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脱扣式双栓无钥匙孔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7713阅读:6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磁脱扣式双栓无钥匙孔门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电子密码门锁的改进。确切地说,它是一种电磁脱扣式双栓无钥匙孔门锁。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机械/电子式密码门锁种类繁多,且都能起到一定的安防作用。但这类门锁大都是按键式的,体积偏大,耐用性差,需靠记忆和准确按键来输入密码,老人、小孩和盲人都不能使用。同时这类锁的密码容易破译,弹子锁芯能用万能钥匙开启,锁舌可用金属薄片拨开。由于存在上述不足之处,所以不能得到推广。
上述已有技术在专利号为90211533的《机械电子密码锁》和专利号为9021953的《密码式电子门锁》两项专利文献中均有反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采用电磁脱扣方式而做成的双栓防拨又无钥匙孔和按键的密码门锁。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锁栓、防拨机构和开锁动力源三个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锁栓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密码钥匙装置电原理及外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密码开锁装置电原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密码锁钥匙插口外形示意图。
参见
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机械结构部份主要由锁栓、防拨机构、开锁动力源及脱扣机构四个部份组成。
锁栓包括锁舌1、锁栓杆2、锁舌复位弹簧3、卡簧4共四个部份,锁栓有两个,上、下各一个。
防拨机构包括固定在锁舌上的L型定位板5,固定在辅助舌上的L型控制板6,防拨卡7和分别安装在锁栓杆和辅助舌杆一端头的传动卡8共四个部份。
开锁动力源包括辅助舌9、辅助舌杆10、开锁弹簧11,复位弹簧12和尾座支架13共五个部份。
脱扣机构包括卡板轴心15,卡板16,U型电磁铁17,扣板轴心18,扣板19共五个部份。
此外安装支架14为装上述四大部份的母架。锁壳20左边有两个孔位与尾座支架13一起支持上、下两个锁栓的正常滑动。锁栓档21有上、下两个锁舌孔,前面和侧面有安装孔。
参见图4、图5和图6,本实用新型的电路部份主要由密码钥匙装置和密码开锁装置两大部份构成。
密码钥匙装置及其外部结构形状如图4所示。主要包括数据编码器MC145026、红色发光二极管LED、电阻R1和R2、电容C1和C2。A是电源正极引入端,B是电源负极引入端,C是数据码输出端。MC145026的1至7和9至10脚是编码线,每个脚可接高电位、低电位或悬空三种状态,如果用1,0,X表示这三种状态,本图例的编码就是1XXXXXXXX。
密码开锁装置及其外部结构形状如图5和图6所示。它主要包括数据解码器MC145028、晶体管G1和G2、二极管D1、D2、D3、电阻R3、R4、R5、R6、电容C3和C4,继电容J1和J2、开锁按钮K。从C端引入的数据(密码)经解码器MC145028解码,核对第1至5,第2至15脚的状态是否与图4中编码器MC145026输出的状态(密码)相同,如果二者相同,则MC145028的第11脚输出高电位信号。MC145028的第11脚直接与按钮开关K的一端相连,按钮开关K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1的正极、D2的负极相连接,D1的负极经电阻R3接至晶体管G1的基极,D2的正极经电阻R4接至晶体管G2的基极。按下按钮K时,这一信号通过D1IN4001使G12N9013导通,则继电器J1-1得电吸合,向U型电磁铁17供电,推动相应机构,锁自动开启。如果密码不符,则第11脚输出低电位信号,按下按钮K时这一信号通过D21 N4001,于是G22N9013导通而G1截止,继电器J2-1得电吸合,驱动声光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二极管D31N4001的作用是防止外接电源接错极性而破坏电路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和工作原理如下锁栓档安装在门框上,锁安装在门上,密码开锁装置安装在门框上且与锁栓档直接连接。
关门时两锁舌1被锁栓档21压入锁壳20,两辅助舌9被锁舌1同时推入,L型控制板6、L型定位板5跟着移动,使防拨卡7失去支持。这时开锁弹簧11逐被压紧,传动卡8将动力压向防拨卡7,使之落下。关门到位时,两锁舌1在对准锁栓档21的锁舌孔时,被锁舌复位弹簧12推入锁栓档21,两辅助舌9被锁栓档21档住,L型定位板5随锁舌移动使防拨卡7落位,此时插入锁栓档21的锁舌1不能在外站施力使之推入锁壳。
开锁时,将密码钥匙装置直接插入密码开锁装置的插口,钥匙上的红色LED发光,表示接触良好并已输入密码。按下按钮K,如果密码正确,则U型电磁铁17得电吸引扣板19,使卡板16失去支持产生下落之势,被开锁弹簧11施压的支架14失去卡板16的支持向尾座支架13移动,复位弹簧12被压紧,两锁舌1也从锁栓档21退出来,此时门可推开了。如果密码不符,本实用新型不会开启,而是启动其它安防系统发出报警信号。
推开门以后,锁舌1和辅助舌9一起被复位弹簧12推出锁壳20,L型控制板6随之复位,弹簧全部释放使防拨卡7向上抬起,尾座支架13随之移动带动卡板16复位,弹簧能量释放完后,卡板16落到扣板19的缺口处,此时完成了复位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采用双栓增加了锁的强度。
2.用密码装置取代传统的弹子锁芯和键盘,门上无钥匙孔,所以从门外无法判断锁的准确位置,有较好的隐蔽性。
3.锁门后防拨卡自动将双栓卡住,从门缝插入金属片不能拨回锁栓。
4.开锁时只需将密码钥匙装置插入密码开锁装置的插口就能迅速准确地输入密码,特别适合老人、小孩、盲人使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锁壳及其机械部分采用普通钢材、薄板加工,与普通门锁的生产方式相似,电子部分主要元器件是MC145026、MC145028、2N9013、1N4001、G9013等普通电子元件。
权利要求1.一种门锁,由机械部分和电路部分组成,其中机械部分包括锁栓、防拨机构、开锁动力源、脱扣机构四大部分,电路部分包括密码钥匙装置、密码开锁装置两大部分,其特征在于,防拨机构有固定在锁舌(1)上的L型定位板(5)、固定在辅助舌(9)上的L型控制板(6)、安装在锁栓杆(2)与辅助舌杆(10)之间的防拨卡(7)、分别安装在锁栓杆(2)和辅助锁舌杆(10)一端头的传动卡(8)共4个部分。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锁栓有锁舌(1)、锁栓杆(2)、锁舌复位弹簧(3)、卡簧(4)共4个部分,锁栓有2个,上、下各1个。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密码开锁装置的按钮开关K的一端直接与解码器MC145028的第11脚相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1的正极和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接。
专利摘要电磁脱扣式双栓无钥匙孔门锁,主要由机构部分的锁栓、防拨机构、开锁动力源、脱扣机构四大部分和电路部分的密码钥匙装置、密码开锁装置两大部分构成,锁栓有2个,上、下各1个,防拨机构有定位、控制、防拨、传动4个组件,密码开锁装置与锁栓挡直接相连,开门时只须将密码钥匙插入其插口,核准密码,门自动开启,特别适合老人、小孩、盲人使用;采用双栓,强度高;无钥匙孔,隐蔽性好;密码识别,保密性强。
文档编号E05B47/02GK2178265SQ93241830
公开日1994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1993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1993年10月8日
发明者胡百师, 田长庚 申请人:胡百师, 田长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