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压虹吸式自动出水保温瓶的止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682阅读:10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气压虹吸式自动出水保温瓶的止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气压虹吸式自动出水保温瓶止水装置的改进。
气压式保温瓶自从增加了一个沟通瓶胆内外的“U”形虹吸管与茶杯托盘以后,使出水方式从间断变成了连续,从双手并用变成了单手操作,加上整体结构紧凑、造型新颖大方,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然而,中国专利GG85203428公开的原理和结构尚有以下不足1、虹吸管连续出水后的止水力,是依靠压气室内的弹簧释放能量而获得的,为了保证瓶内水位很高时,弹簧也有足够力量将“U”型虹吸管外管的水全部吸回,弹簧钢丝直径必须较粗,压缩力较大,造成出水时手压茶杯托盘的手感较重。
2、装在压气室上的双向气流阀体,其阀片与上、下阀孔间的气隙不易调整到最佳状态。即间隙过大时,阀片灵敏度较差;间隙过小时,压气室内的冷凝水或因灌水过满误从气管流入压气室里的水不易排出,造成进气困难,也给制造和使用带来了麻烦。
3、气管、水管与大气直接相通,对保温性能不利。
4、茶杯托盘在压下前是与水平面倾斜的,压下后又不能自锁,使用时颇觉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感较轻的、保暖性能较好的、使用方便和装配调试简单的省力保温型气压虹吸式自动出水保温瓶。
本实用新型的要点是在“U”型虹吸管的上端设置了带有可控开闭阀门的放气孔。
一根已经连续出水的虹吸管,要想止水,有三个途径一是前面已经提到的,将水吸回瓶内,它可以借助弹簧回弹,也可以另外使用人力或其他力,也就是说要对水做功;二是将虹吸管阻隔,即用阀门切断水流,此法虽然可行,但实验后仍不理想若该阀门密封很好,则在阀门之前的管内余水不易回入瓶内,造成保温性能下降,若阀门密封不好,虹吸切不断,大流变小流;三是向虹吸管内送气,破坏虹吸维持的条件,即虹吸终止。本实用新型就是运用这个原理,在“U”型虹吸管的上端,开一个放气孔,孔上装有阀门,该阀门封闭时,虹吸现象才能出现和维持,打开时虹吸自行停止,即虹吸管内的水分两路一路回入瓶内,一路流入杯中,达到止水的目的。阀门的控制可以是独立操纵的,即另设止水开关,平时阀门靠弹簧力常闭,完全不影响出水时虹吸现象的形成和维持,待取水者需要止水时,只要将止水开关一按,虹吸管上端的气孔打开,虹吸即止。阀门的控制也可以与出水开关联动,即出水开关按下,止水阀门自闭,出水开关复位,止水阀门即开,达到完全同步,简化操作。
由于改变了止水的方法,因而压气室不再担任吸气止水的任务,压气室内的弹簧直径可以大大减小,则茶杯托盘压力出水开关在取水时的手感明显减轻;同时,因压气室无吸气功能,其下端的双向阀门便可改为单向阀门,因而也克服了双向阀门间隙难以调整、控制的困难。
下面结合附图中所示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中(1)是瓶胆,(2)是“U”型虹吸管,(3)是在虹吸管上端设置的放气孔,(4)是放气孔上的可控开闭的阀门,阀门装在控制杆(5)上,(6)是拉力弹簧(也可用扭簧),使阀门(4)有自动关闭的功能,(7)是装在茶杯托盘(8)上的带软管(9)的牵引索,当茶杯托盘下压取水时,托盘(8)与(7)连同带斜面顶杆(10)下行,关闭放气孔(3),使虹吸现象能够形成並维持,保证连续出水;取水结束,茶杯端起,茶杯托盘复位,顶杆(10)上行,放气孔(3)开启,虹吸终止,实际上,上述过程,基本上是同时出现的,也即杯离水止。
图中(11)是简易活塞,当其左移时,正好关闭阀门(12),起到阻隔和密封管道提高保温性能的作用。该活塞在水管和气管(图中未画出)内各有一个,且左右联动同步。控制联动的方法,可以是独立操作,即另设保温开关,若一时不需取水时,可关闭活塞,密封双管,以利保温;控制活塞运动也可以与压力出水开关茶杯托盘联动,托盘(8)与顶杆(10)下行,推动滑杆(13)与杠杆(14)使活塞(11)自开,保证进气和出水,反之,托盘复位,活塞自闭,以利保温。(15)是防漏水皮老虎。
图中(16)是压气室(皮老虎),(17)是复位弹簧,(18)是单向阀门,(19)是受力杠杆(20)另一端的限位顶块。在取水时,托盘与(20)下行,(19)上行,顶起(18),关闭阀门,压缩空气经气管(21)送入瓶内,瓶内储水即经虹吸管(2)从出水口流出;水满欲停时,提起茶杯,顶杆(10)上行,开启放气孔(3),水即自停,完成了一次取水的全过程。
单向阀(18)由于压簧(17)的作用是常开状态,因而保证了压气室内的冷凝水顺利外流,克服了因阀门堵塞,进气困难,而使出水不畅的弊病。
单向阀(18)与阀孔之间的间隙大小,应该和放气孔(3)与阀(4)之间的间隙相适应,即保证取水时阀(4)比阀(18)先关闭,以免水从放气孔上外溢。当然,这在设计上是很容易做到的。
图中(22)、(23)是双连杆,保证茶杯托盘上下平动而不倾斜,(24)是旋转式自锁叉头,取水时托盘(8)下压到底,(24)逆时针转动,利用茶杯自重正好将受力杠杆(20)锁住,取水结束,端起茶杯,自重消失,托盘(8)依靠压簧(25)复位,通过上连杆(22),使自锁叉头(24)顺时针转动,打开自锁,使各机构全部复位。自锁力大小,可由螺钉(26)调节。自锁叉头采用旋转式,是一种形式,也可以采用平移滑块式,如普通弹子门锁的锁舌那样,同样依靠上连杆一端来推进(自锁)或拔出(复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由于在虹吸管上端设置了放气孔,并使放气孔上阀门与茶杯托盘联动同步,采用放气止水的原理代替了原来回吸止水的方法,使得气压虹吸式自动出水保温瓶在取水时手感大大减轻,同时,因在水、气双管上增加了简易活塞,进一步提高了保温性能,弥补了气压水瓶保温性能较差的不足。另外,在托盘上还装了自锁机构,完全克服了在取水过程中,因为手离茶杯,托盘回弹而出现小流甚至水止的现象。更重要的是,本实施例,将上述改进机构,全部与托盘联动,使取水操作,达到了最简单,最省事,最方便。预计改进后的气压虹吸式自动出水保温瓶,更能盈得用户的喜爱和欢迎。
权利要求
1.一种气压虹吸式自动出水保温瓶,它由瓶胆、外壳、“U”型虹吸管、底座、茶杯托盘、压气室、阀门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U”型虹吸管的上端设置了带有可控开闭阀门的放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保温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放气孔上的阀门的控制开闭的操纵机构是独立的止水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保温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放气孔上的阀门的控制开闭的操纵机构是与压力出水装置同步联动的茶杯托盘。
4.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保温瓶,其特征是在水、气两管内设有可控开、闭的简易活塞。
5.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保温瓶,其特征是所说的简易活塞的可控开闭的操纵机构是独立的保温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保温瓶,其特征是所述的简易活塞的可控开闭的操纵机构是与压力出水装置同步联动的茶杯托盘。
7.根据权利要求
3或6所述的保温瓶,其特征在于实现各机构联动的是与茶杯托盘连接的带软管的牵引索。
8.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保温瓶,其特征在于实现茶杯托盘上下平动的机构是双连杆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保温瓶,其特征是所说的茶杯托盘在取水下压到底时,借助茶杯自重的存在(或消失)而产生的托盘与受力杠杆的自锁(或复位)机构是与双连杆机构联动的自锁叉头。
10.根据权利要求
1、3、4、6、8、9之一所述的保温瓶,其特征在于同时操纵“U”型虹吸管上端放气孔上的阀门的开或闭;操操纵水、气两管内的简易活塞的闭或开;操纵压气室(皮老虎)下端的进气单向阀门的开或闭;以及操纵受力杠杆自锁机构的开或锁的总控制件是与压力出水机构同步联动的茶杯托盘。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放气止水代替回吸止水的方法,使得气压虹吸式自动出水保温瓶在取水时手感明显减轻。并在水、气双管内增设了保温简易活塞;在茶杯托盘和受力杠杆上装置了自锁机构;同时改进了茶杯托盘的运动方式和压气室下端进气阀门的结构,并将上述所有改进全部与茶杯托盘取水时上下运动同步联动,让使用者取水操作达到更简单,更省事,更方便,更省力。
文档编号A47J41/02GK86207345SQ86207345
公开日1987年9月23日 申请日期1986年9月23日
发明者刘淑仙, 谢景平 申请人:刘淑仙, 谢景平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