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围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94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地铁围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地铁围护结构,包括埋入地下的二级阶梯状的围护桩/墙,在围护桩/墙的阶梯接面的暴露位置上设置有填充物料部。通过上述结构提高盖挖顺筑法,在十字路口,交通拥挤,施工场地狭窄,无放坡条件,或在砂卵石地层环境下,施工的可操作性。
【专利说明】一种地铁围护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铁围护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在交通繁忙的城市中心区,在路面交通不能长期中断的道路下修建轨道交通车站时,为减少施工期间对地面交通和商业的影响,车站结构可采用盖挖法施工。
[0003]盖挖法依施工的步骤不同,可分为盖挖逆筑法及盖挖顺筑法。盖挖顺筑法其中一种形式是直接利用车站主体结构顶板、围护结构及中间支承粧作为受力体系,覆土后即恢复部分交通;然后在顶板下暗挖。主体结构顶板与围护结构的节点连接方式常规做法是地铁顶板和围护结构完全脱离,盖挖顶板在施工阶段为简支板,使侧墙防水连续。施工地铁顶板时,顶板以上基坑一般采用放坡、打土钉或锚杆等方式进行支护,将冠梁降低至顶板面以下,这种结构在十字路口,交通拥挤,施工场地狭窄,无放坡条件,或在砂卵石地层钢板粧的施工场所可操作性差,安全性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地铁围护结构,保证开挖小基坑、施工冠梁的结构安全。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地铁围护结构,包括埋入地下的二级阶梯状的围护粧/墙,在围护粧/墙的阶梯接面的暴露位置上设置有填充物料部。
[0007]作为优选,在填充物料部与暴露位置之间由下而上设有冠梁、地铁顶板;所述围护粧/墙的顶端设有圈梁;所述圈梁顶面与地面平齐;所述填充物料部的上表面与圈梁顶面平齐。
[0008]作为优选,所述填充物料部由泡沫板、箱型钢模或木模组成。
[0009]作为优选,所述阶梯接面处于地面以下的3.5米?5.4米的任一深度。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通过上述结构,保证开挖小基坑、施工冠梁、顶板期间的结构安全。提高盖挖顺筑法,在十字路口,交通拥挤,施工场地狭窄,无放坡条件,或在砂卵石地层环境下,施工的可操作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地铁围护结构的示意图。
[0013]图中:
[0014]I一围护粧/墙;11 一上半围护粧/墙;12—下半围护粧/墙;2—地面;3—冠梁;4一圈梁;5—顶板;6—填充物料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5]现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6]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地铁围护结构的修建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0017]a、确定围护粧/墙I的尺寸及修建位置。
[0018]b、成孔/槽并清孔/槽;制作钢筋笼,钢筋笼设有平齐于地面2的基准面。钢筋笼2为二层阶梯状钢筋笼,阶梯接面可以处于基准面以下的3.5米?5.4米的任一深度。在孔/槽内放置钢筋笼。如C指示的面为阶梯接面,二层阶梯状的二层阶梯相接部位为阶梯接面。
[0019]成孔方式分为人工挖孔和机械挖孔,成槽方式为机械挖槽。人工挖孔具体步骤如下:在围护粧的修建位置的外缘修建两层护壁钢筋,然后在修建位置通过人工进行挖孔。机械挖孔/槽可用钻孔机挖孔/槽。
[0020]C、第一次浇筑混凝土:向钢筋笼浇筑混凝土至阶梯接面,形成下半围护粧/墙;
[0021]d、按预定的围护粧/墙设计,在阶梯接面的暴露位置(图1中的D部为暴露位置)上安装由泡沫板、箱型钢模或木模组成的填充物料部6,填充物料部6的上表面平齐于基准面;
[0022]e、第二次浇筑混凝土 ;在下半围护粧/墙12的混凝土初凝前,向阶梯接面以上的钢筋笼浇筑混凝土直至基准面,形成上半围护粧/墙11;
[0023]通过两次浇筑制作而成的维护粧/墙为二层阶梯状,与钢筋笼相应,图1中A侧为其迎土侧,B侧为其背土侧,C指示的面为其阶梯接面,D部为阶梯接面的暴露位置。
[0024]完成a-e步骤,能保证开挖小基坑、施工冠梁时结构稳定,施工安全。
[0025]f、开挖顶板5基坑;在阶梯接面的暴露位置上施工冠梁3 ;
[0026]g、凿除上半围护粧的粧头或上半围护墙的墙顶后在上半围护粧/墙11的顶部施工圈梁4 ;
[0027]完成a-f步骤,能保证修建地铁顶板5时,结构稳定,施工安全。
[0028]h、修建地铁顶板5。
[0029]完成a-h步骤,保证修建地铁其余结构时,整个地铁站的施工安全,结构稳定。
[0030]修建围护粧时,b步骤为成孔并清孔,钢筋笼2放置在孔内;修建围护墙时,b步骤为成槽并清槽,钢筋笼2放置在槽内。
[0031]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铁围护结构,包括埋入地下的二级阶梯状的围护粧/墙1,在围护粧/墙I的阶梯接面的暴露位置上设置冠梁3,冠梁3上设置地铁顶板5,地铁顶板5上设置泡沫板、箱型钢模或木模;围护粧/墙I的顶端设有圈梁4 ;圈梁4顶面与地面2平齐;泡沫板、箱型钢模或木模设置的高度与圈梁4顶面平齐。阶梯接面处于地面以下的3.5米?5.4米的任一深度。所述地铁围护结构保证开挖顶板5基坑、施工冠梁3、地铁顶板5期间的结构安全,施工安全。
[0032]当地铁围护结构为:包括埋入地下的二级阶梯状的围护粧/墙,在围护粧/墙的阶梯接面的暴露位置上设置有填充物料部。所述地铁围护结构保证开挖顶板5基坑、施工冠梁3的结构安全,施工安全。本段所述的地铁围护结构可通过上述修建方法的步骤a-e实现。
[0033]本实用新型中:
[0034]泡沫板、箱型钢模或木模,辅助围护粧/墙I成型,而且容易移除,方便后期施工。
[0035]阶梯接面处于地面以下的3.5米?5.4米的任一深度:阶梯接面处于这一位置,保证围护粧/墙与顶板形成的建筑结构更为稳定,使围护粧/墙的受力更为合理,保证发挥挡土围护作用,也保证顶板受力正常,结构稳定。
[003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地铁围护结构,使盖挖顺筑法修建地铁在交通拥挤,施工场地狭窄,无放坡条件,或在砂卵石地层钢板粧施工环境下可操作性提高。在地铁工程施工受场地或者地质条件影响无法采用常规的放坡、钢板粧支护方式施工的情况下,保证开挖顶板5基坑、施工冠梁3、地铁顶板5期间的结构安全。
[0037]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动。
【权利要求】
1.一种地铁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埋入地下的二级阶梯状的围护粧/墙,在围护粧/墙的阶梯接面的暴露位置上设置有填充物料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填充物料部与暴露位置之间由下而上设有冠梁、地铁顶板;所述围护粧/墙的顶端设有圈梁;所述圈梁顶面与地面平齐;所述填充物料部的上表面与圈梁顶面平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铁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料部由泡沫板、箱型钢模或木模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铁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接面处于地面以下的3.5米?5.4米的任一深度。
【文档编号】E02D29-045GK204282399SQ201420685013
【发明者】阮艳妹, 于健, 王睿, 唐文鹏, 郑石, 王建 [申请人]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