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扭杯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736492阅读:来源:国知局
泡扭器10时,茶叶、茶水溢出,避免茶水与上盖30接触,上盖30采用塑料材质,如图1所示,上盖30的上端面呈内凹状,可拥有遮挡灰尘,放置果渣等,也可以配置一个与上盖30内凹结构匹配的选配件320,随着消费者个性意识的凸显及未来3D打印的便利与普及,消费者可以打印一个自己的3D塑像作为选配件320,通过旋钮螺纹或卡口方式与上盖30合成一个整体,来展现用户的个性、荣誉或专属权。
[0028]如图4所示,所述连接座230的内壁上还设有一圈限位台232,所述限位台232设置在卡槽240上方,所述上盖30与连接座230上部连接,且所述连接座230与上盖30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310。通过设置限位台232,一方面用于对泡扭器、泡扭器盖40进行限位,另一方面,使连接座230与上盖30配合更牢固,而且连接座230与上盖30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310,能起到很好的密封效果,避免液体外漏。如图3所示,所述导流部120的周向套设有第二密封圈130,第二密封圈130穿过第一凸台124套在导流部120的外壁上,使泡扭器10与连接座230内壁紧密连接,进一步避免液体外漏。
[0029]如图1所示,所述的泡扭杯还包括固定环50、底盖60、减震垫70,所述外壳210呈上下贯穿状,所述内胆220的底面上设置有伸出部222,所述伸出部222与固定环50螺纹配合,所述固定环50固定在外壳210内,所述减震垫70套在伸出部222上、且位于内胆220与固定环50之间,所述底盖与外壳210底部可拆卸连接。通过伸出部222与固定环50连接,使内胆220通过固定环50与外壳210稳固连接,而且在内胆220与固定环50之间设置减震垫70,能起到很好的减震效果,减震垫70与固定环50配合可以有效减缓内胆220在倒入开水时的热膨胀,消除内应力给杯体20带来的破坏。所述内胆220的上部套设有第三密封圈224,所述固定环50的周向套设有第四密封圈510,通过设置第三密封圈224、第四密封圈510,起到减震作用,避免内胆220碎裂,第三密封圈224、第四密封圈510与塑料或者橡胶材质的外壳210配合,使泡扭杯具有机械抗跌落及撞击保护性能,使用户既能尽情享受健康环保的内胆220,又不惧怕玻璃、陶瓷材质容易破碎,而且第三密封圈224、第四密封圈510起到密封作用,使内胆220与外壳210紧密连接;所述底盖的下端面上嵌设有第五密封圈620,既能起到密封杯底的作用,又能起到防滑和消音减震的功能。
[0030]如图1、2所示,所述底盖60与外壳210底部螺纹连接,所述泡扭器盖40的一端面上设有至少两个凸块420,所述底盖60远离外壳210的端面上设有与所述凸块420匹配的凹槽610。泡扭器盖40与连接座230连接组合成一个旋扭开盖工具,将泡扭器盖40上的凸块420嵌在底盖60上的凹槽610内,旋动连接座230即能将底盖60旋入或者旋出外壳210底部,无需借助其它工具,方便实用。
[0031]如图1所示,所述的泡扭杯还包括微控单元80,所述微控单元80设置在固定环50与底盖之间,所述微控单元80用于接收有线或者无线传输信号并作出反馈。由于微控单元80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四密封圈510、第五密封圈620,形成双重防水结构得到保护,另外由于微控单元80置于固定环50下方,杯体20内开水的高温被隔离,底盖上设置有与微控单元80匹配的硅胶密封开关,能实现对微控单元80的开启与关闭。所述微控单元80块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连接的计时器与警示器,所述控制器接收硅胶密封开关或者远程无线信号输入的预设喝水时间间隔,并将控制指令传输至计时器,计时器计时,当到达预设喝水时间间隔时发送指令给控制器,控制警示器发光或者发声提醒用户喝水,所述警示器包括LED灯、显示屏、喇叭,用于产生不同颜色的光、信息及声音输出,起到提示或警示的作用,所述伸出部222的底端为内凹状,所述LED灯嵌在伸出部222内,能产生完美的光衍射效果。
[0032]所述微控单元80还包括与控制器连接的储存器,储存器用于记录不同茶叶的泡茶时间,泡茶时,储存器将其记录的不同茶的泡茶时间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用户对应的泡茶指令,并将控制指令传输给计时器,当时间到达后计时器发送指令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警示器通过灯光颜色改变或者声音来提醒用户将泡扭杯翻转过来,使茶叶与水分离,达到有效控制茶水浓度的目的。
[0033]所述微控单元80还包括与控制器连接的重力传感器,摇晃泡茶杯,可以让LED灯变换出不同颜色,灯的颜色改变频率随摇晃频率变化而变化,激发人的喝水兴趣。
[0034]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3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泡扭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泡扭器、设有容纳腔的杯体、与所述杯体的开口匹配的上盖,所述泡扭器包括设有容室的锥部、由锥部大端向外侧延伸的导流部,所述锥部的开口开设在其大端,锥部的外壁上设有多根刮条或者多个凸起,锥部的外壁上布置有多个贯穿至容室的导通孔,所述导流部上开设有多个导流孔,所述泡扭器通过导流部与杯体开口处的内壁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扭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的周向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凸台,所述杯体开口处的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凸台匹配的卡槽,所述泡扭器通过第一凸台与卡槽配合卡在杯体内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泡扭杯,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泡扭器盖,泡扭器盖的周向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卡槽匹配的第二凸台,所述泡扭器盖通过第二凸台与卡槽配合盖在泡扭器的开口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泡扭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内胆、呈上下贯穿状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上部与上盖匹配,所述连接座的下部与外壳匹配,卡槽设置在连接座的内壁上,所述卡槽包括导向槽、以及与导向槽连通的嵌槽,所述导向槽沿连接座轴向方向设置,所述嵌槽设置在导向槽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泡扭杯,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固定环、底盖、减震垫,所述外壳呈上下贯穿状,所述内胆的底面上设置有伸出部,所述伸出部与固定环螺纹配合,所述固定环固定在外壳内,所述减震垫套在伸出部上、且位于内胆与固定环之间,所述底盖与外壳底部可拆卸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泡扭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与外壳底部螺纹连接,所述泡扭器盖的一端面上设有至少两个凸块,所述底盖远离外壳的端面上设有与所述凸块匹配的凹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泡扭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的内壁上还设有一圈限位台,所述限位台设置在卡槽上方,所述上盖与连接座上部连接,所述连接座与上盖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泡扭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的周向套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内胆的上部套设有第三密封圈,所述固定环的周向套设有第四密封圈,所述底盖的下端面上嵌设有第五密封圈。
9.如权利要求5至8任一项所述的泡扭杯,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微控单元,所述微控单元设置在固定环与底盖之间,所述微控单元用于接收有线或者无线传输信号并作出反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泡扭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单元块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连接的计时器与警示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预设喝水时间间隔,并控制警示器发光或者发声提醒用户喝水,所述计时器用于计时,并在到达预设喝水时间间隔时发送指令给控制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泡扭杯,包括泡扭器、设有容纳腔的杯体、与杯体的开口匹配的上盖,所述泡扭器包括设有容室的锥部、由锥部大端向外侧延伸的导流部,所述锥部的开口开设在其大端,锥部的外壁上设有多根刮条或者多个凸起,锥部的外壁上布置有多个贯穿至容室的导通孔,导流部上开设有多个导流孔,所述泡扭器通过导流部与杯体开口处的内壁连接。需要榨果汁时,将泡扭器正置,通过刮条或凸起能扭取出果汁或果肉,一部分果汁或果肉通过导通孔流入杯内,另一部分果汁或果肉沿锥部外壁下流,通过导通孔流入杯内;需要泡茶时,将泡扭器反置,将茶叶放入锥部的容室内,倒入开水至杯内实现泡茶功能,泡扭器既能榨果汁又能泡茶,结构简单,携带方便。
【IPC分类】A47J31-18, A47J19-02, A47G19-22
【公开号】CN204445293
【申请号】CN201520118512
【发明人】刘智星
【申请人】刘智星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5年2月2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