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箱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889938阅读:来源:国知局
睡箱100组装成图3所示的展开状态时,需将支撑件31枢转展开,并将上框架20卡合于卡合承载部,同时,使锁合件由导引部进入锁合于锁合部,此时阻挡部阻挡锁合件由锁合部进入导引部,以防止锁合件脱离出锁合部,使得支撑件31能够稳定牢靠的连接于上框架20上。藉此,本实用新型的睡箱100的连接结构稳定牢靠,能够有效防止睡箱100在展开状态发生意外收折,消除安全隐患,使用更为安全。具体地,如下:
[0032]请参阅图3及图4,在本实施例中,导引部为开设于支撑件31上端的导引孔312,锁合部为开设于支撑件31上端的锁合孔313。锁合孔313连通于导引孔312,且导引孔312的孔径大于锁合孔313的孔径,以方便锁合件从导引孔312进入并锁合于锁合孔313。在本实施例中,导引孔312与锁合孔313沿水平方向并排布置,但并不以此为限。
[0033]请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阻挡部为形成于支撑件31上端的弹性手指314,详细而言,弹性手指314是一体成型于支撑件31的上端。具体地,弹性手指314具有一弹性臂314a及一连接于弹性臂314a上的抵触头314b。弹性臂314a连接于导引孔312的侧壁,且弹性臂314a恒驱使抵触头314b遮蔽于导引孔312内。弹性臂314a允许抵触头314b沿平行导引孔312之中心轴的方向弹性摆动,以使抵触头314b允许锁合件由导引孔312进入锁合于锁合孔313。即,锁合件能够沿导引孔312之中心轴朝卡入导引孔312的方向顶推抵触头314b,并驱使弹性臂314a发生弹性形变,使抵触头314b脱离出导引孔312,使锁合件卡入导引孔312。当锁合件卡入导引孔312后,即可沿垂直导引孔312之中心轴的水平方向滑入锁合孔313内。此时弹性臂314a可驱使抵触头314b摆动恢复至遮蔽于导引孔312内。弹性臂314a禁止抵触头314b沿垂直导引孔312之中心轴的方向摆动,以使抵触头314b阻挡锁合件由锁合孔313进入导引孔312。在抵触头314b的阻挡作用下,可防止锁合件脱离出锁合孔313,使得支撑件31与上框架20稳定牢靠的连接,能够有效的防止本实用新型的睡箱100意外收折。
[0034]请参阅图1、图2及图4,在本实施例中,锁合件为T型锁定杆21,T型锁定杆21沿平行导引孔312之中心轴的方向固定于上框架20,以方便T型锁定杆21卡入导引孔312的操作。T型锁定杆21具有一外凸状的卡头211,卡头211与上框架20的侧壁之间形成一卡合凹槽212。卡头211与导引孔312呈间隙配合。锁合孔313的侧壁卡合于卡合凹槽212,艮P,T型锁定杆21沿导引孔312之中心轴朝卡入导引孔312的方向移动,则由卡头211顶推抵触头314b,并驱使弹性臂314a发生弹性形变,使抵触头314b脱离出导引孔312,以避让T型锁定杆21的卡头211卡入导引孔312。当卡头211卡入导引孔312后,即可沿垂直导引孔312之中心轴的水平方向移动支撑件31或上框架20,使T型锁定杆21滑向锁合孔313内,此时锁合孔313的侧壁卡合于卡合凹槽212内。当T型锁定杆21完全滑入锁合孔313内,弹性臂314a即可驱使抵触头314b摆动恢复至遮蔽于导引孔312内,以阻挡T型锁定杆21由锁合孔313滑入导引孔312内。
[0035]请参阅图3至图5,在本实施例中,卡合承载部为沿水平方向开设于支撑件31上端的C型通槽311,C型通槽311具有一沿水平方向开设的开口 311a,上框架20由开口 311a卡合入C型通槽311内,以使上框架20卡合承载于C型通槽311内。在本实施例中,导引孔312及锁合孔313均连通于C型通槽311,且导引孔312及锁合孔313的中心轴均垂直于C型通槽311的中心轴。在上框架20由开口 311a卡合入C型通槽311内时,T型锁定杆21也同步地卡入导引孔312内。之后,再操作支撑件31沿C型通槽311所卡合的上框架20部分来滑动,即可使T型锁定杆21锁合于锁合孔313内,操作更为方便。
[0036]请参阅图1、图3及图6,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机构30还包含一枢接座32,枢接座32固定于底板10,支撑件31的下端枢接于枢接座32,从而实现支撑件31与底板10的枢接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枢接座32的外侧竖直向上凸伸有一阻挡壁321,阻挡壁321阻挡支撑件31向外侧倾倒,从而通过阻挡壁321的对支撑件31的阻挡作用,防止支撑件31向外侧倾倒,使用更为安全可靠。
[0037]请参阅图1、图3、图7及图8,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睡箱100还包连接于底板10与上框架20之间的连接机构40,其中,连接机构40包含一连接件41,连接件41的上端枢接于上框架20,连接件41的下端固定卡合于底板10,从而实现连接机构40在底板10与上框架20之间的连接结构。
[0038]请参阅图1、图3及图7,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机构40还包含一^^合座42,卡合座42固定于底板10上,连接件41的下端固定卡合于卡合座42,以实现连接件41固定卡合于底板10的结构。
[0039]具体地,请参阅图7至图10,卡合座42沿水平方向开设有卡合孔421,卡合孔421的侧壁向内凸伸有阻挡凸部422,连接件41的下端朝卡合孔421凸伸有卡合凸块411,卡合凸块411的端部向外凸伸有卡合钩411a,卡合凸块411卡合于卡合孔421,阻挡凸部422阻挡卡合钩411a脱离出卡合孔421。从而在卡合凸块411完全卡入卡合孔421内后,阻挡凸部422即可阻挡于卡合钩411a,以禁止卡合凸块411脱离出卡合孔421,使得连接件41与卡合座42的固定卡合结构更为稳定牢靠。在本实施例中,卡合钩411a朝向卡合孔421的一侧还形成有呈倾斜结构的导引面411b,以在卡合凸块411卡入卡合孔421内时,通过导引面411b的导引作用,能够使卡合钩411a更顺畅的通过阻挡凸部422来进入卡合孔421内,使操作更为方便省力。更优是,在本实施例中,卡合座42还沿水平方向开设有定位孔423,连接件41的下端朝定位孔423凸伸有定位凸块412,定位凸块412卡合于定位孔423,以进一步加固连接件41与卡合座42的连接结构。且,在本实施例中,卡合凸块411的两侧分布相互对称的定位凸块412,对应的,卡合孔421的两侧也分布有相互对称的定位孔423,以供定位凸块412进行卡合定位,使得结构更为牢固可靠。
[0040]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41上设有一安装机构60,安装机构60可与外部的一婴儿车架呈可拆卸的组合安装,以方便本实用新型的睡箱100与外部的婴儿车架组合安全,使用更为方便。且安装机构60的具体结构可以选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结构,故,在此不再赘述。
[0041]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睡箱100还包括提把50,提把50沿上框架20的左右方向枢接于上框架20上,以方便用户通过提把50提起本实用新型的睡箱100,使用更为方便。
[0042]可选择地,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睡箱100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相互对称的支撑机构30,而本实用新型的睡箱100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相互对称的连接机构40。S卩,底板10与上框架20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相互对称的支撑机构30,而底板10与上框架20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相互对称的连接机构40,以简化底板10与上框架20之间的组合安装结构,且能够保障足够的稳定性和牢固程度。但,支撑机构30与连接机构40的具体设置数量并不以此为限,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而灵活选择,在此不再赘述。
[0043]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睡箱100由图1所示的拆分收折状态组装成图3所示的展开状态的操作原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