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翻转的置物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09964阅读:7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翻转的置物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置物架,尤其涉及一种可翻转的置物架。
【背景技术】
[0002]置物架是人们生活当中经常用到的东西,人们可以在置物架上放置一些零散的物品,在人们取用的时候方便拿取,但是现有的置物架空间是固定,人们放置的物品都是尺寸不一致的,所以导致有一部分物品放不进去。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翻转的置物架,解决了现有的置物架空间是固定,人们放置的物品都是尺寸不一致的,所以导致有一部分物品放不进去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置物架、隔板一、隔板二、框架、分隔杆、底座、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底端连接底座,所述底座的外形为三棱柱,所述框架从上到下依次均匀设有若干根分隔杆,所述分隔杆之间中心位置设有转轴,所述置物架通过转轴连接框架,所述置物架由隔板一和隔板二构成,所述隔板一连接隔板二。
[0005]所述隔板一与隔板二相互垂直。
[0006]所述隔板一与隔板二的面积比为1:2。
[0007]所述隔板二的宽度与分隔杆之间的垂直距离相等。
[000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解决了现有的置物架一般空间是固定,人们放置的物品都是尺寸不一致的,所以导致有一部分物品放不进去的问题,大大方便了人们放置物品。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0011]在图中,1、置物架2、隔板一3、隔板二 4、框架5、分隔杆6、底座7、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2]结合图1、2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所述框架(4)底端连接底座(6),所述底座(6)的外形为三棱柱,所述框架(4)从上到下依次均匀设有若干根分隔杆(5),所述分隔杆(5)之间中心位置设有转轴(7),所述置物架(4)通过转轴(7)连接框架(4),所述置物架
(I)由隔板一 (2)和隔板二 (3)构成,所述隔板一 (2)连接隔板二 (3)。
[0013]所述隔板一 (2)与隔板二 (3)相互垂直。
[0014]所述隔板一(2)与隔板二 (3)的面积比为1:2。
[0015]所述隔板二(3)的宽度与分隔杆(5)之间的垂直距离相等。
[0016]当用户的物品尺寸较大放不进置物架(I)中时,用手向上扳动隔板一(2),置物架(I)旋转90度,置物架(I)的上方会与框架(4)中的分隔杆(5)相吻合,从而改变了置物架(I)的放置的空间。
[0017]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可翻转的置物架,它包括置物架(I)、隔板一(2)、隔板二(3)、框架(4)、分隔杆(5)、底座(6)、转轴(7),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4)底端连接底座(6),所述底座(6)的外形为三棱柱,所述框架(4)从上到下依次均匀设有若干根分隔杆(5),所述分隔杆(5)之间中心位置设有转轴(7),所述置物架(4)通过转轴(7)连接框架(4),所述置物架(I)由隔板一 (2)和隔板二 (3)构成,所述隔板一 (2)连接隔板二 (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翻转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一(2)与隔板二(3)相互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翻转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一(2)与隔板二(3)的面积比为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翻转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二(3)的宽度与分隔杆(5)之间的垂直距离相等。
【专利摘要】一种可翻转的置物架,所述框架(4)底端连接底座(6),所述底座(6)的外形为三棱柱,所述框架(4)从上到下依次均匀设有若干根分隔杆(5),所述分隔杆(5)之间中心位置设有转轴(7),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解决了现有的置物架一般空间是固定,人们放置的物品都是尺寸不一致的,所以导致有一部分物品放不进去的问题,大大方便了人们放置物品。
【IPC分类】A47B57/04
【公开号】CN205321720
【申请号】CN201521085396
【发明人】范正根, 杨琦, 金源, 舒超超
【申请人】江西师范大学
【公开日】2016年6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