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枕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641963阅读:来源:国知局
在转轴20上,连接块18与头部托盘2之间可以通过螺钉或螺栓连接。曲柄15与连杆16以及连杆16与摇杆17之间均构成转动副,带动头部托盘2左右摆动,所述头部托盘2向左或向右摆动的角度为30° ~60°,头部托盘2摆动的角度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调整,例如可以通过控制单元控制电机14正反转的功率来控制头部托盘2摆动的幅度大小。
[0030]如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供风装置包括分别设于所述顶部外壳3内左右两侧的两个热风机9,所述两个热风机9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热风管11与枕头本体左右两侧的出风孔4和出风口 5连接,两个热风机9的电热丝加热回路以及两个热风机9的制风回路分别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热风机9通过热风机支架10固定在底板12上,电路板13可设于两个热风机9之间,也通过热风机支架10支撑,方便线路的走行,而且可以提高电路板13的使用安全性,不易被损坏。
[0031 ] 如图1和图4,本实施例中,所述颈椎枕还包括遥控器8,所述控制单元包括设于电源内的主控单片机和设于所述遥控器8内的遥控单片机,所述遥控单片机的输出端通过数据线6与所述主控单片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各工作电路上分别设有一继电器,各继电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主控单片机的一个输出端连接。所述遥控器8包括可切换手动模式和自动模式的模式选择按钮、热风功能按钮、振动功能按钮、摆动功能按钮和复位开关按钮,各按钮分别与所述遥控单片机的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自动模式下,主控单片机控制所述供风装置的制风工作电路和加热工作电路、振动器7的工作电路、摆动机构的工作电路相继工作。其中,供风装置、振动器7和摆动机构的工作时间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设定,本实施例中,设定为分别为5分钟。所述自动模式下,主控单片机通过设定的程序控制各工作电路上的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来实现供风装置、振动器和摆动机构相继工作,该设定的程序采用现有的自动化控制程序即可实现,无需另外进行编程。所述摆动机构的工作电路包括使所述头部托盘2复位的复位电路;按下所述复位开关按钮时,所述头部托盘2复位且停止摆动,所述供风装置和振动器7均停止工作。另外,遥控器8可采用液晶屏显示各部件工作状态,如工作时间等;各按钮可采用触屏开关等,方便使用者使用。
[0032]另外,本实施例中,颈枕外壳I和头部托盘2均具有一定的硬度,以支撑颈部和头部;为使头部摆动效果更佳,头部托盘2表面可设计成光滑的圆弧形;而颈枕外壳I可在表面设一层柔性材料,以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0033]以自动模式为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0034]启动仪器后,使用者躺下,颈部和头部分别靠在颈枕外壳I和头部托盘2处,此时颈部在颈枕外壳I的作用下处于自然牵引状态。按模式选择按钮切换至自动模式。热风机9开始运转,产生热风,热风通过热风管11传输至出风孔4和出风口 5,从而将热风源源不断的传递给头、颈和肩部。热风一方面可以加速头、颈和肩部的血液循环,让周围肌肉群肌纤维和韧带受热放松,减轻对颈椎关节周围组织和神经的压迫,同时有利于颈椎曲度牵引恢复;另一方面,基于中医理论,湿寒邪气会被快速流动的热空气带走,不会在头、颈和肩部体表滞留。
[0035]热风机9运转5分钟后停止,此时振动器7开始工作,对颈椎部进行振动按摩。小振幅的反复震动使粘连的肌纤维、椎体和小关节逐步松解分离。振动器的工作时间为5分钟。
[0036]然后,摆动机构驱动头部托盘2开始摆动,其带动头部开始缓慢的左右摆动,摆幅45°左右。在头部自身重力和头部摇摆过程中重心高度变化的作用下,头部托盘2的光滑的具有一定硬度的圆弧形表面就会对颈椎产生一个交变的牵引力,使颈椎恢复自然生理曲度,颈部错位的关节以及挤压的神经、血管和肌肉等也逐步回位,从而有效预防和治疗颈椎病。
[0037]手动模式下的工作原理与自动模式相同,使用者通过先后按下热风功能按钮、振动功能按钮和摆动功能按钮来实现热风机9、振动器2和摆动机构的相继作业,其中各部分的工作时间可根据使用者自身需求自行控制。
[003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隆起的颈枕外壳I垫高颈椎,使颈椎处于自然牵引状态。通过设置供风装置输出热风,可对肩、颈和头部进行祛寒、除湿,加速血液循环;相较于其它发热体与皮肤直接接触或红外发热等方式,使用热风不受形状限制,热量范围较大,肩、颈和头部均能感受,且温和气流对身体的按摩可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感。通过设置振动器7,小振幅的反复振动可以使粘连的肌纤维、椎体和小关节逐步松解分离。通过设置摆动机构,使得头部在摆动过程中,更多的颈肩部关节、肌肉、韧带及其它软组织参与一张一弛的运动,促进变形的肌肉、血管和椎体关节复位。通过控制供风装置、振动器7和摆动机构相继工作,三者循序渐进地使用,有利于颈椎曲度的恢复,有效预防和治疗颈椎病,使用安全可靠且舒适。通过设置遥控器8的手动/自动模式切换,使用较为方便。
[00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颈椎枕,包括枕头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本体包括依次设置的颈枕外壳、头部托盘和顶部外壳,所述颈枕外壳为弧形隆起状,所述头部托盘为左右两侧高中间低的弧形凹面状,所述颈枕外壳的高度高于头部托盘底部的高度;所述颈枕外壳远离所述头部托盘的一侧连接有用于对颈椎进行振动按摩的振动器,靠近所述头部托盘的一侧底部设有多个出风孔;所述顶部外壳设有多个风向可调的出风口 ;所述枕头本体内还设有驱动所述头部托盘左右摆动的摆动机构、用于向所述出风孔和出风口输出热风的供风装置以及电源,所述摆动机构和振动器的工作电路以及供风装置的制风工作电路和加热工作电路均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颈椎枕还包括控制供风装置、振动器和摆动机构相继工作的控制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机构包括电机、曲柄、连杆、摇杆和转轴;所述曲柄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连杆的一端转动配合连接;所述摇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销接,摇杆的另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沿所述头部托盘的中轴线设置且通过多个轴承支承,所述转轴上固定有多个连接块,所述头部托盘与所述多个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颈椎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托盘向左或向右摆动的角度为30° ~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风装置包括分别设于所述顶部外壳内左右两侧的两个热风机,所述两个热风机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热风管与枕头本体左右两侧的出风孔和出风口连接,两个热风机的电热丝加热回路以及两个热风机的制风回路分别与所述电源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颈椎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椎枕还包括遥控器,所述控制单元包括设于电源内的主控单片机和设于所述遥控器内的遥控单片机,所述遥控单片机的输出端通过数据线与所述主控单片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各工作电路上分别设有一继电器,各继电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主控单片机的一个输出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颈椎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控器包括可切换手动模式和自动模式的模式选择按钮、热风功能按钮、振动功能按钮和摆动功能按钮,各按钮分别与所述遥控单片机的一个输入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颈椎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模式下,所述供风装置的制风工作电路和加热工作电路、振动器的工作电路、摆动机构的工作电路相继工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颈椎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风装置、振动器和摆动机构的工作时间分别为5分钟。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颈椎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输入端通过电线与外部电源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颈椎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机构的工作电路包括使所述头部托盘复位的复位电路;所述遥控器还包括使所述头部托盘复位且停止摆动以及使所述供风装置和振动器均停止工作的复位开关按钮,所述复位开关按钮与所述遥控单片机的一个输入端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颈椎枕,包括依次设置的颈枕外壳、头部托盘和顶部外壳,颈枕外壳为弧形隆起状,头部托盘为左右两侧高中间低的弧形凹面状,颈枕外壳的高度高于头部托盘底部的高度。颈枕外壳远离头部托盘的一侧连接有用于对颈椎进行振动按摩的振动器,另一侧底部设有多个出风孔;顶部外壳设有多个风向可调的出风口;枕头本体内还设有驱动头部托盘左右摆动的摆动机构、用于向出风孔和出风口输出热风的供风装置以及电源;颈椎枕还包括控制供风装置、振动器和摆动机构相继工作的控制单元。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供风装置、振动器和摆动机构相继工作,三者循序渐进地使用,有利于颈椎曲度的恢复,有效预防和治疗颈椎病,使用安全可靠且舒适。
【IPC分类】A61H33-06, A47G9-10, A61H23-02
【公开号】CN204363583
【申请号】CN201520021117
【发明人】张剑扬
【申请人】张剑扬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