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框永不脱玻悬臂平移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1414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隐框永不脱玻悬臂平移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隐框永不脱玻悬臂平移窗,属于建筑物上的窗子,特别是平移开启的玻璃窗子。
现有的窗子多数仍为平开窗或延滑槽滑移开启的推拉窗,后者为保证玻璃安装的稳固,将玻璃插入窗扇槽内,还要用胶条压紧,因窗框较宽,既影响美观,又影响采光,而隐框带形窗及玻璃幕墙考虑到外形美观,又忽略了玻璃脱落的问题,开启窗五金件松动掉窗、胶质老化开裂需定期更换处理,擦洗户外玻璃难,开启面积小导致室内通风状况差、供氧不足等弊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窗扇开启面积大(1200mm×1800mm),开启扇可微开至全开,通风量随意调解,窗扇结构新颖、稳定可靠,使用安全、方便,玻璃永不脱落,外观仍具隐框效果,该技术还可用于玻璃幕墙。
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隐框永不脱玻悬臂平移窗,包括与窗扇固定连接的窗扇联接件,水平调节器与窗扇联接件铰接,两个弯曲角度、长度一致的悬臂旋转支架与水平调节器、垂直调节器螺纹连接,垂直调节器与固定在窗框上的支架座铰接,四种不同形状的玻璃压条外表面用耐侯胶平涂紧压于玻璃四周,并与窗扇框卡口嵌固,平行移动定位支杆两端分别与窗扇、窗框铰接。
隐框永不脱玻悬臂平移窗,构思巧妙,外形美观,玻璃压条的外露部份不易看清。窗扇开启面积大,通风量随意调解,窗扇结构新颖,稳定可靠,使用安全、方便,解除了隐框窗型、玻璃幕墙玻璃易脱落及胶质老化定期更换问题,成本低,施工简易。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为隐框永不脱玻悬臂平移窗的平面图图2为
图1的内立面图图3~图5为玻璃压条与窗扇、窗框连接示意图隐框永不脱玻悬臂平移窗包括与窗扇固定连接的窗扇联接件2,水平调节器3与窗扇联接件2铰接,两个弯曲角度、长度一致的悬臂旋转支架1与水平调节器3、垂直调节器5螺纹连接,垂直调节器5与固定在窗框上的支架座6铰接,玻璃压条7、8、9、10外表面用耐侯胶平涂紧压于玻璃四周,并与窗扇框卡口嵌固,确保玻璃永不脱落。平行移动定位支杆4两端分别与窗扇、窗框铰接。开启窗扇时,悬臂旋转支架1以支架座6为中心作旋转运动,窗扇本身作水平移动。
图1中A、B、C、D为窗扇所处的各种状态。A为窗扇关闭状态,B为微开状态,C为半开状态,D为全开启状态。由于窗子的这种开启方式,使得人能站在屋内,伸手擦拭外面的窗玻璃,全方位擦洗做到不出现死角。悬臂旋转支架1与水平调节器3、垂直调节器5螺纹连接,便于安装时调整窗扇与窗框的密封度,使用中出现偏差后也便于调整。
权利要求1.一种隐框永不脱玻悬臂平移窗,包括与窗扇固定连接的窗扇联接件(2),水平调节器(3)与窗扇联接件(2)铰接,两个弯曲角度、长度一致的悬臂旋转支架(1)与水平调节器(3)、垂直调节器(5)螺纹连接,垂直调节器(5)与固定在窗框上的支架座(6)铰接,四种不同形状的玻璃压条(7)(8)(9)(10)外表面用耐侯胶平涂紧压于玻璃四周,并与窗扇框卡口嵌固,平行移动定位支杆(4)两端分别与窗扇、窗框铰接。
专利摘要隐框永不脱玻悬臂平移窗,属于建筑物的窗子,采用两个弯曲角度、长度一致的悬臂旋转支架(1)与水平调节器(3)、垂直调节器(5)螺纹连接,水平调节器(3)与窗扇联接件(2)铰接,四种不同形状的压条紧压于玻璃四周,平行移动定位支杆(4)两端分别与窗扇、窗框铰接,悬臂旋转支架以支架座为中心作旋转运动,窗扇作水平移动。适用于隐框窗型及玻璃幕墙。成本低,施工简易。
文档编号E06B3/32GK2334855SQ98214330
公开日1999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1998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1998年5月14日
发明者栾洪文 申请人:栾洪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