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饮料制备的胶囊、饮品机酿造装置和饮品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774709阅读:来源:国知局
室2内并固定,然后将酿造室2固定在酿造盘I上。进水针5和出水针6均朝向胶囊的开口部,也就是说进水针5和出水针6均朝向胶囊本体3的同一端,通过进水针5向胶囊注水,通过出水针6排水。胶囊本体3的侧壁与酿造室2侧壁之间的间隙在0.5mm至15mm之间。
[0050]本实施例中,胶囊本体3采用卡接的方式固设在酿造室2内,具体可参照图2和图5,图5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图。在胶囊本体3的开口部设置有卡接部32,通过该卡接部32卡接在酿造室2上。卡接部32具体可以为在胶囊本体3的开口部向外侧延伸出的圆环边,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设计其它形状的卡接部32。对应的,将酿造室2的侧壁形状设置为与胶囊本体3匹配,在卡接部32所在位置对应的酿造室2的内壁上设有一弯曲部,用于容纳该卡接部32,并且,在该弯曲部的位置处设有凸起21。
[0051]胶囊本体3与酿造室2之间设置的通水结构,用于平衡胶囊本体3与酿造室2之间的压力。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第一种形式可参照图1、图3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通水结构为开设在卡接部32上的通水孔34,通水孔34的形状可以为圆形、长圆形等。
[0052]采用上述胶囊的饮品机酿造装置的使用过程为:将内部装有茶叶31的胶囊本体3安装在酿造室2中,然后将酿造室2安装在酿造盘I上,之后启动注水,热水从进水针5进入胶囊本体3中,同时,热水还通过通水孔34进入酿造室2中,进行茶叶的酿造。待酿造完毕后,启动放水,酿造好的茶水通过出水针6流出。最后将酿造室2从酿造盘I上卸下,将胶囊本体3从酿造室2中取出扔弃。采用通水孔34能够加快向酿造室2中注水的速度,有利于保持胶囊与酿造室2之间的压力平衡,进一步提高酿造过程的整体注水速度。
[0053]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胶囊上设置开口部,并且在开口部与酿造盘之间形成有通水结构,用于加快水流进酿造盘中,提高酿造过程的整体注水速度,使得在茶叶的酿造过程中,热水与茶叶进行充分接触,将茶叶泡开舒展,有助于将茶叶中所蕴含的茶多酚、儿茶素、多种氨基酸以及无机矿物元素等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充分溶解在热水中,使得酿造得到的茶水茶香味足,而且提高了营养物质萃取的完整度。并且,在茶叶酿造完毕后,有利于将酿造室内的水彻底排出,避免茶水残留在酿造室中。对于咖啡机或其它饮品机而言,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同样能够提高饮料制备过程的注水速度,有利于对待制备材料进行充分溶解和萃取,并且在饮料制备完毕后,能够将饮品彻底排除,避免残留。
[0054]另外,胶囊本体3的开口部设有过滤网4,水能穿过过滤网4,但茶叶31不能穿过,过滤网4可将茶叶31封闭在胶囊本体3内部。上述过滤网4可以为刚性过滤网。过滤网4可制成凹槽状,凹槽的底部凹入胶囊本体3内部。在凹槽底部开设能通过水的过滤孔41,参照图4所示。
[0055]对于胶囊式泡茶机的用户而言,通常会一次性购买多个胶囊,在需要泡茶时,将一个胶囊本体3放入酿造室2中,而平时胶囊本体3是放置在其它容器中存储的,为了尽量避免茶叶在长期存储的过程中发生变质,还可以在胶囊本体3的开口部设置密封件7,具体设置在过滤网4的外侧,如图1和图2所示。密封件7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密封膜,可以为双层结构或三层结构,密封件7固设在胶囊本体3的开口部,以避免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进入胶囊本体3。将设有密封件7的胶囊本体3放入酿造室2中,再将酿造室2固设在酿造盘上的过程中,进水针5和出水针6刺破密封件7,实现茶叶的酿造。
[005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胶囊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饮品机酿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和图7所示,还可以将密封件7的内层结构设置为柔性过滤网,以替代过滤网4,既能够起到过滤的作用,还能够增大胶囊本体3的储水空间,提高茶水的冲泡量。
[0057]进一步的,在将胶囊本体3装入酿造室2的过程中,胶囊本体3底部的尺寸小于图5中酿造室2上的凸起21所限定的区域,可顺利进入酿造室2,而卡接部32的尺寸略大于凸起21所限定的区域,但用户稍用力向酿造室2内推动胶囊本体3,促使胶囊本体3的卡接部32略发生变形进而通过凸起21所限定的区域,进入弯曲部与凸起21之间的间隙中,且被限定在该间隙中而不能移动,实现了胶囊本体3的安装。
[0058]在茶水酿造完毕后,将胶囊本体3从酿造室2中取出,需克服凸起21的阻力,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具体的取出方式,如图2所示,在酿造室2上设置排出按钮22,用于解除胶囊本体3与酿造室2之间的卡接关系,按下排出按钮22可将胶囊本体3从酿造室2中排出。
[0059]图8为图2中B区域的放大图,图8示出了排出按钮22的具体结构。如图8所示,排出按钮22设置在酿造室2上,且靠近胶囊本体3底部的位置处,排出按钮22包括按钮本体221、弹性部件222和推杆223,其中,按钮本体221设在酿造室2外部,弹性部件222压装在按钮本体221和酿造室2之间。推杆223穿设在酿造室2上的按钮孔中,按钮本体221固定设置在推杆223的顶端,也即按钮本体221与推杆223的顶端固定连接,推杆223的底端穿入酿造室2上的按钮孔,且抵靠在胶囊本体3的底部外侧。弹性部件222具体可采用弹簧,套设在推杆223外部。
[0060]排出按钮22的工作过程为:按下按钮本体221,推动推杆223在按钮孔中滑动,并向胶囊本体3施加作用力,使其能够克服凸起21对胶囊本体3的限制作用力而排出酿造室
2。按下按钮本体221会同时压缩弹性部件222。在胶囊本体3排出酿造室2之后,在弹性部件222的弹力作用下,按钮本体221和推杆223恢复至初始位置,即未按下按钮本体221的位置。
[0061]如图1和图3所示,进一步的,可以在胶囊本体3的底部设置与推杆223底端配合的推杆槽33,以使推杆223的底端抵靠在推杆槽33的底部,如此设置可以缩小酿造室2的体积。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推杆槽33将胶囊本体3的底部刺破。
[006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将酿造室2设置为透明结构,具体可以将酿造室2的壁设置为透明外壳,同样的,胶囊本体3的外壳也设置为透明的,这样在泡茶的过程中,用户可以直接观察到茶叶的酿造过程。
[0063]如图3所示,在胶囊本体3的开口部的位置处,其在胶囊本体3的侧壁外侧还可以设置至少两个肋条36,用于提高胶囊本体3的强度。
[0064]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胶囊的立体图三。如图9所示,进一步的,为了防止在注水时,部分热水不经过过滤网4进入胶囊本体3,而直接从出水通道排出,影响了茶水口感,可以在过滤网4的外侧设置分隔条39,用于将进水针5和出水针6分隔开。分隔条39可以与过滤网4设置成一体结构,也可以为单独的结构再固定至过滤网4上。
[0065]实施例二
[0066]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胶囊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饮品机酿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中C区域的放大图。如图10至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胶囊中,其胶囊本体3上也设置有用于卡设在酿造室2上的卡接部32,该卡接部32的实现方式具体可参照实施例一,此处不再赘述。
[0067]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第二种通水结构的实现方式,具体的,可以不在酿造室2内壁上设置凸起21,而是通过酿造盘I对胶囊本体3进行支撑。通水结构为开设在卡接部32上的凸台35,凸台35的数量可以为至少一个,将胶囊放置在酿造室2中,凸台35位于卡接部32与酿造室2内壁之间,可以增大胶囊与酿造室2弯曲部之间的间隙,同样可以加快热水进入酿造室2的速度,以及茶水排出酿造室2的速度。
[0068]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胶囊上设置开口部,并且在开口部与酿造盘之间形成有通水结构,用于加快水流进酿造盘中,提高酿造过程的整体注水速度,使得在茶叶的酿造过程中,热水与茶叶进行充分接触,将茶叶泡开舒展,有助于将茶叶中所蕴含的茶多酚、儿茶素、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