滑块(41),其一部分直径大于另一部分直径,大直径部分的外周壁与第二撑脚(7)上部水平套管内壁滑配;一固定安装在第二撑脚(7)上部水平套管端部内壁处的第一衬套(42),其内径小于滑块(41)大直径部分的外径;一一端固定套接在滑块(41)小直径部分上的伸缩管(33),其外周壁可与第一衬套(42)内壁滑配,其长度使其可完全进入第二撑脚(7)上部水平套管内;一固定安装在伸缩管(33)另一端内壁处的第二衬套(32);一外周壁可与第二衬套(32)的内壁滑配的伸缩轴(35),其位于第二衬套(32)内的一端直径缩小,其伸出第二撑脚(7)上部水平套管外的外侧下部固定着一连接片(43),斜撑杆(9)的另一端与连接片(43)可转动地连接;一安装在伸缩轴(35)小直径端上的滑套(34),其外周壁可与伸缩管(33)的内壁滑配,但其外径小于第二衬套(32)的内径;两个后铰链(36),它们的扁平端分别与一块小矩形台面拼板(6)固定连接,它们的环形端均套接在伸缩轴(35)的小直径端上;以及两个前铰链(23),它们的扁平端分别与一块小矩形台面拼板(6)固定连接,它们的环形端均套接在伸缩轴(35)伸出第二撑脚(7)上部水平套管外的端部上;此外,第二撑脚(7)上部水平套管和伸缩管(33)上还各有在两块小矩形台面拼板(6)处于折叠状态时供后铰链(36)滑行通过的一条槽孔(45和46),及在伸缩管(33)槽孔(46)端部两侧处的、当两块小矩形台面拼板(6)上翻时置放后铰链(36)的两个扩孔(44)。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形桌子,其特征在于,在伸缩管(25)伸出第一撑脚(3)上部水平套管外的端部外侧和两个前铰链(23)的环形端内壁之间有一个固定安装在伸缩管(25)端部外侧上的固定套(27),其轴向端部有一个直径小于伸缩管(25)内径的小孔;伸缩管(25)的该端内还安装着一滑块(26),其大直径部分外周壁与伸缩管(25)的内壁滑配,其小直径部分可穿过固定套(27)的轴向端部小孔;一L型定位钩(29)固定安装在滑块(26)的小直径部分的端头上;此外,在中央台面板(1)的对应侧边上固定安装着可与L型定位钩(29)配合定位的定位孔板(28)。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桌子,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撑脚(3)和第二撑脚(7)的各下部斜套管内分别安装着一滑块(17),其大直径部分的外周壁可与斜套管的内壁滑配,其小直径部分与斜伸缩管(19)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斜套管的端部内侧固定安装一滑套(20),其内周壁可与斜伸缩管(19)的外周壁滑配,但其内径小于滑块(17)的大直径部分的外径;在斜伸缩管(19)的侧壁上有一槽孔(47),在靠近该槽孔(47)的斜伸缩管(19)内可转动地安装一多边形定位块(21),该定位块(21)可全部收入斜伸缩管(19)内,也可局部伸出斜伸缩管(19)外并自我单向锁定。
专利摘要一种变形桌子,包括台面板和撑脚。其中台面板包括中央台面板,椭圆台面板和/或小矩形台面板。而撑脚包括互相固定的两根第一撑脚和两根第二撑脚,在各撑脚的上部水平套管里安装第一水平伸缩结构或第二水平伸缩结构,其上分别安装着椭圆台面拼板或小矩形台面拼板;在各撑脚的下部斜套管里安装着斜伸缩管。它既能折叠起来当茶几用,又能翻转开来当方台或椭圆台用,具有一物多用的功能,从而提高居室利用率,且结构紧凑,支撑稳定,操作方便,造型美观。
文档编号A47B1/05GK2170681SQ9324184
公开日1994年7月6日 申请日期1993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1993年10月21日
发明者尤炳祥 申请人:尤炳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