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涵式水闸浮运安装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3155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箱涵式水闸浮运安装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沿海地区的水间施工方法和工艺,具体涉及一种浮运箱涵式水闸 的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水闸施工需要修筑围堰,施工时间长,造价高。浮运箱涵式水间的关键施工环节是砼箱涵的预制、下水,需要在船坞或具有下水 条件的专用场地施工,所需租费高、受外界干扰大,从而限制了这种水闸的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目的提供一种箱涵式水闸浮运安装工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箱涵式水闸浮运安装工艺,其施工步骤是1、将平板船改制成预制平台,在预制平台上制作预制箱涵;2、水间地基处理,同海提基础处理,基础处理后,进行防渗截水设施和箱涵基础垫 层施工;3、将预制箱涵安装到箱涵基础垫层上;4、将闸门板安装到预制箱涵上。上述的平板船改制成预制平台是将原机舱以钢板焊接,达到水密。其余船舱分为 容积基本相等的前后两大舱段,每舱段中,在舱壁上、下各开一 15X15cm孔连通所有船舱, 开孔时应避开龙骨和肋梁。在甲板的前后舱段的左右两侧,将原甲板人孔改装成4个抽水 孔。上述箱涵的制作应分3层浇筑底板——墙体(闸墩)——顶板,每层砼浇筑后, 利用安装上层模板、钢筋的时间加强养护,保湿养护不少于10天。在浇筑上部砼时,底板砼 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0%,目的是利用底板的承载能力,使传递到甲板的施工荷载“均布 化”。预制箱涵安装先将预制箱涵从预制平台上下水,即将平台沉入水底,海水高潮时 箱涵可浮起,箱涵离开平台放置到箱涵基础垫层上。工作原理在平板驳船上预制、沉放箱涵的施工工艺原理以具有一定承载能力 的平板驳船作为施工平台,在其上预制砼箱涵,待砼达到规定强度,将平板船拖至沉放地 点,向船舱内注水使其沉入水下,使箱涵浮起,然后浮运沉放于水间基础上。低潮时抽去平 板船舱内水,使其浮起。本发明的优点是1、不用修建围堰,不用基坑排水,现场施工方便,费用省,这也是最大的优点。2、以平板船作为箱涵预制、下水的平台,是可移动的预制场及下水设施,方便施工。
3、箱涵整体预制,刚度大、强度高,对地基的承载力要求低。在软基上建闸,水闸的 地基可采取与海提相同的排水预压法同步施工,简化基础处理程序。4、现场施工时间短,施工期受台风的影响小,可保证工期。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的预制箱涵地预制平台上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给预制平台注水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给预制平台注完水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预制箱涵通过拖轮运到箱涵基础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预制箱涵安装在水闸箱涵基础上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浮运箱涵式水闸的施工工艺,其施工步骤是1、将平板船改制成预制平台,在预制平台上制作预制箱涵;2、水闸地基处理,基坑开挖以及防渗截水设施和箱涵基础垫层;3、将预制箱涵安装到箱涵基础垫层上;4、将闸门板安装到预制箱涵上。平板船改制成预制平台是将原机舱以钢板焊接,达到水密。其余船舱分为容积基 本相等的前后两大舱段,每舱段中,在舱壁上、下各开一 15X15cm孔连通所有船舱,开孔时 应避开龙骨和肋梁。在甲板的前后舱段的左右两侧,将原甲板人孔改装成4个抽水孔。箱涵的制作应分3层浇筑底板_墙体(闸敦)-顶板,每层砼浇筑后,利用安装上 层模板、钢筋的时间加强养护,保湿养护不少于10天。在浇筑上部砼时,底板砼强度应达到 设计强度的70%,目的是利用底板的承载能力,使传递到甲板的施工荷载“均布化”。预制箱涵安装先将预制箱涵从预制平台上下水,即将平台沉入水底,海水高潮时 箱涵可浮起,箱涵离开平台放置到箱涵基础垫层上。如图2 6所示,在高潮位5时,在海滩涂面4上,预制箱涵2地预制平台1上,通 过水泵7往预制平台1内注入水,使预制平台1下沉,预制箱涵2从预制平台1上浮起,再 通过拖轮6将预制箱涵2拖到水间箱涵基础8位置上,在低潮位9时,预制箱涵2安装在水 闸箱涵基础8上。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发明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的技术 方案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 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浮运箱涵式水闸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施工步骤是1)、将平板船改制成预制平台,在预制平台上制作预制箱涵;2)、水闸地基处理,基坑开挖以及防渗截水设施和箱涵基础垫层;3)、将预制箱涵安装到箱涵基础垫层上;4)、将闸门板安装到预制箱涵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浮运箱涵式水间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平板船改制 成预制平台是将原机舱以钢板焊接,达到水密;其余船舱分为容积基本相等的前后两大舱 段,每舱段中,在舱壁上、下各开一 15 X 15cm孔连通所有船舱,开孔时应避开龙骨和肋梁; 在甲板的前后舱段的左右两侧,将原甲板人孔改装成4个抽水孔。
3.据权利要求1所述浮运箱涵式水间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上述箱涵的制作应分3 层浇筑底板——墙体——顶板,每层砼浇筑后,利用安装上层模板、钢筋的时间加强养护, 保湿养护不少于10天;在浇筑上部砼时,底板砼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0%,目的是利用 底板的承载能力,使传递到甲板的施工荷载“均布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浮运箱涵式水间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预制箱涵安装先将 预制箱涵从预制平台上下水,即将平台沉入水底,高潮位时箱涵可浮起,箱涵离开平台放置 到箱涵基础垫层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浮运箱涵式水闸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施工步骤是1)将平板船改制成预制平台,在预制平台上制作预制箱涵;2)水闸地基处理,基坑开挖以及防渗截水设施和箱涵基础垫层;3)将预制箱涵安装到箱涵基础垫层上;4)将闸门板安装到预制箱涵上。本发明的优点是1、不用修建围堰,不用基坑排水,现场施工方便,费用省,这也是最大的优点;2、以平板船作为箱涵预制、下水的平台,是可移动的预制场及下水设施,方便施工;3、箱涵整体预制,刚度大、强度高,对地基的承载力要求低;在软基上建闸,水闸的地基可采取与海堤相同的排水预压法同步施工,简化基础处理程序;4、现场施工时间短,施工期受台风的影响小,可保证工期。
文档编号E02B7/20GK101806049SQ20101003951
公开日2010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5日
发明者俞元洪, 冯全宏, 叶建国, 张子和, 温仲奎, 谢远富, 郁建红, 陶松垒 申请人:浙江省围海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