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大小防烫碗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55984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适应大小防烫碗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具配件,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大小防烫碗套。
【背景技术】
[0002]碗是我们生活中每天都会用的一种餐具,普通的碗在使用的时候,如果碗内的食物过热,容易烫到手或不便端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市面上出现了双层碗、加厚碗等防烫碗,这些防烫碗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吃饭时碗由于过烫不便端持的问题,但同时也增加了碗的厚度,增加了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可适用于不同直径碗具的自适应大小防烫碗套,以解决现有防烫碗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且不便于使用的缺陷。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之一种自适应大小防烫碗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防烫碗架及夹碗架,所述的防烫碗架包括呈圆形的上套壁和下套壁、环状转盘,所述的上套壁与下套壁通过所述的环状转盘相连,并在该上套壁顶端设有滑槽,所述的滑槽内滑动式装设有一滑块,所述的环状转盘内表面设有一对呈半圆形的渐开线卡齿;所述的夹碗架由一对夹爪所构成,所述的夹爪包括呈弧形的卡爪、连接所述卡爪的转板及弹簧,所述的卡爪通过所述的弹簧与所述的上套壁和下套壁分别固定相连,并在所述的转板上设有与该环状转盘上的渐开线卡齿啮合的传动齿,使所述的环状转盘与所述的夹碗架可产生转动。
[0005]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所述的环状转盘呈开口状,并使其两端通过一卡扣以锁紧。
[0006]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所述的上套壁顶端设置的滑槽为一对,且所述的两个滑槽沿该防烫碗架的直径方向设置。
[0007]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所述的卡爪内表面呈磨砂状。
[0008]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所述的防烫碗架为轻钢结构,且所述的卡爪内表面涂有一层耐热娃胶。
[000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适应大小防烫碗套,使用时,将碗套入本实用新型的防烫碗套内,通过上套壁上的滑块以定位碗边沿以定位好碗套的高度,旋转环状转盘,在环状转盘内圆面上的渐开线卡齿与连板上的传动齿之间的啮合,将使得夹碗架的卡爪压缩弹簧,从而在卡爪的作用下将碗紧紧夹住,由渐开线卡齿为单向齿,从而使得环状转盘无法自行反转,以避免碗从防烫碗架上脱落,当使用完后,用户可推动滑块在上套壁上的滑槽内向外滑动,并拨块环状转盘的卡扣,使得环状转盘内径扩大,从而将碗取出。
[0010]与现有防烫碗套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防烫碗套可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碗具,且由于与碗接触的卡爪是通过连板与弹簧与防烫碗架接触,从而可以有效隔热,防烫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大小防烫碗套的正视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大小防烫碗套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之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001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0015]请参阅图1所示,并结合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适应大小防烫碗套,其包括防烫碗架10及夹碗架,防烫碗架10包括呈圆形的上套壁11和下套壁12、环状转盘13,上套壁11与下套壁12通过环状转盘13相连,并在该上套壁11顶端设有滑槽14,滑槽14内滑动式装设有一滑块15,环状转盘13内表面设有一对呈半圆形的渐开线卡齿16 ;夹碗架由一对夹爪21所构成,夹爪21包括呈弧形的卡爪22、连接卡爪22的转板23及弹簧24,弹簧24的一端与卡爪22外壁相连,其另一端与上套壁11或下套壁12的内侧面固定连接,并在转板23上设有与环状转盘上的渐开线卡齿16啮合的传动齿26,使得环状转盘上可相对夹碗架可相对转动。
[0016]使用时,用户可将碗放置在夹爪21所形成空间内,并推动上套壁11上的滑块15相向运动,使得滑块15顶住碗边沿,从而实现对碗高度的固定,尔后,推动环状转盘相对上套壁11旋转,在环状转盘内侧面渐开线卡齿16与连板上的传动齿26啮合作用下,从而使得环状转盘13内径变小,夹碗架与防烫碗架10之间的弹簧24压缩,从而使得卡爪22之间的直径变小,以将碗紧紧固定,以防止松脱,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上套壁11上的滑槽14为一堆,且两个滑槽14沿该防烫碗架10的直径方向设置,且该环状转盘呈开口状,并使其两端通过一卡扣25以锁紧。
[0017]进一步的,为了防止碗表面过于光滑,卡爪22与碗之间产生打滑的现象,本实用新型的卡爪22内表面呈磨砂状,进一步,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防烫碗架10为轻钢结构,且卡爪22内表面涂有一层耐热硅胶,以减轻防烫碗的重量,优化其使用手感。
[001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适应大小防烫碗套,使用时,将碗套入本实用新型的防烫碗套内,通过上套壁11上的滑块15以定位碗边沿以定位好碗套的高度,旋转环状转盘13,在环状转盘13内圆面上的渐开线卡齿16与连板上的传动齿26之间的啮合,将使得夹碗架的卡爪22压缩弹簧24,从而在卡爪22的作用下将碗紧紧夹住,由渐开线卡齿16为单向齿,从而使得环状转盘13无法自行反转,以避免碗从防烫碗架10上脱落,当使用完后,用户可推动滑块15在上套壁11上的滑槽14内向外滑动,并拨块环状转盘13的卡扣25,使得环状转盘13内径扩大,从而将碗取出。
[0019]与现有防烫碗套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防烫碗套可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碗具,且由于与碗接触的卡爪22是通过连板与弹簧24与防烫碗架10接触,从而可以有效隔热,防烫效果更佳。
[0020]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自适应大小防烫碗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防烫碗架及夹碗架,所述的防烫碗架包括呈圆形的上套壁和下套壁、环状转盘,所述的上套壁与下套壁通过所述的环状转盘相连,并在该上套壁顶端设有滑槽,所述的滑槽内滑动式装设有一滑块,所述的环状转盘内表面设有一对呈半圆形的渐开线卡齿;所述的夹碗架由一对夹爪所构成,所述的夹爪包括呈弧形的卡爪、连接所述卡爪的转板及弹簧,所述的卡爪通过所述的弹簧与所述的上套壁和下套壁分别固定相连,并在所述的转板上设有与该环状转盘上的渐开线卡齿啮合的传动齿,使所述的环状转盘与所述的夹碗架可产生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大小防烫碗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状转盘呈开口状,并使其两端通过一卡扣以锁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大小防烫碗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套壁顶端设置的滑槽为一对,且所述的两个滑槽沿该防烫碗架的直径方向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大小防烫碗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爪内表面呈磨砂状。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大小防烫碗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烫碗架为轻钢结构,且所述的卡爪内表面涂有一层耐热硅胶。
【专利摘要】一种自适应大小防烫碗套,其包括防烫碗架及夹碗架,防烫碗架包括呈圆形的上套壁和下套壁、环状转盘,上套壁与下套壁通过环状转盘相连,并在该上套壁顶端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式装设有一滑块,环状转盘内表面设有一对呈半圆形的渐开线卡齿;夹碗架由一对夹爪所构成,夹爪包括呈弧形的卡爪、连接卡爪的转板及弹簧,卡爪通过弹簧与上套壁和下套壁分别固定相连,并在转板上设有与该环状转盘上的渐开线卡齿啮合的传动齿,使环状转盘与夹碗架可产生转动。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可适用于不同直径碗具的自适应大小防烫碗套,以解决现有防烫碗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且不便于使用的缺陷。
【IPC分类】A47G19/02
【公开号】CN204708489
【申请号】CN201520046530
【发明人】李方琴
【申请人】李方琴
【公开日】2015年10月21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