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扇夹层内设有三用小门的防撬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8653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门扇夹层内设有三用小门的防撬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盗门,尤其是指一种带有活动小门的防盗门。
现有的防盗门,从结构上来说是大同小异,当然也有其不同之处,各有所长,各有所缺;其中,相当一大部份是在门锁上大做文章;有的则带有窥视孔,这已是沿用已久的事了,这种窥视孔的设置解决不了从门外向门内投递小件物品的问题;有的则在门扇上设一可以投递小件物品的活动小门,但是简单的推拉小门又带了安全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比较安全的既可以窥视又可以投递小件物品的门扇夹层内设有三用小门的防撬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门扇夹层内设有三用小门的防撬门,它包括边锁、门框、铰链及门扇,门扇为由结合框、门内板及门外板构成的夹层空腹结构,其特征是于门内板及门外板上相对同一位置分别设有通孔;于夹层空腹内与通孔同一位置设有可移动的三用小门,而三用小门上设有通孔、盲孔和窥视孔。
上述设计,为三用小门移动至其通孔与门内板、门外板的即门扇的通孔一致时,可以在不打开门扇情况下投递小件物品信件等;至其盲孔处于门扇通孔时,则成封闭状态,以便保温;至其窥视孔处于门扇通孔时,则可以窥视门外情况,达到既安全又有三用的效果。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再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外观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局部侧剖示意图;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局部主剖示意图;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局部俯剖示意图;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后视外观示意图;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局部侧剖示意图;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局部主剖示意图;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局部侧剖示意图;图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局部主剖示意图;
图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局部俯剖示意图;
图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后视外观示意
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局部侧剖示意图;
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局部主剖示意图。

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边锁1、门框2、铰链3及门扇4,门扇4为由结合框13、门内板4及门外板5构成的夹层空腹结构,于门内板4及门外板5上相对同一位置分别设有通孔F、F;于夹层空腹内与通孔E、F同一位置设有可移动的三用小门8,三用小门8上设有通孔A、盲孔B及窥视孔C及其透明体12。图中为通孔A与通孔E、F处于重合位置的状态。三用小门8架设于滑道9而滑道9固定在结合框15或门内外板4、5;三用小门8上设有拨杆7及其手柄6。图中三用小门8及其滑道9呈横向设置。
如图5、6、7所示三用小门8及其滑道9呈竖向设置。
如图8-13所示三用小门8上设有齿条10及其齿轮11,齿轮11外接有手柄6。这种三用小门8的拨动机构同样也可用在三用小门8及其滑道9呈横向或竖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说的门内板4即靠室内的门板;门外板5即靠室外的门板;窥视孔C上的透明体12可据此室内可以看到室外,而室外部看不到室内,拨动三用小门8的手柄6凸出于门内板4,而从室外是看不见的,所以本实用新型既具有安全感,又带来了使用上的实用性、方便性。
权利要求1.门扇夹层内设有三用小门的防撬门,它包括边锁、门框、铰链及门扇,门扇为由结合框、门内板及门外板构成的夹层空腹结构,其特征是于门内板及门外板上相对同一位置分别设有通孔;于夹层空腹内与通孔同一位置设有可移动的三用小门,而三用小门上设有通孔、盲孔和窥视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撬门,其特征是三用小门架设于滑道,滑道固定在结合框或门内外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撬门,其特征是三用小门上设有拨杆及其手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撬门,其特征是三用小门上设有齿条及其齿轮,齿轮外接手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撬门,其特征是三用小门及其滑道呈横向或竖向设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撬门,其特征是三用小门及其滑道呈横向或竖向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盗门。解决兼具窥视、投递小件物品问题。门扇夹层内设有三用小门的防撬门,它包括边锁、门框、铰链及门扇,门扇为由结合框、门内板及门外板构成的夹层空腹结构,其特征是:于门内板及门外板上相对同一位置分别设有通孔;于夹层空腹内与通孔同一位置设有可移动的三用小门,而三用小门上设有通孔、盲孔和窥视孔。用于住宅或其他单位。
文档编号E06B5/10GK2290683SQ97215790
公开日1998年9月9日 申请日期1997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1997年5月21日
发明者韩国鹤 申请人:韩国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