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帘透光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1934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叶片帘透光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窗装饰品,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叶片帘的透光控制器。
传统使用的叶片帘透光控制装置如


图1如示,控制杆72固定勾挂在连接座73下方的勾子74上,控制杆转动使连接座73上方的斜齿轮组71连动扭力杆61、41,达到分段调光的作用。
上述结构存在的不足之处是1)采用挂勾方式连接固定,在操作控制杆72时,极易造成控制杆72从勾体74上脱落而无法操作调光;2)连接座73、勾体74与控制杆72的设计造成控制杆72只能在很小的变化角度内旋转动作,使调光范围狭小,且连接座73亦可能随着控制杆72的动作而产生一定角度的偏斜,导致斜齿轮组71不能确实啮合,使控制操作失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叶片帘透光控制器,可于任意方向及高度上旋转控制杆,且具有操作方便及控制效果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叶片帘透光控制器,由控制器、连接座和控制杆连接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杆顶部设有与所述连接座嵌合连接的嵌合部,嵌合部中央是沟槽,沟槽两侧是斜面端,斜面端向下延伸成卡制部;所述的连接座由旋转元件、枢接块和卡制元件上下枢接构成;所述枢接块上设有前后向及左右向的贯穿孔;所述旋转元件的上端部设有轴杆,轴杆上设有蜗杆,旋转元件底部设有凸伸的限定片,限定片上设有穿置孔,有杆状连接体穿过限定片的穿置孔和枢接块的前后向贯穿孔枢接旋转元件和枢接块;所述卡制元件上部设有凸伸限定片,限定片上设有穿置孔,有杆状连接体穿过限定片的穿置孔和枢接块的左右向贯穿孔枢接枢接块和卡制元件,所述卡制元件下部设有环向槽,环向槽上设有两缺口,卡制元件底部设有与环向槽缺口相通的方形孔,所述控制杆顶部嵌合部通过卡制元件底部方形孔嵌置在卡制元件环向槽缺口中定位;
所述的控制器包括两相对组合的控制元件和位于两控制元件内的蜗轮;蜗轮圆周上设有斜齿,蜗轮两侧端部各延伸有凸部,凸部上沿蜗轮轴向处设有方形孔;两控制元件上各设有供蜗轮两凸部嵌置的贯穿孔,一控制元件上设有供容置旋转元件蜗杆及轴杆的卡置部、位于卡置部下方的置入槽和位于置入槽下方的卡合阶部,旋转元件蜗杆与控制器蜗轮啮合。
所述的枢接块是方形体。
操作时,可于任意方向旋转控制杆,使控制元件转动,达到轻易控制叶片帘透光角度的目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
图1.传统叶片帘透光控制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改进的叶片帘透光控制器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改进的叶片帘透光控制器立体组合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图3,改进结构的叶片帘透光控制器,主要包括连接座10、控制器20和控制杆60,连接座10包括置于控制器20下方的旋转元件30、与旋转元件30下方连接的枢接块40,连接于枢接块40下方的卡制元件50,控制杆60连接在卡制元件50下方。
控制器20由两相对的控制元件21、21’组合构成,控制元件21、21’上各设有一贯穿孔22、22’,且于一侧边上设有卡置部23,卡置部下方设有置入槽24,置入槽24下方设有卡合阶部25。
一蜗轮70的圆周上设有数条斜齿72,斜齿两端各延伸一凸部71,在蜗轮70的轴向处设有方形孔73,可使套入的杆体驱动蜗轮70旋转,蜗轮70两侧凸部71置入控制元件21、21’的贯穿孔22、22’内。
旋转元件30的上端部设有一轴杆31,在轴杆31的适当位置处设有蜗杆32,将轴杆31置入卡置部23与置入槽24间,使蜗杆32与蜗轮斜齿72啮合。旋转元件30的底部34露出于控制器20外,且于底部形成有两个凸伸限定片341,限定片341上开有穿置孔342。将连接体41穿过限定片341上的穿置孔342和枢接块40前后方向上的贯穿孔401,使枢接块40与旋转元件30枢接成一体。
卡制元件50的上方亦形成有两个凸伸限定片501,限定片501上开有穿置孔502,将另一连接体41穿过限定片501上的穿置孔502及枢接块40左右方向上的贯穿孔401,使卡制元件50与枢接块40枢接成一体。卡制元件50下方设有环向槽504,卡制元件底部设有方形孔503,环向槽504上还设有两缺口505,方形孔503与两缺口505贯通。
控制杆60上设有嵌合部601,该嵌合部601的中央设有沟槽602,嵌合部601上有两个斜面端603,斜面端603向下延伸适当长度形成卡制部604,将控制杆60嵌入卡制元件下部的方形孔503内时,其嵌合部601的斜面端603随着方形孔503向内并使卡制部604卡合于环向槽504上。因为嵌合部601上设有沟槽602,使嵌合部601具有压、张的作用,当旋转控制杆60时,可通过卡制元件50、枢接块40使旋转元件30的蜗杆32带动蜗轮70旋转,并进而控制控制器20转动,以控制与控制器20连接的遮光片的角度。若要取下控制杆60,只需反向施力即可使控制杆60与卡制元件50分离,因为控制杆60与卡制元件50是采用活动连接方式固定的。
由于旋转元件30、枢接块40以及卡制元件50采用枢接方式连接,因此控制杆60可在任意方向旋转,实现轻易控制叶片帘透光角度的功能,也可同时在垂直方向旋转以方便操作控制杆60,不会有卡制或脱落的问题。
权利要求1.一种叶片帘透光控制器,由控制器、连接座和控制杆连接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杆顶部设有与所述连接座嵌合连接的嵌合部,嵌合部中央是沟槽,沟槽两侧是斜面端,斜面端向下延伸成卡制部;所述的连接座由旋转元件、枢接块和卡制元件上下枢接构成;所述枢接块上设有前后向及左右向的贯穿孔;所述旋转元件的上端部设有轴杆,轴杆上设有蜗杆,旋转元件底部设有凸伸的限定片,限定片上设有穿置孔,有杆状连接体穿过限定片的穿置孔和枢接块的前后向贯穿孔枢接旋转元件和枢接块;所述卡制元件上部设有凸伸限定片,限定片上设有穿置孔,有杆状连接体穿过限定片的穿置孔和枢接块的左右向贯穿孔枢接枢接块和卡制元件,所述卡制元件下部设有环向槽,环向槽上设有两缺口,卡制元件底部设有与环向槽缺口相通的方形孔,所述控制杆顶部嵌合部通过卡制元件底部方形孔嵌置在卡制元件环向槽缺口中定位。所述的控制器包括两相对组合的控制元件和位于两控制元件内的蜗轮;蜗轮圆周上设有斜齿,蜗轮两侧端部各延伸有凸部,凸部上沿蜗轮轴向处设有方形孔;两控制元件上各设有供蜗轮两凸部嵌置的贯穿孔,一控制元件上设有供容置旋转元件蜗杆及轴杆的卡置部、位于卡置部下方的置入槽和位于置入槽下方的卡合阶部,旋转元件蜗杆与控制器蜗轮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帘透光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枢接块是方形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饰门窗的叶片帘的透光控制器,可于任意方向旋转控制杆轻易控制叶片帘的透光角度。由控制杆、控制器和设置在它们之间的连接座构成。连接座包括一置于控制器内的旋转元件、接于旋转元件下方的枢接块和接于枢接块下方且可固定控制杆的卡制元件。通过旋转元件上的蜗杆与控制器内的蜗轮啮合,而带动控制器转动。
文档编号E06B9/24GK2210945SQ9424468
公开日1995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1994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1994年11月15日
发明者林宗福 申请人:林宗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