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湿分离的蹲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4093阅读:15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干湿分离的蹲便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厕所用器皿,尤其是蹲便器。
背景技术
现有蹲便器基本成槽状,通常在便槽前端带有弧形遮挡体,便槽一端接冲水管,便槽底部有一个排泄孔,水与粪便通过排泄孔基本变成混合状态。在利用微生物处理粪便时需要将粪便干湿分离,因此,目前的蹲便器不能达到干湿分离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水与粪便基本能够分道排泄的蹲便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便槽、冲水管、其特征是便槽底前部有出水口,便槽底部的排泄孔装有由气缸活塞杆顶推的一个气动阀门,便槽后部装有由气缸活塞杆顶推的气动刮板。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便槽前部有出水口,尿液或冲冼水从便槽的出水口排泄,当开启便槽底部的气动阀门和便槽后部的气动刮板时,粪便从排泄孔排出。粪便按干湿分道排泄,可以适应微生物处理粪便时需要干湿分离的要求。


附图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便槽14、冲水管12,便槽前端带有弧形遮挡体6,便槽底前部有出水口4,便槽底部的排泄孔装有由气缸1的活塞杆顶推的一个气动阀门2,便槽后部装有由气缸10活塞杆顶推的气动刮板7。便槽14底部最好做成略微向前端倾斜,有利于尿液或冲洗水流往出水口,出水口4可配设滤栅。冲水管12装设在便槽上沿的边槽11内侧。气动阀门2与便槽排泄孔的接触面边沿装设O型密封圈,气动阀门2后端与便槽底部铰接,气动阀门2前部下侧附连着与气缸1活塞杆前端接触的斜装顶推座板3,气缸1安装在便槽底部外侧连接的斜置板16下侧,气缸1的活塞杆通过斜板16设置的通孔顶在顶推座板3后方。便槽后部的气动刮板7由气缸10的活塞杆推动,气缸10安装在便槽后端,气缸10的活塞杆通过便槽后端配设的通孔伸入便槽,气动刮板7设装配孔安装固定在气缸10活塞杆的前端。
权利要求干湿分离的蹲便器包括便槽、冲水管,其特征是便槽底前部有出水口,便槽底部的排泄孔装有由气缸活塞杆顶推的一个气动阀门,便槽后部装有由气缸活塞杆顶推的气动刮板。
专利摘要干湿分离的蹲便器,本实用新型涉及厕所用的蹲便器,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水与粪便基本分道排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便槽、冲水管,其特征是便槽底前部有出水口,便槽底部的排泄孔装有由气缸活塞杆顶推的一个气动阀门,便槽后部装有由气缸活塞杆顶推的气动刮板。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微生物处理粪便的公共厕所。
文档编号E03D9/10GK2647944SQ0320965
公开日2004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11日
发明者朱瀛江 申请人:朱瀛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