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水阀和具有其的洗碗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356696阅读:来源:国知局
简单,装配效率高,可以调节不同的出水方式,水路切换操作容易。
[0043]其中,如图2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壳体10包括外壳11和上盖
12。具体而言,外壳11内限定有过水腔101,过水腔101的上端敞开,外壳11上设有进水口102,上盖12设在外壳11的上端并封闭过水腔101,上盖12上设有出水孔103。
[0044]也就是说,分水阀100主要由外壳11、上盖12和分水拨片20组成,其中,外壳11内限定有上端敞开的过水腔101,外壳11的侧壁或者底壁上设有与过水腔101连通的进水口 102,上盖12可拆卸地设在外壳11的上方且与外壳11相连以封闭过水腔101,上盖12上设有至少两个出水孔103,当分水阀100装配完成后,水从分水阀100的进水口 102进入过水腔101,然后通过分水拨片20上的通水孔211,再从上盖12上的出水孔103流出。
[0045]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外壳11大体形成为柱状,进水口102设在外壳11的侧壁上,挡水板21形成为圆形片状且绕壳体10的轴线可枢转地设在过水腔101内,挡水板21上设有多个沿其厚度方向贯通的通水孔211。
[0046]具体地,如图2和图5所示,外壳11形成为沿竖直方向(如图2所示的上下方向)延伸的柱状体,外壳11的底壁设有安装孔111,外壳11的侧壁设有进水口 102;如图5所示,分水拨片20的挡水板21形成为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圆形板体,挡水板21上设有多个通水孔211,其中,当分水拨片20可枢转地设在外壳11内时,该挡水板21的旋转轴线位于外壳11的安装孔111内,而挡水板21的外周壁邻近外壳11的内侧壁设置,挡水板21在旋转过程中,可以挡住上盖12上的部分出水孔103,使分水拨片20在不同工作位置上、可以实现进水口 102与不同的出水孔103的导通,达到可以调节不同的出水方式的目的。
[004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通水孔211包括沿挡水板21的周向间隔开布置的第一通水孔2111、第二通水孔2112、第三通水孔2113和第四通水孔2114,出水孔103包括沿上盖12的周向间隔开布置的第一出水孔1031和第二出水孔1032,通水孔211与出水孔103在沿垂直于轴向的平面上的投影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0048]具体地,如图4所示,上盖12大致形成为圆形板体,上盖12上设有沿其周向间隔开布置的第一出水孔1031和第二出水孔1032,其中第一出水孔1031和第二出水孔1032均沿上盖12的厚度方向贯通;如图5所示,分水拨片20的挡水板21上设有沿其周向间隔开布置的第一通水孔2111、第二通水孔2112、第三通水孔2113和第四通水孔2114,当分水阀100的外壳
11、上盖12以及分水拨片20装配完成后,分水拨片20的挡水板21可以转动至挡住部分出水孔103的位置处,使得至少一个出水孔103与部分通水孔211导通,从而实现进水口 102与不同的出水孔103的导通,达到调节不同的出水方式的目的。
[0049]优选地,第一通水孔2111与第三通水孔2113相对设置,第二通水孔2112与第四通水孔2114相对设置,第一出水孔1031和第二出水孔1032设在上盖12的相对两侧。
[0050]也就是说,第一出水孔1031和第二出水孔1032的对称轴线重合并穿过上盖12的中心,而第一通水孔2111、第二通水孔2112、第三通水孔2113和第四通水孔2114分别沿分水拨片20的周向布置,并且四个通水孔211的对称轴线将挡水板21所在平面区域四等分,即相邻的通水孔211的对称轴线之间的夹角为90°。
[0051 ]由此,当分水拨片20在过水腔101内转动时,挡水板21上的通水孔211可以与上盖12的至少一个出水孔103导通,从而达到分水阀100的水路切换目的。
[0052]可选地,第一出水孔1031的面积小于第二出水孔1032的面积,第一通水孔2111和第三通水孔2113的面积大于第一出水孔1031的面积且小于第二出水孔1032的面积,第二通水孔2112的面积小于第一出水孔1031的面积且大于等于第一出水孔1031的面积的二分之一,第四通水孔2114的面积小于等于第二出水孔1032的面积的二分之一。
[0053]换言之,当分水拨片20的第一通水孔2111或第三通水孔2113分别位于第一出水孔1031正下方时,第一出水孔1031与进水口 102全部导通,而当分水拨片20的第二通水孔2112位于第一出水孔1031的正下方时,第一出水孔1031的半部分与进水口 102导通,第二出水孔1032的小半部分与进水口 102导通,当分水拨片20的第四通水孔2114位于第一出水孔1031的正下方时,第一出水孔1031的半部分与进水口 102导通,第二出水口 10312的大半部分与进水口 102导通。由此,通过在过水腔101内设置具有通水孔211的分水拨片20,使出水孔103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与进水口 102导通,通过转动分水拨片20,出水孔103的导通部分的大小不断地改变,从而实现调节不同的出水方式的目的。
[0054]其中,如图7所示,第一出水孔1031和第二出水孔1032分别形成为圆孔,第一出水孔1031和第二出水孔1032内分别设有隔板13,隔板13将第一出水孔1031分成第一出水口10311和第二出水口 10312,隔板13将第二出水孔1032分成第三出水口 10321和第四出水口10322,隔板13与经过第一出水孔1031、第二出水孔1032和上盖12的中心的连线垂直。由此,可以将出水孔103分成沿上盖12的径向布置的四个出水口,通过调整分水拨片20的位置,实现分水拨片20上的通水孔211与上盖12的不同的出水口的导通,实现调节不同的出水方式的目的。
[005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通水孔2111和第三通水孔2113分别大体形成为扇形,第一通水孔2111和第三通水孔2113的外侧的弧形边与第二出水孔1032的轮廓相对应。而第二通水孔2112形成为三角形,第四通水孔2114与第四出水口 10322的形状相对应的弓形,第二通水孔2112和第四通水孔2114在与第一出水孔1031和第二出水孔1032位置相对应时,第二通水孔2112和第四通水孔2114的一个边分别与隔板13位置相对应。
[0056]换言之,如图6所示,上盖12的第一出水孔1031主要由第一出水口 10311和第二出水口 10312组成,其中第一出水口 10311和第二出水口 10312分别形成为相对设置的半圆形,第一出水口 10311位于外侧,第二出水口 10312位于内侧;第二出水孔1032主要由第三出水口 10321和第四出水口 10322组成,其中第三出水口 10321的轮廓线形成为顶角朝向上盖12中心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第四出水口 10322的轮廓线形成为与第三出水口 10321相背设置的弓形,第三出水口 10321位于内侧,第四出水口 10322位于外侧。优选地,第一出水口 10311、第二出水口 10312、第三出水口 10321和第四出水口 10322的对称轴线重合,而第三出水口10321和第四出水口 10322的轮廓线组合成顶角朝向上盖12中心且圆心角为90°的扇形。
[0057]如图7所示,挡水板21的第一通水孔2111和第三通水孔2113的轮廓线分别形成为顶角相对设置且圆心角均为90°的扇形,优选地,第一通水孔2111和第三通水孔2113的尺寸相等且二者的轮廓线均与第三出水10321 口和第四出水口 10322的组合结构外轮廓线一致,挡水板21的第二通水孔2112的轮廓线形成为顶角朝向挡水板21中心的直角三角形,并且第二通水孔2112的轮廓线与上盖12的第三出水口 10321的形状尺寸相同、位置相对应,即第二通水孔2112位于挡水板21所在区域的内侧且邻近挡水板21的中心设置,挡水板21的第四通水孔2114的轮廓线形成为弓形,并且第四通水孔2114的轮廓线与上盖12的第四出水口10322的形状尺寸相同、位置相对应,即第四通水孔2114位于挡水板21所在区域的外侧且远离挡水板21的中心设置。
[0058]当分水拨片20转动至图8所示的位置时,第一通水孔2111分别与第一出水口10311和第二出水口 10312导通,第三通水孔2113分别与第三出水口 10321和第四出水口 10322导通,上盖12的四个出水口全部与进水口 102导通;当分水拨片20转动至图9所示的位置时,挡水板21将上盖12的第二出水口 10312和第四出水口 103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