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管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7234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排水管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管件,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卫生洁具用于连接下 水管道的排水管件。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生活环境的整洁、清新程度的要求也越 来越高。然而,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因下水道反臭、下水管滴水,排水 管道堵塞,以及连接、更换下水管的操作复杂而影响人们生活、工作。针对上 述问题,施工设计人员已经设计出多种相关的连接管件,但均未能实现利用一 个管件来解决所有问题。通常做法为,下水地漏和水槽下水管的连接管件互不相关,分别独立生产。 问题在于,下水管管口的规格通常一致,而且连接下水管的地漏以及水槽中使 用的排水管件,它们实现防臭、防堵以及通流的原理非常相似。因此设计一种 直接配合地漏和水槽使用的管件,以便节约成本、提髙互换性是非常必要的。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排水管件,可直接置于下水管管口 处,配合各类水槽、地漏使用,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在水槽下水管和地 漏下水管中使用的排水管件因为需要分别独立生产,而造成互换性不高、成本 浪费,以及用户维修、更换困难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构造了一种排水管件,包括底部封闭的桶体;桶体上设置有用于连接下水管的连接部位,桶体顶部还开设有入水口、侧 壁上开设有出水口。其中,在入水口处或由桶体侧壁连接出用于隔断入水口和 出水口的隔板;该隔板的下端低于出水口且与桶底之间留有距离,从而,形成 与入水口直接连通的腔体和与出水口直接连通的另 一腔体。本实用新型的排水管件,其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桶体側壁上与出水口对称 开设有另一出水口,相应的,在入水口处或由桶体侧壁连接出用于隔断入水口和
这个出水口的隔板,该隔板的下端同样低于出水口且与桶底之间留有距离。当然本实用新型的排水管件,其隔板还可设置成圃筒状,从而使得与出水 口直接连通的腔体成为 一个环形腔体。而在环形腔体的桶壁上可以间隔开设有 多个出水口。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排水管件,用于连接下水管的连接部位,可以设置成位于桶体上端在外围突出的招、接凸缘;还可设置成位于桶体上端外部的螺紋;优 选方式下,还可设置成位于桶体上端外部的弹性胶围。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排水管件,其进一步改进还在于,出水口处设置有上端 铰接于隔板的盖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排水管件适用于氺M文民用污水的下水管。 可以作为配件应用到各类水槽或地漏的下水管管口处。与国家对卫生洁具下水管及室内排水管标准规范的管径要求相一致,具有互换性高,易于使用的优点, 并因此在管件的使用、更换、维修过程中,减少了更換量,达到节约的目的。附困说明图l是本实用新型排水管件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視示意图; 图2是

图1中排水管件的左视图; 图3是图1中排水管件设置了盖板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排水管件的左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排水管件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剖視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排水管件无剖面结构的示意图;图7是与图6相似的排水管件的示意图,显示出另一种与下水管实现连接 的方式;图8是图7中的排水管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9图7中B处的放大图;图IO是与图6相似的排水管件的示意图,显示出第三种与下水管实现连接 的方式;图11是图10中的排水管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排水管件在地漏中使用的状态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排水管件显示一种入水口形状的俯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
图15是本实用新型排水管件显示第三种入水口形状的俯视图;图16是本实用新型排水管件配合密封圈、垫團4吏用的状态示意图;图17是图16中垫圈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l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排水管件,包括底部封闭的桶体5。该桶体顶 部开设有入水口 3、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 1。其中,在入水口 3处或由桶体5侧 壁连接出用于隔断入水口 3和出水口 1的隔板2。该隔板2的下端低于出水口 1 且与桶底之间留有距离,从而形成在底部连通的两个腔体。其中一个腔体(如 图1中的右侧)与入水口 3直接连通,而另一腔体(图1中的左侧)与出水口 1 直接连通。结合图13可更易于理解本实施例,图13中的阴影表示本连接管件 上端封堵的部分,而中间的多半圓表示入水口。附图仅为示意图,图中的比例、尺寸存在不一致的情况,但附图的目的只 在说明本实用新型排水管件的原理。在更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根据需要,尺寸、 比例可以适当变化。图2是图1中排水管件的左视图,显示出一个水平方向的出水口。当然出 水口也可设置成具有弧线或圓形的出口。图3和图4显示出图1、图2中的排水 管件加设盖板6的结构,其中盖板6的上端铰接于隔板2上,下端搭接于出水 口,当有水流出时,自动顶起盖板6。图5和图6显示出另一种本实用新型排水管件的实施例,其中,在桶体5 侧壁上与出水口 1对称位置开设有另一出水口 l,,相应的,在入水口 3处或由桶 体5侧壁连接出用于隔断入水口 3和出水口 l'的隔板2'。隔板2,的下端同样低 于出水口 l,并且与桶底之间留有一定距离,从而形成三个底部连通的腔体。中间腔体与入水口 3直接连通,两侧腔体分别与出水口 i、 r直接连通。通过图6可以看出下部用于储水的腔体是如何与桶体连为一体的。结合图14可以更容易 理解该实施例的结构,图14中的阴影表示本连接管件上端封堵的部分,而中间 部位表示入水口 3。此外,图5中的排水管件,结合图15,可以理解为另一种本实用新型排水 管件的实施方式。图15中阴影表示本连接管件在上端封堵的部分,而中间的圓 形表示入水口。因此,可以这样理解,隔板2设置成圃筒状,此时,与出水口 直接连通的腔体成为环形腔体。为了增加污水的排放速率,环形腔体的桶壁上
可以间隔开"i殳多个出水口。为了便于上述排水管件的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件还包括用于连接下水管7 的连接部位。如图1-6所示,该部位可以位于桶体上端在外围突出的搭接凸缘4。 其使用方式如图12所示,图12中阴影部分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排水管件,其搁 置于下水地漏中,凸缘4搭接在地漏的环形槽口上。此外,在图12中,9表示 用于排渣的过滤网;7表示下水管(图中的双点划线)。而图7-9显示了另一种用于连接下水管7的连接结构,即在桶体上端在外 部设置弹性胶圏8。使用时,直接塞于下水管7的管口处(如图8)。图9为图7 中B处放大的剖面图,显示出牢牢箍于桶体外侧的弹性胶圏8。而上述的连接结构,还可以使用如图10-11所示的结构,即在桶体上端外 部设置螺紋10(如图10),通过与下水管管口处的螺纟丈配合实现本排水管件的 使用(如图11)。当然,上述的连接结构还可采用如凸键和凹槽配合的方式,以及在桶体外 侧设置具有弹性、可压缩或伸展的结构等。例如,图16显示了一种本实用新型 排水管件配合密封圈31、垫圈32使用的状态。其中,密封圏31保证了本管件 置于下水管道内的密闭性能。而垫圏32的结构如图17所示,在圆周上间隔均 布4-6个凸出部位,其作用与上述弹性胶圈8相同,起连接作用,因此为了便 于插接,下部成斜面结构。而本实用新型的排水管件不但可以如图12所示配合地漏使用,还可以配合 水槽以及其他下水管使用。其直接作用在于实现下水管的堵臭功能。而通过单 独生产本实用新型连接管件,可大大提高各类用于连接下水管管件的互换性。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 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 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排水管件,包括底部封闭的桶体;所述桶体(5)设置有用于连接下水管的连接部位,所述桶体顶部还开设有入水口(3),而所述桶体(5)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入水口(3)处或由所述桶体(5)侧壁连接出用于隔断所述入水口(3)和所述出水口(1)的隔板(2);所述隔板(2)的下端低于所述出水口(1)且与桶底之间留有距离,从而,形成一个与所述入水口(3)直接连通的腔体以及与所述出水口(1)直接连通的另一腔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管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桶体(5)侧壁 上与所述出水口 (1)对称部位开设有另一出水口 (1,),相应的,在所述入水口(3)处或由所述桶体(5)側壁连接出用于隔断所述入水口 (3)和所述出水口 (1,)的隔板(2,),所述隔板(2,)的下端低于所述出水口 (1,)且与所述桶 底之间留有距离。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成圆筒 状,因此,与所述出水口 (1)直接连通的腔体为环形腔体。
4、 才艮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腔体的桶壁上 间隔开设有多个出水口。
5、 根据权利要求l-4任一所述的排水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用于连接下水管的连接部位,包括位于所述桶体上端在外围突出的搭接凸缘(4)。
6、 根据权利要求l-4任一所述的排水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用于连 接下水管的连接部位,包括位于所述桶体上端在外部设置的螺紋(10)。
7、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排水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用于连 接下水管的连接部位,包括位于所述桶体上端在外部设置的弹性胶圈(8)。
8、 根据权利要求l-4任一所述的排水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 (1) 处设置有上端铰接于隔板(2 )的盖板(6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直接置于下水管管口处的排水管件,包括底部封闭的桶体;桶体上设置有用于连接下水管的连接部位,桶体顶部开设有入水口(3)、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1);在入水口(3)处或由桶体(5)侧壁连接出用于隔断入水口(3)和出水口(1)的隔板(2);隔板的下端低于出水口(1)且与桶底之间留有一定距离,从而,形成与入水口(3)直接连通的腔体以及与出水口(1)直接连通的另一腔体。本实用新型的排水管件不但具有防臭、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节省空间、外形美观的优点,而且本实用新型的管件可以直接置于下水管管口处,作为独立的配件与各类水槽、地漏配合,具有使用方便、应用范围广的特点。
文档编号E03C1/28GK201024474SQ20072001077
公开日2008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3日
发明者刘惠松, 姜振林 申请人:姜 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