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5313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辅助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锁,特别是涉及一种构造简单、安装容易、制造成本低,而且强度更好的辅助锁。



图1、2所示,以往辅助锁的锁体于外套组6的设计上,是将第一外环套61使用搓合的方式与第一内环盖62、定位板63结合,但是,第一外环套61是先电镀烤漆完成,因而造成第一外环套61于搓合时容易破坏表面的烤漆,以及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造成搓合部的表面容易先氧化而破坏产品的美观。
而且第一外环套61形状、材质有多种变化时,不容易随即对调互相组合而产生新型式的变化。
该外套组6因为只靠两支螺丝8锁固支撑(如图2所示),如果受一径向的外力F破坏时,容易遭受破坏。
此外,内套组7于转动时,其转钮72旋转后没有确实定位的感觉,容易让使用者转动转钮72的角度太大而影响锁具的寿命,或者转动角度太小而打不开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锁,具有在外套组的组合时加工容易,并且不会破坏第一外环套的表面和制造成本低、破坏强度更好以及让内套组的转钮转动角度能确实定位的优点。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辅助锁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是以往辅助锁锁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以往辅助锁锁体安装于门上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中外套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中外套组的第一内环盖与定位盖结合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中外套组的第一内环盖与定位盖铆合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中外套组的第一内环盖与定位盖铆合后,外环套嵌入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中外套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结合于门板时,施加一重力的剖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中,外套组与锁组、锁闩结合于门板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中外套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中外套组的第一内环盖与定位盖结合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中内套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中内套组的剖面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内套组转动时,内齿垫圈受弹性变形的剖面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较佳实施例中内套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内套组承受拉力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第五较佳实施例中内套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六较佳实施例中内套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六较佳实施例中内套组的第二外环套与加强盖组合的剖面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七较佳实施例中内套组的第三外环套与第三内环盖一体成形的剖面示意图。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锁包括一外套组10、一内套组20、一锁闩30、一锁组40及二螺丝50。
该锁闩30包括一门闩33及一驱动机构32,可延伸至门边缘,该驱动机构32装设于门内,以作动该门闩33,因该锁闩30是以往机构,在此不一一述说。
该锁组40是以往机构,在此不一一述说,其具有一外端41、一内端42及一由内端42纵向延伸的转动杆43,该外端41端缘具有一向外延伸的凸缘411,该转动杆43可促使该驱动机构32驱动该门闩33伸缩。
该二螺丝50是以往机构,在此不一一述说。
该外套组10,配合图4所示,包括一第一外环套11、一第一内环盖12及一定位盖13。
该第一外环套11具有直径较小的第一前端111与直径较大的第一后端112,该第一前端111沿径向向内的位置设一第一凹环113,可供前述锁组40的外端41的凸缘411嵌入,第一凹环113的环底中心具有一通孔115,该通孔115可供锁组40的内端42通过,该第一后端112沿径向向外具有一第一凸缘部116,该第一凸缘部116的外圆周缘沿轴向远离第一前端111的方向延伸一第一裙部117,而与该第一凸缘部116形成一第一肩部119(如图7),并且由该第一凸缘部116向后延伸而邻接于门板外侧表面91上(如图9)。另外,该第一裙部117内壁设有成间隔设置而向内延伸的凸点118,该凸点118是由该第一裙部117的外壁面直接向内冲压而成。
该第一内环盖12是一中空的锥形体,承接于第一外环套11内,具有直径较小的第二前端121与直径较大的第二后端122,该第二前端121沿径向向内的位置设一第二凹环123,以对应承接该第一凹环113,该第二凹环123的环底中心具有一通孔125,该通孔125可供前述锁组40的内端42通过,该第二后端122沿径向向外具有一第二凸缘部126,该第二凸缘部126的外圆周缘沿轴向远离第二前端121的方向延伸一第二裙部127,使该第二凸缘部126与第二裙部127间形成一第二肩部129(如图6)。
该定位盖13是一环形板状体,具有一环周部131,该环周部131延伸而邻接于该第二凸缘部126后侧,且顶靠于前述第一内环盖12的第二肩部129内,且该环周部131的中心设有一通孔133,该通孔133供前述锁组40的转动杆43通过。
当外套组10的整体装置组合时,先将第一内环盖12的第二凸缘部126与定位盖13的环周部131接触(如图5所示),并且使用一助具压迫第一内环盖12的第二裙部127,进而产生第二裙部127向内缩的面128的形状(如图6所示),使第一内环盖12与定位盖13结合成一体,再如图7所示,将第一外环套11的第一后端112由第一内环盖12的第二前端121朝向第二后端122的方向套入,使第一凹环113与第二凹环123相承接,且使第一外环套11的凸点118经过第一内环盖12的第二裙部127,借由第一外环套11本身的材质弹性变形而滑入并且咬合于第一内环盖12的面128上,如此的构造就不需像以往第一外环套使用搓合的方式与第一内环盖、定位盖同时以助具做铆合加工,导致助具与零件的摩擦,而产生烤漆破坏的缺点,而且如果需要更换第一外环套的材质或外观时具有容易替换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定位盖13也可加以变化形成如图8、9所示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其中,该定位盖13是一盘形的板状体,其环周部131于远离该第二裙部127的一侧纵向向内延伸入门内部93而形成一环面135,该环面135与该门外侧内部壁面92相触接。
当外套组10安装于门板时,该定位盖13的环面135的外表面恰可嵌入门板外侧内部壁面92中,以承受非法分子沿门板面以重力朝外套组10径向的方向F敲打而破坏锁具的力量(如图9所示)。
而锁组40欲安装于门板时(配合
图10所示),锁组40的内端42、转动杆43可借由第一外环套11的通孔115的引导通过而使得转动杆43很容易地穿过锁闩30的转轴孔31中,再将定位盖13的环面135对正门板的孔中而嵌入,如此可限制锁组40于外套组10内任意旋转,而方便二螺丝50(如图9所示)穿过内套组20的螺丝孔与锁组40的螺丝孔对正螺合,以解决以往辅助锁安装作业不易进行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一内环盖12、定位盖13也可再加以变化形成
图11所示的第三较佳实施例该第一内环盖12还包括一由第二凹环123的环底中心沿第二后端122的方向纵向向后的管柱124,该管柱124的中心设有通孔125,该通孔125可供前述的锁组40的内端42通过。
该定位盖13的内环缘132设有数个沿轴向朝环周部131的方向凸出的导块134,该导块134恰与前述第一内环盖12的管柱124互相嵌入(如
图12所示),以可滑动地定持该管柱124的外表面,如此可加强外套组10受外力破坏时的强度。

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内套组20包括一转钮21、一第二环套装置203及一偏压装置25(本实施例中,该偏压装置25是一内齿垫圈25),其中,该第二环套装置203包括一第三外环套22及一第三内环盖23。
该转钮21是一阶级状体,具有一较大的手握部212与一由该手握部212纵向延伸的转轴部211,该转轴部211可使该驱动机构32(如图3)驱动该门闩33伸缩;该手握部212与转轴部211衔接的位置设一盘状面213,该盘状面213沿径向向外的位置依序设有数个凹部214,该转轴部211端面设有一穴215,可供前述锁组40的转动杆43嵌入。
该第三外环套22是一圆形的凹室状体,其凹室底部为第三前端225,而另一端为第三后端227,该第三前端225设有一孔221,可供前述的转钮21的转轴部211通过而可转动地连接,该孔221周围由第三前端225内环缘向第三后端227纵向延伸有一套管226,第三后端227则由该第三前端225的外环缘向后延伸,以与门板内侧表面触接(图中未示出),该套管226的周围设有与前述转钮21的凹部214相对应的凸部222,该凸部222是由凹室的底部突出凹室底部的另一外表面,使该第三外环套22及转钮21可以滑动地在转动方向持住,另有二锥形孔223设置于第三前端225位于孔221的周围处,可供二螺丝(图中未示出)通过。
该第三内环盖23是一圆形的盘状体,承接于前述第三外环套22的凹室内,包括一第四前端235及一第四后端237,该第四前端235纵向邻接于该第三前端225的内壁后侧,并且其上具有一轴孔231,以供该套管226延伸穿过,该第四后端237具有一第四凸缘面233,该第四凸缘面233是由该第四后端237外周横向向外延伸,以与门内侧表面触接。此外,该第四前端235设有与前述第三外环套22的二锥形孔223相对应的二锥形孔232。
该内齿垫圈25是一板状体,包括一环周部251,该环周部251内缘径向向内设有数个弹性迫紧齿片252,而形成一齿型孔,可供前述的转钮21的转轴部211穿过啮合,以将前述的转钮21、第三外环套22及第三内环盖23连接成一体,并且将该转钮21轴向地偏压至该第二环套装置203,借此,当以手动对该转钮21相对于该第二环套装置203作旋转,以对抗该凹部214与凸部222之间的啮合力量时,该转钮21会产生对抗该内齿垫圈25偏压力量的轴向位移。
当内套组20的整体装置组合时,借由内齿垫圈25使得转钮21的盘状面213的凹部214与第三外环套22的凸部222接触啮合(如
图14所示),当转钮21转动时,该第三外环套22的凸部222与转钮21的盘状面213的凹部214因不啮合时,转钮21会产生轴向位移进而压迫内齿垫圈25的齿片252产生弹性变形(如
图15所示),当转钮21转动至一设定角度时,借由内齿垫圈25的弹性变形力量将转钮21的盘状面213拉向第三外环套22的方向而使得转钮21的盘状面213的凹部214与第三外环套22的凸部222再度啮合,借由此种装置,当使用者转动转钮21时会有转动角度定位确实的感觉。
本实用新型的内套组20也可在第三内环盖23与内齿垫圈25间增加一加强板26形成如
图16、17所示的第四较佳实施例,其中该加强板26是一盘形的板状体,具有一第五前端265及一第五后端267,该第五前端265纵向邻接于该第四前端235后侧,由该第五后端267的外周横向向外延伸一第五凸缘部263,该第五凸部缘263可贴于该第四凸缘面233的后侧,并且该第五凸缘部263再纵向向内延伸入门内部的表面94以形成一凸柱264,该凸柱264与该第五凸缘部263间形成一肩部268;此外,该第五前端265同样具有与第三内环盖23轴孔231、锥形孔232相对应的孔261、锥形孔262。如此的装置可增加内套组20,因锁组40受拉力时二螺丝50的拉力作用于内套组20上而产生变形破坏(如
图17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的内套组20也可于第三内环盖23与内齿垫圈25之间增加一波浪型弹簧24形成如
图18所示的第五较佳实施例,该波浪型弹簧24为一波浪的板状体,其中间具有一孔241可供前述的转钮21的转轴部211通过,整体的组合借由波浪型弹簧24的弹力而使得转钮21的凹部214与第三外环套22的凸部222间的啮合更加确实。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较佳实施例中的内套组20也可将第三内环盖与加强板修改成如
图19、20所示的第六较佳实施例,图中所述的加强盖27是一圆盘状体,该加强盖27与上述加强板26构造大致相同,具有一第六前端275及一第六后端277,该第六后端277的外周横向向外延伸一第六凸缘面273,其不同处在于该第六凸缘面273外周纵向向后延伸一环周部276,该环周部276是邻接于该第三外环套22的第三后端227内侧。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的内套组20也可将第三外环套22与第三内环盖23一体形成一套板28,如图21所示的第七较佳实施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辅助锁,确实简化工厂的制造模具或装配过程及节省制造成本,并且提供使用者安装作业的方便性、安全性。
权利要求1.一种辅助锁,包括一外套组、一锁闩及一锁组,该锁闩包括一可延伸至门边缘的门闩及一装设于门内,以作动该门闩的驱动机构,该锁组具有一外端、一内端及一由内端纵向延伸的转动杆,该外端端缘具有一向外延伸的凸缘,该转动杆使该驱动机构驱动该门闩伸缩,该外套组包括一第一外环套、一第一内环盖及一定位盖,该第一外环套具有第一前端与第一后端,该第一前端沿径向向内的位置设一第一凹环,该锁组的外端的凸缘嵌入该第一凹环内,该第一内环盖具有第二前端与第二后端,该第二前端具有一对应承接该第一凹环的第二凹环,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后端沿径向向外具有一第一凸缘部,该第一凸缘部的外周缘沿轴向远离该第一前端的方向延伸一第一裙部;该第二后端包括一对应承接该第一凸缘部的第二凸缘部,及一由该第二凸缘部的外圆周缘沿轴向远离第二前端的方向延伸的第二裙部;该定位盖具有一环周部,该环周部延伸而邻接于该第二凸缘部后侧,且该第一内环盖的第二裙部向远离该第一裙部弯曲而与该第二凸缘部夹住该环周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锁,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裙部内壁面设有至少一凸点,该凸点与该第二裙部的弯曲的外表面相触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锁,其特征在于该定位盖的环周部于远离该第二裙部的一侧,是纵向向内延伸入门内部而形成一环面,而与该门内部壁面相触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锁,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内环盖还包括一由该第二凹环纵向向后延伸的管柱。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锁,其特征在于该定位盖还包括至少两个沿着该定位盖内环缘纵向向外延伸的导块,该导块可邻靠该管柱的外表面。
6.一种辅助锁,包括一内套组、一锁闩及一锁组,该锁闩包括一可延伸至门边缘的门闩及一装设于门内,以作动该门闩的驱动机构,该内套组包括一转钮及一第二环套装置,该转钮具有一手握部与一由该手握部纵向延伸的转轴部,该转轴部使该驱动机构驱动该门闩伸缩,该第二环套装置纵向向外地延伸而邻接于门板表面,且设有一供该转钮的转轴部通过的孔,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环套装置与该转钮间设有一定持装置,使该第二环套装置在相对于该转钮的旋转方向上,被可滑动地持定而与该转钮能接着;与该第二环套装置轴向设有一偏压装置,该偏压装置将该转钮轴向地偏压至该第二环套装置,当以手动对该转钮相对于该第二环套装置作旋转,以对抗该定持装置的持住力量时,该转钮会产生对抗该偏压装置偏压力量的转向位移。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辅助锁,其特征在于该定持装置包括分别设在该第二环套装置及转钮上的至少一凸部及至少一相对应的凹部,且位于该转轴部的周围位置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辅助锁,其特征在于该偏压装置包括一环周部,该环周部内缘间隔地径向向内设有数个弹性齿片,该弹性齿片与转钮的转轴部径向衔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辅助锁,其特征在于该转钮的转轴部装设一波浪型弹簧,且轴向插该转轴部位于该偏压装置与该第二环套装置之间。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辅助锁,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环套装置包括一第三外环套及一第三内环盖,该第三外环套具有可旋转地连接该转钮的第三前端、一由该第三前端内环缘纵向向后延伸的套管。该第三内环盖具有一第四前端及一第四后端,该第四前端纵向邻接于该第三前端的内壁后侧,并且其上具有一轴孔,该套管延伸穿过该轴孔,该第四后端具有一第四凸缘部,该第四凸缘部是由该第四后端外周横向向外延伸。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辅助锁,其特征在于该内套组还包括一加强板,该加强板是一环状体,具有一第五前端及一第五后端,该第五前端纵向邻接于该第四前端后侧,该第五后端包括一由该第五后端的外周横向向外延伸的第五凸缘部,该第五凸缘部贴于该第四凸缘部的后侧。
专利摘要一种辅助锁,具有内、外套组,该内套组包括转钮、第二环套装置及偏压装置,借偏压装置使转钮与第二环套装置的定持装置因凹凸摩擦变化将转钮轴向位移而压迫偏压装置弹性变形,使旋钮与第二环套装置啮合定位,外套组则使第一内环盖一端的凸缘与定位盖面接触,并压迫凸缘外圆周的裙部,使第一内环盖与定位盖连接一体,再将第一外环套一端朝向第一内环盖一端套入以结合成一体,使外套组第一外环套于工厂安装组合时,不会破坏其表面。
文档编号E05B63/02GK2289857SQ9620800
公开日1998年9月2日 申请日期1996年4月5日 优先权日1996年4月5日
发明者林三益, 郭清传, 吴东壁, 董连坤, 高幸佑 申请人:东隆五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