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水龙头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1198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出水龙头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出水龙头定位结构,与出水龙头有关,更详而言之,尤指可以快速简易组装的一种出水龙头定位结构,属于水龙头配套用品。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流理台上使用的出水龙头在组装时,必须到流理台下方的空间作锁固的动作,以组装出水龙头,然而流理台下方空间狭小,有的流理台下方脏污不堪、气味不佳,此处是最令组装人员厌烦的地方;如图1所示,传统鹅颈龙头组装于流理台面之示意图,一鹅颈龙头10,其下方有一座体11及一入水管12,该座体11位于流理台面15上,流理台面15有一穿孔151供入水管12穿入,该入水管12为一牙管,以一螺帽13锁固在流理台面15的下方,另以六角螺母14接设水源入管16;此传统的鹅颈龙头10组装在流理台面15上,均必须由操作人员进入到流理台面15下方狭隘的空间内安装,非常不便,当鹅颈龙头10经久使用而损坏,需更换时,必须作拆卸动作,亦需入于流理台面15下方操作,此操作长期困扰着操作安装人员。
又,如图2所示,为另一习知鹅颈龙头50组装在流理台面52上,有一座体51,下方中央有一入水管(图未示),两侧各锁固一螺杆53,再以一具有弹簧54之双夹片55套于螺杆53下方,双夹片55内有一螺帽56,以螺帽56渐上升,则双夹片55愈开张而对流理台面52下方施以一作用力,并下拉鹅颈龙头50,使鹅颈龙头50定位于流理台面52上;此类作法虽然创新,但仍必须在狭隘的流理台面52下方工作,还必须钻一个很大的孔或于流理台面52一次钻三个孔,除了破坏流理台面52外,操作也比较麻烦。
(三)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一种出水龙头定位结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在流理台面下方操作而组装出水龙头,直接在流理台面上快速简易组装即可,使施工人员操作方便、容易组装。
本实用新型一种出水龙头定位结构,其系一出水龙头,其下方含有一入水管,该入水管为一牙管,下方接设一水源入管,该入水管穿设于流理台面上,该流理台面有一穿孔供入水管穿入,以一定位机构将出水龙头定位在流理台面上;其特征在于该定位机构含有一转帽,内可供一膨胀柱体进入,并可位移该膨胀柱体于入水管上;一束套,内壁预定位置设有内螺纹,而螺接于入水管上,并约位于流理台面的穿孔位置,且束套上端可开张其口径;据此,以扭转该转帽可即令膨胀柱体下移至束套内,紧迫入束套内,该束套扩张外径而定位于流理台面的穿孔内,使出水龙头定位在流理台面上,以达到直接在流理台面的上方组装定位出水龙头,无需在流理台面下方的狭隘空间内组装。
其中,该转帽内的上方设有一多角孔,其下方设为圆孔,该多角孔的孔径大于圆孔的孔径,以形成一抵缘,该多角孔供一多角板进入,该多角板有一螺孔与入水管螺接,该圆孔供膨胀柱体置入,该膨胀柱体顶部有一凸缘,凸缘抵于该转帽内的抵缘上,扭转该转帽,带动旋转该多角板以下移该膨胀柱体。
其中,该束套周边设有数个缝隙,而作弹性开张其口径。
本实用新型一种出水龙头定位结构,其优点是结构简单,组装容易,易于操作,可以在流理台面的上方快速的进行维修更换,施工很方便。


图1习知鹅颈龙头定位于流理台面之平面示意图。
图2习知另一鹅颈龙头定位于流理台面之平面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之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组合于流理台面之立体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操作组装之剖面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操作组装完成之剖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如下习知图标号10鹅颈龙头11座体 12入水管13螺帽14六角螺母 15流理台面151穿孔 16水源入管(PE管)50鹅颈龙头51座体52流理台面 53螺杆
54弹簧 55双夹片 56螺帽本实用新型图标号20出水龙头 21入水管 23水源入管(PE管)30定位机构 31转帽311多角孔312圆孔 313抵缘 32膨胀柱体321凸缘 33多角板 331螺孔34束套 341内螺纹 342缝隙35垫片 40流理台面41穿孔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出水龙头定位结构,如图3、4所示,其系一出水龙头20及一定位机构30,该出水龙头20下方设有一入水管21,该入水管21为一牙管,下方以快速接头接设一水源入管23,该入水管21穿设于流理台面40上,流理台面40已事先钻有一穿孔41(如图5所示)供入水管21穿入,以一定位机构30将出水龙头20定位在流理台面40上,该定位机构30含有一转帽31、一膨胀柱体32、一多角板33、一束套34及一垫片35,该转帽31内具有一多角孔311及下方的一圆孔312,该多角孔311位于上方,而圆孔312位于下方,该多角孔311的孔径大于圆孔312的孔径,以形成一抵缘313,该多角孔311为六角孔或四角孔皆可,该多角孔311供一多角板33进入,该多角板33则相符合于多角孔311的孔径而置入其内,多角板33有一螺孔331,该螺孔331与入水管21相螺接,该圆孔312供一膨胀柱体32进入,并可以多角板33位移该膨胀柱体32于入水管21上,该膨胀柱体32顶部有一凸缘321,底部略缩小孔径,该转帽31内之抵缘313则供膨胀柱体32之凸缘321抵挡,该束套34下方内壁设有内螺纹341,而螺接于入水管21上,并约位于流理台面40之穿孔41位置,且束套34周边设有数个缝隙342,使上端可弹性张开其口径;藉由上述之结构组合,本实用新型一种出水龙头定位结构,其组合时如图5、6所示,先将定位机构30的多角板33、膨胀柱体32,转帽31、束套34及垫片35依序套上或旋转于入水管21上,将入水管21穿入于流理台面40的穿孔41内,且该束套34约位于流理台面40的穿孔41位置,以扭转该转帽31带动旋转该多角板33,以下移膨胀柱体32,以令膨胀柱体32下移至束套342内,紧迫入束套34内,该束套34受到膨胀柱体32的迫入而扩张外径定位于流理台面40的穿孔41内,使出水龙头20定位于流理台面40上,以达到直接于流理台面40组装定位出水龙头20,无需在流理台面40下方的狭隘空间内组装。
本实用新型在组装出水龙头20时,完全不需在流理台面40下方工作,直接在流理台面40上方组装即可,而且若要维修、拆卸出水龙头20,只要旋开该转帽31,作旋转出水龙头20上移一段距离,使膨胀柱体32上移脱离束套34,再作旋转出水龙头20,即可取出出水龙头20,作维修或更换动作,比起习知在流理台面下方狭隘的空间内(又潮湿、气味不佳、狭隘空间操作员难以组装)工作,要理想许多,而且对于厚薄流理台面40皆适用。
权利要求1.一种出水龙头定位结构,其具有一出水龙头,其下方含有一入水管,该入水管为一牙管,下方接设一水源入管,该入水管穿设于流理台面上,流理台面有一穿孔供入水管穿入,以一定位机构将出水龙头定位在流理台面上;其特征在于该定位机构含有一转帽,内可供一膨胀柱体进入,并可位移该膨胀柱体于入水管上;一束套,内壁预定位置设有内螺纹,而螺接在入水管上,并位于流理台面的穿孔位置,且束套上端可开张其口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水龙头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转帽内的上方设有一多角孔,其下方设为圆孔,该多角孔的孔径大于圆孔的孔径,以形成一抵缘,该多角孔供一多角板进入,该多角板有一螺孔与入水管螺接,该圆孔供膨胀柱体进入,该膨胀柱体顶部有一凸缘,凸缘抵于该转帽内的抵缘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水龙头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束套周边设有可作弹性开张其口径的缝隙。
专利摘要一种出水龙头定位结构,具有一出水龙头,其下方含有一入水管,该入水管为一牙管,下方接设一水源入管,该入水管穿设于流理台面上一穿孔内,以一定位机构将出水龙头定位于流理台面上;该定位机构包含有一转帽,内可供一膨胀柱体进入,并可位移该膨胀柱体于入水管上;一束套,内壁预定位置设有内螺纹,而螺接于入水管上,并约位于流理台面的穿孔位置,且束套上端可开张其口径;据此,以扭转该转帽可令膨胀柱体下移至束套内,紧迫入束套内,该束套扩张外径而定位于流理台面之穿孔内,使出水龙头定位于流理台面上,达到直接于流理台面上组装定位出水龙头,无需在流理台面下狭隘的空间内进行组装。
文档编号E03C1/04GK2828155SQ20052010634
公开日2006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25日
发明者林栋坡 申请人:林栋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