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体和电饭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26076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煲体和电饭煲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地,涉及煲体和电饭煲。
【背景技术】
[0002]电饭煲的传统加热方式一般采用底盘加热,热量主要从内锅底部集中向锅内辐射传输,这种加热方式主要存在两方面的不足:一是蒸煮过程中对锅内米饭和水的加热均匀性差;再就是底盘散热导致加热效率低。为了提高对电饭煲内锅的加热均匀性和加热效率,电流感应加热(IH)技术成为当前流行的电饭煲加热创新技术。类似于电磁炉加热方式,感应线圈通过电磁感应电流发热可以同时对锅底和四周进行均匀加热,同时加热效率较传统加热底盘技术有了大大提高。然而在热损失及加热均匀性方面,电磁感应加热方法应该还有很大的优化和提升空间。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通过煲体内的加热层直接对煲体内的蒸煮空间进行均匀加热的自热式煲体。
[000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煲体。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煲体包括:内壳体,所述内壳体内限定出蒸煮空间;外壳体,所述外壳体设置在所述内壳体的外部,并与所述内壳体形成密闭空腔;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设置在所述内壳体朝向所述密闭空腔的表面上;加热层,所述加热层设置在所述绝缘层远离所述内壳体的至少部分表面上,用于对所述蒸煮空间进行加热;以及绝热层,所述绝热层设置在所述绝缘层和所述加热层的部分外表面上。
[0005]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煲体,利用煲体的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设置的加热层进行加热,将传统的线加热方式改变成加热层的面加热方式,蒸煮空间的受热均匀性更佳。同时,为了避免电流泄露,在加热层与内壳体之间加入绝缘中间层。为了增加加热层的加热效率,加热层和外壳体之间加入绝热层,使加热层加热的主要方向朝向煲体内的蒸煮空间,同时防止加热层的热量向煲体外围散失。由此,本发明的煲体,加热效果更均匀,热量利用率和安全性高。
[0006]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煲体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07]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内壳体进一步包括: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设置在所述内壳体朝向所述密闭空腔的表面上。由此,内壳体上的凸起部可以增加内壳体的受热面积,热量的利用率高。
[0008]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加热层设置在所述绝缘层的底部。由此,有利于加热层对煲体内的食物进行均匀加热。
[0009]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加热层的厚度为均一厚度。由此,有利于加热层对煲体内部均匀加热。
[0010]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加热层的厚度为从底部自下而上逐渐变薄。由此,便于根据加热的不同阶段,设定加热程序,调整对煲体内部的加热温度。
[0011 ]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加热层由电热膜形成的。由此,加热层的加热效果好。
[0012]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电热膜为半导体电热膜或导体电热膜。由此,加热效果好。
[0013]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电热膜为半导体电热膜。由此,加热效果更佳。
[0014]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绝热层为真空层。由此,防止热量散失,绝热效果好。
[0015]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绝热层由第一隔热材料形成的。由此,防止热量散失,绝热效果好。
[0016]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外壳体由第二隔热材料形成的。由此,煲体的绝热效果更佳,热量利用率高。
[0017]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饭煲。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电饭煲包括:煲盖;前述的煲体;接触端子,所述接触端子设置在所述煲体的底部,并与所述加热层相连;以及供电底座,所述供电底座与所述接触端子相匹配,通过所述接触端子与所述加热层形成电联接,用于向所述煲体提供电源。
[0018]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饭煲,该电饭煲的加热方式不同于传统底部电热盘加热或电流感应IH加热,而是采用加热层对电饭煲进行直接加热的装置,由此,不仅电饭煲整体尺寸显著减小,而且煲体加热效率和加热均匀性明显提高。
[0019]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供电底座进一步包括:加热控制模块,所述加热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煲体的加热程序,其中,该加热程序限定了电饭煲在蒸煮得烹饪过程中的加热曲线,该加热曲线由加热时间、加热速率和功率共同限定。由此,通过控制电饭煲的加热程序,实现电饭煲调压、防溢锅等功能。
[0020]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1]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2]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煲体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煲体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煲体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煲体的内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饭煲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要求本发明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9]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煲体1000。参照图1-4,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对煲体1000进行解释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煲体可以用于煮大米粥、煮米饭或煮其他粥,同时也可用于作为炖锅,或配备相应配件作为蒸锅。为了方便描述,下面以煮大米粥为例进行描述。
[0031]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煲体1000包括:内壳体100、外壳体500、绝缘层300、加热层200和绝热层400,其中,内壳体100内限定出蒸煮空间;外壳体500设置在内壳体100的外部,并与内壳体100形成密闭空腔;绝缘层300设置在内壳体100朝向密闭空腔的表面上,用于避免电流泄露;加热层200设置在绝缘层300远离内壳体100的至少部分表面上,用于对蒸煮空间进行加热;绝热层400设置在绝缘层300和加热层200的部分外表面上,用于使加热层朝向煲体内的蒸煮空间加热,同时防止加热层的热量向内煲体外围散失。
[003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煲体,利用煲体的内壳体100和外壳体500之间设置的加热层200对煲体进行整体加热,将传统的线加热方式改变成本发明的加热层的面加热方式,对蒸煮空间的加热均匀性更佳,煲内的大米和水受热更均匀,可以蒸煮出的米饭更可口。同时,为了避免电流泄露,在加热层200与内壳体100之间加入绝缘层300。同时,为了增加加热层200的加热效率,加热层和外壳体之间加入绝热层400,从而,使加热层200的加热方向朝向煲体内的蒸煮空间,并防止加热层200的热量向煲体外围散失。由此,本发明的自热式煲体,加热效果更均匀,热量利用率和安全性高。
[0033]参考图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内壳体100进一步包括:凸起部600,该凸起部600设置在内壳体100朝向密闭空腔的表面上。由此,内壳体100上的凸起部600可以增加内壳体600的受热面积,热量的利用率高。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凸起部600的形状不受特别的限制,只要能增加内壳体100的受热面积即可,可以是长方体,圆柱体,半球体等,还可以是各种花纹图形。
[0034]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加热层200设置在绝缘层300的底部。由于食物通常处于内壳体100的底部,对应于绝缘层300的底部,利用加热层200直接对食物所处区域进行加热,热量利用率高,食物受热更加热。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加热层200的最高点须低于煲体内所需加的食物等内容物的最低刻度线,以防止加热层200发生长时间干烧而损坏。
[0035]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加热层200的厚度不受特别的限制,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加热层200的厚度。为了对煲体内部各部位进行均匀加热,加热层200的厚度可以是均一的。同时,加热层200的厚度可以是不均一的,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加热层200的厚度为从底部自下而上逐渐变薄,进而,便于根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