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煮蛋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02306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煮蛋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房小家电,特别是指一种煮蛋器。
【背景技术】
[0002]煮蛋器也称为蒸蛋器,现有的煮蛋器虽能够实现对蛋类进行不同程度的蒸熟,且设置自动断电保护。但是在蒸蛋完成后,为使蛋壳方便剥离,需用冷水将蒸好的蛋迅速降温。而刚蒸好的蛋,温度过大易造成烫伤且蛋类滚圆不易夹动。为此,如何将刚蒸好的蛋迅速降温是在煮蛋器的设计与生产过程中应当予以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0003]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CN203138078U公开了一种蒸蛋器,该蒸蛋器包括底座、发热盘、蒸蛋架和上盖,所述底座设有用于控制发热盘开关的按钮,所述发热盘固定在所述底座内,所述上盖设有蒸汽孔和提手,所述上盖设有冷水嘴,所述冷水嘴与上盖的连接处设有挡板,所述挡板活动连接在所述上盖上,所述上盖的顶部设有开盖,所述开盖活动连接在所述上盖上,所述发热盘与底座的顶部开口的垂直距离为10cm-15cm ;该种蒸蛋器在蒸蛋完成后,打开开盖,冷水从冷水嘴进入蒸蛋器,能够使冷水直接淹没鸡蛋,而不需在蒸蛋完成后将温度过高的鸡蛋移入冷水中,从而在便于使用的同时,有效避免了使用者在移动鸡蛋的过程中被烫伤。同时蒸汽从打开的开盖处出气,而防止蒸汽从冷水嘴处冒出烫伤使用者。该发明所述开盖的作用是使蒸汽从打开的开盖处出气,而防止蒸汽从冷水嘴处冒出烫伤使用者。该发明通过冷水嘴向蒸蛋器中加入冷水直接淹没鸡蛋从而使刚蒸好的鸡蛋降低温度,此种措施存在如下缺点:1.淹没鸡蛋,需要比较多的冷水。2.上盖与蒸蛋器底座的密封性需要极好,这样才能使冷水不会漏出去,才能淹没鸡蛋。极好的密封性会大大提高生产成本,且制作工艺也比较复杂。不仅如此,使用次数多时,其密封性会大打折扣,从而无法使冷水淹没鸡蛋。3.打开上盖取蛋时,水会向四周涌出,弄湿蒸蛋器和电线,还需将其檫干,不仅麻烦,且不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煮蛋器,该煮蛋器可将刚煮好的蛋迅速降温,方便蛋壳剥离。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煮蛋器,包括底座、煮蛋架、盖罩,所述底座的上部设有电热锅盘,所述底座设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电热锅盘电连接,电源线与控制开关电连接,所述盖罩开设有出气孔;还包括多孔隙隔板,所述多孔隙隔板设在盖罩内,所述盖罩开设有开口部,所述开口部设有与开口部相匹配的上盖,所述上盖活动连接开口部,所述多孔隙隔板在开口部的下方。
[0006]优选的,所述开口部位于盖罩的上部中央。
[0007]优选的,所述开口部设有螺纹,所述上盖为旋转纽。
[0008]优选的,所述多孔隙隔板为扁圆柱体,开设有多个通孔。
[0009]优选的,所述通孔为圆台形或圆锥形,其底面朝向开口部。
[0010]优选的,所述多孔隙隔板与电热锅盘平行。
[0011]进一步,所述底座的侧面设有工作指示灯;所述工作指示灯的输入端与控制开关电连接,而输出端与电热锅盘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控制开关包括关档、煮蛋档、保温档、控制温度档和控制时间档。
[00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煮蛋器,该煮蛋器包括底座、煮蛋架、盖罩,所述底座的上部设有电热锅盘,所述底座设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电热锅盘电连接,电源线与控制开关电连接,所述盖罩开设有出气孔;还包括多孔隙隔板,所述多孔隙隔板设在盖罩内,所述多孔隙隔板位于所述出气孔的下方。
[0014]优选的,所述多孔隙隔板与电热锅盘平行,所述多孔隙隔板为扁圆柱体,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为圆台形或圆锥形,其底面朝向开口部。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所述多孔隙隔板设在盖罩内,所述盖罩开设有开口部,所述开口部设有与开口部相匹配的上盖,所述上盖活动连接与开口部,所述多孔隙隔板在开口部的下方。刚蒸好蛋时,把上盖移开,冷水从开口部注入多空隙隔板上,冷水通过多孔隙隔板上的通孔不断洒在蛋上,使蛋迅速降温,不仅方便剥离蛋壳,而且有效避免了使用者在移动鸡蛋的过程中被烫伤。还使用方便。
[0016]另一种煮蛋器的有益效果为:所述多孔隙隔板设在盖罩内,所述多孔隙隔板位于所述出气孔的下方。冷水从出气孔中注入多孔隙隔板,冷水再通过多孔隙隔板上的通孔不断洒在蛋上,该煮蛋器也达到了使蛋迅速降温、方便剥离蛋壳、有效避免了使用者在移动鸡蛋的过程中被烫伤、使用方便的效果。而且不需设有开口部和上盖,只需在盖罩内增设多孔隙隔板即可,降低了制作成本和制作工艺流程。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盖罩的剖视图。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盖罩移开上盖后的剖视图
[00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盖罩移开上盖后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实用新型多孔隙隔板的示意图。
[0022]图中,I旋转纽、2通孔、3多孔隙隔板、4盖罩、5蒸蛋架、6底座、7电热锅盘、8控制开关、9出气孔、10工作指示灯、11电源线、12开口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4]参见图1-5,一种煮蛋器,包括底座6、煮蛋架5、盖罩4、多孔隙隔板3。所述底座4的上部设有电热锅盘7,所述底座4的侧面设有控制开关8和工作指示灯10,电源线11也设在底座4上,其中电源线11、控制开关8、工作指示灯10和电热锅盘7顺序电连接。当电源线11接通,打开控制开关8时,工作指示灯10亮起,电热锅盘7加热。所述控制开关8设有如下配位档:关档、煮蛋档、保温档、控制温度档和控制时间档。其中煮蛋档、控制温度档和控制时间档有多个档位。可煮鸡蛋、鸭蛋、鹅蛋、鸟蛋等,也能根据自己的口味控制蛋蒸到几成熟。使用时,电热锅盘7上盛有水,蒸蛋架5位于电热锅盘7的上方。所述盖罩4呈中心的半球,在盖罩4的中上部开设有出气孔9。所述多孔隙隔板3为扁圆柱体,其俯视图为圆形,正视图和左视图为矩形。多孔隙隔板3上开设有多个通孔2。所述通孔2为圆台形或圆锥形,其底面朝上。所述多孔隙隔板3固定于盖罩内,优选的,多孔隙隔板3平行于电热锅盘7。在盖罩4的上部中央开设开口部12,开口部12为圆形;优选的,开口部12上设有螺纹。旋转纽I的形状、大小、轮廓与开口部相匹配。优选的,旋转纽I上也设有螺纹。多孔隙隔板3可以位于出气孔9的上方或下方,但需要位于开口部12的下方。蒸好蛋时,拧开旋转纽1,冷水从开口部9注入多空隙隔板3上,冷水通过多孔隙隔板3上的通孔2不断洒在蛋上,使蛋迅速降温,不仅方便剥离蛋壳,而且有效避免了使用者在移动鸡蛋的过程中被烫伤。还使用方便。
[0025]当多孔隙隔板3位于出气孔9下方时,可以不在盖罩4的上部中央开设开口部12,故无需设置与开口部相匹配、且活动连接的旋转纽I ;这里所说的下方是指多孔隙隔板3的至少一部分与电热锅盘7的距离小于出气孔9与电热锅盘7的距离。该设计使得冷水从出气孔9中注入多孔隙隔板3,冷水再通过多孔隙隔板3上的通孔2不断洒在蛋上,从而达到使蛋迅速降温、方便剥离蛋壳、有效避免了使用者在移动鸡蛋的过程中被烫伤、使用方便的效果。不设有开口部和上盖,而在盖罩内增设多孔隙隔板,降低了制作成本和制作工艺流程。
[0026]本实用新型无需淹没蛋即可迅速的使蛋降温,故所需的冷水比较少。同样,盖罩与煮蛋器底座的密封性也无需极好,和普通煮蛋器一样即可。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作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煮蛋器,包括底座、煮蛋架、盖罩,所述底座的上部设有电热锅盘,所述底座设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电热锅盘电连接,电源线与控制开关电连接,所述盖罩开设有出气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孔隙隔板,所述多孔隙隔板设在盖罩内,所述盖罩开设有开口部,所述开口部设有与开口部相匹配的上盖,所述上盖活动连接开口部,所述多孔隙隔板在开口部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煮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部位于盖罩的上部中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煮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部设有螺纹,所述上盖为旋转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煮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隙隔板为扁圆柱体,开设有多个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煮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圆台形或圆锥形,其底面朝向开口部。
6.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煮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隙隔板与电热锅盘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煮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侧面设有工作指示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煮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包括关档、煮蛋档、保温档、控制温度档和控制时间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煮蛋器,该煮蛋器包括底座、煮蛋架、盖罩,所述底座的上部设有电热锅盘,所述底座设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电热锅盘电连接,电源线与控制开关电连接,所述盖罩开设有出气孔;还包括多孔隙隔板,所述多孔隙隔板设在盖罩内,所述盖罩开设有开口部,所述开口部设有与开口部相匹配的上盖,所述上盖活动连接开口部,所述多孔隙隔板在开口部的下方。当多孔隙隔板位于出气孔下方时,可以不在盖罩的上部中央开设开口部,故无需设置与开口部相匹配、且活动连接的旋转纽。本实用新型具有使蛋迅速降温、方便剥离蛋壳、有效避免了使用者在移动鸡蛋的过程中被烫伤、使用方便的效果。
【IPC分类】A47J36-06, A47J29-02
【公开号】CN204410545
【申请号】CN201520006579
【发明人】张圣坤
【申请人】张圣坤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