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域除油单元及其组合而成的拦油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3153阅读:9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域除油单元及其组合而成的拦油坝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河流水域除油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兼具围油、收油功能的水
域除油单元及其组合而成的拦油坝。
背景技术
当沿海、内河、港口等水域发生船只溢油事故和化学危险品泄漏,溢漏大量原油、 柴油于水面形成浮油会污染严重破坏环境,需要应急控制,回收油污。 利用比重差异将水面上浮油用真空泵抽吸去除,此法可快速去除水面上大面积浮 油,提高除油效果,但是无法解决浮油扩散问题。 现有的应急控制是迅速施放围油栏或拦油栅等,把油污染的水面围起来。专利文 献1公开了一种带围油和收油装置的围油收油装置,其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围油收油装 置由围油栏和收油装置组成,其中围油栏由拦油裙板1和浮子2等组成,收油装置主体是一 同围油栏的拦油裙板1水平联接在一起的长收油污流管3,在联接的收油污流管3内侧管壁 开一同拦油裙板同长的进油污流口,在管上设有间距均匀的横向肋板4,用间距均匀的钉扣 扣紧使其与垂直短壁板5成整体,短壁板5嵌入拦油裙板1的上、下凹槽6内,便于一起施 放围油收油污,进入收油污流管3内的油污流由工作船10供给的高压气流输送至尾端储油 驳船11前部装污油的井箱12内。该发明的缺点是收油污流管油水混合物中水量较大,除 油效果差,需要输送大量油水混合物至尾端储油驳船的井箱内处理,浪费大量能源。
以上所述都是回收油污的技术方法或装置,而用于控制水体中的油污染扩散的围 油栏至今只能单纯控制围油污作用,本身不能大面积有效快速去除浮油,围油除油效果差。
专利文献1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第CN1371842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一般围油拦油装置在拦油除油和处理污染水体方面的不足,本发明设计 了一种水域除油单元及其组合而成的拦油坝,同时具有拦油、收油功能。 本发明提供的水域除油单元包括除油槽、吸油管和吸油支管;其中吸油管位于所 述除油槽的上方,吸油支管为将除油槽的空腔和吸油管的空腔连通的连接通路;除油槽包 括曲面挡板和开孔墙;曲面挡板为除油槽的一个槽边的向内弯曲部分,开孔墙为除油槽的 另一个槽边的具有开孔的挡板部分。 其中,优选的结构是,开孔墙的高度大于所述曲面挡板的高度。
另外,优选的结构是,开孔墙上设置有等间距等大小的多个孔。 上述水域除油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开孔墙外侧的漂浮装置,用于使所述水域除 油单元浮在作业水域中。 其中,漂浮装置为气囊或者固体漂浮物。 上述水域除油单元还包括设置在开孔墙的底端的锚组件挂钩,用于挂接锚组件。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由前述多个水域除油单元排列连接构成的拦油坝。该拦油坝还包括软管,用于连接各水域除油单元的吸油管。 另外,优选的结构是,该拦油坝还包括软连接装置,用于连接相邻的水域除油单 元。 其中,在所述软连接装置表面均匀涂布防腐蚀涂层。 再者,优选的结构是,上述拦油坝还包括尼龙纤维布,布设在沿水体主流方向的水 域除油单元连接处,用于防止溢油从所述水域除油单元接缝间渗出。 本发明提供的解决方案结构简单,并且拆卸组装方便。采用上述方案后,不仅能够 满足不同面积溢油河流水域的净化作业,并且其特殊设计的除油槽结构也能使水域除油作 业更加高效。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实施例进行描述,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技术优点将会变得 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图1是表示现有技术中围油收油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表示现有技术中围油收油装置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水域除油单元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中水域除油单元的立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中设置有气囊的水域除油单元的竖直剖开侧视图;
图6表示本发明两个水域除油单元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为除油槽,13为吸油管,131为吸油支管,3为橡胶软管,6为真空泵,7为软 连接装置,8为尼龙纤维布,9为气囊,IO为锚组件挂钩,ll为开孔墙,12为曲面挡板。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3和图4分别是本发明中水域除油单元的立体图和立剖面图。如图3和图4所 示,本发明提供的水域除油单元包括除油槽1、吸油管13和吸油支管131 ;其中吸油管13设 在除油槽1顶部,吸油支管131为将除油槽空腔和吸油管空腔连通的连接通路,吸油管13 通过均匀分布的吸油支管131与除油槽1的内部空腔相连。吸油管13的管材可采用玻璃 钢FRP (或UPVC)。 如图4所示,除油槽1又包括曲面挡板12和开孔墙11,曲面挡板12为除油槽1的 一个槽边的向内弯曲部分;开孔墙11为除油槽1的另一个槽边即后墙部分,其上具有等间 距等大小的两排矩形孔。开孔墙11的高度大于曲面挡板12的高度,从而在曲面挡板下部 内侧形成除油槽的入口。 本发明中的整个除油槽形如倒置在水面上的吸盘,当水域除油单元铺设在有大面 积浮油的水面上时,利用油水比重差异,除油槽的曲面挡板12将水面浮油从除油槽入口处 引流到除油槽内部上层,岸两侧的真空泵通过吸油管13和吸油支管131抽取除油槽内上层 油水混合物,除油槽中水体由后壁的开孔墙11流出。由于油水密度差异,因此在除油槽顶 部设置吸油管吸油,被吸到吸油管中的油水混合物含油量高。 上述水域除油单元可以结合漂浮装置使其浮在具有溢油河流水域的作业水域中。图5所示为设置有气囊9的水域除油单元的竖直剖开侧视图,气囊设置在水域除油单元的 开孔墙外侧上方,这样在气囊的漂浮作用和水域除油单元自身的重力的共同作用下,使得 水域除油单元能够竖直浮在河流水域作业水域表面进行除油作业,图5中的倒三角为水位 标示。另外,也可以选择其他固体漂浮物作为漂浮装置辅助过滤吸附单元达到浮于水面的 目的。 另外,如图5所示,在水域除油单元的开孔墙底端还设置有锚组件挂钩IO,用于挂 接锚组件,以维持水域除油单元在流水中的相对位置和稳定的垂直状态,并且通过锚组件 和气囊9的联合作用还可以方便调节水域除油单元的吃水深度。 在实际的河流水域除油去污作业应用中,上述水域除油单元可以排列连接组成拦 油坝,从而对一定面积的水域实施除油作业。图6表示两个水域除油单元间的连接示意图, 其中用橡胶软管3连接各水域除油单元的吸油管。 另外,为了保护橡胶软管3,使其不至于承受过多的水流冲力,也可以在相邻水域 除油单元的除油槽之间设置软连接装置7,用于连接相邻的水域除油单元。软连接装置7的 连接方式可以为绞连接、弹簧连接或者其他的软连接方式,并在连接材料表面均涂布橡胶 防止腐蚀。当然,在相邻的除油槽之间也可以采取磁物质吸附、槽扣连接等其他便于拆卸的 连接方式。 另外,在每两个相邻的水域除油单元的连接处还沿水体主流方向布设有防止溢油 渗出的尼龙纤维布8,用于防止溢油从水域除油单元的接缝间渗出,以增强拦油效果。单体 的尼龙纤维布8可以一端固定在水域除油单元的除油槽上,另一端通过吸附、插接等可方 便拆卸的方式固定在相邻的水域除油单元的除油槽上;当然也可以设计为两端均便于拆卸 的连接方式。 在河流水域的除油作业应用中,将排列连接后的拦油坝放置在作业水域,利用油 水比重差异,水域除油单元的除油槽1利用其曲面挡板12将水面浮油引流到除油槽内部上 层,岸两侧的真空泵6通过吸油管13和吸油支管131抽取除油槽内上层油水混合物,除油 槽中水体由后壁的开孔墙11流出,实现拦油、除油一体化作业,大大提高溢油水域净化处 理的质量和效率。 在本发明的上述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改 进和变形,而这些改进和变形,都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 述的具体描述只是更好的解释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一种水域除油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除油槽(1)、吸油管(13)和吸油支管(131);其中所述吸油管(13)位于所述除油槽(1)的上方,所述吸油支管(131)为将除油槽(1)的空腔和吸油管(13)的空腔连通的连接通路;所述除油槽(1)包括曲面挡板(12)和开孔墙(11);所述曲面挡板(12)为所述除油槽(1)的一个槽边的向内弯曲部分,所述开孔墙(11)为所述除油槽(1)的另一个槽边的具有开孔的挡板部分。
2.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水域除油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墙(11)的高度大于所 述曲面挡板(12)的高度。
3.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水域除油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墙(11)上设置有等间 距等大小的多个孔。
4.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水域除油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开孔墙外侧的漂浮装置,用于使所述水域除油单元浮在作业水域中。
5. 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域除油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装置为气囊或者固体 漂浮物。
6.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水域除油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开孔墙(11)的底端的锚组件挂钩(io),用于挂接锚组件。
7. —种拦油坝,其特征在于,该拦油坝由多个如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域除 油单元排列连接构成。
8. 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拦油坝,其特征在于,该拦油坝还包括软管(3),用于连接各 水域除油单元的吸油管。
9. 按照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拦油坝,其特征在于,该拦油坝还包括软连接装置(7), 用于连接相邻的水域除油单元。
10. 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拦油坝,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软连接装置表面均匀涂布防腐 蚀涂层。
11. 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拦油坝,其特征在于,该拦油坝还包括尼龙纤维布(8),布设在沿水体主流方向的水域除油单元连接处,用于防止溢油从所述 水域除油单元接缝间渗出。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域除油单元及其组合而成的拦油坝,其中水域除油单元包括除油槽、吸油管和吸油支管;吸油管位于所述除油槽的上方,吸油支管为将除油槽的空腔和吸油管的空腔连通的连接通路;除油槽包括曲面挡板和开孔墙;曲面挡板为除油槽的一个槽边的向内弯曲部分,开孔墙为除油槽的另一个槽边的具有开孔的挡板部分。本发明提供的解决方案同时具有拦油和除油的功能,结构简单,并且拆卸组装方便。采用上述方案后,不仅能够满足不同面积溢油河流水域的净化作业,并且其特殊设计的除油槽结构也能使水域除油作业更加高效。
文档编号E02B15/04GK101768943SQ201010034210
公开日2010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4日
发明者刘书明, 刘文君, 吴雪 申请人:清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