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座厕的虹吸式排污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2607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座厕的虹吸式排污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座厕的虹吸式排污管。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座厕的冲水原理基本上是直冲式和虹吸式两种大类,直冲式即是利用 水流的冲力直接冲洗从而排出污物,由于其冲洗噪音大,效果不够好的缺点,市面上较多的 为虹吸式。虹吸式即是利用虹吸原理,将排污管充满水后产生一定的水位差,进而在管内产 生吸力,将污物排走,因此,冲水效果的好坏与虹吸排污管的结构息息相关。但是通常一些生产商不考虑流体力学的一些因素,大致按照市面上已有的虹吸管 的形状生产,只要能够产生虹吸现象,能够冲水排污即可,因此往往造成一些座厕冲水排污 效果不理想,污物无法冲洗干净,严重时甚至出现排污管堵塞的状况,另外目前市面上的虹 吸管和座厕一般都是陶瓷一体化成型的,安装和维修不便。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虹吸 式排污管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装维修方便,虹吸效果最佳,更 有利于污物排出的虹吸式排污管。为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座厕的虹吸式排污管,包括接头和弯管,所述的接头为“L”形,接头的一 端与座厕本体连接,接头另一端与弯管水平连接,所述的弯管包括一个弧形部分,且弯管的 最高点高于弯管与接头的连接处。若所述的弯管的最高点远高于弯管与接头的连接处,则 流体将无法从该处流通,是无法实现排污功能的,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道,所述的弯 管的最高点应该是略高于弯管与接头的连接处。此种结构更符合流体流动的曲线,使污物 排出得更顺畅,弯管高出前端的弧形部分可以给流体一个适当的缓冲,以减小对管壁的压 力,同时在此种结构下产生的虹吸效果也更明显;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用于座厕的虹吸式 排污管采用分段而非一体式的结构,便于生产,同时安装、维修及替换也较为方便。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弯管为平滑弯管,且弯管的最高点与弯 管和接头连接处最高点的垂直高度为15mm。此高度更符合流体流动的曲线,产生的虹吸力 最大,虹吸效果更明显,排水排污的效果最好,同时平滑的弯管更有利于流体的流动,以减 少阻力,使排水排污更顺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虹吸式排污管包括法兰盘底盘和法兰盘 面盖,法兰盘面盖与法兰盘底盘连接以构成所述的弯管。采用由多个零件组合的方式便于 零件的生产及维修替换,另外增加一个法兰盘结构方便弯管与地面排水口的连接,同时也 使弯管固定的更牢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L”形接头在拐角处设置有一段沿水流 方向倾斜的管道,所述的倾斜管道的轴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22°。在拐角处沿水流方向
3设置一段倾斜的管道有利于水流及污物更顺畅的流出,而拐角为直角的结构容易造成污物 在拐角处的阻塞,影响排污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虹吸式排污管还包括加长管,加长管连 接于接头和弯管之间。采用这种结构可以根据座厕尺寸或座厕安装位置的需要改变虹吸式 排污管的长度。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弯管的出水端设置有出水口橡胶圈。出 水口橡胶圈位于弯管和地面排水口之间,增加两者之间的密封性,防止污水渗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接头靠近座厕本体的一端还设置有进水 口橡胶圈。进水口橡胶圈位于接头与座厕排污口连接的端口处,增大接头和座厕排污口之 间的密封性,防止污水渗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虹吸式排污管为塑料虹吸式排污管。塑 料虹吸式排污管抗腐蚀性能强,在潮湿及具有腐蚀性液体的环境中不易被腐蚀,同时成本 低廉,除此之外,塑料制品在搬运过程中较之陶瓷制品不易损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座厕的虹吸式排污管的实施例1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座厕的虹吸式排污管的实施例2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座厕的虹吸式排污管的实施例2法兰盘底盘的立体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座厕的虹吸式排污管的实施例2法兰盘面盖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座厕的虹吸式排污管的实施例3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座厕的虹吸式排污管的实施例4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座厕的虹吸式排污管的实施例4的分装示意图;图8为安装有本实用新型虹吸式排污管的座厕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座厕的虹吸式排污管,包括接头11和弯管12,所述的 接头为“L”形,接头的一端111与座厕本体连接,接头的另一端112与弯管12水平连接,所 述的弯管包括一个弧形部分,且弯管的最高点略高于弯管与接头的连接处。此种结构更符合流体流动的曲线,使污物排出得更顺畅,弯管高出前端的弧形部 分可以给流体一个适当的缓冲,以减小对管壁的压力,同时在此种结构下产生的虹吸效果 也更明显;另外,由于虹吸式排污管采用分段而非一体式的结构,便于生产,同时安装、维修 及替换也较为方便。实施例2如图2、3、4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座厕的虹吸式排污管,包括“L”形接头21、法兰 盘底盘23和法兰盘面盖24,“L”形接头21的一端211与座厕本体连接,且在接头的拐角处 设置有一段沿水流方向倾斜的管道,所述的倾斜管道的轴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22°,法 兰盘面盖24和法兰盘底盘23连接构成一段平滑弯管,弯管与接头的另一端212水平连接, 所述的弯管包括一个弧形部分,且弯管的最高点高于弯管与接头的连接处最高点15mm。[0027]当水流及污物流入接头后,由于接头的拐角处为倾斜的,水流及污物可以非常顺 畅的流出,而拐角为直角的结构则容易造成污物在拐角处的阻塞,影响排污效果;将弯管的 最高点和弯管与接头连接处最高点之间的垂直高度设置为15mm更符合流体流动的曲线, 产生的虹吸力最大,虹吸效果更明显,排水排污的效果最好,同时平滑的弯管更有利于流体 的流动,以减少阻力,使排水排污更顺畅。将弯管设计为由法兰盘底盘和法兰盘面盖组合而成的方式,便于零件的生产、拆 装及维修替换,另外增加一个法兰盘结构方便弯管与地面排水口的连接,同时也使弯管固 定的更牢固。实施例3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座厕的虹吸式排污管,包括“L”形接头31和弯管32, 接头的一端与座厕本体连接,所述的接头31在拐角处设置有一段沿水流方向倾斜的管道, 所述的倾斜管道的轴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22°,所述的弯管包括一个弧形部分,且弯管 的最高点高于弯管与接头的连接处最高点15mm,所述的虹吸式排污管还包括加长管35,加 长管35连接于接头31和弯管32之间。采用这种结构可以根据座厕尺寸或座厕安装位置的需要改变虹吸式排污管的长度。实施例4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座厕的虹吸式排污管,包括“L”形接头41、法兰盘底 43盘、法兰盘面盖44和加长管45,“L”形接头41的一端与座厕本体连接,且在接头的拐角 处设置有一段沿水流方向倾斜的管道,所述的倾斜管道的轴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22°, 法兰盘面盖44和法兰盘底盘43连接构成一段平滑弯管,所述的弯管包括一个弧形部分,且 弯管的最高点高于弯管与接头的连接处最高点15mm,加长管45连接于接头41和弯管之间, 所述的接头41靠近座厕本体的一端还设置有进水口橡胶圈46,所述的弯管的出水端还设 置有出水口橡胶圈47。出水口橡胶圈位于弯管和地面排水口之间,进水口橡胶圈位于接头的与座厕排污 口连接的连接端口处,出水口橡胶圈和进水口橡胶圈的作用都是增大连接的两部分之间的 密封性,防止污水渗出。实施例5如图7所示,一种座厕,所述的座厕安装有实施例4所述的用于座厕的虹吸式排污管。在座厕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安装有实施例1、2、3所述的用于座厕的虹吸式排污管。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 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 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用于座厕的虹吸式排污管,包括接头和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头为“L”形,接头的一端与座厕本体连接,接头的另一端与弯管水平连接,所述的弯管包括一个弧形部分,且弯管的最高点高于弯管与接头的连接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座厕的虹吸式排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管为平滑 弯管,且弯管的最高点和弯管与接头连接处最高点之间的垂直高度为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座厕的虹吸式排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管由法兰 盘底盘和法兰盘面盖连接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座厕的虹吸式排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形接头 在拐角处设置有一段沿水流方向倾斜的管道,所述的倾斜管道的轴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座厕的虹吸式排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虹吸式排污 管还包括加长管,加长管连接于接头和弯管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座厕的虹吸式排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管的出水 端设置有出水口橡胶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座厕的虹吸式排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头靠近座 厕本体的一端还设置有进水口橡胶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座厕的虹吸式排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虹吸式排污 管为塑料虹吸式排污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座厕的虹吸式排污管,包括接头和弯管,所述的接头为“L”形,接头的一端与座厕本体连接,接头的另一端与弯管水平连接,所述的弯管包括一个弧形部分,且弯管的最高点高于弯管与接头的连接处。本实用新型虹吸式排污管的结构更符合流体流动的曲线,虹吸效果最明显,使污物排出的更顺畅,另外,还便于生产、安装、维修及替换。
文档编号E03D11/18GK201695501SQ200920262449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0日
发明者李敏华 申请人:李敏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