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衣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46596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折叠衣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挂衣服等的折叠衣架。
【背景技术】
[0002]挂衣服等时使用衣架。衣架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但是,形状上存在问题。衣架大且长,而且形状复杂。因此,由于体积大,故而不使用时也会占用衣柜的空间。而且,衣架也不适于携带。如果可能,希望将衣架放入手提包或皮包等中来携带,但是这难以实现。
[0003]在先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51899号公报
[0006]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169743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261416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5-348993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8-264477号公报
[0010]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11-2350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1]现有的衣架大且长,构造复杂,难以使用。因而,由于现有的衣架无法折叠起来,因此也不容易放入手提包等中来携带。
[0012]因此,人们希望衣架具有以下这样的结构:能够放入皮包中来携带,在进入饭馆等时取出并展开来挂外衣,离开时恢复原状而放入皮包中。
[0013]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折叠的折叠衣架。本发明的衣架的构造简单,不需要安装特殊的卡子或弹簧等。尽管如此,还能够简单地展开或折叠衣架。折叠起来以后变小,适合收纳于手提包或皮包等中来携带。
[0014]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的课题在于:在将衣架折叠起来的状态下不只是臂部,挂钩也被折叠起来,展开臂部时使挂钩伸出到臂部之外。本发明的再一个方式的课题在于使该动作可靠。另外,本发明的又一个方式的课题在于:在将衣架折叠起来的状态下能够使挂钩伸出到外部。
[0015]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折叠衣架由一对臂部和挂钩构成,其特征在于:该一对臂部和该挂钩具有公共转轴。
[0016]使衣架能够折叠。不需借助特殊的卡子或弹簧等就能够使衣架在使用状态和收纳状态间转换。尽管如此,在使用时也能够进行稳定的动作,收纳时看上去是一块细长的板子,为适于携带的形状。如果使用开孔来挂于墙壁上,则看上去不像是衣架,具有外形美观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整体构成图。
[0018]图2是图1的实施方式的臂部的外观图,(a)是侧视图,(b)是俯视图,(C)是仰视图,(d)是主视图。
[0019]图3是表示将图1的实施方式的一对臂部1、2合拢后的状态的主视图。
[0020]图4是示出图1中省略了的边缘9,且示出起到衣架作用时的水平线10与臂部的中心线11之间的角度A的图。
[0021]图5是本发明的挂钩的一例,是表示将以图1的公共转轴3为中心轴的穿过圆孔8的支撑销12与挂钩4 一体化了的例子的图。
[0022]图6是表示图1的实施方式的开闭状况的图,(a)是表示合拢衣架后的状态的图,(b)是表示中间位置的图,(C)是表示动作位置的图,角度B表示衣架使用时的一对臂部的展开角。
[0023]图7是表示图1的实施方式中的臂部的中心线11与边缘线13之间的边缘角C的图,(a)是臂部的侧视图,(b)是主视图。
[0024]图8是表示对臂部形状的制约条件、臂部的前端部处于边缘圆区域16内的形态的图。
[0025]图9是以符合图1的实施方式的形式表示图8的条件,以实线表示边缘圆14,表示在该条件下衣架能够实施规定动作的图。
[0026]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表示臂部设有开孔17的例子。
[0027]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是臂部的形状不同的例子,(a)是侧视图,(b)是俯视图,(C)是仰视图,(d)是主视图。
[0028]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在臂部的前端设置有挂钩阻挡件18的例子。
[0029]图13是表示图12的衣架的图,(a)是表示衣架合拢状态的图,(b)和(C)是表示动作状态的图。
[0030]图14是表示针对图12的实施方式的衣架,在使臂部合拢的状态下拉出挂钩的情形的图。
[0031]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使臂部形状为在中间部具有突起部19的构成的例子的图。
[0032]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虽然臂部形状与其他例子不同,但是功能不变的例子的图,(a)是表示合拢状态的图,(b)是表示动作状态的图。
[0033]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臂部使用金属丝的例子的图。
[0034]图18是表示以图17的臂部构成的衣架动作状态的图。
[0035]图19是表示图17的实施方式所对应的挂钩25和支撑销26的一例的图。
[0036]图20是表示组装好使用金属丝制臂部的衣架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由具有公共转轴的一对臂部和挂钩构成衣架。各臂部由两个平行板和将他们连结起来的中间板构成。臂部和挂钩的材质为塑料、木材或金属等。
[0038]各臂部能反向旋转100度以上。将边缘线与臂部的中心轴之间的角度设定在50度以上80度以下。
[0039]为了使衣架的臂部充分旋转,使臂部的前端部处于边缘圆区域的内部。由此,臂部的旋转不会在途中被阻挡。
[0040]在臂部的前端部设置朝内的突起部(挂钩阻挡件),使得在展开臂部时挂钩不被藏于臂部中。
[0041]由金属丝构成一对臂部和挂钩,使金属丝变形而构成边缘。
[0042][实施方式I]
[0043]图1到图9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及其说明图,是表示衣架的臂部、挂钩的透视图。一对臂部和挂钩具有公共转轴。中间板的端部(边缘)触碰到另一臂部的平行板而停止,衣架保持稳定功能状态。如图3所示,将一对臂部组装成彼此相向的形式。该图中省略了挂钩。
[0044]本发明要使衣架能够折叠。为此,本发明中使衣架由一对臂部和挂钩构成。图1表示其一实施方式,是表示挂衣服时衣架的状态的整体构成图,为了易于理解内部构造而采用透视图。作为衣架的一对臂部具有第I臂部I和第2臂部2。2个臂部1、2具有公共转轴3。符号4是挂钩。
[0045]图2是对图1的折叠衣架的臂部形状以易于理解的方式进行描绘而得到的图。图2(a)是臂部的侧视图,图2 (b)是俯视图,图2(c)是仰视图,图2(d)是主视图。如主视图的图2(d)所示,臂部具有:2块平行板亦即平行板5及平行板6和连结这2块平行板的中间板7。臂部形成有供公共转轴3穿过的圆孔8。臂部的2块平行板5、6不必一定完全平行,也可以是稍稍向外扩展的形状。
[0046]图2(a)?⑷中,中间板7描绘成平面状,但是也可以是曲面。S卩、中间板7为使得臂部的主视形状成U字形的形态。图2(a)?(d)中,符号9是中间板7的端部(边缘)。更严格来讲,符号9是中间板7的靠近公共转轴的一侧的端部(边缘)。进一步讲,中间板7可以不是一块板,可以是板为多块,或者可以是变形板,还可以是各种形状的中间部。此处所说的边缘9是指包含这些在内的最靠近公共转轴的端部。
[0047]2个臂部1、2基本相同,制成彼此相向的形式来形成衣架。图3是从前面观察其形态而得到的形状。图中省略了挂钩。根据图3可知,臂部的2块平行板5、6的宽度不同。也就是说,平行板5、6的宽度不同是为了折叠时彼此被对方收纳。
[0048]图4再次示出图1的衣架,示出了图1中未示出的边缘9。而且,图4示出了各臂部的边缘触碰到另一臂部的平行板而停止的情形。臂部的边缘触碰到另一臂部的平行板而停止的状态是起到衣架作用的状态。
[0049]图4中设穿过公共转轴的水平线10与臂部的中心线11所成的角度为A。衣架动作时该角度值一般约为30度,但是并非一定是固定值。只是在该角度为40度以上时,衣服有可能从衣架上滑落。
[0050]图1、图4中需要穿过转轴3的支撑销。图5表示将支撑销12组装于挂钩4的例子。图5(a)是挂钩的侧视图,图5(b)是仰视图。
[0051]图5表示支撑销由二段构成的例子。支撑销12的芯为挂钩的转轴。而且,该转轴以臂部的公共转轴3为转轴,从而公用。在此,示出支撑销12与挂钩4 一体化的情形,但是他们分体构成也是可以的。
[0052]图6表示图1的衣架的形状变化,即、表示从合拢衣架的状态的图6 (a)到衣架使用时的图6(c)为止的形状变化。图6(b)表示中间状态。从图6(a)起使臂部朝外侧展开时,边缘9也旋转,在图6(c)中触碰到另一臂部的平行板而停止。该状态是起到衣架作用的状态。
[0053]设该图6(c)状态下的两臂部的展开角度为B。角度A为30度时,角度B为240度。
[0054]如果将衣服取下后将臂部复原,则衣架成一字,正好收纳于皮包或者手提包中。挂钩也被藏于内部而看不到。为图6(a)的状态。
[0055]图7是表示衣架起到衣架作用的条件的图。图4中示出了起到衣架作用时臂部与水平线所成的角度A。该角度一般为30度左右。图7的角度C是臂部的中心线11与线13之间的角度。线13是连结公共转轴3与边缘9的线。将该线称为边缘线,边缘线13在衣架的动作状态下是垂直的。
[0056]对照图4与图7来看可知,角度A加上角度C等于直角。如之前所描述的那样,角度A在40度以上时,难以起到衣架的作用。S卩、角度C要满足的条件是50度以上。另一方面,角度C达到90度时,衣架的臂部在动作时达到水平。因此,角度C为50度以上且小于90度。以下,将该角度C称为边缘角。
[0057]另外,实际使用时,臂部的中心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度A的值在40度到10度之间是妥当的。因此,边缘角C要满足的角度为50度以上且80度以下。
[0058]下面,从臂部的旋转角的角度来说明上述情况。如图6所示,从衣架折叠的状态将臂部展开而使衣架成为动作状态。根据上述说明计算出该过程中的臂部的展开角B。这样,展开角B为2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