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折叠椅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718758阅读:来源:国知局
133。所述铰接轴和所述滑动限位部133可在所述导槽410内进行限位滑动。
[0025]所述导槽件400的将所述靠背杆110和所述后支撑腿130上端连接,从而使得所述导槽件400、靠背杆110和所述后支撑腿130的连接结构构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连接结构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从而使得所述折叠椅在撑开使用时能承受更大的力,稳定性更高。
[0026]所述摆动件300包括两块条形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两端设有通孔,两块所述连接板分别安装在所述靠背杆110的两侧,转动轴穿过所述通孔,将所述靠背杆110和所述连接板一端连接,将所述扶手150 —端与所述连接板另一端连接。两块所述连接板通过转动轴,与所述靠背杆110连接,连块连接板将所述靠背杆110夹在中间,使得该转动处的连接方式更加稳定,另一端在与所述扶手150的一端连接,这样就将所述扶手150和所述靠背杆110转动关系固定,这种连接固定的结构更加简单稳定。
[0027]更优的方案,如图3所示,所述摆动件300为长条形,中间为凹槽310,凹槽310的一端有缺口,靠近所述缺口的一端设有连接孔320,另一端设有转轴孔330,所述凹槽310与靠背杆110配合,连接轴穿过所述连接孔320和所述靠背杆110与所述座面支撑杆140铰接位置的连接孔,将所述摆动件300、座面支撑杆140和所述靠背杆110连接,旋转轴穿过所述扶手150的一端和所述转轴孔330,将所述摆动件300和扶手150的后端连接。
[0028]所述摆动件300与所述扶手150和所述靠背杆110都是采用旋转连接,是为了所述扶手150更容易折叠;将所述摆动件300的凹槽310夹住所述靠背杆110,使得所述摆动件300的旋转平面固定,再将所述扶手150与所述摆动件300连接,从而使得所述扶手150相对于靠背杆110的旋转轴位置固定,当所述折叠椅完全展开时,所述凹槽310的一端卡在所述靠背杆110上,从而将所述靠背杆110和扶手150的位置固定,这种固定方式既简单又快捷。
[0029]所述交叉杆200包括一根长杆和两根短杆,两根所述短杆与长杆位于同一平面上,两根短杆的一端的端面分别贴在所述长杆的中间位置的两侧,并用两块夹板进行连接固定。
[0030]通过夹板连接的方式,可以将所述交叉杆200连接在一个平面上,既使得所述交叉杆200的受力更均匀,又会使得所述折叠椅折叠后占用空间更小。
[0031]安装于后部的所述交叉杆200的下端设有外弯折210。
[0032]向外弯曲的外弯折210,可以保证与所述交叉杆200连接的后支撑腿130下端的距离不会太大,受力更集中,才外所述外弯折210使得所述交叉杆200的这一端铰接处的旋转角度足够大,不会出现卡死现象,使得所述折叠椅的使用更加方便。
[0033]所述后支撑腿130上端设置有下弯折220。
[0034]所述下弯折220的设置使得所述折叠椅的座面后部不会翘得太高,人体坐在做面上更加舒服。
[0035]所述前支撑杆120的下端、所述靠背杆110的下端、所述后支撑腿130和所述交叉杆200的下端都设有橡胶防滑套。
[0036]所述防滑套能很好的增加所述折叠椅与地面接触部位的摩擦力,也可以减少构件与地面的磨损,从而使得所述折叠椅的受力更加好,使用更加安全耐用。
[0037]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便携折叠椅,包括支架和面料制作而成的椅套,所述椅套套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包括左右互为对称的一对支架体,并通过前后两对交叉杆支撑连接;所述支架体由靠背杆、前支撑杆、后支撑腿、座面支撑杆和扶手铰接而成;所述前支撑杆为伸缩杆,由外杆和套接在外杆内部的内杆组成,内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站脚,外杆的顶端与扶手的底部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的一端通过摆动件铰接在所述靠背杆的外侧,所述后支撑腿的上端和座面支撑杆的一端都铰接于所述靠背杆的外侧,所述后支撑腿的上端和座面支撑杆与所述靠背杆铰接的部位通过导槽件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槽件的两端设有导槽,所述后支撑腿上端的外侧面设置有滑动限位部,所述滑动限位部靠近所述后支撑腿中部,且不与所述后支撑腿上端的铰接位置重合;所述导槽件两端的导槽分别连接于所述座面支撑杆与所述靠背杆铰接轴和所述滑动限位部。所述铰接轴和所述滑动限位部可在所述导槽内进行限位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件包括两块条形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两端设有通孔,两块所述连接板分别安装在所述靠背杆的两侧,转动轴穿过所述通孔,将所述靠背杆和所述连接板一端连接,将所述扶手一端与所述连接板另一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件为长条形,中间为凹槽,凹槽的一端有缺口,靠近所述缺口的一端设有连接孔,另一端设有转轴孔,所述凹槽与靠背杆配合,连接轴穿过所述连接孔和所述靠背杆与所述座面支撑杆铰接位置的连接孔,将所述摆动件、座面支撑杆和所述靠背杆连接,旋转轴穿过所述扶手的一端和所述转轴孔,将所述摆动件和扶手的后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杆包括一根长杆和两根短杆,两根所述短杆与长杆位于同一平面上,两根短杆的一端的端面分别贴在所述长杆的中间位置的两侧,并用两块夹板进行连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折叠椅,其特征在于,安装于后部的所述交叉杆的下端设有外弯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撑腿上端设置有下弯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杆的下端、所述靠背杆的下端、所述后支撑腿和所述交叉杆的下端都设有橡胶防滑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旅游制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折叠椅,包括支架和面料制作而成的椅套,所述椅套套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包括左右互为对称的一对支架体,并通过前后两对交叉杆支撑连接;所述支架体由靠背杆、前支撑杆、后支撑腿、座面支撑杆和扶手铰接而成;所述扶手的一端通过摆动件铰接在所述靠背杆的外侧,所述后支撑腿的上端和座面支撑杆的一端都铰接于所述靠背杆的外侧,所述后支撑腿的上端和座面支撑杆与所述靠背杆铰接的部位通过导槽件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根据,提出一种结构更加稳定,折叠更加方便的便携折叠椅。
【IPC分类】A47C7-70, A47C7-00, A47C4-00
【公开号】CN204427275
【申请号】CN201520039767
【发明人】周茜
【申请人】佛山市石井旅游制品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