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方案以rgh-rghi备水抗旱影响天气调节气候消灭沙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2662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水方案以rgh-rghi备水抗旱影响天气调节气候消灭沙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方案是以人类工程影响天气,改变水源匮乏之现状,实属改造自然的一 项工程。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西北干旱少雨是因植被破坏,土地沙化所致,其实并 不尽然,笔者依据大量资料及实地勘察获证据证明干旱少雨是因地球变迁, 地表水面进行性缺失,水汽蒸源严重不足而造成。所以,本方案主张以人工制 造大量水面,使北方空气中长期备有浓浓的水分子,让大雨降在北方,这样既 能保证北方农田用水,又能调节气候,避免因雨量过于集中而造成的南方水灾。
RGH (人工湖)有三个主要作用
一、 能直接备水抗旱,永久性保证农田任何时候的用水。
二、 能养鱼,养鱼能使耕地使用效率提高五倍以上。
三、 能让从未下过雨的地方下起大雨……至于其他很多作用及原理,将由 本方案从历史角度一一阐明。

发明内容
治水方案(一)
——直接解决农田干旱缺水问题
北方农田干旱缺水主要发生在春耕和秋灌子粒时,农民说,"春雨贵如油, 秋旱如刀剐",这充分说明干旱给农业带来的时间性和严重性。目前,我国仍然
以降雨作为农田灌溉的主要水源,而全年雨量的80%降在盛夏,有时盛夏也干
起来,到秋后才下透雨,因此依靠下雨种田根本不能保收。政府也曾下大力打机井、修水库、改造河流。可是,大旱年头连人饮用水都成问题,那里还能浇
地!由此可见,如果不能找到新的水源,干旱是不能得以解决的。 上哪里去找水源呢?
从我国北方水利资源看,还有很大潜力,黄河流经半个北方,滦河,辽河 等至今还在一时不停地向大海里注水,盛夏时节,几乎各地都有大雨降淋,可 这些水都变为洪流注入海里,如果把这些水就地留住,不让他们白白地流进海 里,农田灌溉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用什么办法留住这些水呢?.
笔者经多年观察实验并结合长辈研究成果提出以建造RGH(人工湖)来彻底 解决这个问题。
所谓RGH,就是以人工挖掘方式挖出面积至少二十亩,深达第一层地下水的 池子(或根据地形确定)
在有常流水的河边建造诸多RGH,以渠水相连途径旱地指向旱区,随时准备 解除旱情。例如在黄河两岸建造诸多RGH向两边拓宽500里,与其它河流分支
联引,形成串联,估计能使北方三分之一的旱地得以灌溉。
在没有常流水的干河沟里建造诸多RGH,从上端到末端,隔一段距离建一个 RGH,形成串链,下雨时上段的RGH蓄满以次下注,所有的RGH全满时,下年的 农田灌溉还愁无水吗 一季蓄水四季够用,还能养鱼,只有多余的水才能流进海里。
RGH的上面与干河沟(或河流)的底面平,它既不影响上游的洪水流过,也不 允许洪水不经此流(既无水灾,还能储水)
RGH的有效容量应是农田需水量的三倍,其深度最好能接触第一层地下水, 干旱时动用地下水补缺,使不致于影响养鱼,不旱时,常年补充地下水,使地下水永远处于超饱和状态。
建在常流水河边的RGH相互连接时,应以挖沟埋管的地下方式为好,为解 决水位落差问题,让所有降值都集中在RGH的末端从而克服水不往高处流的难 题。
建RGH不会占用太多耕地,相反,建RGH挖出的土填平很多废河床,增加 了很多耕地。
根据养鱼专家介绍,每亩水面轻松管理可年产1000斤鱼,每斤3元年产值 3000元钱,每亩地种玉米亩产IOOO斤,每斤6角,年产值600元,将一亩耕地 变为水面增值五倍,而玉米还须变蛋、变肉、变酒精,鱼则直接入口、出口, 高级营养品(2009年2月初,央视7套播出,南方一亩水面产值上万元)
挖条渠浇旱地个人投资者很少,建RGH养鱼投资者踊跃,加上早期政策的 倾斜,让有钱人把钱暂存于RGH里有可能的。
挖掘机、运土车、水泥、钢材、管道的应用给厂家开辟了销路,农民工抢 收入增加了用武之地——其拉动国民经济的力度应不亚于房地产开发。
新农村的建设应该依山傍水"梆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的景色 应重现人间。
研制多个50-100cm直径的"钻地牛",遥控在地下快速钻孔,钻土壤时将 土直接压向周壁,钻岩石时将石粉吐出,钻好孔下进适径的塑料管用以连接所 有RGH,在地下形成一个象电网一样的水网, 一处用水四处支援,焉有缺水之虞?
山川、丘陵、高原、平地,凡有水流过或每年都下雨的地方都适用。
总之,从建RGH能使耕地增值的意义上讲,所建RGH越大越多越好!让耕者 有其渔,让旱地变水乡——人间天堂,永远不会错!
同类对比RGH与水窖不同,水窖蓄水量太少,不能养鱼,也不能向空气中供应大量 水汽,对成云致雨几乎无助,而RGH湖则能。
RGH与水库不同,水库的水在河床底的上面,容易渗漏干枯,干旱年头水库 也干枯,且修水库的河流必须有长流水,雨多时亦会发生水灾。RGH则不能,它 的上面是河床底面,不阻挡洪流通过,不能使水量过多积存,并且,它不会给 所处地位增加重量而诱发地质灾害。
RGH与大井不同,大井无阳光射入,对天气不产生影响,对地下水只有消耗 没有补充,也不能养鱼。RGH相反
RGH养鱼给耕地增值五倍以上,如果说对水质有污染,那就科技下乡清除污 染,南方人靠养鱼维生不也很好吗?
RGH的冬冻夏蒸是否适度可以掌握在管理者手里,它不仅要使北方水源充 足,而且还要调节南方雨量适度。
RGH与人工降雨相比各有特点,人工降雨是在有云而不是雷电天气才能工 作,且覆盖面积有限,花费较大,而RGH则能生云致雨,哪里有湖哪里就会有 云下雨,各地都会普遍降雨,且可靠、稳定, 一劳永逸。
RGH的弊端在于工程浩大,费时较长,耗资无限,但是科技含量可高可低, 全民动员,搞一点就有一点作用,且一劳永逸。
黄河的水带有浓浓的泥沙,蓄水时避开洪峰,在RGH的上游建一个沉淀池, 随时可以清除淤积。
治水方案(二)
解决南方水灾、冻雨及北方少雨少雪问题
从治水方案(一)可以看出,用RGH收集储存以往白白流进海里的河水、雨 水常年准备灌溉农田,直观上已经解决了北方干旱缺水问题,然而真正解决北方干旱的方式并非如此,当北方到处都是RGH。地表水面大大增加,地下水位显 著上升,地表植被异常茂盛,在阳光照射下,下垫面水陆温差异常增大,对流 层大气极不稳定,强对流天气时时发生,过去无雨的地方会因此下起雨来,过 去雨少的地方会因此下起大雨,自然降水已足够农田所需,有谁还会耗油耗电 抽水灌溉呢?
南方之所以雨多,重要原因是下垫面供水过盛——纵横交错的河流、大小 不等的湖泊,四季常青的植被,半环形邻海,加上沼泽、水库、鱼池、湿地…… 到处都是水汽蒸源,空气中常年备有浓浓的水分子,无论何时冷空气来袭,都 会产生锋面天气。加之北方干旱,下垫面蒸源不足,冷空气路过北方毫无阻挡, 直流南下,时时会产生与南方湿热空气交汇的机会,这样怎能不发生雨涝呢 但
是气象专家认为真正造成洪灾的是大气环流的反常。气象专家说"形成洪涝 的主要原因是锋面在一个地区长期徘徊和停滞造成降水过于集中的结果。我国
大部分地区是季风气候,夏季风向北推进,也由南向北跳跃式移动,通常4一5 月移至南岭以南及华南地区使华南进入雨季,6月中旬至7月中旬移至江淮流域, 形成梅雨季节,7月中旬以后移至华北和东北,使华北和东北先后进入雨季。如 果大气环流反常,夏季风则不能按时进退就会使雨带长期停留在某一地区形成 雨涝灾害。"专家还指出"中国东部季风区山脉不高,降雨主要靠北方来的冷
空气和南方来的暖湿空气相遇汇合,暖湿空气抬升在冷空气之上,凝结成云而 形成。所以雨主要不是在夏季风区内部而是在冬夏季风交界的地方出现,"冷空 气来自高纬度的欧亚大陆和北冰洋,途经西伯利亚及蒙古(专家称它为关键区) 的冷高压,冬季它影响我国各地,夏季变性气团影响我国西北及黄河以北,偶 尔南下到黄淮流域,暖湿空气来自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在它控制
下,雨带按季节南北进退,专家还说"我国洪涝灾害具有2—3年,11年一22年和30—40年及80—90年的准周期变化,与太阳黑子活动密切相关。"由此看 来雨带滞留是因太阳黑子活动,大气环流反常,副高向北推进雨带乏力,关键 区冷空气该退不退,甚至南伸。事实上"在我国四季均有冷高压活动,平均每4 天一次,尤其西北华北等地一年中除盛夏部分地区受副高控制外,其它时间的 天气过程都是与伴随着冷高压的冷空气活动相联系的。正当暖湿气团受到副高 控制向北推进之际,关健区冷空气南伸与之交汇且势均力抵,形成准静止锋, 在某地区滞留徘徊,洪灾于是发生……冷空气不但造成洪涝还能造成寒潮、冻 雨,总之很多气象灾害都与它直接相关。
对于太阳黑子活动人类束宇无策,副高移动乏力人们也无力以助,但对冷
空气肆无忌惮,我们应该给予理驯。因为它就在我们身边擦肩而过,看得见、 摸得着,如果再能拽得住,那就万事大吉了。笔者经多年思考,结合长辈及国 内外气象专家研究成果提出"拽得住冷空气"的具体措施、方案如下
从黄河呼市段转弯处向东开掘延长,与西辽河接通。再从黄河兰州段始, 经呼市延长段至东辽河中上游这么长的河流两岸建造诸多RGH,以RGH连RGII, 尽量向两边拓宽,水面越大越好,越集中越好,使造成4一5万平方公里的水面 带即RGHI(人工海),这些水面在阳光照射下使其上方空气备有浓浓的水分子, 关键区冷空气路过此地,必然将此暖湿空气抬升,就地产生锋面天气,这样虽 然未能拽得住冷空气南下,但却大大消弱了其南下的强度,至少改变它的温度 等气象要素的性质,使不致于阻挡副高控制的雨带北进。
根据近二十年天气预报云图及实际下雨地区演变记载资料分析,我国大雨 越来越趋向压縮在沿海及有众多水面地区、东南、南及东北沿海地区雨量倍增, 西北内陆雨量锐减,如能建成上述水面带,大雨将下在北方,根据热平衡原理, 地球接受太阳辐射的总量是恒定的,只要北方大雨降温趋于平衡,南方肯定会温差缩小,因此雨量必然减少,至少不会发生雨带长时间停在某处。
RGH能直接备水抗旱,能使无雨处降雨,能改变气候要素性质,能挟持冷空 气而预防南方水灾,能防寒潮、冻雨,能解决黄河初春冰凌水害……绿洲冷丘 效应,湖泊效应,吸收C02等等。可想而知,这些作用全然呈现,大陆气候会是 什么样子呢?
治水方案三
解决大陆淡水乏源问题。 理论根据
经过一次偶然的宇宙物质大爆炸后,若干年的发展变化地球诞生了。 爆炸的瞬间,宇宙布满了固体、气体和尘埃,它们以各自的元素性质、位 置及复杂的天体环境,在引力作用下重新组织起来,经过若干年的碰撞、挤压、 平衡势能。终于镇静下来产生了星系,地球是其中一员,它是以铁、钠、氧等 百余种元素为主体物质聚集在一起。冷静后以固态物质为核心,掺杂和笼罩着 液体、汽体和能量,其中水蒸汽占有比例最大,经过进一步的冷却后,蒸汽变
成液态水,固体物质在引力作用下,紧紧地凑合在一起,液态水则被排挤到固 体物质之表面,将固态物质包裹起来,确切地说,最初的地球没有固态物质裸 露在水面之外,整个固态地球完全淹没在汪洋大海里,看上去是个汹涌澎湃、 漫无边际的水球在它的轨道上不停地运转着。
太阳光照,日夜交替,寒暑往来,使地表水面时而风雨交加闪电雷鸣,时 而晴空万里阳光明媚,南北两极缺少日光被冻成厚厚的冰块,岁月流逝,固态 物体挤压、崩溃、毁埋、释放能量,若干年的发展变化,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 有极物质、氨基酸、单核细胞、多核细胞、生命、以鱼为代表的海内生物相继 产生。地壳运动,火山爆发,将大量矿物、动物、水下植物埋在固体里变为化
ii石,不停地震荡、演变,在以太阳为主的星系引力和自转离心力等作用下,以 珠穆朗玛峰为突出点的固体陆地渐渐突出水面,若干年后,喜玛拉雅山、昆仑
山、青藏高原渐渐出现在水面上,这时段阳光照射在陆地上,地表增温甚速、 周围海水增温较慢,水汽随海陆风飘移,对流层空气运动活跃,与以往相比, 成云致雨现象有所增多,随着时间的推移,青藏高原上升到数千米海拔,空气 稀薄气温下降,过去多雨变成多雪,亿万年的降雪使这里积下厚厚的雪峰,尽 管其底部融水流走,岁月漫长,不停地积累,终于变成淡水之源。
刚刚退却海水的中国大地,地理形态非常复杂,以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为至 高点,至东南、东北沿海形成西高东低较大梯度,中间具有大面积高原、峡谷、 丘陵和平地,最值得注意的是众多大小不等的湖泊、尤以"四川湖""柴达木湖" "塔里木湖",最为主要,它们是中国水系和气候变迁的基础,从海水退出大陆 时就发挥着重大作用。
在海水刚刚退出大陆时,"四川湖"、"柴达木湖"、"塔里木湖"里还盛满遗 留的海水,阳光照射在湖面上产生大量的蒸汽,与周围日夜温差的陆地上空空 气交汇,对流层空气运动非常活跃,成云致雨现象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多,这一 时期是中国大陆年降水量最多,水灾发生最频的时期,中国古代传说大禹治水 可能就在这个时段,这些湖泊在若干年中,因地理环境差异给中国大陆气候影 响差异巨大。就"四川湖"来说,其西方是雪域高原,终年积雪融化,淡水长 流不息,众多河流的水不停地注入湖里,加上频频大雨,使湖水大量增加,造 成不堪负担的压力,终于在大巴山三峡处冲开决口,泄出海水,流尽湖水,露 出沟谷、露出平地,终归一线,成为以长江为主体的水系,加上至今尚存的大 小湖泊、汉水流域使中国南方成为水乡;加之三面环海,阳光充沛,降水条件 极为优越。"柴达木湖"位于高原北侧,四面环山,只有少量河流注入,其南面,西 面高山峻岭挡住海洋水汽,不能流经此地。北部,东部距大面积水面甚远,欧 亚大陆北部寒流吹到此处寒冷干燥,在海水未流出时,冷风与湖面水汽交汇, 成云致雨现象尚可发生,总算将湖水变淡,若干年的冲刷,流出口越来越低, 湖水水位下降,水面缩小,上游流经此湖的河流常常断流,不能获得足够的补 充,阳光蒸走的水量,大大超过补充的水量,终于变成沼泽、湿地、干地、沙 漠……
"塔里木湖"更为特别,西、南、北三面被高山挡个水泄不通,大西洋、 印度洋等大面积水面蒸汽不能随风到达此地,西风常刮,东面海上蒸汽也来不 到此湖上空,流入此湖的河流,有时未流进湖里,就渗入地下,在海水刚刚退 出大陆时,因湖内还盛满遗留的海水,成云致雨现象常常发生,使湖水大增, 冲开决口,终使湖水变淡。出口变深,湖内水面下降縮小,成云致雨现象日渐 稀少,亿万年的蒸发渗漏,终于干枯。
"塔里木湖"的又一特点是,昆仑山刚刚露山水面时,这里曾是海岸,因 地球板块的挤压,海底曾有大量岩浆喷发,高温高压的岩浆喷发在流动的海水 里,使海水流速加快,海水冷却了随水流动的岩浆,使其既不能成为岩块,也 不能成为液流,只能成为些小颗粒——砂粒,于是便形成大面积海底沙地。岩 浆停止喷发,水温较他处仍然高,大量海生动物来此嬉戏、穿梭,数万年的翻 腾、繁衍,使这里的土壤浮起冲走,这里的海水越来越清,当海水退出大陆, 湖水趋于干枯时,这里只有砂石,缺少土壤,不利于植被覆盖,阳光照射在沙 漠上增温甚速且高,冷风来袭来时,虽己将气团抬升,但因水分子含量极低而 不能成云致雨,终成塔克拉玛干沙漠。
亿万年的运动演变,塔里木盆地、柴里木盆地、湿地干枯草原沙化蒸汽乏源,干旱面积逐年向东扩大且加重,现已延伸到陕甘宁蒙,这些地区因无大面 积水面而降水锐减,目前已成为很难逆转的趋势,如不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后 果可想而知。
从日常观察得知,每当非常炎热的天气出现,当日或次日必有云雨发生, 雨后天气凉爽
每当某处雨量过大,过于集中或水灾,他处必然过于干旱,反之亦然
每当云量较大,形成锋面天气时,凡有水面或湿地处,必有明显的下垫面 雏云升空相续、堆积,同时大雨降临。
每当季风吹来,大气环流,海洋水汽成云覆盖大地时,凡得到当地水面或 湿地成云相续、补充者,必然降雨或大雨,得不到当地水汽汇合,补充者则无 雨,只走过场,正所谓农民称为"闹天气"。
总之,降水的过程,除了遵循气候热平衡原理外,局部与整体的配合亦非 常重要。大气环流是以太阳光照为动力,以下垫面性质为基础,随着季节推移 而遵守时段进行。如果把下垫面性质恢复到大禹治水时期的状况,同样也能获 得大禹治水年代的降水,这是中国人应该想到的事。对于全球水汽环流现状, 目前人类仍属无能为力,但对局部及下垫面的改造,还是大有可为的。为了逆 止气候恶变,改变当今北方逐年干旱,南方雨量不均甚或水灾的状况,依据科 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提出如下方案
具体措施
从雅鲁藏布大峡谷到柴达木盆地东侧划一条弧线,在地平面下两米深处开 通一条隧道,让所截河流的水把柴达本盆地变为"柴达木湖"需水时将水放入 黄河,不需时"柴达木湖"能产出大量的淡水鱼。
水再多还可以越过阿尔金山,沿昆仑山脚下将水引到塔克拉玛干沙漠,把塔克拉玛干沙漠变为养鱼区,这么大的水面不仅会使本地区气候得到改变,而 且还会成为举世瞩目的渔业基地。
大面积水面能使周围气温,风向等气候要素发生改变,大气环流带来海洋 水汽与此处空气汇合,在人的智慧管理下,夏季风能使西北地区大范围"阴雨 霏霏连月不开"冬季风能使本地区瑞雪飘飘补充高原积雪,这样,高原积雪 连年剧增,底部融水流进湖里,湖面蒸汽成云致雨、致雪,再补充积雪,形成 良性循环,永不停息。正所谓从此不愁大陆淡水会乏源。
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沦江截流会引起下游国家的不满,但阐明不这样做, 这些河流不久会自然断流再治已迟时,有望获得谅解。全球气温上升,冰川融 化,积雪递减,雪域高原已多年不下大雪,任其自然断流是必然的。
治水方案四
消灭沙漠
现状
目前我国消灭沙漠的措施主要以扩大植被覆土固沙,可这些措施因缺水而 成功率不高,保存和扩大比较困难,本方案先将水引到沙漠边以水灌溉植被, 保证植被成功,稳步进行,多大面积沙漠也能消灭。
消灭沙漠的另一个办法,那就是以水灌入将沙漠变为养鱼基地,即能变废
为宝,又扩大地表使用效率。
具体方法以地理位置及条件而定。
,有了水,有了鱼,也就有了人,"有朋自远方来"开发荒野消灭沙漠是很自 然的事;
总之,为了降雨,为了逆止气候恶变,工程再大也应该搞下去,因为目前 还没有他路可行,且此亦属扩大内需之举措。
权利要求
所谓RGH,就是以人工挖掘方式挖出面积至少二十亩,深达第一层地下水的池子(根据地形确定)在有常流水的河边建造诸多RGH,以渠水相连途径旱地指向旱区,随时准备解除旱情。例如在黄河两岸建造诸多RGH向两边拓宽500里,与其它河流分支联引,形成串联,估计能使北方三分之一的旱地得以灌溉。在没有常流水的干河沟里建造诸多RGH,从上端到末端,隔一段距离建一个RGH,形成串链,下雨时上段的RGH蓄满以次下注,所有的RGH全满时,下年的农田灌溉还愁无水吗?一季蓄水四季够用,还能养鱼,只有多余的水才能流进海里。RGH的上面与干河沟(或河流)的底面平,它既不影响上游的洪水流过,也不允许洪水不经此流(既无水灾,还能储水)RGH的有效容量应是农田需水量的三倍,其深度最好能接触第一层地下水,干旱时动用地下水补缺,使不致于影响养鱼,不旱时,常年补充地下水,使地下水永远处于超饱和状态。建在常流水河边的RGH相互连接时,应以挖沟埋管的地下方式为好,为解决水位落差问题,让所有降值都集中在RGH的末端从而克服水不往高处流的难题。建RGH不会占用太多耕地,相反,建RGH挖出的土填平很多废河床,增加了很多耕地。根据养鱼专家介绍,每亩水面轻松管理可年产1000斤鱼,每斤3元年产值3000元钱,每亩地种玉米亩产1000斤,每斤6角,年产值600元,将一亩耕地变为水面增值五倍,而玉米还须变蛋、变肉、变酒精,鱼则直接入口、出口,高级营养品(2009年2月初,央视7套播出,南方一亩水面产值上万元)从黄河呼市段转弯处向东开掘延长,与西辽河接通。再从黄河兰州段始,经呼市延长段至东辽河中上游这么长的河流两岸建造诸多RGH,以RGH连RGH,尽量向两边拓宽,水面越大越好,越集中越好,使造成4-5万平方公里的水面带即RGHI(人工海),这些水面在阳光照射下使其上方空气备有浓浓的水分子,关键区冷空气路过此地,必然将此暖湿空气抬升,就地产生锋面天气,这样虽然未能拽得住冷空气南下,但却大大消弱了其南下的强度,至少改变它的温度等气象要素的性质,使不致于阻挡副高控制的雨带北进。从雅鲁藏布大峡谷到柴达木盆地东侧划一条弧线,在地平面下两米深处开通一条隧道,让所截河流的水把柴达木盆地变为“柴达木湖”。需水时将水放入黄河,不需时“柴达木湖”能产出大量的淡水鱼。水再多还可以越过阿尔金山,沿昆仑山脚下将水引到塔克拉玛干沙漠,把塔克拉玛干沙漠变为养鱼区,这么大的水面不仅会使本地区气候得到改变,而且还会成为举世瞩目的渔业基地。大面积水面能使周围气温,风向等气候要素发生改变,大气环流带来海洋水汽与此处空气汇合,在人的智慧管理下,夏季风能使西北地区大范围“阴雨霏霏连月不开”,冬季风能使本地区瑞雪飘飘补充高原积雪,这样,高原积雪连年剧增,底部融水流进湖里,湖面蒸汽成云致雨、致雪,再补充积雪,形成良性循环,永不停息。正所谓从此不愁大陆淡水会乏源。同类对比RGH与水窖不同,水窖蓄水量太少,不能养鱼,也不能向空气中供应大量水汽,对成云致雨几乎无助,而RGH湖则能。RGH与水库不同,水库的水在河床底的上面,容易渗漏干枯,干旱年头水库也干枯,且修水库的河流必须有长流水,雨多时亦会发生水灾。RGH则不能,它的上面是河床底面,不阻挡洪流通过,不能使水量过多积存,并且,它不会给所处地位增加重量而诱发地质灾害。RGH与大井不同,大井无阳光射入,对天气不产生影响,对地下水只有消耗没有补充,也不能养鱼。RGH相反RGH养鱼给耕地增值五倍以上,如果说对水质有污染,那就科技下乡清除污染,南方人靠养鱼维生不也很好吗?RGH的冬冻夏蒸是否适度可以掌握在管理者手里,它不仅要使北方水源充足,而且还要调节南方雨量适度。RGH与人工降雨相比各有特点,人工降雨是在有云而不是雷电天气才能工作,且覆盖面积有限,花费较大,而RGH则能生云致雨,哪里有湖哪里就会有云下雨,各地都会普遍降雨,且可靠、稳定,一劳永逸。RGH的弊端在于工程浩大,费时较长,耗资无限,但是科技含量可高可低,全民动员,搞一点就有一点作用,步步为营。黄河的水带有浓浓的泥沙,蓄水时避开洪峰,在RGH的上游建一个沉淀池,随时可以清除淤积。
全文摘要
治水方案以RGH-RGHI备水抗旱影响天气调节气候消灭沙漠。本方案是在解决西北水源不足的同时,调节气候,消灭沙漠,优化环境——实属改造自然的一项工程。当前地球变迁气候恶变,我国西北部干旱少雨,不能满足农田所需,尤其春耕秋灌籽粒时,农民因缺水而造成农业严重欠收,本方案是以RGH-RGH1直接收储往日白白的流进海里的河水、雨水,直接满足下年农耕、秋灌,同时以人工水面向空气中散发浓浓的水分子,在阳光照射下,使局部以致大面积地区产生强对流天气而降水。这样过去无雨的地方可以下起雨来,雨少的地方可以下起大雨,如此人造天气,让大雨下在北方、西方,依据热平衡原理调整南方雨量,避免南方因雨量过于集中而发生水灾。同时还可以使所占土地使用价值提高5倍以上。完整实施此方案,可解大陆淡水乏源之忧,最终彻底消灭沙漠。
文档编号E02B1/00GK101660300SQ20091013106
公开日2010年3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2日
发明者陈希军 申请人:陈希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