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口封堵水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5975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决口封堵水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堵水袋,尤其涉及一种决口封堵水袋。
背景技术
当洪水到来的时候,有些堤坝会出现决口给人民带来灾难,人们一般会用沙袋来封堵决口 ,但是沙袋太重,封堵速度慢,使用不方便。另外,在封堵决口的过程中,装沙环节会延迟救缓的时间,而且,用沙量也不能保证,万一沙子用还没了 ,还得另外去找沙源,这同样会延迟救缓的时间,给人民造成更大的财产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封堵及时的决口封堵水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种决口封堵水袋,包括"T"形串连袋,其特征是"T"形串连袋包括有挡袋部和
穿连部,穿连部上开有第四进水口 ,穿连部上依次穿有互相卡接在一起的"U"形连接袋、"Z"
形连接袋、"T"形连接袋,"U"形连接袋上开有第一进水口,"U"形连接袋中间带有第一穿袋
孔,穿连部从第一穿袋孔内穿过,"Z"形连接袋上开有第二进水口,"Z"形连接袋中间带有第
二穿袋孔,穿连部从第二穿袋孔内穿过,"T"形连接袋上开有第三进水口,"T"形连接袋中间
带有第三穿袋孔,穿连部从第三穿袋孔内穿过;穿连部上还穿有紧固板,紧固板上开有第四
穿袋孔,穿连部从第四穿袋孔内穿过,紧固板侧面连接有绞轮;穿连部上连接有紧拉带,紧
拉带依次从第一穿袋孔、第二穿袋孔、第三穿袋孔、第四穿袋孔内穿过。 根据所述的决口封堵水袋,其特征是所述紧拉带的自由端连接有拉环。 在堤坝决口后,可将"U"形连接袋、"Z"形连接袋和"T"形连接袋内冲满水,然后
使穿连部和紧拉带从第一穿袋孔、第二穿袋孔、第三穿袋孔、第四穿袋孔内穿过,再将紧拉
带自由端的拉环固定在绞轮上,"U"形连接袋、"Z "形连接袋、"T "形连接袋和"T "形串连袋
连接成为一个牢固的整体,可方便地用于封堵堤坝决口。而且,封堵水袋内装的是水,可以就地取材,封堵及时,能大大縮短救缓的时间,减少洪水带来的财产损失。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U"形连接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Z"形连接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T"形连接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拉环2、紧拉带3、绞轮4、紧固板 5、"T"形连接袋6、"Z"形连接袋7、"T"形串连袋8、"U"形连接袋 9、挡袋部 10、第一进水口11、第一穿袋孔12、第二进水口
3
13、第二穿袋孔14、第三进水口15、第三穿袋孔16、穿连部
17、第四穿袋孔18、第四进水口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图3所示, —种决口封堵水袋,如图1所示,包括"T"形串连袋7,"T"形串连袋7包括有挡袋部9和穿连部16,穿连部16上开有第四进水口 18,穿连部16上依次穿有互相卡接在一起的"U"形连接袋8、"Z"形连接袋6、"T"形连接袋5,"U"形连接袋8上开有第一进水口 10,"U"形连接袋8中间带有第一穿袋孔11,穿连部16从第一穿袋孔11内穿过,"Z"形连接袋6上开有第二进水口 12,"Z"形连接袋6中间带有第二穿袋孔13,穿连部16从第二穿袋孔13内穿过,"T"形连接袋5上开有第三进水口 14,"T"形连接袋5中间带有第三穿袋孔15,穿连部16从第三穿袋孔15内穿过;穿连部16上还穿有紧固板4,紧固板4上开有第四穿袋孔17,穿连部16从第四穿袋孔17内穿过,紧固板4侧面连接有绞轮3 ;穿连部16上连接有紧拉带2,紧拉带2依次从第一穿袋孔11、第二穿袋孔13、第三穿袋孔15、第四穿袋孔17内穿过。所述紧拉带2的自由端连接有拉环1。 本发明由"U"形连接袋、"Z"形连接袋、"T"形连接袋、"T"形串连袋和紧固板组成,"T"形串连袋又由挡袋部和穿连部组成。 每年雨季到来时,大量的降水很容易造成洪涝水灾,特别是连续的大暴雨,使江河湖海的水位上涨,极易造成堤坝坍塌决口 ,使老百姓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受到大水的威胁。因此, 一旦堤坝出现决口 ,就要快速封堵,延误的时间越长,给人们造成的损失就越大,但是,现在封堵决口的方法是利用存放在堤坝上的沙袋,其缺点有一、当决口过大时,沙袋的数量不一定够用,只能到别处去调运,会延误封堵决口的时间;二、当把沙袋投入决口时,很容易被决口处的激流冲走,封堵困难。 使用本发明封堵决口时,先把"U"形连接袋、"Z"形连接袋和"T"形连接袋中充满水,然后让人潜水拉着穿连部、紧拉带及拉环穿过第一穿袋孔、第二穿袋孔、第三穿袋孔和第四穿袋孔,按照前后顺序将各连接袋穿连起来,再将"T"形串连袋充水后扎紧第四进水口 ,拉紧紧拉带,将紧拉带缠绕在绞轮上,操作绞轮调紧紧拉带,通过紧拉带的縮短,各连接袋被紧紧地连成一个整体。 使用本发明封堵决口能就地取材,以水治水,操作方便,有效减少了封堵决口的时间,减少水灾给人们带来的损失。 本发明的具体使用方法如下把"T"形连接袋、"Z"形连接袋、"T"形串连袋、"U"形连接袋一起投入水中,在各自的进水口处固定进水圆环,圆环处连接连绳,连绳的另一端由岸上的救援人员拽着,救援人员拽着连绳逆水而行,这样,"T"形连接袋、"Z"形连接袋、"T"形串连袋、"U"形连接袋很快就会充满水,扎紧各自的进水口 ,等待连接。
先让潜水员在水中牵着"T"形串连袋的第四进水口一端,顺着"U"形连接袋、"Z"形连接袋、"T"形连接袋各自的穿袋孔潜过,将"U"形连接袋、"Z"形连接袋、"T"形连接袋与"T"形串连袋连为一个整体,再把"T"形连接袋的外侧与紧拉带一起固定在紧固板上的绞轮上,慢慢转动绞轮,使"U"形连接袋、"Z "形连接袋、"T "形连接袋、"T "形串连袋紧紧合为一体,存放在堤坝两边以备用。本发明可做成大小不同的规格,封堵决口时使用大小为决口三倍的本发明,当决口很大时,还有必要在决口的中部位置安置一固定杆,以防将本发明冲走。 本发明的制作材料可采用加厚连筋、附胶密封的帆布。
权利要求
一种决口封堵水袋,包括“T”形串连袋(7),其特征是“T”形串连袋(7)包括有挡袋部(9)和穿连部(16),穿连部(16)上开有第四进水口(18),穿连部(16)上依次穿有互相卡接在一起的“U”形连接袋(8)、“Z”形连接袋(6)、“T”形连接袋(5),“U”形连接袋(8)上开有第一进水口(10),“U”形连接袋(8)中间带有第一穿袋孔(11),穿连部(16)从第一穿袋孔(11)内穿过,“Z”形连接袋(6)上开有第二进水口(12),“Z”形连接袋(6)中间带有第二穿袋孔(13),穿连部(16)从第二穿袋孔(13)内穿过,“T”形连接袋(5)上开有第三进水口(14),“T”形连接袋(5)中间带有第三穿袋孔(15),穿连部(16)从第三穿袋孔(15)内穿过;穿连部(16)上还穿有紧固板(4),紧固板(4)上开有第四穿袋孔(17),穿连部(16)从第四穿袋孔(17)内穿过,紧固板(4)侧面连接有绞轮(3);穿连部(16)上连接有紧拉带(2),紧拉带(2)依次从第一穿袋孔(11)、第二穿袋孔(13)、第三穿袋孔(15)、第四穿袋孔(17)内穿过。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决口封堵水袋,其特征是所述紧拉带(2)的自由端连接有 拉环(1)。
全文摘要
一种使用方便的决口封堵水袋,包括“T”形串连袋,“T”形串连袋包括有挡袋部和穿连部,穿连部上开有第四进水口,穿连部上依次穿有互相卡接在一起的“U”形连接袋、“Z”形连接袋、“T”形连接袋,“U”形连接袋上开有第一进水口,“U”形连接袋中间带有第一穿袋孔,“Z”形连接袋上开有第二进水口,“Z”形连接袋中间带有第二穿袋孔,“T”形连接袋上开有第三进水口,“T”形连接袋中间带有第三穿袋孔;穿连部上还穿有紧固板,紧固板上开有第四穿袋孔,穿连部从第四穿袋孔内穿过,紧固板侧面连接有绞轮;穿连部上连接有紧拉带,紧拉带依次从第一穿袋孔、第二穿袋孔、第三穿袋孔、第四穿袋孔内穿过。紧拉带的自由端连接有拉环。
文档编号E02B3/04GK101761050SQ20091022945
公开日2010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6日
发明者侯圣春 申请人:侯圣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