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鞋底泥垢清洁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437609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自动鞋底泥垢清洁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洁器,尤其是一种用于清洁鞋底泥垢污水的清洁器。
【背景技术】
[0002]当人们从户外回到家中,鞋底部有泥土灰尘,尤其在下雨天回到家中,鞋底泥垢污水比较多,如果不加清理鞋底泥垢污水进入房间,会使房间底板变得脏乱,需要人用拖把或吸尘器清扫,保持底板的干净,当人们从户外间断的进入房间时,就需要人不断的对底板进行清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时间。通常人们解决的办法是在门口放一张毯子或铺垫废纸箱片,用于去除鞋底的泥垢污水,但效果不佳,不能把鞋底的泥垢污水清理彻底,而且用于清理的毯子或废纸片很快变脏,需要及时更换,非常不方便。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台能够自动快速,彻底清洁鞋底污垢泥水的鞋底清洁器。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鞋底泥垢清洁器,包括压力传感器、电机、第一带轮、第一传动带、第二带轮、蜗杆、第一限位开关、机架、细滚轴、移动清洁车、泥垢污水回收装置、第二限位开关,所述机架上面装有细滚轴,机架内,细滚轴下面放置移动清洁车,机架内下部装有蜗杆,蜗杆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带轮,第二带轮通过第一传动带连接第一带轮,第一带轮连接电机,电机固定在机架上,蜗杆与移动清洁车的蜗轮啮合连接,机架左、右内侧分别装有第二限位开关、第一限位开关;所述机架下面装有泥垢污水回收装置,污水回收装置下面装有压力传感器。
[0005]所述移动清洁车包括二个毛刷滚筒、第三带轮、第二传动带、电吹风机、第四带轮、第三传动带、第五带轮、齿轮、蜗轮、第六带轮、四个导向轮、第四传动带、第七带轮、四个滚轮,移动清洁车内装有二个毛刷滚筒,二个毛刷滚筒分别装有第三带轮、第五带轮,第三带轮与第五带轮之间通过第二传动带、第四带轮、第三传动带传动连接,其中,第五带轮同轴连接齿轮,齿轮啮合连接蜗轮,蜗轮同轴连接第六带轮,移动清洁车底部装有四个滚轮,上部装有四个导向轮21,其中,一个滚轮同轴连接第七带轮,第七带轮与第六带轮之间通过第四传动带传动连接。
[0006]所述移动清洁车底部装有电吹风机,用于鞋底泥垢清洁时,鞋底干燥。所述泥垢污水回收装置内有一层海绵对污垢泥水吸收,用于防止清洁鞋底泥水的装置晃动时,泥水流出。所述压力传感器、二个限位开关分别连接电机,用于控制电机的通断和转向。所述两个毛刷滚筒的转向相反,用于清洁鞋底藏在不同位置角度的泥垢。所述细滚轴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用于方便鞋子前后移动,方便对鞋底污垢泥水清理。
[000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改变了以往人工对鞋底污垢泥水进行,能够自动完成对鞋底的泥垢污水进行清理,节省的人力和时间。当鞋子踩到自动鞋底污垢泥水清洁器的细滚轴上时,两毛刷滚筒转动,可以对不同位置的泥垢进行清理,改变以往鞋底清洁器毛刷单一方向运动,不能对有些位置和角度污垢不能去除的缺点。电吹风机对鞋底吹干,使鞋底快的干净干燥。自动鞋底污垢泥水清洁器底部有一个泥垢污水回收装置,内有一层海绵垫,用于吸收污垢泥水,在自动鞋底污垢泥水清洁器晃动时,使泥水不易流到装置外部。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鞋底泥垢清洁器,包括压力传感器1、电机2、第一带轮3、第一传动带14、第二带轮5、蜗杆6、第一限位开关7、机架8、细滚轴9、移动清洁车10、泥垢污水回收装置25、第二限位开关26。
[0010]机架8上面装有细滚轴9,机架8内,细滚轴9下面放置移动清洁车10,机架8内下部装有蜗杆6,蜗杆6 —端固定连接第二带轮5,第二带轮5通过第一传动带14连接第一带轮3,第一带轮3连接电机2,电机2固定在机架8上,蜗杆6与移动清洁车10的蜗轮19啮合连接。机架8左、右内侧分别装有第二限位开关26、第一限位开关7。机架8下面装有泥垢污水回收装置25,泥垢污水回收装置25下面装有压力传感器I。
[0011]移动清洁车10包括二个毛刷滚筒11、第三带轮12、第二传动带13、电吹风机14、第四带轮15、第三传动带16、第五带轮17、齿轮18、蜗轮19、第六带轮20、四个导向轮21、第四传动带22、第七带轮23、四个滚轮24。移动清洁车10内装有二个毛刷滚筒11,二个毛刷滚筒11分别装有第三带轮12、第五带轮17,第三带轮12与第五带轮17之间通过第二传动带13、第四带轮15、第三传动带16传动连接,其中,第五带轮17同轴连接齿轮18,齿轮18啮合连接蜗轮19,蜗轮19同轴连接第六带轮20,移动清洁车10底部装有四个滚轮24,上部装有四个导向轮21,其中,一个滚轮24同轴连接第七带轮23,第七带轮23与第六带轮20之间通过第四传动带22传动连接。移动清洁车10底部装有电吹风机14。泥垢污水回收装置25内有一层海绵对污垢泥水吸收,防止清洁鞋底泥水的装置晃动时,泥水流出。所述压力传感器1、第一、二限位开关7,26分别连接电机2,用于控制电机2的通断和转向。两个毛刷滚筒11的转向相反,用于清洁鞋底藏在不同位置角度的泥垢。细滚轴转动连接在机架8上,用于方便鞋子前后移动,方便对鞋底污垢泥水清理。
[0012]当鞋子踩到细滚轴9上时,由于压力作用,压力传感器I接通,电吹风14接通,电机2转动,第一带轮3转动,第一传动带4把运动传递到第二带轮5上,与第二带轮5同轴的蜗杆6转动,蜗轮19转动,齿轮18转动,与其同轴的第五带轮17转动,第三传动带16把运动传递给了第四带轮15,然后通过第二传动带13把运动传递给了毛刷滚筒11,这时两个毛刷滚筒11转动对鞋子底部进行清洁,污垢泥水掉落到泥垢污水回收装置25。与此同时与蜗轮19同轴的第六带轮20转动,第四传动带22带动第七带轮23转动,同轴的滚轮24转动,移动清洁车向前移动到自动鞋底泥水清洁器一端,第二限位开关26接通,电机2反转,移动清洁车反向运动自动鞋底泥水清洁器的另一端,第一限位开关7接通,移动清洁车10反向运动,循环对鞋底污垢泥水进行清洁,直到鞋子从细滚轴9离开。
【主权项】
1.一种自动鞋底泥垢清洁器,包括压力传感器(1)、电机(2)、第一带轮(3)、第一传动带(14)、第二带轮(5)、蜗杆(6)、第一限位开关(7)、机架(8)、细滚轴(9)、移动清洁车(10)、泥垢污水回收装置(25)、第二限位开关(26),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8)上面装有细滚轴(9),机架(8)内,细滚轴(9)下面放置移动清洁车(10),机架(8)内下部装有蜗杆(6),蜗杆(6) —端固定连接第二带轮(5),第二带轮(5)通过第一传动带(14)连接第一带轮(3),第一带轮(3)连接电机(2),电机⑵固定在机架⑶上,蜗杆(6)与移动清洁车(10)的蜗轮(19)啮合连接;所述机架⑶左、右内侧分别装有第二限位开关(26)、第一限位开关(7);所述机架(8)下面装有泥垢污水回收装置(25),污水回收装置(25)下面装有压力传感器(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鞋底泥垢清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清洁车(10)包括二个毛刷滚筒(11)、第三带轮(12)、第二传动带(13)、电吹风机(14)、第四带轮(15)、第三传动带(16)、第五带轮(17)、齿轮(18)、蜗轮(19)、第六带轮(20)、四个导向轮(21)、第四传动带(22)、第七带轮(23)、四个滚轮(24),所述移动清洁车(10)内装有二个毛刷滚筒(11),二个毛刷滚筒(11)分别装有第三带轮(12)、第五带轮(17),第三带轮(12)与第五带轮(17)之间通过第二传动带(13)、第四带轮(15)、第三传动带(16)传动连接,其中,第五带轮(17)同轴连接齿轮(18),齿轮(18)啮合连接蜗轮(19),蜗轮(19)同轴连接第六带轮(20),移动清洁车(10)底部装有四个滚轮(24),上部装有四个导向轮(21),其中,一个滚轮(24)同轴连接第七带轮(23),第七带轮(23)与第六带轮(20)之间通过第四传动带(22)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鞋底泥垢清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清洁车(10)底部装有电吹风机(14),用于鞋底泥垢清洁时,鞋底干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鞋底泥垢清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泥垢污水回收装置(25)内有一层海绵对污垢泥水吸收,用于防止清洁鞋底泥水的装置晃动时,泥水流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鞋底泥垢清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I)、二个限位开关分别连接电机(2),用于控制电机(2)的通断和转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鞋底泥垢清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毛刷滚筒(11)的转向相反,用于清洁鞋底藏在不同位置角度的泥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鞋底泥垢清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滚轴(9)转动连接在机架(8)上,用于方便鞋子前后移动,方便对鞋底污垢泥水清理。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鞋底泥垢清洁器,包括压力传感器、电机、第一带轮、第一传动带、第二带轮、蜗杆、第一限位开关、机架、细滚轴、移动清洁车、泥垢污水回收装置、第二限位开关,所述机架上面装有细滚轴,机架内,细滚轴下面放置移动清洁车,机架内下部装有蜗杆,蜗杆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带轮,第二带轮通过第一传动带连接第一带轮,第一带轮连接电机,电机固定在机架上,蜗杆与移动清洁车的蜗轮啮合连接,机架左、右内侧分别装有第二限位开关、第一限位开关;所述机架下面装有泥垢污水回收装置,污水回收装置下面装有压力传感器。本发明改变了以往人工对鞋底污垢泥水进行,能够自动完成对鞋底的泥垢污水进行清理,节省的人力和时间。
【IPC分类】A47L23-26, A47L23-20
【公开号】CN104757927
【申请号】CN201510195945
【发明人】王艳, 张省, 杨林, 谢建华
【申请人】上海理工大学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