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接漏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5967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水接漏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水管用套或管座联接的技术,特别是一种排水管道的防水接漏器。
背景技术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厨房、厕所、洗涤间等一切有排水要求的房屋,其排水管道和卫生洁具的出水短管都要穿过混凝土楼板垂直安装。管道安装后,虽然将管道周围的管孔空隙用混凝土填补密实,但由于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变形、管道受管内流水冲击所产生的晃动以及低温气候的影响使混凝土楼板和管道收缩等原因,势必导致管道外壁与混凝土结合面产生微小的收缩裂缝,使楼面上的积水顺着缝隙渗漏至下层,严重影响房屋的正常使用。出现渗漏以后,会试图采取一些“防水”措施进行修补,但时隔不久又复本还原,渗漏不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彻底解决因管壁漏水导致建筑物楼板漏水的防水接漏器。
本实用新型是用如下方式实现的防水接漏器由上管道承插套、弧形接漏盆和下管道承插套整体构成,上管道承插套上端有环状积水槽,上管道承插套的内壁有凹形导水槽连通上管道承插套下端的出水孔,在上管道承插套下部套壁外与下管道承插套上端处有弧形接漏盆,弧形接漏盆的盆壁外周盆缘有止水环的环状约束带。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还可以用如下方式完成弧形接漏盆和下管道承插套之间有拉筋连接。弧形接漏盆上端口有导水斜面。凹形导水槽数量与出水孔数量相对应。上管道承插套外壁、下管道承插套外壁和弧形接漏盆的外壁均有凹凸花纹。制造材料是塑料的或金属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多项防水接漏措施,使楼面上的渗漏水通过环形凹状接水圆弧、弧形接漏盆、导水槽和出水孔流入排水管内。完全不可能再出现因楼板管孔漏水影响房屋使用的麻烦问题。它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制造容易,使用可靠等特点。达到了技术可靠,永久不漏的目的。它可广泛在建筑物的厕所、洗涤间、厨房等一切有排水要求的下水管联接用,达到了防水接漏的目的。


图1防水接漏器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2的仰视图。
图5为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防水接漏器包括上管道承插套1、弧形接漏盆2、下管道承插套3和拉筋4互相连接构成,并整体用塑料材料(或金属铸造材料)浇注制成。各个部件外表面均有凹凸花纹,使其加强表面与混凝土17的牢固粘结。上管道承插套1上端有环形凹状接水圆弧5连接环状积水槽6。上管道承插套1内壁有凹形导水槽7连通上管道承插套1下端的出水孔8。在上管道承插套1下部壁外与下管道承插套3上端处有弧形接漏盆2,弧形接漏盆2的盆壁外周盆缘有止水环10和环状约束带11。弧形接漏盆2和下管道承接套3之间有四根拉筋4用以加强防水接漏器与混凝土的咬合。弧形接漏盆2上端口有导水斜面9。凹形导水槽7与出水孔8位置相对应,且它们的数量也相同,本实施例采用有六条凹形导水槽7和六个出水孔8。
本防水接漏器使用过程将下管道12插入本实用新型下管道承插套3内并使承插套3下沿与楼板底基本相平(以保证弧形接水盆2上部有厚度30mm以上的混凝土17覆盖为原则),又将上管道13插入上管道承插套1,浇灌好楼板上预留管孔剩余空隙的混凝土17后,防水接漏器即安装完成(参阅图5)。
如前所述各种原因的影响,导致管壁与混凝土17结合面产生微小裂缝14和15,楼面上的积水则顺着裂缝14、15向下渗漏。此时,本实用新型则发挥巨大作用环形凹状接水圆弧5接住裂缝14内的渗水并通过环状积水槽6流入凹形导水槽7,再通过出水孔8流入管道内,参阅图3,图5。弧形接水盆2与上管道承接套1相隔有一定的距离,它可以收集裂缝15内的大量渗水并通过纤维漏网16进入出水孔8再流入下水管道内。参见图3,图5。
本实用新型的弧形接水盆2,设置的位置比较低,通常在弧形接水盆2的顶部至少有厚度在30mm以上的混凝土17覆盖,由于保证了弧形接水盆2上部混凝土17的覆盖厚度,在弧形接水盆2外缘处的混凝土17完全不会被拉裂和产生收缩裂缝。此外,在弧形接水盆2外缘设置了止水环10、环状约束带11和拉筋4,使弧形接水盆2外缘的止水环10和环状约束带11与混凝土17牢固粘结和严密咬合,形成一个坚固的整体。消除了建筑物变形对管道的影响,管内流水的冲击再也不会使管道晃动。更不会造成弧形接水盆2外缘止水环10与混凝土17结合面裂缝。即使在低温气候条件的影响下混凝土和防水接漏器都产生收缩变形时,由于环状约束带11的作用,使混凝土17对弧形接水盆2外缘上的止水环10产生强大的约束力,当它们收缩变形时,混凝土17紧握弧形接水盆2,使弧形接水盆2施放其弹性模量而完全达到不裂缝和有效止水及接漏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防水接漏器,其特征在于由上管道承插套(1)、弧形接漏盆(2)和下管道承插套(3)整体构成,上管道承插套(1)上端有环状积水槽(6),上管道承插套(1)的内壁有凹形导水槽(7)连通上管道承插套(1)下端的出水孔(8),在上管道承插套(1)下部套壁外与下管道承插套(3)上端处有弧形接漏盆(2),弧形接漏盆(2)的盆壁外周盆缘有止水环(10)和环状约束带(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水接漏器,其特征在于弧形接漏盆(2)和下管道承插套(3)之间有拉筋(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水接漏器,其特征在于弧形接漏盆(2)上端口有导水斜面(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水接漏器,其特征在于凹形导水槽(7)数量与出水孔(8)数量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水接漏器,其特征在于上管道承插套(1)外壁、下管道承插套(3)外壁和弧形接漏盆(2)的外壁均有凹凸花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水接漏器,其特征在于制造材料是塑料的或金属的。
专利摘要本防水接漏器涉及一种排水管用套或管座联接技术。它由上管道承插套、弧形接漏盆和下管道承插套整体构成,上管道承插套上端有环状积水槽,上管道承插套的内壁有凹形导水槽连通上管道承插套下端的出水孔,在上管道承插套下部套壁外与下管道承插套上端处有弧形接漏盆,弧形接漏盆的盆壁外周盆缘有止水环的环状约束带。防水接漏器的使用,可使楼面上的渗水通过环形凹状接水圆弧、弧形接漏盆、导水槽和出水孔流入排水管内。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制造容易,使用可靠等特点。它可广泛在房屋的洗涤间、厨房、厕所等一切有排水要求的下水管上联接用,达到了防水接漏的目的。
文档编号E03C1/12GK2863923SQ20062005048
公开日2007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31日
发明者陈伟明 申请人:陈伟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