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玻璃保温隔热电动开启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4894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层玻璃保温隔热电动开启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层玻璃保温隔热电动开启窗,属于门窗的技术领域。
目前城市建设发展迅速,高层建筑和宾馆数量激增,为了增加采光效能,普遍使用大面积的玻璃窗,由于北方地区刮风时,灰沙飞扬,使窗户脏污,其清洗工作量较大,且难于清洗干净,有些厂房,高度较大,其玻璃窗也难于清洗和开启关闭,尤其新的建筑,都增设空调装置,平时窗都密闭室内空气流动较差,开窗擦洗均极难于进行。南方地区也是经常下雨,防潮防雨的密封问题也是关键,这些亟待改进窗的结构,方能解决其难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双层玻璃保温隔热电动开启窗,它可克服上述的缺点,在可动窗框上焊固一连接座,固定一连接杆,连接杆另一端与丝母顶端固接,丝杠上共装有二个丝母,齿轮机构传动丝杠,使丝母左右转动,连接杆推拉窗框,达到自动启闭的目的,使清洗擦拭简易,大面积玻璃增强采光效果,窗框和玻璃边缘的密封胶条,以及橡胶镶条,使密封良好,增强其隔热保温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层玻璃保温隔热电动开启窗,由窗框、玻璃组成,其特征在于固定窗框以合页连接一可动窗框,窗框镶装双层大面积的玻璃,玻璃与窗框边缘之间镶有橡胶镶条;固定窗框下部有一长槽,槽中穿过二连接杆,其一端固定于连接座,另一端固定于丝母顶部;窗框右部有按钮开关,开关上方有一滤网与后部的风机F相通,按钮开关下方是一钥匙开关;电动机D轴上装有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另一皮带轮,与皮带轮同轴的齿轮与丝杠上的齿轮啮合,丝杠上有2个丝母。连接座的底板,并连有2凸块,凸块有孔,凸块间形成一空槽,槽中装入连接杆,用螺丝、螺母固定。固定窗框两侧各有一孔,孔中装有弹簧,在窗框内壁上用螺栓固接一法兰,再套装一外罩,安全杆穿过法兰,外罩的孔窗顶压弹簧。固定窗框和可动窗框之间有海棉密封条,可动窗框边缘的凸端嵌合在橡胶镶条凹槽内,玻璃也嵌合在镶条的另一个凹槽内。


图1电动开启窗的示意图。
图2电动开启窗传动原理图。
图3电动开启窗局部俯视图。
图4连接座组合示意图。
图5按钮开关配置示意图。
图6电动控制电路图。
图7安全杆安装示意图。
图8窗框密封示意图。
兹结合附图对双层玻璃保温隔热电动开启窗的结构详细叙述由
图1,与墙体相连的固定窗框(1)使用钢料或铝合金材料制成,上端以合页(3)连接一可动窗框(2),该窗框(2)-镶有大面积的玻璃(4),固定窗框(1)下部有一很窗窄的长槽(5),槽中左右各穿过一连接杆(6),连接杆(6)一端用螺栓,螺母固定于连接座(22),另一端以螺母连、螺丝固定于丝母(17)顶部,窗框(1)右部有按钮开关(7),开关(7)上方有一滤网(8),滤网(8)后面与一个风机F(10)相通,在不开窗时可以按动按钮,使风机F启动随时换气,使室内空气保持新鲜。窗框(1)前部是一口形框架,背后左右端,均有一矩形框架(图中未表示),在按钮开关(7)下方,在矩形框架(2)内装有电动机(9)和齿轮机构,该齿轮机构包括齿轮(14)(15),按钮开关(7)下面另有一钥匙开关(18),按钮开关(7)上方有指示灯(34)。
由图2,电动机(9)轴上装有皮带轮(11),通过皮带(12)传动另一皮带轮(13),与该皮带轮(13)同轴的齿轮(14)与另一齿轮(15)啮合,该齿轮(15)装在丝杠(16)右部,丝杠(16)上面有2个丝母(17),其顶端用螺栓、螺母固定连接杆(6)。
在丝杠(16)中部有一连接轴套(19),该轴套(19)左右两侧均有一支座(21),在丝杠(16)上面还装有限位开关(20);连接轴套有阴螺纹,丝杠的一端装入轴套(19)内,可以伸缩调整丝杠组合的长度。
由图3,丝母(17)顶端用螺丝、螺母固定连接杆(6)一端,连接杆(6)另一端也用螺母,螺丝固接于连接座(22),丝杠(16)两端及中部均用支座(21)支承。在连接轴套(19)两侧均装有限位开关(20)。
由图4,连接座(22)一端是一底板(25),底板有孔,可用螺栓固接于窗框(2),也可焊于窗框(2)上,底板(21)右面连有二凸块(26),该凸块(26)有孔,其间形成一空槽(27),连接杆(6)一端插装在空槽(27)内,再用螺丝、螺母固定,连接杆(6)两端的孔内都镶装一个铜套,增强其耐磨性。避免因锈蚀而难以启闭窗扉。
由图5,按钮开关(7)共有三个按钮,绿色按钮An1(30)和黄色按钮An2(31),主要控制电动机D(9)的正反转,使窗开启或关闭,另一按钮An(32)是主管新风机F(10)的启动。钥匙开关K(32)位于按钮开关(7)下方,指示灯SD(34)位于三个按钮(30,31,32)之间。(
图1)由图6,钥匙开关K(33)在钥匙未插入锁孔中时电源未被接通,只有在钥匙插入孔中,并转动以后电源就接通;绿、黄色按钮An1(30)与继电器J1和限位开关XK1(20)相接,再与电源220V和钥匙开关K(33)相接,黄色按钮An2(31)与继电器J2和限位开关XK2相接,再与220V电源和钥匙开关K(33)相接,其中,按钮An1(30)与J1的常开触点并接后,再与继电器J2常闭触点相接,而按钮An2(31)是与J2的常开触点并接后再与继电器J1的常闭触点相接的。
按下按钮An1(30),继电器通电吸合,使电动机D(9)正转,而开启窗扉,反之按下按钮An2,继电器J2通电吸合,使窗电动机(9)反转,而窗扉关闭。
电动机D(9)与继电器J1,J2相接后,再接于220V电源。
由图7,在窗框(1)两侧各有一孔(36),孔中置有弹簧(34),再在窗框内壁上用螺栓(37)固定圆盘形法兰(28),该法兰(28)有中心孔,外罩(35)套装在法兰(28)外面,安全杆(29)两端均穿过外罩(35),法兰(28)置于孔(36)内两端顶压弹簧(34),外罩(35)用销子固定于安全杆(29)。
由于玻璃窗的面积较大,可以选用5400×2700mm玻璃制作,在擦拭窗户时,考虑到安全的需要,才添装此安全杆(29),在擦窗时可以扶持安全杆(29),可避免事故发生,法兰(28)和外罩(35)均用不锈钢或铝合金制作。
由图8,固定窗框(1)和可动窗框(2)之间装有海棉密封条(38),可动窗框(2)边缘有凸端(39)嵌合在弹性橡胶镶条(40)的凹槽内,玻璃(4)也嵌合在镶条(40)的另一个凹槽内,采用上述结构,使密封条件改善,既可保温隔热,又可隔音。
使用时把钥匙插入钥匙开关(33)的锁孔中,转动钥匙,接通电源220V。按动按钮开关(7)左或右按钮An1,An2电源接通,电机(9)转动,通过皮带轮(11)(13)和齿轮(14)(15)传动,使丝杆(16)也转动,于是丝母(17)就左右移动,通过连接杆(6)使窗框(2)向内或向外推移,本窗框(2)向外推移其角度范围为Q=0°~30°。当丝母(17)移动碰撞限位开关(20)时,电动机D(9)立即断电而停止转动。
在刮风或冬寒季节时,为了使室内空气保持新鲜活跃,可以在关闭窗扉条件下,按动风机按钮An3(32)可以排出室内陈旧空气,更换新气。
与现有技术相比,双层玻璃保温隔热电动开启窗具有下列优点1.采用大面积玻璃窗,最大可达5400×2700整块玻璃窗,采光通风均良好,且便于清洗窗面。
2.不开窗的条件下,可使用风机对室内空气进行交换。
3.运用于用作高大厂房的,库房,车站上层窗,可以自动开启关闭,利于通风散热和排烟,除尘。
4.装有安全杆。
5.本电动开启窗可以向内开启,同样也可改装为向外开启,其结构原理相似。
6.玻璃与窗框边缘均装有橡胶密封胶条。
7.可以单独操作一扇窗,也可以集中操纵多个窗或整排窗。
8.窗的大小可按需要选定。
权利要求1.一种双层玻璃保温隔热电动开启窗,由窗框、玻璃组成,其特征在于固定窗框(1)以合页(3)连接一可动窗框(2),窗框(2)镶装双层大面积的玻璃(4),玻璃(4)与窗框(2)边缘之间镶有橡胶镶条(40);固定窗框(1)下部有一长槽(5),槽中穿过连接杆(6),其一端固定于连接座(22),另一端固定于丝母(17)顶部;窗框(1)右部有按钮开关(7),开关(7)上方有一滤网(8)与后部的风机F(10)相通,按钮开关(7)下方是一钥匙开关(18),电动机D(9)轴上装有皮带轮(11),通过皮带(12)传动另一皮带轮(13),与皮带轮(13)同轴的齿轮(14)与丝杠(16)上的齿轮(15)啮合,丝杠(16)上有丝母(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启窗,其特征在于连接座(22)的底板(25),连有2凸块(26f),凸块有孔,凸块(26)间形成一空槽(27),槽中装入连接杆(6),用螺丝、螺母固定。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启窗,其特征在于固定窗框(1)两侧各有一孔(36),孔中装有弹簧(34),在窗框内壁上用螺栓(37)固接一法兰(28),再套装一外罩(35),安全杆(29)穿过法兰(28),外罩(35)的孔,顶压弹簧(34),外罩(35)用销子固定于安全杆(2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启窗,其特征在于固定窗框(1)和可动窗框(2)之间有海棉密封条(38),可动窗框(2)边缘的凸端(39)嵌合在橡胶镶条(40)凹槽内,玻璃(4)也嵌合在镶条(40)的另一个凹槽内。
专利摘要一种双层玻璃保温隔热电动开启窗,其可动窗框镶装大面积玻璃,并装有橡胶镶条,固定窗框下部有一长槽,槽中穿过二连接杆,该连接杆一端固定于窗框的连接座上,另一端固定于丝母顶端,丝杠上装有2个丝杠,电动机通过皮带轮和齿轮驱动此丝杠,使丝母转动,使连接杆推移窗框,向外开启,本装置便于擦拭玻璃,增强采光隔热效能,窗框上装有支架和安全杆。
文档编号E06B3/66GK2246185SQ9620034
公开日1997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1996年1月9日 优先权日1996年1月9日
发明者张建民, 张欣, 张贺 申请人:北京市京海机电设备开发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