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椅子面高度可调的折叠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3035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椅子面高度可调的折叠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中的椅子,特别是一种椅子面高度可上下调节的折叠椅。
为携带方便,人们发明了折叠椅。现有的折叠椅是将前后两组椅子腿在其中部相互铰连,椅子面前后两端与椅子腿上部亦相互铰连而制成。此种折叠椅的缺点是椅子面的高度是固定的,不能根据需要来调整,这在某些使用场合就显得不够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加以改进,提供一种椅子面高度可调节的折叠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椅,其与靠背连成一体的前椅子腿和后椅子腿中部相互铰连,将椅子面前后两端中的一端与前后椅子腿中的一组上部铰连,而另一端则通过一调节机构与另一组椅子腿成分体式连接,所说的调节机构由位于椅子面该端底部上呈前后分布的一组插孔和对应该插孔、并固定在该组椅子腿上的插销所构成。
采用上述结构的折叠椅,不用时,将与椅子腿分体连接的椅子面一端抬起,使之与椅子腿分离,然后使相互铰连的椅子腿合拢,形成折叠状态;使用时,将椅子腿张开,由所说的插销插入前后不同的插孔中,以改变椅子腿张角的大小,张角越大,椅子面高度则越降低,从而实现椅子面高度在一定范围内可调。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椅的立体图;图2为
图1中椅子面后部底面局部视图;图3为
图1中前椅子腿上部局部视图。
参照
图1至图3,本折叠椅前椅子腿8与后椅子腿6通过轴7在中部形成铰连,椅子靠背4和前椅子腿连成一体,椅子面5的前端和后椅子腿的上端铰连,后端底面两侧有两排纵向分布的插孔11,在前椅子腿的上部,与后椅子腿等高处设有横撑13,在该横撑两端对应上述插孔固定两个插销12,此插孔和插销即构成椅子面高度调节机构。插销插入插孔后即可使椅子保持定形不动。
为了提高折叠椅负载后的强度,本折叠椅还在椅子腿的下部设一结构和椅子面完全相同、只是折叠方向相反的台板9,该台板后端与后椅子腿铰连,前端底部也有插孔和插销(图中未画出),插销置于前椅子腿下部的横撑上。台板的插销与哪个插孔相插,取决于椅子面,椅子面的位置确定了,它也就跟着确定了。该台板放下后,不仅对椅子腿起到加固作用,而且还可放置少量随身携带物品。可谓一举两得。
为了人体坐椅舒适,本折叠椅还在其靠背上设有可上下插拔的插板1,由插板上的插孔3和穿过靠背的插销2来锁定其位置。
为了使折叠椅负载后移动方便,本折叠椅还在其四个腿的下端分别安装滚轮10,人推着椅子前进,可当推车使用。
本折叠椅的椅子面高度调节机构也可采用其它形式,如牙嵌式,挂钩式等等。
本实用新型折叠椅既可用硬木制做,也可用钢材或硬质塑料制做。尺寸规格可根据需要而设计,尤其适于需经常改变椅子高度的场合,如普通理发店等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椅子面高度可调的折叠椅,其与靠背(4)连成一体的前椅子腿(8)和后椅子腿(6)中部相互铰连,椅子面(5)前后两端中的一端与所说前后椅子腿中的一组(6)上部铰连,其特征在于椅子面的另一端通过一调节机构与另一组椅子腿(8)成分体式连接,所说的调节机构由位于椅子面该端底部上呈前后分布的一组插孔(11)和对应该插孔、并固定在该组椅子腿(8)上部的插销(12)所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在该折叠椅的椅子腿(6、8)的下部设有结构和所说椅子面(5)完全相同、仅折叠方向相反的台板(9)。
3.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该折叠椅的靠背(4)上设有可上下插拔的插板(1),该插板由置于其上的插孔(3)和穿过靠背的插销(2)来锁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该折叠椅的椅子腿(6、8)的下端分别安装有滚轮(10)。
专利摘要一种折叠椅,其前椅子腿(8)和后椅子腿(6)中部相互铰连,椅子面(5)前后两端中的一端与前后椅子腿中的一组(6)上部铰连,而另一端通过由位于椅子面该端底部上呈前后分布的插孔(11)和对应该插孔、并固定在该组椅子腿(8)上部的插销(12)所构成的调节机构与该组椅子腿成分体式连接。其特点是椅子面的高度可通过调节机构上下调节。
文档编号A47C3/20GK2367154SQ9823979
公开日2000年3月8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29日
发明者刘波 申请人:刘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