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花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51226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折叠花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放置花盆的花架,公开了一种折叠花架,包括支撑架、复数个平台、四组支撑杆组、复数根连接杆,第一支杆与直杆铰接,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铰接,第二支杆与第三支杆铰接,第二支杆与第四支杆铰接,第三支杆与直杆铰接,第四支杆与直杆铰接;第一支杆与上平台的横杆一端铰接,第四支杆与下平台的横杆一端铰接,上平台的两个挂钩挂在第一连接杆上,下平台的两个挂钩挂在第二连接杆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折叠方便,且展开后的牢固性较好,展开后呈阶梯状,摆放既节省空间,又有利于植物采光生长,摆放的花盆纵面不重叠,不会相互影响,整体摆放效果较好,不需要时,即可收拢成一个长方体,方便携带、搬运。
【专利说明】
折叠花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放置花盆的花架,尤其涉及了一种折叠花架。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常用的花架一般都是固定式的,一旦组装完成后,结构就相对固定,占用的空间也相对固定,当不需要使用时,无法快速收拢,占用空间大,或需要拆卸掉,使用麻烦。另外花架上的平台均处于同一平面,不利于植物的采光。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收拢不便、不利于植物采光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收拢方便、方便植物采光的折叠花架。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5]折叠花架,包括支撑架、复数个平台、四组支撑杆组、复数根连接杆,四组支撑杆组分别命名为第一支撑杆组、第二支撑杆组、第三支撑杆组、第四支撑杆组,第一支撑杆组包括两根第一支杆,第二支撑杆组包括两根第二支杆,第三支撑杆组包括两根第三支杆,第四支撑杆组包括两根第四支杆,支撑架包括两根倾斜设置的直杆;第一支杆、第三支杆、第四支杆均相互平行,第二支杆、直杆相互平行;第一支杆中部与直杆中上部铰接,第一支杆下端与第二支杆上端铰接,第二支杆中部与第三支杆中部铰接,第二支杆下部与第四支杆下部铰接,第三支杆上端与直杆中部铰接,第四支杆中部与直杆中下部铰接,第二支杆下端、第三支杆下端、第四支杆下端、直杆下端位于同一水平面;平台包括上平台和下平台,上平台和下平台均包括两根相互平行设置的横杆;第一支杆上端与上平台的横杆一端铰接,上平台的横杆另一端设有挂钩;第四支杆上端与下平台的横杆一端铰接,下平台的横杆另一端设有挂钩;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两端分别与两根直杆上部连接,第二连接杆两端分别与两根直杆中部连接;上平台的两个挂钩挂在第一连接杆上,下平台的两个挂钩挂在第二连接杆上。
[0006]作为优选,直杆的长度均比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三支杆、第四支杆的长度长。
[0007]作为优选,连接杆还包括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第五连接杆、第六连接杆,第三连接杆两端分别与第二支杆上部固定连接,第四连接杆两端分别与第二支杆下部固定连接,第五连接杆两端分别与第三支杆下部固定连接,第六连接杆两端分别与第四支杆下部固定连接。
[0008]作为优选,上平台和下平台均还包括复数条相互平行的平板,平板两端分别与两根横杆固定连接。
[0009]作为优选,上平台和下平台均还包括设置在横梁上端的挡板,挡板两端分别与两根横梁固定连接。
[0010]作为优选,相邻两条平板之间设有间隙,该间隙在平台上形成间隔的凹槽。
[0011]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结构简单,折叠方便,且展开后的牢固性较好,展开后呈阶梯状,摆放既节省空间,又有利于植物采光生长,摆放的花盆纵面不重叠,不会相互影响,整体摆放效果较好,不需要时,即可收拢成一个长方体,方便携带、搬运。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展开后的主视结构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展开后的侧视结构图。
[0014]图3是展开后下平台下方的部分结构图。
[0015]图4是收拢后的结构图。
[0016]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I一支撑架、2—横杆、3—第一支杆、4 一第二支杆、5—第三支杆、6—第四支杆、7—直杆、8—上平台、9 一下平台、10—平板、11一第一连接杆、12—第二连接杆、13—第三连接杆、14一第四连接杆、15—第五连接杆、16—第六连接杆、17—挂钩、18—挡板、19一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0018]折叠花架,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支撑架1、复数个平台、四组支撑杆组、复数根连接杆,四组支撑杆组分别命名为第一支撑杆组、第二支撑杆组、第三支撑杆组、第四支撑杆组,第一支撑杆组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杆3,第二支撑杆组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第二支杆4,第三支撑杆组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第三支杆5,第四支撑杆组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第四支杆6,支撑架I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直杆7,直杆7倾斜设置。直杆7、第一支杆3、第二支杆4、第三支杆5、第四支杆6用于支撑平台。
[0019]在本实施例中,平台包括上平台8和下平台9,上平台8和下平台9均包括两根相互平行设置的横杆2、复数条相互平行的平板10,平板10两端分别与两根横杆2固定连接。
[0020]直杆7的长度均比第一支杆3、第二支杆4、第三支杆5、第四支杆6的长度长。
[0021]第一支杆3、第三支杆5、第四支杆6均相互平行,第二支杆4、直杆7相互平行。第一支杆3中部与直杆7中上部铰接,第一支杆3下端与第二支杆4上端铰接,第二支杆4中部与第三支杆5中部铰接,第二支杆4下部与第四支杆6下部铰接,第三支杆5上端与直杆7中部铰接,第四支杆6中部与直杆7中下部铰接,第二支杆4下端、第三支杆5下端、第四支杆6下端、直杆7下端位于同一水平面。
[0022]第一支杆3上端与上平台8的横杆2—端铰接,上平台8的横杆2另一端设有挂钩17。第四支杆6上端与下平台9的横杆2—端铰接,下平台9的横杆2另一端设有挂钩17。
[0023]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11、第二连接杆12、第三连接杆13、第四连接杆14,第一连接杆11两端分别与两根直杆7上部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12两端分别与两根直杆7中部固定连接;第三连接杆13两端分别与第二支杆4上部固定连接,第四连接杆14两端分别与第二支杆4下部固定连接。平台的两根横杆2均位于两根直杆7之间,上平台8的两个挂钩17挂在第一连接杆11上,下平台9的两个挂钩17挂在第二连接杆12上。两个平台沿着倾斜的直杆7设置,呈梯形分布,两个平台纵向不交叠,因此摆放花盆时互不影响,两者的水平面不一致,因此有利于花盆的采光。采用挂钩17的定位方式,操作简单方便,且定位牢固,成本较低。
[0024]上平台8和下平台9均还包括设置在横梁上端的挡板18,挡板18两端分别与两根横梁固定连接,挡板18对花盆起到一个限位的作用,防止花盆被推落。相邻两条平板10之间设有间隙19,该间隙19在平台上形成间隔的凹槽,平台形成凹槽型平台,一方面节省平板10的材料,另一方面用于加固整个花架。
[0025]连接杆还包括第五连接杆15、第六连接杆16,第五连接杆15两端分别与第三支杆5下部固定连接,第六连接杆16两端分别与第四支杆6下部固定连接。第三连接杆13、第四连接杆14、第五连接杆15、第六连接杆16分别用于加强两根第二支杆4之间上部的连接强度、两根第二支杆4之间下部的连接强度、两根第三支杆5之间下部的连接强度、两根第四支杆6之间下部的连接强度,提高整体结构的牢固性。
[0026]当需要使用花架时,撑开支撑架I和支撑杆组,再先后旋转上平台8、下平台9,使得挂钩17钩在相应的连接杆上即可。不需要使用花架时,先后顺时针旋转上平台8、下平台9,使得上平台8的横杆2与第一支杆3处在同一条直线上,平板10两端卡在两根直杆7之间;下平台9的横杆2与第四支杆6处在同一条直线上,平板10两端卡在两根直杆7之间。合拢后即可随意搬运、携带,占用面积小且操作简单便利,两平台不处于同一纵面,因此一个花架可放置多盆植物,且互不影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操作简单方便,展开后牢固性较好。展开后的花架,平台呈阶梯摆放,有利于植物采光生长,整体摆放效果更佳美观,若不要使用时,整体结构可收拢,方便携带。
[0027]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主权项】
1.折叠花架,包括支撑架(I)、复数个平台、复数根连接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根第一支杆(3)、两根第二支杆(4)、两根第三支杆(5)、第四支杆(6),支撑架(I)包括两根倾斜设置的直杆(7);第一支杆(3)中部与直杆(7)中上部铰接,第一支杆(3)下端与第二支杆(4)上端铰接,第二支杆(4)中部与第三支杆(5)中部铰接,第二支杆(4)下部与第四支杆(6)下部铰接,第三支杆(5)上端与直杆(7)中部铰接,第四支杆(6)中部与直杆(7)中下部铰接;平台包括上平台(8)和下平台(9),上平台(8)和下平台(9)均包括两根横杆(2);第一支杆(3)上端与上平台(8)的横杆(2)—端铰接,上平台(8)的横杆(2)另一端设有挂钩(17);第四支杆(6)上端与下平台(9)的横杆(2)—端铰接,下平台(9)的横杆(2)另一端设有挂钩(17);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11)、第二连接杆(12),第一连接杆(11)两端分别与两根直杆(7)上部连接,第二连接杆(12)两端分别与两根直杆(7)中部连接;上平台(8)的两个挂钩(17)挂在第一连接杆(11)上,下平台(9)的两个挂钩(17)挂在第二连接杆(1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花架,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杆(3)、第三支杆(5)、第四支杆(6)均相互平行,第二支杆(4)、直杆(7)相互平行;第二支杆(4)下端、第三支杆(5)下端、第四支杆(6)下端、直杆(7)下端位于同一水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花架,其特征在于:直杆(7)的长度均比第一支杆(3)、第二支杆(4)、第三支杆(5)、第四支杆(6)的长度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花架,其特征在于:连接杆还包括第三连接杆(13)、第四连接杆(14)、第五连接杆(15)、第六连接杆(16),第三连接杆(13)两端分别与第二支杆(4)上部固定连接,第四连接杆(14)两端分别与第二支杆(4)下部固定连接,第五连接杆(15)两端分别与第三支杆(5)下部固定连接,第六连接杆(16)两端分别与第四支杆(6)下部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花架,其特征在于:上平台(8)和下平台(9)均还包括复数条相互平行的平板(10),平板(10)两端分别与两根横杆(2)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花架,其特征在于:上平台(8)和下平台(9)均还包括设置在横梁上端的挡板(18),挡板(18)两端分别与两根横梁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花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条平板(10)之间设有间隙(19)。
【文档编号】A47G7/02GK205433045SQ201620005797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6年1月7日
【发明人】柳超, 吴樱子
【申请人】福建漳平市德诺林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