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床垫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585645阅读:来源:国知局
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42]实施例一
[004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床垫,请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床垫本体1,在床垫本体1上设置有上层床垫2,其中,上层床垫2包括上层床垫第一部分21与上层床垫第二部分22,上层床垫第一部分21固定安装在床垫本体1上,上层床垫第二部分22与上层床垫第一部分21铰接或者上层床垫第二部分22铰接在床垫本体1上,在床垫本体1内设置有旋转轴3,在旋转轴3上固定安装有旋转臂4,在床垫本体1内还设置有驱动装置7,驱动装置7用于驱动旋转轴3绕自身轴线转动以使旋转臂4远离旋转轴3的一端能够在上层床垫第二部分22底部移动。
[0044]本实施例提供的床垫,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当需要将上层床垫第二部分22提升时,通过控制驱动装置7工作,驱动装置作用于旋转轴3使旋转轴绕自身轴线转动,由于旋转臂4固定安装在旋转轴3上,因此在旋转轴3转动的时候,旋转臂4也随之转动,在旋转臂4转动的过程中,旋转臂4远离旋转轴3的一端在上层床垫第二部分22底部滑动,在滑动的过程中,旋转臂4给上层床垫第二部分22 —个作用力以使上层床垫第二部分22绕与上层床垫第一部分21铰接处转动,从而实现床垫的提升,本实施例提供的床垫,由于整个提升装置都设置在床垫本体1内部,因此,结构紧凑,不影响床垫的外观以及人们正常的生活,又由于床垫的提升时是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旋转轴3转动带动旋转臂4远离旋转轴3的一端在上层床垫第二部分22上的滑动来实现的,床垫提升的整个过程十分平稳。
[0045]其中,驱动装置7驱动旋转轴3绕自身轴线旋转具体为,在旋转轴3上固定连接有连接臂8,驱动装置7铰接在床垫本体1上,驱动装置7上设置有伸缩杆9,连接臂8与驱动装置7上的伸缩杆9铰接。如图3、图4、图5所示,由于,驱动装置7铰接在床垫本体1上,伸缩杆9与连接臂8铰接,驱动装置7工作时,伸缩杆9伸缩,伸缩杆9作用于连接臂8,又由于连接臂8固定在旋转轴3上,因此,在伸缩杆9伸缩过程中,驱动装置4以与床垫本体1的铰接处转动,连接臂8以旋转轴3的轴线转动,从而使连接臂8上的滑动部件5在上层床垫第二部分22上滑动,实现对床垫的提升。
[0046]其中,驱动装置1优选为气缸,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具有伸缩杆的驱动装置。
[0047]其中,由于旋转轴3上固定连接着旋转臂4,旋转轴3旋转使旋转臂4旋转,通过旋转臂4远离与旋转轴3固定的一端在上层床垫第二部分22上滑动使上层床垫第二部分22的旋转,从而实现床垫的提升,在此过程中,上层床垫第二部分22以及旋转臂4都会给旋转轴一个作用力,在该作用力下,旋转轴3容易产生变形,因此,为了防止旋转轴3变形,本实施例中,在床垫本体1上设置有支撑架16,支撑架16用于对旋转轴3进行旋转支撑。
[0048]更加具体的,支撑架16设置有两块,支撑架16设置在旋转轴3的下方,且在支撑架4上设置有支撑槽,旋转轴3置于支撑槽内,且旋转轴3能够在支撑槽内转动。
[0049]其中,为了保证床垫在使用过程中舒适,本实施例在床垫本体1与上层床垫2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11,弹性部件11用于对上层床垫2进行弹性支撑。
[0050]更具体的,床垫本体1与上层床垫2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11优选为,在床垫本体1上设置有第一支撑件12,在上层床垫2上设置有第二支撑件13,其中,第二支撑件13设置在第一支撑件12的正上方,弹性部件11固定在第一支撑件12或者第二支撑件13上。
[0051]其中,弹性部件11优选为弹簧和/或橡胶圈和/或充气橡胶球。
[0052]为了是床垫在提升过程中更加平稳,本实施例中,在旋转臂4上远离旋转轴3的一端设置有滑动部件5,在上层床垫第二部分22的底部设置有导轨6,滑动部件5与导轨6配合。
[0053]其中,滑动部件5优选为滑轮,导轨6具体优选为支撑条,支撑条固定在上层床垫2的底部,支撑条与滑轮向对应以使在连接臂8转动时滑轮能够在支撑条上滑动。
[0054]更加优选的,滑动部件5为滑轮,其中,导轨6具体优选为槽状结构,在上层床垫底2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条,槽状结构设置在支撑条上,槽状结构与滑轮相配合并相对应,以使在连接臂8转动时滑轮能够在槽状结构内滑动。导轨采用槽状结构使滑轮能够在槽状结构内稳定地滑动,使床垫在提升的过程中更加的平稳。
[0055]床垫在提升过后,为了使人们在床垫上靠着更加舒适,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在上层床垫第二部分22上远离上层床垫第一部分21的一端还设置有上层床垫第三部分23,上层床垫第三部分23与上层床垫第二部分22铰接,上层床垫第二部分22与上层床垫第三部分23铰接处存在间隙。由于上层床垫第二部分22与上层床垫第三部分23铰接处存在间隙,因此,当床垫提升过后,上层床垫第二部分22与上层床垫第三部分23之间会存在一定角度,人们靠在提升过后的床垫上时,背部靠在上层床垫第二部分22,头部能够枕在上层床垫第三部分23上,床垫提升过后,上层床垫第二部分22与上层床垫第三部分23状态如图11所示,这样设置更符合人体学原理,使用更加舒适。
[0056]或者是,如图12至图14所示,在上层床垫第二部分22上远离上层床垫第一部分21的一端设置上层床垫第三部分23,上层床垫第三部分23与上层床垫第二部分22铰接,上层床垫第二部分22与上层床垫第三部分23水平放置时上层第二部分22与上层床垫第三部分23相对的面形成夹角α,其中,0° < a < 15°。由于上层床垫第二部分22与上层床垫第三部分23水平放置时上层床垫第二部分22与上层床垫第三部分23相对的面形成夹角,因此,当床垫提升过后,上层床垫第二部分22与上层床垫第三部分23相对的面接触,此时,上层床垫第二部分22与上层床垫第三部分23之间形成夹角,人们靠在提升过后的床垫上时,背部靠在上层床垫第二部分22,头部能够枕在上层床垫第三部分23上,床垫提升过后,上层床垫第二部分22与上层床垫第三部分23状态如图13所示,这样设置更符合人体学原理,使用更加舒适。
[0057]其中,上层床垫第二部分22与上层床垫第三部分23水平放置时上层床垫第二部分22与上层床垫第三部分23相对的面形成夹角a,其中,0° < a <15°,更加具体为,当上层床垫第二部分22与上层床垫第三部分23水平放置时,上层床垫第二部分22上与上层床垫第三部分23相对的面为A面,商城床垫第三部分23上与上层床垫第二部分22相对的面为B面,其中,A面与水平面垂直,B面与A面所形成的夹角为a,其中,0° < a < 15°,夹角ct的开角方向在上层床垫第二部分22与上层床垫第三部分23靠床垫本体1的一侧;或者是,B面与水平面垂直,A面与B面所形成的夹角为a,其中,0° < a < 15°,夹角a的开角方向在上层床垫第二部分22与上层床垫第三部分23靠床垫本体1的一侧;或者是,A面与B面都与竖直平面存在夹角且A面与B面之间所形成的夹角为a,其中,0° < a<15°,夹角a的开角方向在上层床垫第二部分22与上层床垫第三部分23靠床垫本体1的一侧。
[0058]由于上层床垫第三部分23用于对头部起枕垫作用,因此,上层床垫第三部分23的宽度需要适中,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本实施例中,上层床垫第三部分23的宽度优选为13cm至23cm,当头部枕垫在上层床垫第三部分23上时,更加舒适。
[0059]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床垫的用途更加多样化,在床垫本体1内还设置有储物空间,以用于存储各种生活用品。
[0060]实施例二
[0061]请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旋转轴3上固定连接有连接臂8,在连接臂8上设置有连接孔14,驱动装置7固定安装在床垫本体1上,驱动装置7上设置有伸缩杆9,伸缩杆9上固定有销15,销15穿过连接孔14且当驱动装置7驱动旋转轴3绕自身轴线转动时销15在能够在连接孔14内滑动。
[0062]当需要提升床垫的时候,驱动装置7工作,伸缩杆9伸长,在此过程中,在伸缩杆9的推动作用下,连接臂8转动,由于驱动装置7固定在床垫本体1上,因此,伸缩杆9只能水平推动连接臂8,又由于在连接臂8转动的过程中,伸缩杆9上销15与旋转轴3中心的距离是逐渐缩小的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