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负压供水设备储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7838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负压供水设备储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应用于无负压供水设备的储水器,属于无负压供水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无负压供水设备通常由储水器、水泵、阀门管件、传感器、电气控制系统等组成,其中储水器是一个重要的部件,一般来说储水器由一个进水管、一个出水管、罐体、负压抑制器等构成,现有无负压供水设备储水器的进水管要么从罐体底部进水,要么从罐体顶部进水,这两种进水方式各有优缺点对大型设备来说,底部进水安装方便,但容易使储水器中的水回流造成市政管网的污染,顶部进水虽然有效地避免了储水器中的水回流污染,又造成了安装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安装方便又避免回流水污染的无负压供水设备储水器。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将储水器的进水管从罐体底部通入罐体内部,使进水管的出水口到达至内腔的顶部,这样可以在罐体下方实现管道的方便对接,同时也有效避免了储水器中的水倒流污染市政管网,本实用新型为了更可靠的避免市政管网的污染,在进水管上还装了隔断防污染阀,从而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大大地减少了设备的安装时间,可靠的保证了市政管网中的水质质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较佳实施例的构成原理图。
1.隔断防污染阀;2.市政管网;3.罐体;4.出水口;5.板;6.真空自动补偿器;7.负压表;8.出水管;9.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以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隔断防污染阀(1)连接在市政管网(2)与进水管(9)之间,进水管(9)从罐体(3)的底部通入罐体(3)的内腔中,并且进水管(9)的出水口(4)到达至罐体(3)内腔的顶部,在进水管(9)的出水口(4)的上部固定着板(5),板(5)可以固定在罐体(3)上也可以固定在进水管(9)上,板(5)的作用是防止水流冲击,在罐体(3)的底部连通着出水管(8),在罐体(3)上安装着负压表(7),负压表(7)还可以安装在与罐体(3)相通的进水管(9)和出水管(8)上,在罐体(3)的顶部还安装着真空自动补偿器(6)。
正常工作时,水从市政管网(2)经隔断防污染阀(1)进入进水管(9),进水管(9)中的水由出水口(4)进入罐体(3)的内腔,然后再经出水管(8)进入水泵的进水口而供向用户;当自来水停水时,由于进水管(9)的出水口(4)在罐体(3)内腔的顶部,很显然,罐体(3)中的水是不会自流进入市政管网(2)中的,当用户不用水或者自来水压力低于罐体(3)中的压力时,隔断防污染阀(1)不但会起到止回阀的作用,而且能够自动将阀腔中的水放出,并充进空气,使市政管网(2)与进水管(9)完全隔离,从而避免了罐体(3)中的水对市政管网(2)造成污染,实现了防止污染的发明目的。
由于进水管(9)在罐体(3)的下部与市政管网(2)实施对接,比在顶部更方便,由此实现了本实用新型安装方便的另一发明目的。
以上所说的隔断防污染阀(1)可以是机械式,也可以通过电磁阀的形式实现。
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含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储水器,主要由隔断防污染阀(1)、罐体(3)、板(5)、真空自动补偿器(6)、负压表(7)、出水管(8)、进水管(9)等构成,其特征在于进水管(9)从罐体(3)的底部通入罐体(3)的内腔中,并且进水管(9)的出水口(4)到达至罐体(3)内腔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储水器,其特征在于隔断防污染阀(1)连接在市政管网(2)与进水管(9)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储水器,其特征在于在进水管(9)的出水口(4)的上部固定着板(5),板(5)可以固定在罐体(3)上也可以固定在进水管(9)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储水器,其特征在于在罐体(3)上安装着负压表(7),负压表(7)还可以安装在与罐体(3)相通的进水管(9)和出水管(8)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储水器,其特征在于在罐体(3)的顶部安装着真空自动补偿器(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既安装方便又避免回流水污染的无负压供水设备储水器,本实用新型将储水器的进水管从罐体底部通入罐体内部,使进水管的出水口到达至内腔的顶部,这样既可以在罐体下方实现管道的方便对接,同时又有效避免了储水器中的水倒流污染市政管网,同时为了更可靠的避免市政管网的污染,在进水管上还装了隔断防污染阀,从而大大地减少了设备的安装时间,并可靠的保证了市政管网中的水质质量。
文档编号E03B11/00GK2704625SQ200320122008
公开日2005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19日
发明者张明亮, 王学成 申请人:张明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