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超静音生态枕头的制作方法_5

文档序号:8517671阅读:来源:国知局
触点ktl断开(延时通电0-3秒)—气泵PM停止工作。
[0108]图18为降噪防震系统中隔音室结构,图中40为全封闭重质量隔音外壳,由厚度0.3-2mm钢板制成,39为阻尼层,采用粘阻性材料黏贴在外壳内表面,41为内隔音层(双层隔音层),选用密度在0.5-3g/cm3的板材制造,该层主要用于隔离和吸收中高频噪声,例如继电器动作噪声,当采用固态继电器(电路)或者适当降低噪音要求标准时,该层可以取消,在(外壳)阻尼层39与内隔音层41之间具有空隙39a,在外壳40的外侧具有进气消音器43和出气消音器46,空气从进气消音器的进气口 42进气,通过消音器43,经管路44通向隔音室41内腔,气泵气体经管路45、消音器46(单气枕具有一个出气消音器,双气枕具有两个出气消音器)、管路47通向气枕气囊。图中48、49为弹性减震垫,其中49为气泵等元器件承载隔震垫,48为内外两层壳体之间隔震垫。本发明中控制及动力部分所有的接触器、阀及其气泵等发声器件均安置在隔音室内。
[0109]图19为气囊进气口降噪原理示意图,图中38为进气管,气囊3a为头枕气囊,51为进气口多孔节流消音器。
[0110]由图20可知,进气管38进入头枕气囊3a后,分成2个(或两个以上)出口 52、53,以降低气枕的进气噪声。
[0111]由图21可知,气囊3b (或3a)的外壁黏贴有一层弹性减震层65a。
[0112]图22为该发明枕头的横向剖视图,其中54为枕体,55为下托体,56为下减震层。
[0113]图23为图22中D-D剖视图(本发明头枕部分为单一气囊的结构),由于头枕部分只有一个整体气囊3a,这种结构的气囊充气时间较长,噪声相对较大。
[0114]图24中,将头枕部分设成2个3aa、3ab气囊,分别设在枕头长度方向的两端,在2个头枕气囊3aa、3ab的上方设有一个支撑架58,支撑架58的上面为枕体54,2个头枕气囊之间用气管57连通,由于头枕部分使用两个气囊,且分布在枕头的两端部,通常情况下气枕离人体耳朵的距离相对较远,气囊内噪声对人体的影响也会更小,而且这种结构气囊充气时间较短。
[0115]由图25可知,支撑架58由展平后横向为等距离排列的承托条58a构成,承托条58a固定在布料58b上,或者用线绳等编织物串接成链排状,纵向具有刚性而横向可以卷折。使用者在睡眠时,如果人体肩膀压到枕体54上面时,被压到的承托条58a可以被压下,而远离该部位的承托条则保持原来的高度不变。
【主权项】
1.一种全自动超静音生态枕头,其特征在于:该枕头由信号检测及传输系统(1)、控制及动力系统(2)、执行系统(3)及降噪防震系统(4)四大部分组成,其中信号检测及传输系统(I)由设有角度开关(6、7)的双时基定时器(Id)和无线发射系统(8)构成(发射器),或者由液控管(If)和无线发射系统(8)构成(发射器),或者由设有压力开关(36a)的压力垫(lba、lbb)构成,或者由宽度开关垫(Ic)构成,控制及动力部分(2)包括控制电路(2ba、2bb、2a)、气泵(PM)、排气阀(YV1、YV2)、换向阀(YV3)和压力阀(SP1、SP2),执行系统(3)设有头枕气囊(3a)和颈枕气囊(3b)两部分,头枕部分的高度(54a)与颈枕部分的高度(54b)独立控制,并设有三种控制模式:在颈椎保健阶段其头枕高度(54a)为低位,颈枕高度(54b)为高位或者在高位——中位之间间歇循环切换,在使用者处于仰睡时其头枕高度(54a)为低位,颈枕高度(54b)为中位,在侧睡时头枕高度与颈枕高度均为高位。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超静音生态枕头,其特征是:所述双时基定时器采用两组单时基电路并联组成,每组单时基电路参数相同,每组电路(5a)均在NE555集成电路、电容(Cl、C2)、电阻(Rl)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电路(5c)基础上,增加由电阻(R2)、光电耦合器(TDll)构成的输出电路,以及由三极管(ql)、电阻(R3、R4)、电容(C3)构成的触发电路,两组单时基电路(5a、5b)的输出电路中,光电耦合器(TD11、TD12)的输出端(3)分别与无线发射系统(8)中的控制按钮端口(8d、8c)相连,两组触发电路中的三极管(Q1、Q2)的发射极(e)分别与两只角度开关出、7)的两个输出端口(a、c)相连。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超静音生态枕头,其特征是:所述的液控管(If),设有外壳(19)、液控管两端具有堵头(18、18a)或者封闭,中间有三块隔板(21、21a、21b),三块隔板的下端部均设有阻尼小孔(27、27a、27b),液控管内装有导电液(25),在液控管内的下端设有电极(28)构成输出端(C)、电极(24a、24)构成输出端(a)、电极(26、26a)构成输出端(b),输出端(c)与无线发射器电路⑶中电源极(Sb)相连,输出端(a)与无线发射器电路(8)的控制按钮端口(8d)相连,输出端(b)与无线发射器电路(8)的控制按钮端口(Sc)相连。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超静音生态枕头,其特征是:所述的角度开关出、7)由两个水银开关(或滚珠开关)串联组成的常闭开关(6A),以及由两个水银开关并联组成的常开开关(7A)组成,或者由一只正置、一只倒置的滚珠角度开关(17)构成。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超静音生态枕头,其特征是:所述发射器通过一个具有固定带(29)的安置袋(30)固定在人体腹部位置,安置袋里放置发射器和人体保健调理药包;在压力垫(lba、lbb),或者宽度开关垫(Ic)上,设有一块对颈椎或肩膀有病症的使用者起到缓解症状和保健康复作用的药垫,药垫与压力垫之间设有尼龙粘贴扣。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超静音生态枕头,其特征是:所述压力垫(Iba)设有上下垫层,在上下垫层之间设有充有防冻液体或气体的封闭软管(36);或者所述压力垫(Ibb)设有可形变的压力袋,压力袋内充有防冻液体或气体,在压力袋内腔的上下两个袋面(35d、35f)上,设有等距离排列的限制带(35b)。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超静音生态枕头,其特征是:所述宽度开关垫(Ic)由2块(或3块)开关垫(33、33a)构成,每块开关垫由至少6组相互独立,并等距离排列的开关构成,每组开关由2-3个并联开关组成,每块开关垫上的开关数量和排列方式均相同,在相邻两个开关垫上,相应排序的开关组相互串联。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超静音生态枕头,其特征是:控制及动力系统(2)中接触器、阀及其气泵等发声器件均与枕头部分隔开独立安置,使用隔音室(40、41)作为控制及动力部分的机盒,该隔音室具有2层或I层隔音层,最外侧一层为全封闭重质量隔音外壳,外壳内壁黏贴有粘阻性材料(39),在隔音外壳的内侧具有内隔音层(双层隔音层),在外壳的外侧具有进气消音器(43)和出气消音器(46),在隔音层内设有弹性减震垫(49、48);在执行系统中的气囊进气口采用多孔节流消音器(51)或采用气管多出口进气(52、53);在所有的气囊外侧均设有减震层(65a)。
9.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超静音生态枕头,其特征是:所述枕头的头枕气囊设有单气囊(3a)结构,或者双气囊(3aa、3ab)结构,在气囊(3aa、3ab)的上方设有支撑架(58),支撑架上面为枕体(54),2个气囊(3aa、3ab)之间用气管(57)连通。
【专利摘要】一种全自动超静音生态枕头,涉及一种睡眠用品。该发明由睡姿信号检测及传输系统、控制及动力系统、执行系统及降噪防震系统等四大部分组成,控制及动力部分与枕体部分隔离设计,并采用多重隔音降震措施,使枕体达到超静音效果。由于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习惯的改变,导致产生颈椎疾病的人员比例正在逐步上升,如果人在仰睡时采用高枕,就相当于白天低头工作,晚上睡觉还是处于“低头”状态,这将加大人的颈椎自然弧度变直趋势,造成颈椎疾病,而现有的枕头均不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该枕头的头枕部位与颈枕部位采用独立控制,解决了一般枕头不能随人的睡姿而自动调节头枕部与颈枕部高度问题,该发明对颈椎病患者还具有辅助治疗及保健康复作用。
【IPC分类】A47G9-10
【公开号】CN104840052
【申请号】CN201510276009
【发明人】沈国定
【申请人】沈国定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4日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