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11860阅读:3247来源:国知局
组装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家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装床。
【背景技术】
[0002]组装床作为一种新型床具,使用前各部分可分解搬运,运至指定地点后再另行组装。搬运的便捷性满足了当今社高层居住环境的使用要求,也使组装床得到了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例如,私人住宅用床,各个部件可通过窄小的门运入房内再组装,又例如高级酒店也应用组装床,装修作业便捷且易于升级更换,可为客户带来更加时尚新颖的生活体验。
[0003]而现有的组装床在具备可拆解/组装功能时,还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首先,连接强度不足:为追求可组装的功能,各个连接部件间的连接关系强度不足,实际使用中发现,组装式床相比整体安装式床体,最大缺点即为强度不足,使用寿命过短,尤其是部件间连接极易磨损或失效,而这也是限制组装式床应用的最主要原因。
[0004]其次,搬运便捷性不足,安装作业复杂:现有组装床多采用如自攻螺丝等破坏性安装方式连接各个部件,组装作业复杂、操作技能要求高且严重影响二次拆装后使用效果;同时部件设计不合理也导致存在尺寸较大部件,搬运以及安装均需多人合作方可完成,不能满足当今生活对操作便捷性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组装床,以解决现有组装床搬运及安装便捷性不足、连接强度差的问题,具体方案如下:
组装床,包括至少两个组装模块,每一组装模块包括一支承架和一支承板组件,且支承板组件具有与支承架固定连接的固定区域;这些组装模块组装成一个床体;相邻组装的两组装模块中,相邻两个支承架可拆卸连接,相邻两个支承板组件的也是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承板组件与支承架可拆卸连接。
[0006]进一步的,每一组装模块中,支承架上形成至少一个支承架固定部,支承板组件的固定区域固定在该支承架固定部上。
[0007]进一步的,相邻组装的两支承板组件中,两支承板组件的固定区域邻近设置且通过卡扣结构固定连接,形成支承板连接部。
[0008]进一步的,所述支承架为矩形框架,包括横向支架以及纵向支架,横向支架与纵向支架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
[0009]进一步的,至少一个支承板组件包括固定板以及至少一个活动板,所述的活动板与固定该活动板的固定板之间为枢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固定板上具有与支承架进行固定连接的所述固定区域。
[0010]其中,所述的支承架固定部为门字型结构,包括顶部板以及两根垂直于顶部板设置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一端与顶部板相连接,另一端固定于支承架上。
[0011]其中,至少一个支承板组件包括固定板以及至少一个活动板,所述的活动板与固定该活动板的固定板之间为枢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固定板上具有与支承架的固定部进行固定连接的所述固定区域;固定板的固定区域上设置有带螺孔的支承板固定部,该支承板固定部上具有与支承架固定部相对应设置的螺孔,二者通过螺栓锁固连接。
[0012]其中,相邻组装的两矩形框架通过共用同一根纵向支架的方式相连接;当床体包含多个矩形框架时,各个矩形框架依次串连组装。
[0013]其中,所述支承板组件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支承板组件以及第二支承板组件;所述第一支承板组件包括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第一固定板以及转动杆,所述第二活动板一端枢接于第一固定板上,另一端与第一活动板相枢接;所述第二支承板组件包括第三活动板以及第二固定板,第三活动板枢接于第二固定板上。
[0014]其中,第一支承板组件固定于第一矩形框架上,第二支承板组件固定于第二矩形框架上;还包括有第一动力组件、第二动力组件,该第一动力组件一端铰接于第一矩形框架上,另一端铰接于第二活动板上,以调节第二活动板相对第一固定板夹角;该第二动力组件的一端铰接于第二矩形框架上,另一端铰接于第三活动板,以调节第三活动板相对第二固定板的夹角;第一活动板与第一矩形框架间还设置有转动杆,该转动杆的一端枢接于第一矩形框架上,另一端枢接于第一活动板上,以调节第一活动板相对第二活动板的夹角。
[0015]本发明将组装床分解为各个组装模块,每一个组装模块的支承架与支承板组件连接为整体结构,强度可达到一体式床体强度水平;更进一步的通过支承架单独连接、支承板组件单独连接的方式使不同组装模块组装在一起,避免了现有组装床体单点或单边固定的设计缺陷,使整体结构牢固可靠,满足使用要求。
[0016]同时,支承架以及支承板组件均由各个部件可拆卸连接组成,搬运实现了体积最小化,避免了现有组装床设计中贯穿整个床体的大尺寸部件的存在,进一步满足当今人们使用需求。不同部件间可采用螺栓或螺纹连接,安装操作简单,单人即可完成。
【附图说明】
[0017]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1的组装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1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1组装在一起的两支承板组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2平整状态角度1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2平整状态支承板组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2平整状态角度2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2弯曲状态角度1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2弯曲状态角度2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发明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发明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发明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0019]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20]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组装模块包括有一个支承架1和一个支承板组件2,支承板组件2固定在支承架1上(为便于观察,图中支承板组件2悬于支承架1上方);在该实施例中支承架1为矩形框架,包括第一横向支架31、第二横向支架32、第一纵向支架33以及第二纵向支架34,且横向支架的两端分别与两纵向支架可拆卸连接。
[0021]以第二横向支架32与第一纵向支架33为例:第一横向支架33的侧面设置有U形挂耳331,U形挂耳331的两侧壁开设有同轴通孔,且第二横向支架32的末端开设有通孔,装配连接时,第二横向支架32末端置于U形挂耳331的凹槽内,以螺栓依次穿过侧壁的通孔以及第二横向支架32的通孔并锁紧,实现了横向支架与纵向支架的可拆卸连接。由图1可见,其余各个部件连接均采用上述可拆卸连接方式,组成矩形框架,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螺栓连接方式也可以为螺纹连接、销连接或卡扣连接等,均属本发明保护范围。
[0022]以第二横向支架32为例,第二横向支架32的末端间隔设置有第一固定杆321以及第二固定杆322,两固定杆的顶端与顶部板323固定连接,顶部板323与第一固定杆321和第二固定杆322构成支承架固定部主体部分,在该实施例中,两固定杆焊接在第二横向支架32上且顶部板323为L形角钢,焊接在两固定杆的顶端,且顶部板323上还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支承板组件2与顶部板323相连接的部分即为固定区域,固定区域可以直接设置螺栓构件等实现与顶部板323的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横向支架31采用同样方式实现与支承板组件2的连接。进一步的,为加强支承板组件2的支撑力,第一纵向杆33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有第二竖向杆332,起到支撑支承板组件2的作用。
[0023]如图2所示,两组装模块可拆连接为一体结构,组成了完整的床体。首先,第一组装模块的支撑架11与第二组装模块的支承架11可拆连接:第一组装模块的第二纵向支架34的外侧分别设置有U形挂耳341以及U形挂耳342,U形挂耳341与第三横向支架41可拆卸连接,U形挂耳342与第四横向支架42可拆卸连接,即第一组装模块的支承架11与第二组装模块的支承架12通过共用同一根纵向支架(纵向支架3)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