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臭便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1793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除臭便座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居民住宅、宾馆卫生间便座粪便臭气清除领域, 具体为一种除臭便座器。
背景技术
人在卫生间便座方便时,人体所排泄的粪便产生大量难闻的含有 氨、硫化氢等气体的臭气。这些恶臭气体排放在便座后,就会对经常 接触和吸入这些臭气的人体,造成程度不同的危害,例如刺激人的 嗅觉和视觉器官,致使人体相关器官反应迟钝、麻木。其中的硫化氢 气体被吸入人体内,会混合在人的血液里,使人易患脑血栓、心机梗 塞等心脑血管疾病。
当前,人们在卫生间,多是采用在便座本体上面安装引风机等相 关装置,即通过风机引风、活性炭等触媒吸附的形式来清除便座臭气。 这样,就使得这类便座除臭装置的气流阻力增大,能耗增加;活性炭 等触媒的活性周期较短,易失效和更换频繁,不仅净化效果差,运行 费用也很大。而且,这类除臭装置多安装在便座的便池池口后部围沿 之上,体量很大,既影响便座外形美观,又不利于便座的卫生清理; 同时,由于这类便座除臭装置大都为多个功能捆绑在一起的装置,价 格昂贵,不易普及。
由于设计理念和结构的原因,当前,卫生间使用的这类有除臭功 能的便座,不具有将便座内的人体粪便臭气,通过两用排气扇(本人 专利,申请号;200720169302.7)和预埋管道排出室外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相对于本人的另一个国家专利除臭便座 (ZL200620006401.9),更为实用的和技术更为先进的,用于清除人体 粪便臭气的除臭便座器。本实用新型是在两用排气扇的作用下,将除臭便座器内的粪便臭 气,经过除臭便座器水箱前部、便池围沿下的便池后部池壁上设置的 臭气吸气口和在除臭便座器水箱内设置的,内孔为长方形的陶瓷扁管 及横向扁管、臭气排放圆孔、连接圆孔,经过卫生间地面下和卫生间 墙体中的预埋管道,排入居民楼内公共排气通道中,最后排放于室外 大气环境中自然净化,达到保护和改善卫生间和居室空气环境的,一 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经济实用的,有效清除便座臭气的除臭便座 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除臭便座器便池池口后部(人 面向除臭便座器,下同),靠近水箱前部、便池围沿下部的便池后部池 壁上,设置一个水平长为6厘米,宽为1.5厘米的长方形开口,作为 除臭便座器的臭气吸气口。在水箱的前部立壁内侧上,设置一个内孔
长为6厘米、宽1.5厘米的陶瓷扁管。陶瓷扁管的一端与臭气吸气口 密闭连通,另一端紧贴着水箱前部内壁,朝右上方倾斜,在水箱右部 立壁内侧上,再按着水平方向(当陶瓷扁管水平部分的外部下管壁超 过便池围沿的平面时)布置,当陶瓷扁管接近水箱后部立壁内侧时, 再垂直向下,并与内孔长为6厘米、宽为1.5厘米的横向扁管垂直密 闭连通。横向扁管底壁置于水箱底壁上,其中心位置制有一个臭气排 放圆孔。在臭气排放圆孔相对的水箱底壁上,设置一个连接圆孔。臭 气排放圆孔与连接圆孔上下相对且相互连通。在安装除臭便座器时, 连接圆孔内插入一个圆管套(或叫管箍,用玻璃胶固定),以此来连接 卫生间地面下预埋的臭气输气管。
陶瓷扁管水平部分的外部下管壁,所处的水平位置,必须高于除 臭便座器的便池围沿的平面,以防止水箱内自来水控制阀门失灵,便 池溢水倒灌而进入陶瓷扁管和其后连接的输气管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①采用在除臭便座器本体的便池池口围
沿下的便池后部池壁上,设置臭气吸气口技术,可使粪便臭气直接进 入陶瓷扁管后排入预埋的臭气输气管,减少了粪便臭气绕行路径,从
而减小了除臭系统的气流阻力,更提高了臭气清除效率;②采用陶瓷扁管水平部分高于便池围沿平面的技术,可有效防止便池池口溢水倒
灌,确保除臭便座器系统正常运行;③除臭便座器本体之外,不设置 影响外观形象的体外除臭装置,解决了便座一体整洁化除臭技术的难 题,使除臭便座器外形整洁美观,更便于清洁卫生;④避免了由于便 座器本体安装体外除臭装置,价格昂贵,运行费用过高的不足。同时,
又可使卫生间整洁、美观;⑤生产成本低,运行能耗小,安全可靠, 易于普及。
本实用新型在两用排气扇的作用下,可有效清除卫生间空气污染, 确保居室生活环境质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陶瓷扁管结构局部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臭气吸气口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横向扁管结构原理局部剖面放大示意图; 1—陶瓷扁管、2—陶瓷扁管水平部分、3—臭气吸气口、 4—便池 后部池壁、5Mg池围沿、6—除臭便座器、7—水箱壁、8—水箱、9— 横向扁管、10—横向扁管底壁、ll一臭气排放圆孔、12—连接圆孔、 13—水箱底壁、14一水箱右部立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臭气吸气口 (3)内孔长为6厘米、宽为1.5厘米,设置在除臭便 座器(6)水箱(8)前部、便池围沿(5)下面的便池后部池壁(4) 上。陶瓷扁管(1)内孔长为6厘米、宽为1.5厘米,壁厚为1厘米, 一端与臭气吸气口 (3)密闭连通,另一端紧贴着水箱(8)前部内壁, 朝右上方倾斜,之后,按着水平方向(当陶瓷扁管水平部分(2)外部 下管壁超过便池围沿(5)的平面时),紧贴着水箱右部立壁(14)内 侧布置,当陶瓷扁管(1)接近水箱(8)后部立壁内侧时,再垂直向 下与横向扁管(9)垂直密闭相通。横向扁管(9)呈扁方盒状,其截面长为6厘米、宽为1.5厘米, 一端与陶瓷扁管(1)水平垂直密闭连 通,另一端的端口密封。横向扁管底壁(10)置于水箱底壁(13)上, 在横向扁管底壁(10)中心位置上,制有一个臭气排放圆孔(11)。连 接圆孔(12)设置在水箱底壁(13)上,与臭气排放圆孔(11)上下 相对,相互连通。待安装除臭便座器(6)时,连接圆孔(12)内插入 自行购置的圆管套,并用玻璃胶固定,然后和预埋在卫生间地面下的 臭气输气管相接通。
陶瓷扁管水平部分(2)的外部下管壁,应高于除臭便座器(6) 的便池围沿(5)的平面,以防止水箱(8)内自来水控制阀门失灵, 便池溢水后倒灌而进入陶瓷扁管(1)、横向扁管(9)和其后连接的预 埋臭气输气管。
使用时,当启动电源开关后,除臭便座器(6)内的人体粪便臭气, 在离心式两用排气扇叶轮旋转,所形成的负压作用下,经过臭气吸气 口 (3)、陶瓷扁管(1)、横向扁管(9)、臭气排放圆孔(11)和连接 圆孔(12),进入预埋臭气输气管道,再通过居民楼内公共排气通道, 最后排入大气中自然净化,从而完成便座臭气的清除过程。
权利要求1.一种除臭便座器,利用排气扇的通用引风排气技术,将便座器内的臭气,从便座器内清除出去的装置,其特征是,臭气吸气口(3)设置在水箱(8)前部的便池围沿(5)下部的便池后部池壁(4)上,臭气吸气口(3)依次和陶瓷扁管(1)、横向扁管(9)、臭气排放圆孔(11)和连接圆孔(12)密闭连通,共同构成臭气吸入通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便座器,其特征是,陶瓷扁管水 平部分(2)的外部下管壁所处的水平位置,高于除臭便座器(6)便 池围沿(5)的平面。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便座器,其特征是,陶瓷扁管(1) 紧贴着水箱(8)前部内壁和水箱右部立壁(14)内侧壁上设置。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便座器,其特征是,臭气吸气口 (3)、陶瓷扁管(1)和横向扁管(9)的内孔横截面形状,均为长方形。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便座器,其特征是,连接圆孔(12) 直径,大于臭气排放圆孔(11)直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居民住宅(或宾馆),卫生间便座器内粪便臭气清除领域,具体为一种除臭便座器。其特点是,在除臭便座器便池后部池壁上设置臭气吸气口,并与设置在水箱内的陶瓷扁管、横向扁管、臭气排放圆孔和连接圆孔,共同构成粪便臭气吸入通道。在排气扇叶轮旋转产生的负压作用下,便座器内的粪便臭气,经过臭气吸入通道,进入卫生间预埋臭气输气管道,再通过居民楼内公共排气通道,排入大气中自然净化。采用在便池后部池壁上,设置臭气吸气口技术,减少了粪便臭气绕行路径,降低了除臭系统气流阻力,提高了除臭便座器的臭气清除效率,达到保护和改善居室环境的目的。同时,由于采用防止溢水倒灌技术,确保除臭便座器系统正常运行。
文档编号E03D9/05GK201087475SQ20072012907
公开日2008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1日
发明者张永蔚 申请人:张永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