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窗的窗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3685阅读:15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纱窗的窗框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纱窗的窗框结构。
早期使用的纱窗基本为固定式,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如需清洗,必须拆下,较为麻烦,目前出现了一种可自动伸缩进行清洗的纱窗,但其结构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另外由于其窗框结构上的缺陷,会发生纱窗与窗框结合呈现不平整,特别是经风吹、雨淋等使用一段时间后,纱网在窗框内会发生松驰现象,使得其外观不隹,并易造成蚊虫进入,使得密封不严,且使用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可加强纱网的强度,将纱网的上、下端予以隐藏,并使得纱窗的窗框结构更加简单,在装配安装时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达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纱窗的窗框结构,通过在下固定框形成有较浅的内滑道,另设有一活动框,该活动框为具有分别位于上方内、外侧的内板体与外板体;上固定框的下方中间设有一中间沟槽,使纱网的上、下端边与纱网架二端分别容入上固定框的中间沟槽,该纱网的侧边系固设有一纱网架。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纱窗的窗框结构做进一步的祥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纱窗的窗框结构的立体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纱窗的窗框结构的
图1A-A剖面的平面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纱窗的窗框结构的
图1B-B剖面的平面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纱窗的窗框结构的平面分解图;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纱窗的窗框结构如
图1至图4所示,其包括有上固定框(2)、下固定框(1)及窗扇框(3),上、下固定框(2)、(1)配合有二侧框而构成整体的窗框;上固定框(2)在下面内、外侧分别向下延设一内板及外板,中间部份则向下延设有二板体,借助由该二板体形成一位于中间位置的中间沟槽(23),且二板体与内、外板之间分别形成一供窗框(3)上边容入到内滑道(21)及一外滑道(22)。下固定框(1)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内侧板(14)、中间板(12)及外侧板(13),该内侧板(14)与中间板(12)之间形成较高而浅的内滑道(10),外侧板(13)与中间板(12)之间形成较底而深的外槽道(11),另设有一活动框(15),该活动框(15)形成具有分别位于上方内、外侧的内板体(152)与外板体(151),该内、外板体(152)、(151)下端之间连设一底板(157)以形成一外滑道(153),于底板(157)下面近内侧边向下垂直延设有一较长的支板(154),近外侧边向下延设有一较短的内突板(156),于外侧边向下延设有向外斜出的外斜板(155),在将活动框(15)配合于下固定框(1)之外槽道(11)时,由内突板(156)与外斜板(155)之间套入下固定框(1)的外侧板(13)上端边,且使支板(154)的下端抵制于下固定框(1)的外槽道(11)底面而将活动框(15)予以支撑,并同时借助由活动框(15)的内板体(152)与下固定框(1)的中间板(12)间形成一对应于上固定框(2)的中间沟槽(23)的中间沟槽(16)。该伸缩纱窗装置设于侧固定框(图中未示),于纱网(5)的侧边固设有一纱网架(4),该纱网架(4)的侧边设置有一形成等于纱网架(4)长度的扣槽(41),另外,于窗扇框(3)的侧边设有一约等于窗扇框(3)高度的扣钩(31),借助该扣钩(31)可和纱网架(4)的扣槽(41)彼此扣合(如图三所示),使人在拉动窗扇框(3)时可同时将纱网(5)拉出或缩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纱窗的窗框结构的活动框(15)是设计为可取出的形态,故在配合装设纱网(5)及窗扇框(3)时可将该活动框(15)先取出,而在窗扇框(3)的下边置放于活动框(15)的外滑道(153),且纱网架(4)的扣槽(41)亦扣合于窗扇框(3)的扣钩(31)后,再将活动框(3)置入下固定框(1)的外槽道(11),使整个安装过程更迅速、方便;通过此种结构,使得纱网(5)的上、下边及纱网架(4)的上、下端分别容入上固定框(2)的中间沟槽(23)及下固定框(1)的中间沟槽(16),使纱网(5)的上、下端边在中间沟槽(23)、(16)内具有导引及隐藏作用,使蚊、蝇、昆虫等不会由缝隙侵入室内(如图二所示);再者,更可利用活动框(15)的外斜板(155)使室外的雨水下流至该处时得以引导较难离开下固定框(1)的本体再排出,而不会由下固定框(1)所可能产生的任何缝隙渗入而积水。
权利要求1.一种由上固定框(2)、下固定框(1)及窗扇框(3)等组成的纱窗的窗框结构,其特征是,下固定框形成有较浅的内滑道,另设有一活动框,该活动框为具有分别位于上方内、外侧的内板体与外板体;上固定框的下方中间设有一中间沟槽,使纱网的上、下端边与纱网架二端分别容入上固定框的中间沟槽,该纱网的侧边系固设有一纱网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窗的窗框结构,其特征是,内、外板体下端之间连设一底板以形成一外滑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窗的窗框结构,其特征是,纱网架的侧边设有扣槽,在窗扇框侧边设有扣钩,使纱网架的扣槽可扣固于窗扇框的扣钩。
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纱窗的窗框结构,其特征是,底板下面近内侧边向下延设有一支板,近外侧边向下延设有一内突板,外侧边向下延设有向外斜出的外斜板,可将活动框配合于下固定框时借助由该内突板与外斜板之间套入下框的外侧板下端边,且使支板下端抵制于下固定框的外槽。
专利摘要一种由上固定框(2)、下固定框(1)及窗扇框(3)等组成的纱窗的窗框结构,其特征是,下固定框形成有较浅的内滑道,另设有一活动框,该活动框为具有分别位于上方内、外侧的内板体与外板体;上固定框的下方中间设有一中间沟槽,使纱网的上、下端边与纱网架二端分别容入上固定框的中间沟槽,该纱网的侧边系固设有一纱网架。通过上述结构提供了一种可加强纱网的强度,将纱网的上、下端予以隐藏,并使得纱窗的窗框结构更加简单,在装配安装时更加方便。
文档编号E06B9/52GK2243525SQ9522761
公开日1996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1995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1995年11月16日
发明者施光隆 申请人:施光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