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等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5174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雨水等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雨水等处理装置。本发明所涉及的雨水等处理装置包括雨水等的积存
设施及渗透设施两者。
背景技术
这种雨水等处理装置包括作为集水的雨水等的积存空间而埋设在地中的雨水等 积存设施、和在将集水的雨水等暂时积存后、使其缓缓地渗透到地中而排出的渗透设施。雨 水等处理装置因为雨水等的有效利用的目的、防止因雨水等向河流急剧地流入而发生的城 市型浸水灾害的目的、或者涵养地下水并抑制地面下沉的目的等而埋设在地中,以往以来, 提出了各种类型的结构供作使用。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将面板部件与L字形状的侧板部件组合的雨水等处理装 置。该雨水等处理装置构成为将侧板部件对置并组合为"口 "字状而形成方形体(桝体), 所以产生由对置的两组侧端面包围的间隙。因而,如果考虑承受埋设在地中时来自周围的 砂土的压力,则有机械强度稍稍不够的问题。 该问题如在专利文献2中所公开的方形体那样,通过将组合的侧板部件的侧端面 彼此用角材或通过凹凸嵌合部结合来解决。 但是,在使用该方形体的情况下,需要在预先将侧板部件结合的状态下施工,所以 便利性差,作业难度高。此外,由于角材的螺孔的位置、或者凹凸嵌合部的位置因制造时的 误差而不均匀,所以结合侧板部件的组装作业也并非容易。
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第3400439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6-21410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装作业及施工作业容易、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的雨水 等处理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关本发明的雨水等处理装置,包括顶板、底板、多个侧板部 件、和多个棒部件。上述顶板及底板在分别从上下夹着上述多个侧板部件的状态下对置配置。 上述多个侧板部件是具有两个矩形面的L字形状的一体成形物,并纵横地组合配 置,以通过上述两个矩形面将由上述顶板部件和上述底板夹着的空间分隔为棋盘格状。
到目前为止所述的结构可以在以往技术中看到,但本发明的特征部分在于设有以 下要叙述的棒部件这一点。即,上述多个棒部件插入在由上述多个侧板部件的侧端面中的、 对置的两组侧端面包围的间隙中。 为了构成有关本发明的雨水等处理装置,在设于地中的孔的内部,首先设置底板, 在其上配置侧板部件,在4个侧板部件的侧端面集中于一点的部分上,在由对置的两组侧 端面包围的间隙中插入棒部件。接着,在侧板部件之上设置顶板。
这样,能够通过棒部件消除多余的间隙,所以即使承受来自周围的砂土等的压力, 侧板部件的位置也不会容易偏离。此时,如果考虑压力而精心设计侧板部件的配置,则更为 有效。因而,有关本发明的雨水等处理装置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 此外,由于棒部件能够在完成侧板部件的配置后插入到间隙中,所以如果考虑例 如修正侧板部件的配置错误的情况,则方便性较高。进而,由于组装作业只是将棒部件插入 到间隙中,所以不受制造时的偏差影响。因而,有关本发明的雨水等处理装置的组装作业及 施工作业容易。 进而,如果使用专利文献1及2中所公开那样的面板部件作为顶板及底板,则有关 本发明的雨水等处理装置的机械强度、和组装作业及施工作业的容易性显著地提高。
另外,在构成多层层叠构造的雨水等处理装置的情况,将顶板作为中间板使用,反 复进行在其上设置侧板部件、再在该侧板部件之上配置其他顶板的组装作业。此外,在雨水 等处理装置的周围,按照周知的技术,设置无纺布等的透水性保护层,阻止砂土向内部的流 入。 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组装作业及施工作业容易并具有良好的机械强 度的雨水等处理装置。


图1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雨水等处理装置的组装工序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雨水等处理装置的组装工序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雨水等处理装置的组装工序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5是方形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表示方形体的完成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构成顶板或底板的面板部件的俯视图。 图8是构成中间板的面板部件的俯视图。 图9表示侧板部件的第2配置例。 图10表示侧板部件的第3配置例。 图11表示半型的侧板部件。 图12表示耐压强化型的侧板部件。 图13表示使用半型的侧板部件的雨水等处理装置。 图14表示在图10所示的雨水等处理装置中使用耐压强化型的侧板部件3B的例 子。 图15是表示将有关本发明的雨水等渗透设施埋设在地中的状态的铅直方向的剖 视图。 符号说明 1、2面板部件 3侧板部件 32侧端面
4
4棒部件 5角材 100底板 101、102方形体 200中间板 300顶板 F雨水等渗透设施 P矩形面 S间隙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 图3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雨水等处理装置的组装工序的分解立体图,此外, 图4是图1所示状态的仰视图。雨水等处理装置包括顶板300、底板100、多个侧板部件3、 和多个棒部件4。雨水等处理装置还包括中间板200、和角材5。本实施方式的雨水等处理 装置是将作为长方体的空间的第1层和第2层层叠的2层构造,各层的空间被6片侧板部 件3分隔为2X2的方形格。 中间板200与底板100将第1层侧板部件3、以及顶板300与中间板200将第2层 的侧板部件3分别以从上下夹持的状态对置地配置。如图4所示,侧板部件3是具有两个 矩形面P的L字形状的一体成形物,并纵横地组合配置,以将由中间板200和底板100所夹 的第1层的空间、以及由顶板300和中间板200所夹的第2层的空间分别由两个矩形面P 分隔为棋盘格状。具体而言,使将1组侧板部件3相互对置以"口"字状组合而成的方形体 101、102在倾斜方向上相邻配置,分别将另两个侧板部件3配置为使方形体101、102与两侧 端面32分别抵接,以使层空间为立方体。另外,该结构在第1层和第2层中是相同的。
图5是方形体101、 102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表示方形体101、 102的完成状态的 立体图。方形体101U02包括面板部件1、2、和侧板部件3,并使侧板部件3的一组相互对 置而组合为"口"字状、再沿上下将面板部件1、2组合而成。方形体101、102可以构成为使 用适当的塑料材料、或者将塑料材料与无机粉体混合的复合材料的成型品。
图7是在雨水等处理装置中、构成顶板300或底板100的面板部件1的俯视图。 面板部件1在面内具有开口部11。开口部11在面板部件1的面内大致均等地设有16个。 该开口部11的个数根据设计而适当地决定。 面板部件1至少具有两组对置边组。在各个对置边组中,相对置的两边在相互对 应的位置上具有凹部13及凸部14。面板部件1是大致长方形状,在相邻的两边的各中间部 具有凹部13,在另外相邻的两边的各中间部具有凸部14。在凹部13的两侧设有凸部14,在 凸部14的两侧设有凹部13。凹部13及凸部14具有能够构成所谓的"燕尾接头"的形状。 相邻的两个面板部件1在一个凹部13中能够嵌入连结另一个凸部14,通过将其沿纵横反复 进行而作为整体被一体化,能够构成平面化的雨水等处理装置的顶板300或底板100。此 外,在面板部件1的一面或两面上,沿着各边设有两个1组的突起15、16,该突起15、16夹持 侧板部件3。 图8是在有关本发明的雨水等处理装置中、构成中间板200的面板部件2的俯视图。该面板部件2与图3所示的面板部件1基本结构相同,但也可以使用完全相同的结构。 面板部件2只是开口部21的大小、个数等与面板部件1不同,其他基本结构与面板部件1 相同。 面板部件2是大致长方形状,在相邻的两边的各中间部具有凹部23,在另外相邻 的两边的各中间部具有凸部24。在凹部23的两侧设有凸部24,在凸部24的两侧设有凹部 23。凹部23及凸部24也具有能够构成所谓的"燕尾接头"的形状。面板部件2与面板部 件1相同,通过连结多片而能够构成平面化的雨水等处理装置的中间板200。此外,在面板 部件2的一面或两面上,与面板部件1同样,为了夹持侧板部件3,沿着各边设有两个1组的 突起25、26。 面板部件1、2的形状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那样的大致长方形状,也可以是其他多 边形状,例如6边形状、8边形状等。此外,凹部及凸部配合面板部件1、2的外形形状来选择 其形成位置。 侧板部件3的两个矩形面P是相同的,相互成大致直角。两个矩形面P包括在横 向上以波形连续的隔板36、和包围隔板36的外周的外框部33,在外框部33的两侧端上形 成有侧端面32。在隔板36的山及谷的部分上设有多个开口部31。此外,在隔板36上,为 了提高强度而隔开规定间隔在横向上设有加强筋34。 如图4所示,侧板部件3的下端部插入到面板部件1上所具备的两个突起15、 16 之间,并结合在面板部件1上。另一方面,侧板部件3的上端部与下端部同样,插入到面板 部件2所具备的两个突起25、26之间,并结合在面板部件2上。这对于不构成方形体101、 102的其他侧板部件3也同样。 到此为止叙述的结构可以在以往技术中看到,而本发明的特征部分在于设有以下 要叙述的棒部件4这一点。S卩,多个棒部件4插入在由多个侧板部件3的侧端面32中的、 对置的两组侧端面32包围的间隙中。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方形体101、102在倾斜方向上 相邻配置,所以一个侧端面32与另一个侧端面32对置,如图4所示,形成有间隙S。棒部件 4由塑料材料等成型,此外,如图1和图2所示,配合间隙S而具有四方柱的形状。棒部件4 的形状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只要能够牢固地嵌入到间隙S中,也可以是圆柱等其他形状。
为了构成有关本发明的雨水等处理装置,在设于地中的孔的内部,首先设置底板 100,在其上配置第1层侧板部件3,在4个侧板部件3的侧端面32集中于一点的部分上,将 棒部件4插入到由对置的两组侧端面3包围的间隙S中(参照图l)。接着,将中间板200 设置在第1层的侧板部件3之上,再将第2层的侧板部件3配置在中间板200之上,与第1 层同样,将棒部件4插入到间隙S中(参照图2),最后,将顶板300设置在第2层的侧板部 件3之上(参照图3)。 这样,由于能够通过棒部件4消除多余的间隙,所以即使受到来自周围的砂土等
的压力,侧板部件3的位置也不会容易地偏离。此时,如果考虑压力而精心设计侧板部件3
的配置,则更为有效。因而,有关本发明的雨水等处理装置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包含在上述方形体101、 102中的侧端面3中的、没有形成
间隙S、在端部上相邻的1组侧端面32相互结合。具体而言,通过在专利文献2中所公开的
角材5,如图4所示,在第1层及第2层的各角部分C上将侧端面32彼此结合。由此,雨水
等处理装置的机械强度进一步增加。
6
此外,由于棒部件4能够在完成侧板部件3的配置后插入到间隙S中,所以如果考 虑例如修正侧板部件3的配置失误的情况则方便性较高。进而,由于组装作业只是将棒部 件4插入到间隙S中,所以不受制造时的偏差影响。因而,有关本发明的雨水等处理装置的 组装作业及施工作业较容易。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由于面板部件1、2彼此结合、以及面板部件1、2 与侧板部件3的结合是通过凹凸嵌合进行的,所以组装作业及施工作业的容易性显著地提高。 此外,雨水等处理装置由于被分为面板部件1、2。侧板部件3和棒部件4,所以能
够在不庞大的状态下输送。因此,能够降低输送成本,并且输送变得容易。 雨水等处理装置的平面积及容积通过面板部件1、2的平面铺设片数及与侧板部
件3的层叠数的选择,能够任意地变更。因而,根据设置场所的条件,能够容易地实现具有
适合的平面积及容积的雨水等处理装置。 图9表示侧板部件3的另一配置例。在该配置例中,将侧板部件3配置为,使其将 层空间分割为10X10的方形格。在前面的实施方式中也同样,在桶眼的行数与列数相同的 情况下,以层平面的配置对角线D为边界,使朝向一致并相邻的侧板部件3的群Gl和群G2 成为相互对置的配置。因而,棒部件4沿着配置对角线D插入在间隙S中。此外,在配置对 角线D的两端部上,与前面的实施方式相同,通过角材5将侧端面32彼此结合。
图10表示侧板部件3的另一配置例。在该配置例中,将侧板部件3配置为,使其 将层空间分割为5X9的桶眼。在这样桶眼的行数与列数不同的情况下,在一部分的部位上 需要使用具有单一的矩形面的I字状的侧板部件6。此外,在再一部分的部位上(参照标 号X及Y),也需要变更设置侧板部件3的朝向。随着桶眼的行数与列数的差变大,这样的 部位增加。另外,棒部件4与角材5的配置与上述配置例相同。 这样,即使雨水等处理装置的平面积及容积变化,也只要将侧板部件3规则地配 置就可以,所以能够迅速地执行该配置及组装。 接着,对侧板部件3的另一形态进行说明。在图11中表示半型的侧板部件3A,在 图12中表示耐压强化型的侧板部件3B。首先,半型的侧板部件3A适合于雨水等处理装置 的高度的调节。该半型的侧板部件3A的特征在于使高度为通常的侧板部件3的一半。
在图13中表示使用该半型的侧板部件3A的雨水等处理装置。该雨水等处理装置 通过半型的侧板部件3A构成第1层、通过通常的侧板部件3构成第2层及第3层。根据该 结构,实现了通过只有通常的侧板部件3不能实现的、侧板部件3的2. 5片的高度。
此外,在第1层的角部分,代替通常的角材5而使用长度为一半的半型的角材5A 固定角部分。进而,在第1层的间隙部分上,代替通常的棒部件4,使用长度为一半的半型的 部件。 另一方面,耐压强化型的侧板部件3B适合于将雨水等处理装置埋设在比通常深 的地方的情况。该耐压强化型的侧板部件3B的特征在于,通过比通常的侧板部件3增加加 强筋34B的数量来强化耐压性能。 图14表示在图10所示的雨水等处理装置中使用耐压强化型的侧板部件3B的例 子。该雨水等处理装置具有将面向外部的所有的侧板部件3替换为耐压强化型的侧板部件 3B的结构。根据发明者的验证,图10所示的雨水等处理装置的容许埋设深度为约3(m),相对于此,图14所示的雨水等处理装置的容许埋设深度为约4(m)。因而,通过耐压强化型的 侧板部件3B能够增加雨水等处理装置的容许埋设深度。另外,只要将耐压强化型的侧板部 件3B配置在雨水等处理装置的外周部分上,并不限于图14所示的例子,通过采用其他配 置,能够进一步增加容许埋设深度。 这样,根据设置条件适当使用通常的侧板部件3、半型的侧板部件3A、耐压强化型 的侧板部件3B,对于雨水等处理装置的高度及容许埋设深度也能够灵活地变更。
图15是表示将有关本发明的雨水等渗透设施埋设在地中的状态的铅直方向的剖 视图。雨水等渗透设施F配置在形成于地中G的孔H的内部,上面侧被土、砂砾、混凝土或 沥青等的层7覆盖。雨水等渗透设施F的周围按照周知的技术,通过无纺布等的透水性保 护层9覆盖,阻止砂土向雨水等渗透设施F的内部流入。 如上所述,面板部件1、2及侧板部件3分别具有开口部11、21、31。因而,雨水等渗 透设施F能够将从流入管8流入的雨水暂时积存,通过透水性保护层9高效地缓缓地渗透 到地中G中。根据该雨水等渗透设施F,由于能够阻碍雨水的向地中急剧地渗透、和向河流 的急剧的流入,所以能够有效地防止渗水灾害。 此外,在图15中,如果代替透水性保护层9而通过隔水层覆盖雨水等渗透设施F 的周围,则能够构成雨水等积存设施。雨水等积存设施对于雨水的有效利用是有效的。
以上,参照优选的实施例具体地说明了本发明的内容,但如果是本领域的技术人 员,则能够基于本发明的基本技术思想及指导而采用各种变形形态。
权利要求
一种雨水等处理装置,包括顶板、底板、多个侧板部件、和多个棒部件,其中,上述顶板及底板在分别从上下夹入上述多个侧板部件的状态下对置地配置;上述多个侧板部件是具有两个矩形面的L字形状的一体成形物,并纵横地组合配置,以通过上述两个矩形面将由上述顶板部件和上述底板夹着的空间分隔为棋盘格状;上述多个棒部件插入在由上述多个侧板部件的侧端面中的、对置的两组侧端面包围的间隙中。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雨水等处理装置,其中,具备多个将上述多个侧板部件中的一组相互对置并以"口"字状组合而成的方形体; 上述多个方形体在倾斜方向上相邻配置,以使一个上述侧端面与另一个上述侧端面对 置而形成上述间隙。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水等处理装置,上述多个方形体所包含的上述侧端面中、没有形成上述间隙且在端部相邻的1组上述 侧端面相互结合。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装作业及施工作业较容易、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的雨水等处理装置。雨水等处理装置是将作为长方体的空间的第1层与第2层层叠的2层构造,各层的空间被6片侧板部件(3)分隔为2×2的方形格。在各层中,使将1组侧板部件(3)相互对置并以“口”字状组合而成的方形体在倾斜方向上相邻配置,分别将其他两个侧板部件(3)配置为使相邻的两个方形体与两侧端面分别抵接,以使层空间为长方体。此时,一个侧端面与另一个侧端面对置而形成间隙。多个棒部件(4)插入在由多个侧板部件(3)的侧端面中的、对置的两组侧端面包围的间隙中。
文档编号E03B11/14GK101711299SQ200880000088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5日
发明者竹内英夫 申请人:Ebata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