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折叠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8593阅读:9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折叠桌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技术技术领域。
概括目前现有的桌子有两种,即不可折叠的,可折叠的,在可折叠的桌子中,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桌腿可折叠使桌面、桌腿成一条线存放。另一种是桌面局部折叠后,再折叠桌腿成一条线存放,用来节省空间。桌面采用木材、水磨石、塑料、瓷砖,桌腿采用木材、铁制做,这些桌子存在着体积大,重量大,适用范围小,不便于携带的缺点,为了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小,便于携带,用途广泛的桌子,我们设计了一种实用新型——便携式折叠桌。
便携式折叠桌的结构,如


图1、图2、图3所示,它是由(1)凳面;(2)凳腿;(3)支撑筋;(4)连接板;(5)铰销;(6)支撑筋;(7)连接板;(8)支撑筋;(9)连接片;(10)桌面;(11)插套;(12)桌面所组成。
图1是便携式折叠桌的主视图。
图2是便携式折叠桌A-A剖视图。
图3是便携式折叠桌的俯视图。
为了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便携式折叠桌的主视图。(1)凳面是注塑成型下凹箱式,在凹箱内四个角有铰支座,在凹箱两头中间部位也有铰支座,(2)凳腿是铝合金的方柱体,(3)支撑筋是注塑的方板;(4)连接板是注塑成型,(5)铰销是金属材质,(6)支撑筋铝合金材料,(7)连接板是注塑成型,(8)支撑筋铝合金材料,(9)连接片铝合金材料,(10)桌面注塑成型,下凹箱式在(10)里侧有铰支座两个,中间有半园孔,在(10)的外侧中间部位有提手,(11)插套注塑成园筒形直径可用几个套叠调整,(12)桌面是与(10)桌面相等对称注塑成型的。上述各个部件所用材料也可用木材及其他材料制做。
便携式折叠桌的安装步骤如图4所示,将(10)桌面与(12)桌面采用插手式安装用铰销连接可折叠,然后做凳子的安装,首先将(2)凳腿的上端放入(1)凳面下凹箱角的铰支座内用铰销连接,(2)的下端与(4)连接板的下端用铰销连接,(4)的上端与(3)支撑筋的下端用铰销连接,(3)的上端放入(1)凳面下凹箱中间部位的铰支座内用铰销连接。为了凳子的稳固如图2所示,用两个(8)支撑中间用铰销连接,两头分别与(1)凳面和凳腿下端用铰销连接,凳子的安装即完成了,桌子与凳子的连接如
图1、图2、图3所示,在(1)凳面中间部位的外侧用铰销连接(6)支撑筋,(6)的另一端与(7)连接板的下端用铰销连接,(7)的上端与(8)连接片的下端用铰销连接,(8)的上端与(10)桌面里侧铰支座用铰销连接,再用两个(8)支撑筋中间用铰销连接,两头分别与(10)桌面的外侧铰支座和(1)凳面里侧铰支座用铰销连接,用同样的步骤将另一侧的(12)桌面与凳子连接完毕,那么便携式折叠桌的制做就完成了。

图1、图2、图3所示,首先将(2)凳腿折入(1)凳面下凹箱内,再将凳子分别折入(10)桌面下凹臬内,对折(10)与(12)即成了一个有提手的箱子,重量为11kg,体积小,便于携带与存放,可用于家庭、餐饮业、旅游业,用途广泛。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折叠桌,其特征在于其(10)桌面与(12)桌面用插手式铰链连接,(1)凳面与凳腿用铰销连接,凳腿的下端与(4)连接板的下端用铰销连接,(4)连接板的上端与(3)支撑筋的下端用铰销连接,(3)支撑筋的上端与(1)凳面下凹箱中间的铰支座用铰销连接,又用两个(8)支撑筋中间用铰销连接,两头分别与(1)凳面和(2)凳腿的下端用铰销连接,(1)凳面中间部位的外侧用铰销(6)支撑筋,(6)的另一端与(7)连接板的下端的用铰销连接,(7)的上端与(8)连接片的下端用铰销连接,(8)的上端与(10)桌面中间部位的里侧用铰销连接,再用两个(8)支撑筋中间用铰销连接,两头分别与(10)桌面的外侧中间部位铰支座和(1)凳面里侧中间铰支座用铰销连接。
2.如权利要求1、的述的便携式折叠桌,其特征在于桌面、凳面、凳腿、连接板、(3)支撑筋是注塑成,(8)支撑筋、(6)支撑筋、(9)连接片是铝合金制成,也可全部采用木材或木材与铝合金制做。
专利摘要一种实用新型—便携式折叠桌,它是由桌面、两个凳子组成,其特征在于其各连接部位用铰销连接,凳子折叠后可折入桌面凹箱内,两个桌面对折成为一个带有提手的箱体,体积小,重仅为11kg,便于存放与携带,为家庭、旅游业,餐饮单位提供方便,用途广泛。
文档编号A47B3/00GK2293982SQ9721448
公开日1998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1997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1997年4月25日
发明者付乐铎 申请人:付乐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