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臭坐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0070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臭坐便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坐便器,尤其是一种无臭坐便器。
背景技术
现有坐便器人们在如厕的时候,尤其是大便的时候,总是散发出难闻的臭味,污染环境,影响人体健康。
三、实用新型的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如厕时不释放臭味的无臭坐便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臭坐便器,包括坐便器和与之相连的水箱,其特殊之处在于,将坐便器水箱底部的排水管道向上移动一定的空间,在水箱的下面,坐便器的后部内设有与坐便器的空腔相通的通道,通道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排气管接通。
上述排水管道可以根据需要向上移动一定的空间尺寸。
上述通道的出口可设在坐便器后部的左侧、右侧、上方或后面,若出口设在上方或后面,则连接管道穿出水箱。
为了使除臭效果更好,可在连接通道的出口与排气管的管道上装有引风机和控制阀门,使除臭更彻底。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厕时无臭、无异味的特点,净化了卫生间的空气,避免了环境污染,使人体健康免受损害,提高了产品档次。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七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八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图1、图3的排水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图2、图4的排水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图5、图7的排水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图6、图8的排水结构示意图。
图13-图16为本实用新型图1-图6的通道的走向示意图。
图17-图20为本实用新型图1-图6的通道、通道口的位置示意图。
图21-图24为本实用新型图7、图8通道的结构及通道口的位置示意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其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图24可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臭坐便器,主要是由坐便器1和与之相连的水箱2构成的,将坐便器水箱2底部的排水管道8向上移动一定的空间,在水箱2的下面、坐便器1的后部内设有与坐便器的空腔3相通的通道4,通道4的出口5通过管道与排气管接通,以便排出臭气和异味,达到无臭无味的目的。
根据需要,排水管道8向上移动一定的空间,便于不同高度的通道4,如图9-图12所示;通道4的出口5可设在坐便器后部的左侧,如图14、图18、图20、图22、图24所示;也可设在坐便器的后部的右侧,如图1-图8、图13、图21、图23所示;还可设在其上方,如图15所示;更可以设在水箱的后面的后上部,如图16所示;图16的这种结构方式可以把排气管通道埋藏在墙体里面。通道4上的出口5在坐便器上的结构位置如图17-图24所示。
为了使除臭效果更理想,除臭除味更彻底。还可以在以上几种结构方式的基础上,再其连接通道4的出口5与排气管的管道上装有引风机和控制阀门7如图25所示。
权利要求1.一种无臭坐便器,包括坐便器(1)和与之相连的水箱(2),其特征在于将坐便器水箱(2)底部的排水管道(8)向上移动一定的空间,在水箱(2)下面,坐便器(1)的后部内设有与坐便器的空腔(3)相通的通道(4),通道(4)的出口(5)通过管道与排气管接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臭坐便器,其特征在于通道(4)的出口(5)设在坐便器后部的左侧、右侧、上方或后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臭坐便器,其特征在于在连接通道的出口与排气管的管道上装有引风机和控制阀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坐便器,尤其是一种无臭坐便器,它主要包括坐便器和与之相连的水箱,其特点是,将坐便器水箱底部的排水管道向上移动一定的空间,在水箱的下面,坐便器的后部内设有与坐便器的空腔相通的通道,通道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排气管接通;该坐便器大便时释放出的臭味直接通过排气管排出,不会散发到卫生间内,在卫生间里就闻不到臭味,避免了环境污染,改善了如厕环境,有利于人体健康,提高了卫生间档次。
文档编号E03D11/00GK2778907SQ20052000078
公开日2006年5月10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17日
发明者张 杰 申请人:张 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