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隐藏式玻璃幕墙悬窗系统的竖龙骨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862069阅读:来源:国知局
竖板;308、竖龙骨外侧竖板;309、竖龙骨前竖板;401、后竖扣板;402、竖连接板;403、前竖扣板;404、竖卡板;701、后横扣板;702、横连接板;703、前横扣板;704、横卡板;901、下横龙骨顶板;902、下横龙骨加强板;903、下横龙骨连接板;904、下横龙骨挡板;905、下横龙骨前竖板;906、下横龙骨底板;907、下横龙骨后竖板。
[0041]说明:为了让图的线条清晰,图中上横龙骨、下横龙骨、竖龙骨、上横扣板架、下横扣板架、竖扣板架、窗框、窗扇框等所有的型材的截面的剖面线都省略未画出。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结合图1至图14,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一种隐藏式玻璃幕墙悬窗系统,包括竖龙骨3、上横龙骨1、下横龙骨9、窗框17和窗扇框16,其特征是:所述竖龙骨3的竖龙骨内侧竖板的外表面中部区域设有竖龙骨挡板302,所述竖龙骨挡板302的前表面与竖龙骨内侧竖板的外表面前部区域构成安装窗框的凹口 25 ;所述上横龙骨I的上横龙骨底板的底面中部区域设有上横龙骨挡板110,所述上横龙骨挡板110的前表面与上横龙骨底板的底面前部区域构成安装窗框的凹口 25 ;所述下横龙骨的下横龙骨顶板901的顶面中部区域设有下横龙骨挡板904,所述下横龙骨挡板904的前表面与下横龙骨顶板901的顶面前部区域构成安装窗框的凹口 25 ;所述窗框17和窗扇框16安装在两根竖龙骨3、一根上横龙骨I和一根下横龙骨9的凹口 25中;
[0043]所述竖龙骨内侧竖板由竖龙骨内侧前竖板301和竖龙骨内侧后竖板306组成,所述竖龙骨挡板302设在竖龙骨内侧前竖板301的外表面后部;所述竖龙骨内侧后竖板306的外表面前部设有竖龙骨加强板305 ;设置竖龙骨连接板304,所述竖龙骨连接板304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竖龙骨挡板302的外侧和竖龙骨加强板305的外侧连接成整体;
[0044]所述上横龙骨底板由上横龙骨前底板104和上横龙骨后底板108组成,所述上横龙骨挡板110设在上横龙骨前底板104的底面后部;所述上横龙骨后底板108的底面前部设有上横龙骨加强板109 ;设置上横龙骨连接板111,所述上横龙骨连接板111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上横龙骨挡板110的下侧和上横龙骨加强板109的下侧连接成整体;
[0045]所述下横龙骨顶板901的顶面设有下横龙骨加强板902,所述下横龙骨加强板902位于下横龙骨挡板904的后部;设置下横龙骨连接板903,所述下横龙骨连接板903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下横龙骨挡板904的上侧和下横龙骨加强板902的上侧连接成整体;
[0046]所述竖龙骨内侧前竖板301的外表面所在的平面与竖龙骨内侧后竖板306的外表面所在的平面不属于同一个竖直平面且该两个竖直平面互相平行,所述竖龙骨挡板302垂直于竖龙骨内侧前竖板301 ;所述竖龙骨连接板304垂直于竖龙骨挡板302和竖龙骨加强板 305 ;
[0047]所述上横龙骨前底板104的底面所在的平面和上横龙骨后底板108的底面所在的平面为水平面、该两个平面不重合且互相平行;所述上横龙骨前底板104垂直于上横龙骨挡板110,所述上横龙骨连接板111垂直于上横龙骨挡板110和上横龙骨加强板109 ;
[0048]所述下横龙骨顶板901垂直于下横龙骨挡板904,所述下横龙骨连接板903垂直于下横龙骨挡板904和下横龙骨加强板902 ;
[0049]所述窗框和窗扇框上均开有标准的欧标"C型〃槽口 23 ;
[0050]所述竖龙骨内侧后竖板的外表面设有两个卡槽26 ;设置竖扣板架4,所述竖扣板架4由后竖扣板401、竖连接板402和前竖扣板403连接成整体且呈匚字形;所述后竖扣板401的自由侧设有竖卡板404和卡头28,所述前竖扣板403的自由侧设有卡头28 ;所述竖扣板架4安装在竖龙骨3上,所述两个卡头28分别位于两个卡槽26中且每个卡头28的形状及尺寸与其所对应的卡槽26的形状及尺寸相适应;
[0051]所述上横龙骨后底板108的底面设有上横龙骨挂板102,所述上横龙骨挂板102的底部设有上横龙骨小连接板103,所述上横龙骨小连接板103的后侧设有上横龙骨上钩板107 ;设置上横扣板架2,所述上横扣板架2的主体是角钢形,由竖板202和横板203组成,竖板202的顶部设有角钢形下钩板201 ;所述上横扣板架2安装在上横龙骨I上且角钢形下钩板201与上横龙骨上钩板107相扣接;
[0052]所述下横龙骨顶板901的顶面后部设有卡槽26,所述下横龙骨后竖板907的外表面上部设有卡槽26 ;设置下横扣板架7,所述下横扣板架7由后横扣板701、横连接板702、前横扣板703、横卡板704和卡头28组成;所述后横扣板701垂直于水平面,其上侧与横连接板702的后侧连接成整体且二者互相垂直;所述前横扣板703垂直于水平面,其上侧与横连接板702的前侧连接成整体;所述后横扣板701在竖直方向的尺寸大于前横扣板703在竖直方向的尺寸,所述后横扣板701的前表面中部设有与下横龙骨后竖板907上设置的卡槽26的形状及尺寸相适应的卡头28 ;所述前横扣板703的下部设有与下横龙骨顶板901上设置的卡槽26的形状及尺寸相适应的卡头28 ;所述下横扣板架7安装在下横龙骨9上且每个卡头28与其对应的卡槽26相扣接;
[0053]所述竖龙骨挡板302上设有开口向前的凹槽303 ;
[0054]所述竖龙骨3、上横龙骨1、下横龙骨9、竖扣板架4、上横扣板架2、下横扣板架7都由铝合金制成。
[0055]因竖龙骨3很长,在不安装窗框和窗扇的地方则需要安装玻璃,竖龙骨挡板302上设置的凹槽303的作用是插入另一种扣板,并且另一种扣板还被螺钉13固定在竖龙骨3上且其最外部的一个面与竖龙骨3的外表面在同一个竖直的平面内,用于安装玻璃5。
[0056]图1中,由于窗框17、窗扇框16等被竖龙骨3、上横龙骨I和下横龙骨9遮住而省略,只画出窗框17的安装位置;铰链10、风撑22也省略未画出;开启执手6和锁点19也只是示意图,示意其所在的位置。开启执手6、锁点19、铰链10、风撑22等采用现有的技术。
[0057]竖龙骨3、上横龙骨I和下横龙骨9上的密封槽24用于安装胶条14,竖龙骨3和下横龙骨9上的U字形耳27用于拧螺钉13安装玻璃5。
[0058]纱窗18是卷形的,安装在上横龙骨I与上横扣板架2围成的空间内,当纱窗18展开时,其展开部分则位于竖扣板架4、下横扣板架7与竖龙骨3和下横龙骨9围成的安装纱窗的腔体15内。
[0059]竖龙骨3具有竖龙骨外侧竖板308、竖龙骨内侧竖板、竖龙骨前竖板309、竖龙骨后竖板307、密封槽24和U字形耳27 ;上横龙骨I具有上横龙骨后竖板101、上横龙骨底板、上横龙骨顶板105、上横龙骨前竖板106和密封槽24 ;下横龙骨9具有下横龙骨顶板901、下横龙骨前竖板905、下横龙骨底板906、下横龙骨后竖板907、密封槽24和U字形耳27 ;这些是现有的技术,其中没有涉及到
【发明内容】
的则没有写入技术方案中。
[0060]由于这种隐藏式玻璃幕墙悬窗系统的竖龙骨具有实用性、新颖性和创造性,因此本申请单独将其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另外,这种隐藏式玻璃幕墙悬窗系统及其中的上横龙骨将在同日各自单独申请专利。
【主权项】
1.一种用于隐藏式玻璃幕墙悬窗系统的竖龙骨,包括竖龙骨内侧竖板,其特征是:所述竖龙骨内侧竖板的外表面中部区域设有竖龙骨挡板(302),所述竖龙骨挡板(302)的前表面与竖龙骨内侧竖板的外表面前部区域构成安装窗框的凹口(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隐藏式玻璃幕墙悬窗系统的竖龙骨,其特征是:所述竖龙骨内侧竖板由竖龙骨内侧前竖板(301)和竖龙骨内侧后竖板(306)组成,所述竖龙骨挡板(302)设在竖龙骨内侧前竖板(301)的外表面后部;所述竖龙骨内侧后竖板(306)的外表面前部设有竖龙骨加强板(305);设置竖龙骨连接板(304),所述竖龙骨连接板(304)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竖龙骨挡板(302)的外侧和竖龙骨加强板(305)的外侧连接成整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隐藏式玻璃幕墙悬窗系统的竖龙骨,其特征是:所述竖龙骨内侧前竖板(301)的外表面所在的平面与竖龙骨内侧后竖板(306)的外表面所在的平面不属于同一个竖直平面且该两个竖直平面互相平行,所述竖龙骨挡板(302)垂直于竖龙骨内侧前竖板(301);所述竖龙骨连接板(304)垂直于竖龙骨挡板(302)和竖龙骨加强板(305)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一种用于隐藏式玻璃幕墙悬窗系统的竖龙骨,其特征是:所述竖龙骨内侧后竖板的外表面设有两个卡槽(26)。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一种用于隐藏式玻璃幕墙悬窗系统的竖龙骨,其特征是:所述竖龙骨挡板(302)上设有开口向前的凹槽(30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用于隐藏式玻璃幕墙悬窗系统的竖龙骨,其特征是:所述竖龙骨挡板(302)上设有开口向前的凹槽(303)。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隐藏式玻璃幕墙悬窗系统的竖龙骨,包括竖龙骨内侧竖板,其特征是:竖龙骨内侧竖板由竖龙骨内侧前竖板和竖龙骨内侧后竖板组成;竖龙骨内侧前竖板的外表面后部设有竖龙骨挡板,竖龙骨挡板的前表面与竖龙骨内侧前竖板的外表面前部区域构成安装窗框的凹口;竖龙骨内侧后竖板的外表面前部设有竖龙骨加强板;竖龙骨连接板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竖龙骨挡板的外侧和竖龙骨加强板的外侧连接成整体;竖龙骨内侧后竖板的外表面设有两个卡槽;竖龙骨挡板上设有开口向前的凹槽。窗框的尺寸比窗口稍微小一点不影响安装质量,将窗框和窗扇框在工厂内生产,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窗框及窗扇框安装在凹口中,从室内向外看时看不到窗框及窗扇框,美观效果好。
【IPC分类】E04B2-96, E06B3-38
【公开号】CN204571688
【申请号】CN201520292984
【发明人】蔡小林, 高增辉
【申请人】武汉凌云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8日
...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